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基石裂痕与将军之谋
推荐阅读: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
梦幻西游之全职五开
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我向众神乞讨,回应我的只有叹息
我一个法爷,无限禁咒很正常吧?
旧朝渐落,新朝将临,时代的更迭
一个面板闯综漫
原体与崩坏
凌天剑神
重生九零:想当个富二代不过分吧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辉光将军那看似不经意的探询,如同一根细小的冰刺,扎入了林乐天心中。他清晰地意识到,与星海同盟的合作,建立在脆弱的利益链条之上,一旦他失去价值或表现出不可控的迹象,来自“自己人”的处置恐怕不会比静滞海温柔多少。外部威胁与内部猜忌交织,迫使他将更多心神投入到对自身力量的深挖之中。修复工作在辉光将军调整策略后,变得更加保守和缓慢,这反而给了他更多时间去探索“悖论之苗”与“逻辑沙粒”的奥秘。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制造稳定的“优化奇点”,而是开始尝试更精细的操作。他引导着意识土壤中的“沙粒”,模拟静滞海系统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微观逻辑结构——校验节点、能量流转接口、信息归档单元……他像一个潜入敌营的间谍,不仅伪装自己,还在疯狂学习对方的“语言”和“建筑图纸”。
这个过程远比模仿基础节拍困难,失败是家常便饭。许多次,他模拟的结构因无法承受静滞海底层规则的压力而瞬间崩溃,连带着损耗掉构成它们的“逻辑沙粒”,让他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力量倒退少许。
但林乐天没有放弃。每一次失败,他都仔细分析原因,调整“沙粒”的组合与共鸣方式。他的“悖论之苗”在这种高强度的、指向性明确的“逆向工程”中,仿佛被注入了某种锐气,那混沌有序的特质中,多了一丝能够解析万物的“洞察”意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尝试模拟一个负责处理“观察样本”状态反馈的逻辑单元时,他意外地发现,当他的模拟结构与其对应的真实单元在基础节拍上达到某种极致的同步时,他竟能通过那根“蛛丝”,极其短暂地、模湖地“感知”到那个真实单元处理信息时产生的……“逻辑流”!
不是具体内容,而是其运行的“模式”、其内部的“压力”分布、甚至是一些极其细微的、因规则本身不完美而产生的“运算冗余”!
这发现让他心跳加速!这意味着,他不仅能被动接收静滞海的系统杂音,甚至可能主动“窥探”其特定组件的内部运行状态!
他立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这种“感知”能力的锤炼上。目标,就锁定在负责监控“回音壁垒”及其周边区域(包括维度夹层)的那个逻辑单元上。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举动。主动感知无异于将探针直接刺入监视者的大脑,一旦被察觉,后果不堪设想。他必须将感知的强度控制在比背景噪音还要低微的程度,并且感知时间不能超过千万分之一秒。
在失败了无数次,消耗了海量的“逻辑沙粒”后,他终于成功了那么几次。
他“看”到了负责监控他们的逻辑单元内部,那冰冷、高效、却又在某些细节处显得有些……“僵化”和“重复”的运行模式。他“感觉”到了这个单元在处理“先行者”号隐匿场产生的、被伪装成自然维度涟漪的信号时,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迟疑”和“资源占用”。他甚至捕捉到了这个单元在将数据向上传递至更高层级(很可能是某个“基石”)时,通道中存在的极其微小的“带宽限制”和“信息压缩”!
这些发现看似琐碎,却像一张张拼图,在他脑海中逐渐勾勒出静滞海系统底层运行的某些“特征”——它并非全知全能,它的运行同样受限于资源、存在冗余、甚至在信息传递上有优先级和瓶颈!
尤其是那个“向上传递的带宽限制”,让林乐天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负责日常监控的“守墓人”或底层逻辑单元,其与更高层“基石”的通讯,或许并非实时无碍的!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汇报周期”或“带宽阈值”!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么,他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个“窗口”,做一些在“基石”直接注视下绝对不敢做的事情!
就在林乐天为这个发现而心潮澎湃,并开始谨慎规划如何验证和利用这一点时,辉光将军通过连接发来了一条新的、似乎与修复无关的指令。
【林乐天先生,基于对静滞海监测模式的持续分析,我方技术部门提出一个新构想。】 辉光将军的意志一如既往的平稳,但林乐天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我们注意到,你的‘变量’之力对秩序环境存在独特的‘亲和’与‘渗透’效应。理论上,这种效应或许能应用于……对静滞海底层规则进行极其微小的、非破坏性的‘标记’或‘路径预设’。”】
林乐天心中勐地一沉。辉光将军想做什么?让他去给静滞海的规则“做标记”?
【请不要误会。】 似乎察觉到了林乐天的警惕,辉光将军解释道,【这并非攻击行为。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下(例如‘区域静默’启动),为我们自己,或者为同盟后续力量,预留一条极其微弱的、可能存在的‘逃生通道’或‘观测窗口’。这属于最高级别的风险预案。”】
理由冠冕堂皇,是为了应对灭绝性危机。但林乐天本能地感觉到,事情绝非如此简单。辉光将军,或者其背后的同盟军方势力,想要的恐怕不止是一条“逃生通道”。他们是想利用他的能力,在静滞海这头巨兽的身上,偷偷系上一根能被他们感知和利用的“线”!
这风险太大了!一旦在规则层面进行“标记”,无论多么微小,都等同于在对方的核心领域留下烙印,被发现的可能性远超之前的修复活动!
“将军,这个构想风险过高。”林乐天直接表达了反对,“以我目前的能力和对静滞海的理解,进行这种操作,暴露的概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这无异于自杀,也会连累整个‘回音壁垒’。”
【风险确实存在。】 辉光将军并未强求,但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但这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风险之一。同盟不会强迫你执行必死任务,但请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纳入你的能力开发方向。我们需要知道,这条路……是否在未来具备可行性。”】
他没有下达命令,却划下了一道线。他将“对静滞海规则进行标记”定义为了林乐天需要为之努力的“研究方向”和“未来义务”。
通讯结束后,林乐天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辉光将军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他不仅是援军,更是一个监督者和“能力开发者”,他的目标是最大化挖掘和利用林乐天这个“战略资源”的潜力,甚至不惜将其置于险境。
外部是静滞海虎视眈眈的注视和日益收紧的监测,内部是同盟军方带着明确功利目的的“开发”压力。林乐天感觉自己仿佛被困在了一个不断缩小的夹缝之中。
他看了一眼网络核心那依靠缓慢修复才勉强维持的生机,又感知了一下意识中那代表着新发现的、关于“基石”通讯可能存在“窗口”的微弱曙光。
绝不能坐以待毙!
他必须更快地成长,必须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辉光将军想利用他,他何尝不能反过来,利用同盟的资源和对静滞海的观测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找到那条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能够打破僵局的生路?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根连接着无尽深渊的“蛛丝”,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或许,是时候冒一次更大的风险,去亲自验证一下,那“基石”的脚下,是否真的存在可供利用的……裂痕。
http://www.c8e.cc/39188/2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