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万邦同钦,薪火未绝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沃特直播间内,弹幕依旧如潮水般涌动,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们,仍沉浸在这场开幕式带来的震撼中。

  “Bro,这组织能力简直是军事级别的精准!二十年过去了,这审美依旧碾压!”

  “看看这舞台调度,这人群控制,上帝……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发誓这是我见过最宏大、最有序的盛会!相比之下,某些国家的开幕式像是社区联谊……”

  就在这时,几张诡异、阴森的表情包图片被网友发了出来,夹杂在惊叹的弹幕中,显得格外突兀。

  “WTF is that?谁发的?这什么玩意?”

  “哈哈哈,这是日国21年京都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之一啦!”有懂行的网友立刻跳出来解释。

  “LMAO!我想起来了,当时被全球网友评为最阴间开幕式,没有之一!现在跟08年燕京的放在一起看,简直是公开处刑现场!”

  “谢特,别提了,那晚上我做了噩梦!”

  很快,有日国网友顶着樱花旗ID加入战局:

  “够了!周桑展示的08年燕京开幕式,水准确实是史无前例的,我们朝日新闻也给予其最高评价,比不上华夏,我们承认!

  但至少!至少!我们比黎都的那次要好!我们至少没有那么多令人尴尬的政治正确符号!”

  这话一出,瞬间炸出了更多潜水的黎都网友:

  “???把我们和那种阴间演出相比,本身就是侮辱!我们黎都的开幕式充满了艺术与浪漫!@日国网友,管好你们自己!”

  “艺术?浪漫?是指那个在塞纳河上差点翻船的浮台,还是指那个没穿衣服的蓝精灵?哈哈哈!”

  评论区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各方网友纷纷下场,好不热闹。

  沃特看着这些吵吵闹闹的弹幕,有些哭笑不得:

  “看来大家对开幕式的品味,比我对中餐的口味还要挑剔。”

  卡特教授推了推眼镜,无奈笑道:

  “艺术评价总是主观的,但燕京奥运会的成功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客观事实。它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

  ……

  画面回转至鸟巢现场。

  开幕式已然正式开场!

  场地中心,一望无际的缶阵列森严,随着一声令下,缶面亮起,光芒流转,组成巨大的倒计时数字。

  咚——!

  咚——!

  咚——!”

  每一次击缶,都声震云霄,整齐划一到令人窒息,

  仿佛不是两千人在同时表演,而是一个巨人在叩击大地。

  朱瞻基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顶门,浑身汗毛倒竖,他激动地抓住周仪胳膊:

  “先生!这缶声……为何如此整齐!?我……我竟从中听出了沙场之上的金戈铁马之气!这……绝非寻常乐工所能为!”

  周仪点点头,目光中露出赞许:

  “殿下感觉无误。此《击缶而歌》之阵,由两千零八名演员协同完成,要求毫厘不差,心有灵犀。

  而这些演员,也非普通艺人,他们皆是我后世华夏的现役军人组成。”

  “军……军人!?”

  朱瞻基瞳孔一震,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两千余名军人……竟能将乐舞演练到如此境界?其令行禁止,其执行之力,当真……恐怖如斯!”

  轮椅上的朱棣亦缓缓点头,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彩:

  “观其阵,知其兵。

  有此等纪律严明、意志如铁之军人护佑华夏,吾等……亦可放心了。”

  “卧槽?真的假的?击缶的真的是兵哥哥?我今天才知道!”

  “科普君来了:是真的!奥运纪录片里说过,为了达到最极致的整齐效果,导演组特意从全国选的优秀官兵!”

  “泪目了,你永远可以相信人民子弟兵!”

  “周大佬太细了,这种细节都抠出来了,不愧是考据党!”

  ……

  此时,周仪心念微动,舞台上的进程开始加速流转。

  璀璨的画卷展开,汉字墨韵流淌,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道……华夏文明的长卷瑰丽呈现。

  当节目进行到展现“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时,巨大的活字模块起伏拼合,

  最终凝聚成万里长城的雄伟图案,同时又化身为一个巨大的——“和”字。

  一直强忍激动的杨士奇再也按捺不住,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老泪纵横:

  “活版印刷!是活版印刷!

  后世人……后世人竟用如此浩瀚磅礴的方式,将此术,演绎于万民眼前!

  此非仅是技艺展示,更是文明之颂歌啊!吾辈读书人,能见于此,三生有幸!死而无憾矣!”

  周仪的声音也带上了郑重:

  “三位大人有所不知,后世华夏,有四大发明为全球所熟知敬仰,便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此刻的活字印刷术。

  它们跨越时空,昭示着我华夏文明血脉,流传千年,从未断绝!”

  “从未断绝……”

  “从未断绝……”

  朱棣喃喃重复着,目光痴迷地望着那不断变幻的“和”字,仿佛看到了文明传承的脉络。

  朱瞻基神色肃穆,身为储君,他更能体会这四字千钧之重。

  杨士奇早已是老泪纵横,不住地点头,作为一名儒家文人,没有比亲眼见证文脉永续更让他激动的事情了。

  舞台节奏再次变换。

  一阵悠远的海浪声传来,场地中央,蔚蓝色的光芒铺陈开来,化作无垠的海洋。

  一支由上千水手组成的庞大“船队”赫然出现,他们动作整齐,手中船桨上下挥动,仿佛正破浪前行,气势磅礴。

  朱棣的呼吸骤然急促,他抬手指向舞台,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先……先生!那……那是……!”

  周仪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微笑地看着他:“陛下,您应该能认出来。”

  那熟悉的帆影,那恢弘的阵列……瞬间击中了朱棣内心最深远的记忆。

  泪水再也无法抑制,从他眼中汹涌而出,他哽咽着,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是三宝!是三宝的船队!弟子记得!弟子记得他……”

  他的目光在舞台一张张“水手”面孔扫过,眼泪纵横:

  “先生!先生之前曾说,后世人记得三宝下西洋之事,弟子……弟子心中尚有疑虑,

  此刻!此刻弟子信了!真的信了!”

  直播间内,亿万华夏网友的情感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决堤:

  “永乐大帝看到郑和了!他看到后世记得他的功业了!爆哭!”

  “弟子信了!这句话直接给我整破防了呜呜呜……”

  “郑和下西洋!我们真的记得!历史书上有!教科书上也有!”

  “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意义啊!祖先们你们看到了吗?你们做的事,我们后辈没有忘!”

  “朱棣:值了!大明也值了!”

  “弹幕护体!泪目了!周仪大佬太会了!”

  鸟巢中央,歌声嘹亮,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

  而看台一隅,来自大明的三位,正与他们血脉相连的后世子孙们一起,共同见证着这一刻。
  http://www.c8e.cc/40781/1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