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个人的安静场(下):苔藓与旧书,还有风的脚印
推荐阅读: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神级愿望系统全领域制霸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二婚嫁律政大佬,前夫孤独终老了
一人:你正派啊!十万阴兵骑脸?
变身白毛又被系统制裁噜
全体起立!真龙归来!
社恐上恋综,被大神当众叼回窝
重启昆仑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妮妮在阁楼住满三个月时,暮春已踮着脚尖滑向仲夏。风里的青涩淡了,多了几分草木的浓醇,连楼下的梧桐都换了模样——初绽时的嫩黄早被时光染透,化作浓得化不开的深碧,叶片层层叠叠,沿着枝桠舒展,像谁撑开了一把巨大的绿伞,将头顶的天空滤成碎金。阳光穿过叶隙,落在阁楼的窗台上,碎成点点光斑,晃悠悠地跳动,像误入人间的萤火,沾着草木的气息,温柔得让人心尖发颤。她在窗沿上摆了个铁皮盒,是前些天从巷口废品站淘来的。盒身的油漆早已斑驳,露出内里暗哑的金属色,锈迹像浅褐色的纹路,爬过盒面,却不显破败,反倒透着一股岁月沉淀的温润,像被人妥帖珍藏过的旧物。妮妮特意绕到后山,背回半盒腐殖土,土粒里混着松针与落叶的碎末,带着山林的潮润气息。她将土细细铺在盒底,再把亲手挖来的苔藓小心翼翼地铺匀——那苔藓是墨绿的,叶片细如绒絮,密密地织在一起,像块迷你的绿绒毯。指尖轻轻拂过,能触到沁凉的湿意,仿佛握着一捧未干的晨露。她又从口袋里掏出几颗鹅卵石,是散步时在溪边捡的,石头表面被溪水磨得光滑圆润,还留着水冲刷的浅痕:有的像蜷缩的云朵,边缘柔和;有的像卧着的小兽,轮廓憨态;还有一颗带着浅灰的纹路,像极了夜空的星轨。她把石子埋在苔藓间,露出小半颗,给这方小天地添了几分山野的野趣,仿佛把后山的一角,悄悄搬进了阁楼。
有天清晨,她被窗台上的微光唤醒。睁开眼时,恰好看见苔藓丛里钻出一点新绿——是株极小的蕨菜,茎秆细得像丝线,芽尖紧紧卷着,像小姑娘攥起的粉拳,又像怕见人的孩童,怯生生地探着头,嫩得能掐出水来,连叶脉都透着浅绿的透明。妮妮忍不住笑了,嘴角弯起的弧度,比晨光还要软。原来在这样安静的角落,连植物都敢卸下所有防备,这样大胆地舒展生命,把细碎的惊喜藏在晨光里,等着有心人的发现。她轻手轻脚找来小喷壶,往苔藓上细细洒了些水,水珠挂在蕨菜的芽尖上,像缀了颗透明的珍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落在铁皮盒上,又弹进苔藓里,晕开一小片湿痕。
日子久了,她开始给阁楼添些“会呼吸的旧物”——不是崭新的摆件,而是带着时光温度的老物件。每个周末的清晨,她都会提着布袋子,去旧货市场逛上大半天。市场里满是旧家具、老书本、老摆件,堆得像小山,空气里混着木头的沉香、纸张的霉味与布料的旧气,却让她觉得安心。她蹲在摊位前,翻找着被时光遗忘的宝贝,像寻宝般期待着与某件旧物的不期而遇。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摊位,她看见了那个铜制烛台。烛台不高,底座刻着缠枝蔷薇,花瓣的纹路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精致:藤蔓缠绕着花茎,花瓣边缘带着细微的弧度,连花萼的纹路都清晰可见。铜绿沿着花瓣的脉络缓缓蔓延,像给花朵镀了层朦胧的青雾,将旧时光的温柔锁在了金属里,不张扬,却让人移不开眼。她轻轻拿起烛台,指尖触到铜面的微凉,仿佛能摸到当年铸造它时的温度。
回到阁楼,她把烛台放在床头的小桌上,插了支蜂蜡蜡烛。每到夜色渐浓,她便吹灭台灯,只让烛火轻轻跳动。橘红色的火光摇曳着,像颗小小的太阳,将书页染成暖融融的黄色,连铅字都仿佛有了温度,不再是冰冷的油墨。有时读到“孤独”二字,在烛光的包裹下,那两个字也褪去了冷硬的棱角,变得柔软起来,像被晚风揉过的棉絮,带着一丝淡淡的诗意。她会停下翻书的手,看着烛火映在墙上的影子,忽明忽暗,听着烛芯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心里满是宁静——原来孤独也可以这样温柔,不是空旷的冷清,而是独处的自在。
有次整理书架,她从最底层翻出一本泛黄的旧诗集。书架最底层积了些灰尘,诗集被压在几本旧书下面,封面是深褐色的硬壳,边角早已磨损,露出内里的浅黄纸张,像老人皲裂的皮肤,却透着一股坚韧。她轻轻吹去封面上的灰尘,翻开书页,纸张已经发脆,每页都带着淡淡的黄斑,是时光留下的印记。翻到封底时,一行娟秀的小楷忽然映入眼帘:“1987年夏,赠阿月”。字迹清瘦,笔画间带着女子特有的温婉,墨色虽有些淡了,却仍能看出落笔时的认真——每一笔都写得平稳,连最后的落款点都带着小小的弧度,像藏着一丝羞涩的笑意。
妮妮捧着诗集,坐在藤椅上发呆。阳光从天窗漏下来,落在书页上,给那行字迹镀了层金边。她猜阿月是谁?或许也是个爱坐在窗边看书的姑娘,有着柔软的心思,
http://www.c8e.cc/40787/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