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星麦路上的接力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星麦之路”的光轨比想象中更热闹。望舒号刚驶入第一段轨迹,就看到前方飘着艘小小的光船,船身是用星麦秆和旧光轨拼接的,歪歪扭扭却很结实,船头插着根打卷的光丝,像面独特的旗帜。“是‘麦客’小织者们。”带折痕的织者通过光轨通讯传来笑声,“他们专帮那些没力气播种的老织者送种子,船看着破,装的星麦种比谁都多。”
小织者们看到望舒号,立刻驾着光船围了上来。领头的女孩光丝上沾着星麦壳,手里捧着个陶罐,里面装着发酵好的星麦粉:“这是‘引子’,能让新种子更快适应土地。我奶奶说,引子要带着点旧麦的香,新麦才不会迷路。”
她说话时,陶罐上的裂纹里渗出点点金色的粉,落在望舒号的星麦苗上,嫩芽顿时舒展了不少,叶片的波浪边更清晰了。文茜掏出自己的“星麦宝宝”罐头瓶,和女孩交换了陶罐:“我们的苗喝了雨村的水,说不定能让种子记得人间的味道。”
光船与望舒号并行时,小织者们展示起他们的“接力术”:遇到狭窄的光轨缝隙,他们就用打卷的光丝把种子袋捆成串,像抛绣球似的传给对面的织者;碰到星尘漩涡,就把种子藏进星麦秆编的球里,让球顺着漩涡的边缘慢慢漂,既不会被卷走,又能沾上漩涡里的特殊养分。
“以前总学别人用笔直的光丝运种子,”驾船的男孩挠挠头,光丝因紧张打了个更紧的卷,“后来发现卷儿能当绳子,能当浮球,比直丝好用多了——就像奶奶纳鞋底,线要绕着针脚走才牢。”
望舒号跟着他们来到一片星溪旁。这里的星水清澈见底,水底沉着许多旧光轨的碎片,有的带着焦痕,有的布满缺口,却都被星水冲刷得温润。小织者们说,这是“养种溪”,新种子要在这里泡一泡,吸收旧织痕的韧劲。
沈砚试着把星麦种撒进溪里,种子刚碰到水,水底的旧光轨碎片就轻轻颤动起来,焦痕处渗出暖光,缺口处漾起涟漪,像在给种子“讲故事”。杉菜发现,那些带着雨村泥土香的种子,泡过之后竟长出了细小的根须,根须不是直的,而是像藤蔓一样缠着旧光轨碎片,仿佛在汲取里面的故事。
“你看这根须,”顾星辞的卷轴悬在水面上,星文映出根须与旧光轨缠绕的样子,“它在学我们藤蔓的样子——不硬碰硬,却能抓住最稳的依靠。”
离开星溪时,小织者们要去往下一个站点。分别前,他们把光船的旗帜送给了望舒号——那根打卷的光丝上,挂着颗用星麦壳做的星星,星星缺了个角,却被打磨得很亮。
“这星星叫‘接力星’,”女孩指着缺角的地方,“以前觉得缺了不好看,后来发现正好能挂在别的光丝上,把我们的力气传给下一个人。”
望舒号的藤蔓接过那根光丝,打卷的部分正好缠在星麦苗的花盆上,缺角的星星悬在瓶口,像在给小芽指路。文茜的风信石奏起小织者们教的“接力调”,调子简单却有力,像脚步声一步接一步,永不停歇。
继续前行时,星麦种已经开始发芽,有的芽尖是弯的,像在点头;有的芽身带着细小的绒毛,像裹着层保护衣。顾星辞的卷轴记录下每个新芽的模样,星文总结道:“所谓接力,不是复制别人的完美,是把自己的不完美,变成别人能用的台阶。”
前方的光轨上,隐约能看到更多光船的影子,有的挂着星麦秆编的灯笼,有的飘着带缺口的风帆,都在向着同一个方向移动。望舒号的星麦苗轻轻晃了晃,新抽出的叶片上,竟印出了小织者们光船的轮廓。
“它也在记录呢。”杉菜笑着给它浇水,“记得谁帮过它,记得哪片水最甜。”
望舒号的光轨与无数光船的轨迹交织在一起,像条流淌的星河。星麦种在舱里轻轻发芽,光丝旗帜在风中轻轻摆动,风信石的“接力调”越唱越响,仿佛在告诉前方的织者:“我们来了,带着你们的力气,还有新的故事。”
而那缺角的星星,正随着光轨的震动轻轻摇晃,像在说:“别急,路还长,我们一步一步走。”
http://www.c8e.cc/38496/4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