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工牌编号与沉船残骸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屋顶的天线被风吹歪,撞在瓦片上发出一声闷响。陈岸没动,耳朵仍贴着耳机,雨水顺着胳膊往下淌。信号断了,但那串数字他已牢牢记住。

  收起设备后,他将收音机放进木箱,藏进灶台后的夹层里。纸条用塑料袋仔细包好,塞进渔船驾驶舱工具盒的暗格中。做完这些,他在桌边坐下,翻开航海日志,翻到记录沉船的那一页。

  第二天风停了,海面恢复平静。他照常去检查渔船,掀开驾驶座的帆布垫时,发现一张泛黄的信纸从缝隙里露了出来。纸上沾着鱼鳞,像是被人塞进去后又被潮气封住了。

  信纸上只有一句话:“别碰西南海域。”

  背面写着一串编号:FJ-83-0792。

  他盯着这个号码看了很久。这不是现在海鲜集团用的工牌格式,太旧了。但他记得,之前从海底捞上来的氧气瓶上,也有同样的编号。

  这是1983年的渔业登记号段,早就停用了。谁会用这种编号?

  他把信折好,放进内衣口袋,转身去了码头。洪叔还没来上班,收购站的大门紧闭。他没多看,径直走向自己的渔船,打开声呐仪,调出历史数据,开始查询与FJ-83-0792相关的船只信息。

  查不到。

  系统里没有这艘船的记录。

  但他忽然想起一件事——签到系统刚绑定时,有一次凌晨四点在礁石区打卡,获得了一份“旧港图册”。当时觉得无用,便一直搁在角落。此刻拿出来翻看,其中一页的角落赫然写着:FJ-83-0792,归属:临时采样船,任务代号“黑潮七号”。

  这船并非正式编制,是当年为一次深海勘测临时安排的。

  那次勘测的目标区域,正是E121°37 N25°14。

  他合上图册,心里明白:这不是警告,是提醒。有人不想让他忘了那片海。

  可对方为何不写名字?又为何要用一个早已废弃的编号?

  晚上十点,雨又下了起来。他穿上胶衣,带上撬棍和手电筒,悄悄朝海鲜集团的仓库走去。那里堆着许多旧设备和箱子,或许能找出线索。

  仓库外有铁丝网,探照灯每五分钟扫过一遍。他蹲在排水沟边等了一个小时,趁巡逻人员换岗时,绕到背光面,找到一处松动的通风口栅栏。

  签到系统的夜间视力起了作用。他在黑暗中能看清螺丝的纹路,三下就拧开了螺栓,钻了进去。

  里面全是积灰的木箱,标签早已模糊不清。他按年份查找,很快看到一排标着“1983”的箱子。打开第一个,里面是坏掉的温度计和记录表;第二个装着破渔网和浮标。

  第三个箱子靠墙放着,底部压着一块碎瓷片。

  他捡起来细看,这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瓷片背面刻的一行小字:“陈记·万历廿八年造”。

  心跳骤然加快。

  这不是普通的瓷器。明代的青花瓷,民间早已绝迹,怎会出现在这里?

  更奇怪的是,瓷片边缘极为整齐,明显是从完整器物上切割下来的,像是一种信物。

  他正思索间,远处传来脚步声。有人来了。

  他立刻关掉手电,贴墙蹲下,迅速将瓷片塞进鞋垫里。脚步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走远,应该是夜巡的人。

  确认安全后,他原路退出,翻围墙时划破了裤腿,也顾不上处理,一路小跑回到海边。

  快到渔船时,三个黑影从礁石后走出,拦在他面前。

  “陈岸?”其中一人问,“你刚才去哪儿了?”

  他停下脚步,手悄然摸向腰后的撬棍。

  “我问你话呢。”那人上前一步,手中铁棍敲着手掌,“是不是拿了不该拿的东西?”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别装。”另一人冷笑,“赵书记说了,谁乱翻东西,就打断谁的手。”

  果然是赵有德派来的人。

  他缓缓后退,靠近渔船的阴影处,脚底还能感觉到鞋垫里的瓷片。只要证据还在,就不能硬拼。

  三人围上来,举着铁棍步步逼近。

  就在这时,黑暗中传来一声怒吼:“谁敢动我兄弟的船!”

  周大海提着鱼叉从码头拐角冲出,独眼在夜里闪着寒光。他二话不说,鱼叉横扫而出,逼得那几人连退两步。

  “周大海!你疯了吗?”带头的混混喊道。

  “我疯不疯你试试?”他站上前,鱼叉直指对方,“今晚谁敢碰这船,我就让他躺进海里喂鱼。”

  混混们互相对视一眼,知道他是狠角色,又见他与陈岸关系密切,不敢再上前。

  “我们也是奉命办事。”那人嘟囔一句,带着人匆匆离开。

  风浪小了些,海面泛起微光。

  “你怎么来了?”陈岸问。

  “我看你半夜出门,就知道你要去冒险。”周大海收起鱼叉,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你还真进了仓库?”

  “找到了点东西。”

  “什么?”

  他没提瓷片的事,只问:“你这鱼叉……哪来的?”

  周大海低头看了眼武器,沉默两秒,伸手抚过叉柄末端。

  “我爸留下的。”他说,“三十年前,他是‘陈记商号’的护航船长。”

  陈岸猛地抬头。

  “你说什么?”

  “陈记。”周大海重复一遍,“当年跑南洋的大商号,八三年夏天沉了一条货轮,人和货全没了。我爸就是那条船上的守卫。”

  他抬起鱼叉,将柄转过来,露出金属尖端刻的一行小字:

  “陈记·万历廿八年造”。

  和瓷片上的字一模一样。

  陈岸看着那行字,脑海中瞬间串联起诸多线索。

  废弃的编号、海底的氧气瓶、沉船坐标、摩尔斯电码、藏在带鱼里的相机、如今的瓷片与鱼叉……

  所有痕迹,都指向同一个名字。

  “你觉得那场沉船,真是意外吗?”他低声问。

  周大海冷笑:“我爹临死前说过一句话——‘他们不是翻了船,是被人凿沉的’。”

  “谁干的?”

  “不知道。”他摇头,“但我知道,那批货里不止鱼干和药材。”

  两人站在船头,海风吹得衣角哗哗作响。

  “赵有德今天早上问我,你这几天有没有反常。”周大海说,“他盯上你了。”

  “我知道。”陈岸摸了摸胸口的信封,“他也怕我挖出什么。”

  “那你接下来怎么办?”

  他望向西南海域,那边一片漆黑,却仿佛藏着无数秘密。

  “我要再去一趟那片海。”

  “现在?台风刚走,浪还不小。”

  “越快越好。”他说,“有些事,拖久了就会烂在水底。”

  周大海点点头,忽然从怀里掏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

  “这是我爸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他说,“沉船那天,船上有个保险柜,密码锁,没人打开过。”

  陈岸接过钥匙,冰凉的金属贴在掌心。

  “你相信吗?”周大海看着他,“三十年前的事,现在才有人想起来。”

  “不是现在。”陈岸握紧钥匙,“是有人一直没忘。”

  远处海面,一艘快艇正悄悄驶离港口,灯光微弱,方向与他们相反。

  陈岸将钥匙放进贴身口袋,走进船舱,打开工具盒,取出那张写满坐标的纸条。

  他在E121°37 N25°14旁画了个圈。

  然后翻开新的一页,写下四个字:

  陈记商号

  笔尖顿了顿,他又添了一句小字:

  “FJ-83-0792,关联沉船残骸,确认实物存在。”

  他合上本子,起身检查油料和通讯设备。

  周大海站在甲板上,靠着船舷抽烟。

  “你真要今晚出海?”

  “不了。”他说,“明天清晨出发。”

  “为什么等明天?”

  他看了眼手表,凌晨两点十七分。

  “因为签到系统每天五点刷新。”他说,“我要去最偏的礁石区打卡。”

  周大海皱眉:“赶海签到?这时候你还想这个?”

  “不是我想。”他笑了笑,“是系统告诉我,那边今天会出一件好东西。”

  “什么东西?”

  “声呐探鱼仪升级版。”他说,“能穿透三十米泥沙,看清海底每一寸地形。”

  周大海愣住了。

  陈岸拍了拍他的肩:“明天早上六点,我在码头等你。”
  http://www.c8e.cc/38537/3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