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礁石区的声呐初啼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天刚亮,海风裹着咸腥味吹来。陈岸穿着防滑靴,踩着湿漉漉的礁石缓缓前行。脚下一滑,他险些摔倒,稳住身子后,将背包放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

  他低头看了眼手表:四点五十八分。

  两分钟后,海水漫至脚踝。冰凉的触感让皮肤微微发紧,但他纹丝未动,静静伫立。

  “今日签到成功,获得声呐探鱼仪。”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清晰得如同低语。他拉开背包侧袋,一台黑色小仪器静静躺在其中。磨砂外壳泛着哑光,右上角是控制按钮,电池槽还贴着封条。

  他撕开封条,接上改装过的充电宝,按下开关。屏幕瞬间亮起,蓝绿色波纹一圈圈扩散开来。

  他把探头绑在长竿一端,缓缓放入水中。起初屏幕上只有零星闪动的小点,那是游弋的鱼群。他调整频率,画面忽然一颤,海底赫然浮现出一块巨大物体——反射强烈,轮廓规整,绝非寻常岩石。

  深度显示:19.8米。

  这东西比渔船还大,深埋于泥沙之中,仿佛从未移动过。

  他取出防水笔记本,记下坐标。正准备收竿,身后却传来脚步声。

  “这地方二十年没人踏足,你还真敢站这儿。”

  陈岸回头,是洪叔。老人拄着竹竿走来,腰间铜钥匙叮当作响。他穿着旧马甲,袖子卷到手肘,手臂晒得脱皮皲裂。

  “你怎么来了?”陈岸关掉声呐仪,迅速塞进背包。

  “码头值班时看见你的船。”洪叔走到近前,望着这片礁石皱眉,“风急浪高,涨潮前最危险。”

  “我知道。”

  “知道也别硬撑。”洪叔顿了顿,“三十年前,这儿沉过一条走私船。”

  陈岸抬眼:“什么时候?”

  “七十年代末,台风夜。”洪叔压低声音,“船上十几个人,全没了。有人说装的是金条,也有人说运的是军火,没人敢捞。第二天海面平静如初,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陈岸盯着水面:“谁告诉你的?”

  “我爹。”洪叔拍了拍裤腿,“他是那年唯一的了望员。清晨发现半块漂浮的船板,上面有编号。他去报告,却被拦下。后来那块板也不见了。”

  陈岸沉默着,指尖轻轻摩挲着声呐仪的外壳。

  洪叔瞥他一眼:“你摆弄这些机器,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还不确定。”他说,“可能是沉船,也可能只是废弃渔具。”

  “那你小心点。”洪叔转身欲走,又停下脚步,“有些东西,不该碰的别碰。现在的人,比过去狠。”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汽笛声。

  两人抬头望去。雾气尚未散尽,一艘白色游艇正缓缓靠向主码头。甲板上站着一人,身穿西装,手中金笔轻巧旋转。

  是陈天豪。

  他立于船首,目光直直投来,既不挥手,也不移开视线。

  陈岸不动,亦未低头。他知道对方看得见他。

  洪叔咳嗽两声:“他每次来都挑时候。上次是村里评低保,这次……”话到此处戛然而止,只摇了摇头,慢慢离去。

  陈岸重新开启声呐仪,信号依旧稳定。他用标记功能圈定那个强反射区,命名为“目标A”,并设为自动记录模式,持续扫描海底。

  他将仪器卡进石缝,盖好防水布,仅留探头浸入水中。做完这一切,他坐上高处,掏出干粮咬了一口。

  面包有些受潮,他并不在意。

  他清楚,陈天豪不会立刻找上门。那种人做事讲究节奏,习惯先观察,再出手。如今盯上他,说明他已经触及了不该碰的东西。

  或者——

  他终于走到了系统指引他的位置。

  他望向码头。游艇已停稳,舷梯放下。陈天豪走下船,几名穿制服的人迎上前,他微笑着点头致意,金笔在指间转了一圈,收入口袋。

  陈岸收回目光,检查设备线路。线缆略显陈旧,接口处缠着胶布,但他反复测试过三次,确保不漏水。

  风势渐弱,海面趋于平静。退潮开始,更多礁石露出水面,黑沉沉地连成一片。

  他起身沿边缘下行,每一步都格外谨慎。行至最低处时脚下一滑,险些跌入水中,急忙抓住岩石稳住身体,掌心已被划破。

  血珠滴落在石上,转瞬被涌来的海水冲刷干净。

  他继续前行,专注注视着水下视野最清晰的区域。退潮时常会裸露部分海底,若有沉船,或许能见到残骸。

  走出约二十米,他在一道裂缝前停下。水流从两侧绕行,在中间形成漩涡。他蹲下身,伸手探入,触到一块坚硬物体,表面光滑,似为金属。

  用力一拽,纹丝不动。

  正欲换个角度再试,通讯器突然震动。

  他取出一看,是周大海发来的消息:“陈天豪进了接待站,点了你的名字。赵秀兰在旁边记录。”

  陈岸删除信息,关机,将通讯器塞进口袋。

  他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要么谈话,要么调查,甚至直接动手。但他此刻不能回去。

  声呐仪仍在工作,那个信号始终存在。它不像普通沉船,形状、深度、反射强度皆异常。

  更重要的是——

  第一次签到的坐标,就在这片海域。

  他返回设备旁,确认数据仍在记录。屏幕上那个强反射点依旧清晰,偶尔轻微晃动,但位置未变。

  他翻开笔记本第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字:东经119°32′,北纬18°07′,1983年4月7日,第一次签到。

  这个位置与当前所在,相距不足三百米。

  他合上本子,凝望海面。

  雾已散尽,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远处码头忙碌起来,有人搬运箱子,有人拍照,俨然是迎接重要人物的架势。

  而这里,一片寂静。

  唯有仪器的蜂鸣与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交织回荡。

  他坐下,从包中取出备用电池,插上电源。设备重启后,他启动深度扫描,将频率调至最低。

  几秒后,屏幕呈现新图像。

  那不仅仅是一块金属。

  周围还有三个较小的反射体,呈三角排列,宛如某种阵列。

  他放大其中一个,边缘带有锯齿状突起,绝非船舶构件。

  倒更像是——

  天线。

  他久久盯着屏幕,手指悬在拍照键上方,终究没有按下。

  就在此时,眼角余光捕捉到水面异样。

  猛地抬头。

  一艘橡皮艇从主岛方向驶来,速度不快,却笔直朝这片礁石逼近。驾驶座上的人戴着墨镜,身穿白衬衫,袖扣整齐扣紧。

  是马明远。

  他一手握舵,一手持平板,边看边微调航向。

  陈岸立即关闭屏幕,拔掉电源,将声呐仪塞进背包。他站起身,假装收拾物品,似乎准备离开。

  橡皮艇越靠越近。

  他背着包往高处走去,刻意放慢脚步,像是在犹豫是否该留下。

  橡皮艇靠岸,马明远跃上礁石,皮鞋踩在湿滑的石头上,差点摔倒。

  “陈岸!”他喊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十分清晰,“你在干什么?”
  http://www.c8e.cc/38537/2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