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交锋与转机
推荐阅读: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汉末三国路
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农民将军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第三百七十四章:交锋与转机工业局要求提交详细生产报告的通知,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玻璃厂管理层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尽管王超定下了“如实撰写”的基调,但如何“如实”,却大有讲究。副厂长张涛带着厂办和财务科的几个笔杆子,关起门来熬了两个通宵,字斟句酌,既要将“切割积压玻璃提升产量”的事实和盘托出,又要将其包装成“盘活资产、创新求变”的积极举措,还要不露痕迹地强调当前面临的原料、设备等客观困难。
报告送上去后,厂里陷入了一种焦灼的等待。机器依旧在转,玻璃依旧在切,但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王超表面上镇定自若,每日照常巡视车间,与老师傅们交流技术难点,过问食堂的伙食,但眼底深处那抹不易察觉的凝重,却逃不过张涛和雷师傅这些亲近之人的眼睛。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那辆熟悉的吉普车再次驶入玻璃厂,后面还跟着一辆帆布篷的卡车。工业局局长吴海涛这次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来了局里生产科和统计科的负责人,阵容比上次正式了许多。吴海涛的脸色不像上次那样带着些许勉强的赞许,而是板着脸,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严肃。
“王超同志,局里收到了一些关于你们厂生产情况的反映。”没有寒暄,在厂部简陋的会议室一落座,吴海涛就直接切入了主题,目光锐利地盯着王超,“你们提交的报告,我们也仔细研究过了。现在,我需要你们就报告中提到的,关于通过切割积压玻璃提升产量这部分,做一个详细的、当面说明。”他特意强调了“切割积压玻璃”这几个字,语气带着审问的意味。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凝固。张涛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坐在角落负责记录的马卫东,则低垂着头,耳朵却竖得老高,心跳莫名加速。
王超深吸一口气,迎向吴海涛的目光,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吴局长,各位领导,关于这件事,我们玻璃厂领导班子认为,我们非但没有违反原则,恰恰是在特殊困难时期,本着对国家财产负责、对全厂职工负责的态度,所做的一次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探索和实践?”吴海涛身边的生产科长忍不住插话,语气带着质疑,“王厂长,把积压的、有质量问题的玻璃切小了计入产量,这算什么探索?这分明是钻了统计口径的空子,是标准的弄虚……”
“李科长,”王超平静地打断他,目光转向对方,“请您允许我把话说完,并且,我想请各位领导移步,我们去现场看一看,听一听工人们是怎么说的,看一看我们到底做了什么。”
吴海涛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好,那就去看看。”
一行人走出会议室,直接来到了那个作为“综合利用小组”场地的旧仓库。一进门,切割和打磨玻璃的嘈杂声和飞扬的粉尘扑面而来。工人们看到这么多领导突然到来,都有些紧张地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王超没有先开口,而是对雷师傅使了个眼色。雷师傅会意,拿起一块刚刚切割打磨好的、约莫一尺见方的小玻璃,走到吴海涛面前。
“吴局长,您请看。”雷师傅将玻璃递过去,又指着旁边一堆已经包装好的同类产品,“这是我们用仓库里那些积压了好几年、因为尺寸或微小瑕疵无法直接使用的大块平板玻璃切割出来的。您看这透光度,看这边缘打磨,都是严格按照可用标准来的。这些玻璃,送到县里的合作社,或者分配给需要的单位、居民做窗户玻璃、相框玻璃,是完全合格的!”
吴海涛接过那块小玻璃,对着光线看了看,又用手指摸了摸光滑的边缘,没有说话。
王超这时才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位领导的耳中:“吴局长,各位领导,我们切割的,不是垃圾,而是被过去错误生产方针所积压的、沉睡的资产!李光明时代,只求大,不求好,不顾市场,生产了大量不适销对路、或者存在瑕疵的产品,堆在仓库里占用资金,蒙受灰尘,这才是最大的浪费!”
他走到一堆尚未切割的大块积压玻璃前,拍了拍那落满灰尘的表面:“这些东西,在过去的统计里,可能永远只是账面上的一个数字,甚至是潜亏。但现在,我们通过工人的手艺,让它们重获新生,变成了能够进入流通、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产品!我们清理了仓库,盘活了资金,还‘创造’了新的产值。请问,这难道是弄虚作假吗?不!这是变废为宝,是挖掘潜力!”
他转身,目光扫过在场的工人们,声音提高了些许:“我们厂的工人师傅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技术,把这些‘废料’变成了‘财富’,他们非但不该被指责,反而应该被表扬!是他们,在厂子最困难的时候,用这种最实在的方式,为厂子分担压力,寻找出路!”
“厂长说得对!”一个正在操作砂轮的老工人忍不住激动地喊了一声,“咱们这是在给厂子找活路!这些东西切好了,是真能用的!”
“就是!总比堆在那里烂掉强!”
“咱们心里踏实!”
工人们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情绪激动。他们朴素的言语和眼前实实在在的劳动场景,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说服力。
吴海涛带来的几位科长,看着眼前这一切,听着工人们的话,脸上原本严肃和质疑的神情,开始有些松动。他们互相交换着眼色,低声交谈了几句。
吴海涛依旧板着脸,但眼神深处的锐利似乎缓和了一些。他背着手,在仓库里慢慢踱步,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看着那些被切割打磨后焕然一新的玻璃产品,又看了看王超那张年轻却写满坚毅和坦诚的脸。
王超趁热打铁,对张涛示意了一下。张涛立刻将早就准备好的一份补充材料递给了吴海涛。
“吴局长,这是我们初步统计的数据。”王超解释道,“通过这项‘综合利用’工作,我们预计在本季度,可以消化掉约三分之一的积压平板玻璃,将其转化为约一万五千块合格的小规格玻璃,预计可实现产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因原料不足导致的主产品(药瓶)产能受限问题,对完成上级下达的总体产值指标,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为此额外消耗重要的纯碱、石英砂等计划原料,等于是‘无米生炊’。”
“无米生炊”这四个字,王超说得格外重。他这是在巧妙地提醒吴海涛,玻璃厂面临的真正困境是什么——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现在,他们找到了不用“米”也能做出“饭”的办法,虽然这“饭”不那么精细,但至少能填饱肚子,维持生存。
吴海涛接过材料,快速地翻阅着,目光在那些数据上停留了片刻。他不得不承认,王超的这个做法,虽然听起来“出格”,但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清理了不良资产,增加了产值,安抚了工人,还没有额外占用紧张的计划内原料指标……从结果上看,这确实是一个在困境中逼出来的“好办法”。
他合上材料,抬起头,环视了一圈仓库,最后目光落在王超身上,良久,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听不出太多情绪:“王超同志,玻璃厂的情况,局里是了解的。你们面临的困难,我们也知道。”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你们这种……嗯……‘盘活积压资产’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又严肃起来:“必须严格把握尺度!第一,切割处理后的产品,必须确保是合格品,绝不能以次充好!第二,生产统计必须规范,要如实标注产品来源和品类,不能混淆概念!第三,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保障计划内订单,特别是药瓶的生产上,那是你们厂的立足之本!决不能本末倒置!”
王超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这一关,算是勉强过去了。吴海涛这番话,看似批评,实则默许,甚至还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请吴局长和局领导放心!”王超立刻表态,“我们一定严格遵守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同时集中力量保障主业生产!‘综合利用’小组的工作,也会在规范的前提下继续开展,绝不给局里添乱!”
吴海涛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带着人离开了仓库。临走前,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王超一眼,那眼神复杂,包含着警告,或许还有一丝无奈的欣赏。
送走检查组,张涛长舒一口气,用力拍了拍王超的肩膀:“厂长,真有你的!刚才可真悬啊!”
王超笑了笑,笑容里却带着一丝疲惫。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缓解。马卫东的举报虽然被化解,但内部的不信任裂痕已经产生。而上面,虽然默许了这次的做法,但也给他套上了一个“紧箍咒”。
他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脸色有些发白的马卫东,没有走过去说什么。有些隔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消除的。
夕阳的余晖再次洒满厂区。危机暂解,但王超深知,玻璃厂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他必须更加谨慎,既要灵活应对,又要在规则的红线内跳舞,带领着这艘负重前行的航船,在时代的激流中,继续艰难前行。
(第三百七十四章 完)
http://www.c8e.cc/40479/4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