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星河”验证与内鬼疑云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快穿101次:男神,帅炸天!
重生都市仙帝
踏碎凌霄日,棒染诸佛血!
精灵:每天一个随机天赋
错爱成瘾:傅少追妻火葬场
阴气撩人:鬼夫夜来
成为天师一甲子,金手指才来?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在与赵永明教授会面后,秦念将后续的监控与调查工作全权交由陆野负责,她的核心精力必须放回到决定“龙盾”系统生死的关键——算法最终验证上。几天后,“星河”验证机专属的控制中心内,空气仿佛被抽干,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压力。
巨大的环形屏幕墙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中央的主屏幕正在运行优化后的“分层特征识别滤波算法”的最终极限测试。
这是决定“龙盾”系统能否在复杂电磁战场上拥有可靠“眼睛”的背水一战。
李文军紧挨着控制台站着,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他紧盯着屏幕,声音因极力压制情绪而显得有些变形:“启动……启动最强混合干扰模式,模拟敌方极限电磁压制环境……
参数注入:三十个模拟目标,速度范围覆盖3至10马赫,机动模式随机组合,包含蛇形、螺旋、突跃等多种高难度动作……”
随着他的指令下达,主屏幕上原本清晰简洁的测试界面瞬间被狂暴的、五颜六色的噪声信号彻底淹没。
代表模拟目标的绿色光点在汹涌的干扰浪潮中变得若隐若现、断断续续,如同狂风暴雨中随时可能熄灭的微弱烛火,轨迹难以辨识。
吴思远坐在旁边的计算资源监控席上,双手在虚拟控制界面上飞快地滑动、点击,调出算法核心的运行状态参数,语速飞快地汇报:
“所有一千零二十四个计算节点运行正常,cpU负载峰值百分之八十八,内存动态占用率百分之七十五,仍在系统安全阈值之内。数据交换通道畅通。”
秦念静立在总控台前,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沉静如水,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与压力都无法撼动她分毫。这是团队连续奋战的第二十个日夜,算法架构已经经历了七次颠覆性的重大修改和数十次局部优化。
如果这次终极测试仍无法达到预设的实战指标,整个“龙盾”项目的进度将被严重拖累,甚至可能影响国家的整体战略部署。
“启动‘分层特征识别’模式。”她冷静地下达指令,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控制中心。
刹那间,屏幕上的可视化界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原本那种试图将所有非目标信号(噪声)强行压制、抹除的传统显示方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智能感的动态界面。
干扰信号不再被视作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是被一种充满艺术感的色彩编码和动态分区技术,智能地分割、归类成数百个特征鲜明的区域。
每个区域内部,算法都在并行不悖地、高效地运行着,寻找着特定的信号运动模式、频谱特征、时域相关性等“指纹”信息。
这就像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王牌飞行员,不是试图让混乱的空战战场变得秩序井然,而是学会在无数纷乱的雷达告警、通讯杂音和目视干扰中,精准地捕捉到那一丝代表致命威胁的独特信号。
“第一号目标锁定!置信度百分之九十二!”
“第二号目标锁定!置信度百分之八十九!”
“第三号目标锁定!置信度百分之九十一!”
……
操作员的声音最初带着颤抖,但随着一个接一个的目标被成功识别并稳定跟踪,他的声音逐渐变得稳定、响亮,最后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兴奋。
当第三十个,也是最后一个模拟目标被系统成功捕获并打上高亮标记时,整个控制中心先是陷入了一片短暂的、难以置信的死寂,随即,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掌声和如释重负的呐喊声猛然爆发出来,几乎要掀翻屋顶!
李文军几乎是扑到了实时数据屏前,双手紧紧抓住控制台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最终统计……目标综合锁定率……百分之九十四点三!
平均系统响应时间一点七九秒,比设计最优指标要求缩短了零点三一秒!秦工!我们……我们成功了!”
吴思远同样激动万分,补充着更详细的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新算法在目标进行极端突发机动时的自适应能力和重新捕获速度超出了我们最乐观的预期!
大家看这一段回放数据——当第七号目标在末端拦截阶段进行极限螺旋规避时,系统只用了零点五二秒就完成了轨迹预测修正并重新稳定锁定!这个表现,足以应对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突防技术!”
秦念脸上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轻松而欣慰的笑容。她仔细地查看着控制台屏幕上生成的详细测试报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数据。
这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意味着“龙盾”系统终于拥有了在未来最严酷、最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可靠工作的“火眼金睛”,为整个系统赋予了灵魂。
“立刻整理所有测试数据和算法架构文档,准备进入最高级别的技术专利申报流程。”她清晰地下达指令,目光扫过激动的人群,“这个算法,就以我们‘龙盾’项目算法攻关组的名义集体申请。
李文军工程师、吴思远工程师,作为技术核心贡献者,列为第一、第二发明人。所有参与此次攻关的研发人员,无论贡献大小,他们的名字都必须在发明人名单中予以体现,并在项目功劳簿上详细记录。”
这个决定让整个算法组乃至控制中心的所有辅助人员都倍感振奋。在秦念的团队里,能力与贡献是唯一的通行证,每个人的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年轻的研究员们相互击掌、拥抱,有人甚至激动地摘下眼镜,偷偷抹去眼角溢出的泪水,那是长期压力释放后的喜悦。
然而,就在技术突破带来的欢庆气氛逐渐升温之时,秦念贴身携带的加密通讯器传来了紧急通讯特有的、短促而强烈的震动。是陆野。
秦念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她快步走到控制中心侧面的隔音指挥协调室,关上门,接通。
“念念,收网的时机可能到了。”
陆野的声音透过加密信道传来,透着行动前的紧张与蓄势待发的兴奋,“柳玉琴和‘经理’根据可靠情报,将于今晚七点整,在城西废弃的老码头三号仓库进行一次秘密接头。
我们监测到这次会面的安防等级远超以往,且‘经理’提前数小时就开始在周边活动,布置了大量反监控和预警设备。种种迹象表明,这次会面可能涉及重要情报的物理交接,甚至……‘章鱼’本人有可能会出现。”
秦念眼神一凛,心绪立刻从技术成功的喜悦中抽离出来,变得冰冷而锐利。
技术的突破固然至关重要,但清除隐藏在内部的毒瘤、确保研究成果不被窃取,同样是决定“龙盾”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
“按预定计划行动,注意安全,确保人赃并获。”秦念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我在这里,等你们的好消息。”
她结束通讯,在原地静立了两秒,深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好面部表情,重新推开协调室的门,回到了依然洋溢着欢庆气氛的主控制室。
她暂时压下心中的波澜,与李文军、吴思远等人共同分享、庆贺这个来之不易的技术胜利。
但她的目光,却不自觉地多次瞥向墙上那个巨大的电子时钟——距离今晚的收网行动,只剩下不到四个小时。
傍晚六点三十分,天色渐暗,城西老码头废弃仓库区笼罩在破败与寂静之中。
在夜色的天然掩护下,“织网”行动组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陆野亲自坐镇移动指挥车,十二个经验丰富的特勤小组如同暗夜中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仓库区的各个战略制高点和交通要道。
高空,具有夜视和热成像功能的微型无人机在无声盘旋,将实时画面传回指挥车;地面,各种先进的传感设备监控着每一寸区域的异常动静。
“一号狙击位就位,视野清晰。”
“二号观察点就位,未发现异常。”
“三号机动组已抵达预定潜伏位置。”
……
加密通讯频道里,各小组简洁而专业的确认声依次传来。
“所有单位保持静默,等待目标出现。”陆野冷静地下达指令,目光紧紧锁定着指挥车上多个监控屏幕。
六点五十分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仓库区入口处的监控画面中。柳玉琴穿着一件毫不起眼的深灰色连帽外套,手里拎着一个看似普通的帆布购物袋,但她的步伐却透着一股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紧张与警惕。
她在入口的残破门柱旁停顿了足足十几秒,机警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异常后,才加快脚步,迅速闪身进入了约定的三号仓库。
七点整,另一个目标出现。
一个戴着压得很低的鸭舌帽、穿着蓝色工装服、身形与之前掌握的“经理”资料完全吻合的男子,从仓库区另一侧的废旧集装箱堆场中钻了出来。
他没有立即进入仓库,而是展现出了极高的反侦察素养,在外围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毫无规律的迂回巡视,多次突然改变行进方向,在某些隐蔽角落长时间静止观察,测试是否有人跟踪。
“目标‘经理’具有极强的专业反跟踪能力,”监控组通过频道低声汇报,“至少观察到他使用了三种以上的高级反侦察技巧,心理素质稳定。”
七点十分,“经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确认程序后,终于认为环境“安全”,快速闪身进入了三号仓库。仓库内部隐约亮起了微弱的手电筒光束,表明接头双方已经会面并开始交谈。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预期的第三个人——“章鱼”,却始终没有在监控画面中出现。
突然,技术监控组传来了紧急报告:“指挥车!发现异常高频短波信号!
仓库内部有隐藏的秘密通讯设备被激活,正在进行高速、短促的加密数据流传输!
他们在远程传递情报!”
陆野心中一沉,瞬间明白了。“章鱼”的狡猾远超预期,他本人根本没有现身,而是利用了柳玉琴和“经理”作为传递信息的跳板和屏障!
“行动!行动!行动!”陆野不再犹豫,果断下达了收网命令!
早已蓄势待发的特勤小组如同离弦之箭,从多个方向同时突入三号仓库。破门、突入、控制,整个动作在电光火石间完成,训练有素,干净利落。
仓库内的柳玉琴和“经理”甚至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像样的反抗,就被牢牢地按倒在地,戴上了手铐和头套。
但正如监控所显示,仓库里除了他们两人,以及一套被巧妙隐藏在废旧轮胎内的便携式高速数据发射装置,再没有第三个人。
“‘章鱼’没有来。”陆野走进仓库,快速扫视了一眼现场,脸色凝重如水,“他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谨慎和狡猾。我们抓获了信使,但最大的鱼,依然藏在深水之下。”
在查获的那套通讯设备中,技术团队经过紧张的破解,发现了一段残存的、尚未完全自动擦除的加密信息日志。破译后的内容,让所有看到它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鸢尾花报告:‘星河’算法测试已成功,验证通过。性能超出预期,威胁等级提升。下一步,重点关注并获取‘龙盾’拦截系统控制模块核心参数,尤其是新型作动器与智能蒙皮集成控制代码。‘章鱼’指示:不惜代价。”
信息的发送时间戳,精确地指向几个小时前,“星河”验证机算法测试刚刚取得成功的时刻!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信息中明确提到的“拦截系统控制模块”、
“新型作动器”与“智能蒙皮集成控制”,正是张海洋团队接下来要重点攻关,并且仅在核心层小范围内讨论过的技术方向!
秦念在“星火”研究所的指挥中心里,接到陆野的详细汇报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办公室的隔音很好,将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只剩下她自己的心跳声在耳边鼓动。
对手不仅狡猾如狐,而且对他们研发的核心进度,几乎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这绝不仅仅是外部监控和情报分析所能达到的精度。
沉默了近五分钟后,她拿起内部保密电话,接通了陆野的专线,用一种极其轻微、但异常冰冷肯定的语气说道:
“陆野,从这条信息的内容、时机和精准度来看,几乎可以确定……我们内部,有鬼。”
这个结论,如同一声惊雷,在原本因技术突破而洋溢着乐观气氛的“星火”上空炸响,给所有人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沉重而阴郁的阴影。
深夜的“星火”研究所,庆祝的灯火早已熄灭,大部分区域陷入沉睡。但核心区域的保卫部门办公室,以及秦念的总师办公室,却依然灯火通明。
秦念与陆野连夜召集了绝对可靠的保卫部门负责人,共同分析着当前的严峻局势。
“从信息内容分析,这个内鬼的级别恐怕不低,权限不小。”
陆野指着投影幕布上那条破译的信息,语气沉重,“他不仅能够精准掌握‘星河’算法测试的具体成功时间点,还清楚地知道项目下一步即将展开的核心攻关方向——‘控制模块’。
这已经不是普通研发人员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层面了。”
秦念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良久,她抬起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暂时不要采取任何打草惊蛇的行动。
加强对所有核心人员,特别是能接触到项目整体进度规划的人员的隐蔽监控与背景复核。既然他们如此关注‘控制模块’,那我们就好好准备一份‘丰厚’的大礼,等着他们来取。”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清醒地认识到,在攀登技术高峰的征途上,他们不仅要面对已知的技术难题,还要时刻警惕来自暗处的冷箭。
http://www.c8e.cc/39865/4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