第9章 雪灾报告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夜里一点,省委大院最后一盏路灯也熄了。

  综合二处的小会议室却亮得刺眼,日光灯管嗡嗡作响,像一群发情的蝉。

  林万骁把大衣搭在椅背,衬衣袖口卷到手肘,露出二十四岁的瘦硬手臂。

  桌上摊着三张省级地图、一摞灾情快报、两盒红双喜,烟灰缸里插满半截烟头,像一片焦黑的森林。

  他面前摆着一台老式联想,键盘字母已被磨得发亮,空格键缺了一角,敲起来“咔哒咔哒”,像机关枪。

  烟灰再一次落进缸里,他抬手,把最后一口烟吸进肺,顺手按灭。

  屏幕左上角,文档标题黑体三号:

  《北江省雪灾应急复盘:漏洞、教训与对策》

  署名栏空着,光标一闪一闪,像一把悬着的刀。

  写内参不是写讲话稿。

  讲话稿要短、实、带锋芒,像匕首;

  内参要长、狠、带血槽,像三棱刺。

  林万骁比谁都清楚:

  这篇东西一旦签发,明天就会躺在中央办公厅的墨绿色文件夹里,

  后天就会出现在某部委司局长的案头。

  署名,则是一把双刃剑:

  写得好,一步登天;

  写砸了,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每一个字都要像秤砣,落地有声。

  框架早已在心里排兵布阵:

  第一部分:灾情数据,用表格,不含糊;

  第二部分:暴露出的五大漏洞,刀刀见骨;

  第三部分:对策十一条,每一条都对应一个责任部门;

  第四部分:建议启动“北江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要钱、要编、要政策。

  他敲下第一行字:

  “本次雪灾,北江省直接经济损失四十七点六亿元,相当于去年省级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一点八。”

  数字冰冷,却像一记闷棍,先敲昏自己,再敲昏看文件的人。

  第二部分,他写得极狠:

  漏洞一:预警碎片化

  “气象、交通、应急三家各自为政,气象局发红色预警,交通厅两小时后才启动二级响应,应急厅则在灾情发生三小时后仍按兵不动,错失黄金四小时。”

  漏洞二:储备虚胖

  “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账面帐篷五万顶,实地盘点仅三万两千顶,缺口一万八千顶,去向不明。”

  漏洞三:指挥层级过多

  “从县到省,层层请示,层层画圈,一个调运指令平均耗时十一小时,而雪崩掩埋黄金救援时间只有两小时。”

  ……

  每写一条,他都标注“详见附件”,附件是凌晨刚从各地传真来的原始记录,铁证如山。

  第三部分,十一条对策,像十一条鞭子

  “一、建立省级应急指挥中枢,由常务副省长挂帅,气象、交通、应急、财政、公安五部门常驻合署办公;

  二、救灾物资储备实行‘账实双控’,省纪委牵头,半年一审计,一年一巡视;

  三、省级财政设立应急专项资金十亿元,单列户头,不经部门周转,直达一线;

  ……

  十一、将雪灾复盘报告列为省委中心组学习必读书目,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撰写心得体会,限期上报。”

  写到这里,他停下,点上一支烟,深深吸一口,烟雾在灯光下盘旋,像一条白龙。

  他知道,第十一条最毒:

  心得体会,限期上报,等于把所有一把手绑在同一根绳上,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第四部分,他要钱、要编、要政策:

  “建议中央启动‘北江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总投资不低于一百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承担百分之六十,省级财政承担百分之三十,市县配套百分之十;

  编制方面,省级应急指挥中心增设副厅级专职副主任一名,正处级应急指挥专员五名,技术编制十五名;

  政策方面,恳请中央授权北江试点‘应急采购绿色通道’,重大灾害发生时,可不经招标直接采购抢险物资。”

  写到这里,他忽然想起前世:

  2013年,邻省大地震,北江对口支援,因采购流程繁琐,救灾物资延误三天,被媒体痛批“官僚主义”。

  那一次,他站在人群里,看着书记脸色铁青,却无能为力。

  今生,他要提前把这条绿色通道钉死在文件里,谁也别想再踢皮球。

  凌晨三点,文档终于收尾。

  一万八千字,三十八页,附件十七份,表格九张,像一座小山。

  林万骁靠在椅背上,颈椎发出轻微“咔吧”一声。

  他抬手,在署名栏敲下三个字:

  林万骁

  光标停了一秒,像刀锋悬在颈后,然后重重按下保存。

  U盘插进电脑,复制,粘贴,拔下,动作一气呵成。

  随后,他把打印好的正文和附件装进牛皮纸袋,封口处贴上红色保密条,写上“绝密”二字。

  纸袋右上角,用黑色签字笔写下编号:北办内参〔2008〕第003号。

  编号是秘书处统一排的,003,意味着今年第三份,分量不言而喻。

  凌晨三点二十,办公厅机要室。

  值班员揉着眼睛接过纸袋,签字、登记、上锁,动作熟练得像流水线。

  林万骁站在旁边,看着他把纸袋放进墨绿色铁柜,柜门“咣当”一声合上,像关上命运的闸门。

  他转身,窗外雪又大了,像无数纸钱,纷纷扬扬。

  他忽然想起母亲常说的一句话:

  “写字的人,字落在纸上,就是落在命上。”

  今夜,他把命押在了那一万八千字里,押在了“林万骁”三个字上。

  凌晨四点,他回到宿舍。

  楼道灯坏了,黑暗像水,漫过脚踝。

  他摸黑开门,摸到开关,灯亮,一室惨白。

  桌上,红双喜烟盒空了,烟灰缸满了,电脑屏幕却还亮着,光标在空白文档上闪烁,像在问:

  “下一刀,砍向哪里?”

  林万骁没回答,只是轻轻合上屏幕,像合上刀鞘。

  他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省委大院最后一盏灯熄灭,雪落在窗台上,悄无声息。

  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那盏灯还会亮,而他,已经不再是昨天的自己。

  凌晨四点二十,他躺在床上,睁着眼,天花板上的裂缝像一道闪电。

  他忽然想起顾沉舟在调研会上说的一句话: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今夜,他用一万八千字,抢回了三天,三个月,甚至三年。

  雪停了,风却更烈,像无数细小的掌声,为他送行。

  他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一行字:

  “北江省雪灾应急复盘,执笔:林万骁。”

  那行字,像一把钥匙,悄悄插进了更高处的锁孔。
  http://www.c8e.cc/38474/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