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周仪的信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老爷,您……您怎么了?”

  管家被书房内的巨响吓得魂飞魄散,冲进来只见桌案翻倒,笔墨纸砚狼藉一地,

  而自家老爷竟不顾满地碎瓷,一双眼睛死死盯住了那张纸。

  欧阳修仿佛没听见管家的惊呼,他的胸膛剧烈起伏,指尖甚至在微微颤抖。

  他猛地抬起头望向管家:“在……在哪里?那张方平,在何处!?”

  “就,就在府门外候着啊,老爷……”

  老管家何曾见过沉稳的老爷如此失态,整个人都懵了,结结巴巴开口。

  “快!快去将他们请……不!随我来,我亲自去迎!”

  欧阳修语无伦次,竟连袍服都来不及整理,攥着那封信,几乎是踉跄着朝大门奔去。

  ……

  府门外,日头正烈,阳光晒得青石板滚烫,蒸腾起热浪。

  苏洵父子与张方平已在石阶下苦等了快一个时辰,

  最初的期待和紧张,早已被焦灼和失落取代。

  几人的士子青衫已被汗水浸湿,苏洵更是觉得口干舌燥,

  他心头那点因周仪而产生的信心,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几乎消磨殆尽。

  他望着那扇依旧紧闭的府门,终于叹了口气,对张方平再次拱手:

  “安道兄,看来今日……是见不到欧阳公了。

  让你白白在此耗费如此多时辰,在下……实在是过意不去。”

  张方平心中也觉尴尬,但面上还是维持着风度,摆了摆手道:

  “明允哪里的话,欧阳相公日理万机,今日或许真是不巧。无妨,我等改日……”

  “滋溜——哐!”

  他话未说完,前方那扇大门竟猛地被拉开。

  一个身着紫袍的老者出现在门后,他目光如电,瞬间就扫到了石阶下的几人。

  张方平一眼就认出来人,他惊得差点咬到舌头,慌忙躬身下拜:

  “下官张方平,拜……拜见欧阳相公!”

  苏洵父子三人更是又惊又喜,连忙跟着齐刷刷躬身行礼:

  “草民苏洵(苏轼、苏辙),拜见欧阳相公!”

  府门外的时空停顿了两秒。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在场众人目瞪口呆。

  只见欧阳修竟全然不顾身份礼法,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一把抓住了张放平的手臂:

  “安道!不必多礼!快告诉我,这信……这信究竟是何人所写?”

  张方平被对方这突如其来的亲热搞得晕头转向。

  他与欧阳修不过数面之缘,身份地位更是悬殊,平时连话都说不上几句,

  何曾受过对方如此对待?还被直呼其字“安道”?

  他下意识吞了口唾沫,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身旁苏洵。

  苏洵与两个儿子对视一眼,脸上闪过惊骇。

  他再次上前一步,恭敬答道:

  “回欧阳相公,此信,此信乃是草民的一位故人托付转交相公的。

  至于信上到底写了什么……请相公恕罪,草民也未曾打开看过,亦不知晓。”

  “你也不知?”

  欧阳修目光在苏洵脸上扫过,似在判断真伪。

  片刻后,他脸上的急切稍缓,深吸一口气,侧身让开了道路:

  “既如此……诸位,外面日头毒辣,快请随我入府一叙!”

  ……

  “我靠我靠!欧阳修这么激动?周大佬到底写了啥核武器啊?”

  “急死我了!导演给个特写啊!信上到底是啥?”

  “盲猜一首《再别康桥》,让欧阳修见识一下后世气魄(狗头)”

  “不对,看欧阳修那表情,现代诗他绝对不会是这个表情!”

  “会不会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

  “我猜是靖康之变的预言,大宋江山XX年后亡于金人铁骑!欧阳大人快快说与陛下(滑稽)”

  “你们别吵了,看剧情!苏家父子进去了!”

  ……

  直到被欧阳修亲自引入府中,来到正堂落座,苏洵几人仍感觉像是踩在云端,晕乎乎的。

  他们预想过,凭借周先生的信或能得见欧阳修一面,

  却万万没料到,竟是以这样一种近乎“轰动”的方式进来。

  几个蜀中来的乡巴佬,被当朝翰林学士如此急切地亲自迎入府中,这说出去,谁会相信?

  张方平作为引荐人,定了定神,率先开口说明来意:

  “欧阳相公,今日冒昧打扰,实是因苏明允兄这两位公子,

  子瞻与子由,皆乃蜀中奇才,文章锦绣,志向高远。特来拜谒相公,盼能得相公些许指点……”

  欧阳修却笑着摆了摆手,目光看向苏轼兄弟:“安道不必多言,苏子瞻、苏子由之名,老夫亦早有耳闻。”

  “什么?”苏洵父子三人脸上同时露出惊容。

  欧阳修淡然一笑,解释道:“这有何稀奇?蜀中文风鼎盛,佳作频出。

  两位公子此前所作的经义策论,在蜀地流传时,便有友人抄录带到东京。

  特别是子瞻那篇《破庸人之论》,立论新奇,笔力雄健,令某家印象深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这话,苏洵父子三人激动地站起身,朝着欧阳修再次深深一拜,

  苏轼的声音更是带着颤抖:“谢……谢欧阳相公赏识!晚辈惶恐!”

  欧阳修虚按一下,示意他们坐下,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封信笺。

  他将信纸放在了众人面前的桌案上,语气变得郑重:

  “朝廷省试在即,你等今日上门,哪怕不说我也知晓来意。

  只是……举荐之事,稍后再议不迟。

  现在,能否请诸位如实相告,写这封信的,究竟是何方高人?此刻又在何处?”

  随着信纸展开,苏洵三父子以及张方平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看见信中的具体内容。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纸上的字,

  笔力雄浑遒劲,一股森严磅礴之气扑面而来。

  “这……这字……周先生怎会!?”

  苏辙忍不住低呼出声,这书法展现出的老辣,与他印象中周仪那年轻的形象实在难以重合。

  “子由!住嘴!”

  苏洵急忙低声喝止,阻止了儿子继续说下去。

  然而他眼中同样充满了震惊,他虽不善书道,也能看出这字非同凡响。

  张方平是书法大家,眼中精光闪烁,一边看,一边不由自主地轻声念了出来: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他念得慢,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

  苏家父子三人,随着词句的展开,脸上表情从惊讶变为震撼,再从震撼变为彻底的迷醉。

  当张方平带着颤抖的尾音,念出最后一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整个正堂,陷入了一片死寂。

  苏洵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顶门,浑身汗毛倒竖。

  这词的境界,由极尽繁华喧闹,陡然转入孤高淡泊,一语道破了人生至理,

  其艺术造诣与哲思深度,堪称惊世骇俗!

  苏家父子三人面面相觑,脑海里几乎同时出现了周仪那张面孔。

  这位先生……竟还会写诗!?

  而一旁的欧阳修,早已微闭着双眼,手指轻轻在膝盖上打着拍子,

  他脸上尽是陶醉与回味无穷的神情,仿佛品尝着一杯绝世佳酿。

  ……

  此时,直播镜头适时推近,给了信纸一个特写,旁边飘出特效文字: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书法字体来源:严嵩】

  “卧槽!!!居然是严嵩的字!我说这笔字怎么透着一股老头的气质!”

  “还以为周大佬真会写书法,感情用的打印机啊……”

  “哈哈哈还是周大佬会玩!用机器打印的严嵩体,欺负古代人没见过高科技!”

  “为啥选严嵩啊?我记得他不是大明的奸臣吗?”

  “科普一下:严嵩蔡京这些奸臣,人品不行但艺术造诣是真的高!书法都是顶级的!”

  “辛弃疾这首词绝杀啊!众里寻他千百度……欧阳修这种词坛大佬看到这种作品,难怪那个反应了……”

  “所以周大佬这算不算作弊?拿后世精华忽悠先贤?(笑哭)”

  “苏家父子三个估计人都傻了,三观正在重塑中……”
  http://www.c8e.cc/40781/2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