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静静的妮妮 >第8章 关于“没有灵魂”的闲话(下)慢火熬岁月,灵魂醒过来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章 关于“没有灵魂”的闲话(下)慢火熬岁月,灵魂醒过来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暮色像被揉软的青灰色绸缎,从天边慢慢垂下来,织成一张温柔的网,轻轻裹住了整个村庄。最先被染透的是远处的山峦,黛色的山影渐渐融进暮色里,只留下淡淡的轮廓,像宣纸上晕开的墨痕。邻舍屋顶的炊烟袅袅升起,细长的烟柱在风里轻轻晃动,有的直挺挺地往上飘,有的被风吹得弯了腰,像淡墨画在青灰色天幕上的线条,偶尔有归巢的鸟儿从烟柱旁飞过,翅膀沾着暮色的凉,却飞得安稳,嘴里还衔着给雏鸟的草茎,翅膀划过空气的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

  妮妮小姐系上素色的棉麻围裙,围裙上绣着朵小小的茉莉,是母亲生前用细针绣的,针脚密得几乎看不见,只有在暮色里才能隐约瞧见花瓣的纹路。她走进厨房,厨房的窗棂敞开着,晚风从窗口漫进来,带着院外茉莉的淡香。灶台上的砂锅已经洗得干干净净,米白色的瓷身泛着温润的光,锅沿的弧度圆润,像被岁月磨过的温柔,它安安静静地放在灶上,像在等着她煮一锅暖汤,把暮色里的凉都焐热。

  她从墙角的菜篮里拿出早上从菜园里摘的萝卜,菜篮是竹编的,篾条泛着浅黄,沾着点泥土的湿气。萝卜是浅红色的,像裹了层淡淡的胭脂,表皮光滑得能映出人影,没有一点虫眼,根部还带着新鲜的须子,沾着湿润的泥土,是刚离开土地的鲜活。她把萝卜放在清水池里,打开水龙头,水流细细的,像春雨落在青石上,顺着萝卜的表皮慢慢流过,带走根部的泥土,发出“哗哗”的轻响,像小溪流过石头的声音,清凌凌的,格外好听。

  萝卜洗干净后,她放在案板上,拿起那把老木柄菜刀——刀是祖父留下的,木柄已经泛了深棕,被掌心的温度浸得光滑,刀刃磨得雪亮,却没有一点戾气。她握着刀,慢慢把萝卜切成小块,刀刃落在萝卜上,发出“咚咚”的轻响,不慌不忙,像在数着时光的节拍,每一刀都切得均匀,块头不大不小,正好能煮进砂锅里。切好的萝卜块放在白瓷盘里,浅红的颜色衬着白瓷,像一盘刚摘的小果子,透着可爱的鲜活。

  灶膛里的火已经生好了,是用后山捡的松针和柴禾引的火。松针干燥,一点就着,橘红色的火苗先从松针里钻出来,轻轻舔着柴禾,慢慢把柴禾引燃,最后变成跳动的火焰,小小的,却很旺,像一群活泼的小灯笼,映着灶台上的砂锅,把周围的空气都烘得暖融融的,暖得人心里发甜。她把切好的萝卜块放进砂锅里,萝卜块落在锅里,发出“哗啦”一声轻响,接着又从冰箱里拿出几块洗干净的排骨——排骨是早上从镇上肉铺买的,带着新鲜的肌理,她把排骨放进锅里,与萝卜块挨在一起,像给萝卜找了个温暖的伴。

  然后她提起水壶,往砂锅里倒入清水,水刚好没过萝卜和排骨,像给它们盖了层透明的被子。她盖上锅盖,锅盖是木制的,上面带着细密的纹路,沾着点水汽,摸起来软软的。刚盖上没一会儿,就有淡淡的蒸汽从锅盖的缝隙里跑出来,带着萝卜的清甜和排骨的鲜香,慢慢漫在厨房里,像给厨房裹了层温柔的纱,把暮色里的凉都挡在了外面,只剩下满室的暖香。

  她搬来灶前的小竹凳,竹凳是阿婆编的,凳面的篾条编得细密,坐上去软软的,很舒服。她坐在凳上,看着灶膛里的火苗,火苗跳动着,忽明忽暗,映着她的脸颊,把眉眼都染得暖融融的。手里拿着一本翻旧的诗集,是祖父留下的《陶渊明集》,书页已经泛黄,像被晒透的银杏叶,边角有些卷曲,是被无数次翻阅磨出的温柔,书脊处用棉线装订,针脚细密,还能看到当年祖父修补过的痕迹。

  她轻轻翻着书页,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能摸到油墨的凹凸,目光落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上,墨迹是祖父用毛笔写的批注,带着淡淡的墨香,像祖父当年读诗时的气息还在。她想起小时候,祖父也是这样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一边翻着这本诗集,偶尔会念几句诗给她听,声音轻轻的,像晚风拂过茉莉,那时她不懂诗里的意,却记得祖父眼里的温柔,和灶膛里跳动的火苗一样暖。

  “妮子,煮啥呢?香得我在院门外都闻见了,把我这老鼻子都勾过来了。”阿婆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带着笑意,像暮色里的暖光,接着是青石板上的脚步声,“嗒嗒”的,不慌不忙,是阿婆熟悉的节奏。阿婆提着半袋刚炒好的花生,走进了厨房,花生袋是粗布做的,浅灰色,沾着点花生壳的碎屑。阿婆的头发上沾着点暮色的凉,她伸手轻轻拍了拍,把花生放在灶台上,花生袋落在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是花生粒在袋里滚动的声音。

  “刚在院外,见着小林了,那孩子推着自行车,手里拿着本《宋词选》,嘴里还哼着歌,慢悠悠地走,跟前些日子那个像被猫追的‘急猴子’模样完全不一样,脸上都带着笑呢。”阿婆说着,伸手理了理围裙的衣角,眼底满是好奇,“你跟他说啥了?把这孩子的‘急脾气’都治好了?”

  妮妮小姐放下诗集,笑着起身,从橱柜里拿出一个白瓷杯,给阿婆倒了杯温水,水是刚烧开的,带着热气,在杯壁凝着细小的水珠。“也没说啥,就是跟他说,慢下来看看书,闻闻花香,别总被手机里的消息绑着。”她把水杯递给阿婆,又指了指灶台上的砂锅,“我煮了萝卜排骨汤,等会儿熬好了,您尝尝,看合不合您的口味。”

  阿婆接过水杯,双手捧着杯子,感受着里面的暖意,喝了一口,温水滑过喉咙,暖得人心里舒服。她的目光落在灶膛里的火苗上,火苗还在跳动,映着她的眼睛,“慢下来好啊,慢下来才能尝出汤的鲜,才能品出日子的甜。你看这汤,得用慢火熬,火急了,萝卜煮不软,咬着发脆,排骨的香也炖不出来,汤里只有一股子生涩,没滋没味的。”阿婆顿了顿,声音轻了些,像在跟火苗说话,“日子不也一样?得慢慢过,急了,就像火急煮出来的汤,尝不出生活的甜,连自己的魂都找不回来,活着跟走流程似的,有啥意思?”

  她俩坐在灶前的小竹凳上,挨得很近,像小时候那样。妮妮小姐偶尔往灶膛里添上几根柴禾,柴禾是干燥的,落在火里,发出“噼啪”的轻响,像在跟她们说着悄悄话,偶尔还会有细小的火星从灶膛里跳出来,轻轻落在地上,然后慢慢熄灭,像一颗小小的流星。阿婆说起年轻时的事,声音带着点怀念,像裹了层暮色的暖:“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晚上吃完饭,天刚擦黑,我就跟你阿公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看天上的星星——星星亮得很,像撒了满院的碎钻,偶尔还有流星划过,我们就赶紧许愿。旁边的蛐蛐儿叫得欢,像在唱夜歌,你阿公就给我讲书里的故事,从《牛郎织女》讲到《白蛇传》,我就坐在旁边给你阿公缝衣服,针线在手里绕来绕去,把日子的暖都缝进衣服里。”

  “那时候的日子慢得像熬粥,得慢慢搅,慢慢等,才能熬出稠稠的甜,可心里踏实啊。”阿婆的手指轻轻敲着杯壁,“现在的人倒好,晚上吃完饭,就抱着手机不放,要么刷那些‘快节奏’的短视频,一分钟能刷十几个,看完啥也记不住,要么就回复那些‘不重要’的消息,跟人聊天都带着急,三句话没说完就说‘忙’,连跟家里人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你说,他们把‘生活’过成这样,每天像个陀螺似的转,能不觉得自己‘没有灵魂’吗?”

  妮妮小姐听着,心里轻轻动了动,想起前几日刷到的一条视频。视频里的年轻人坐在办公桌前,头发有些凌乱,眼底有很重的黑眼圈,他对着镜头,声音带着哭腔:“我每天加班到半夜,回到家父母都睡了,连跟他们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周末也在赶项目,跟朋友约了半年的饭,每次都因为临时加班取消。上次我妈生病住院,我在医院陪护,手里还拿着手机,不停接电话、回消息,我妈看着我,小声说‘你能不能放下手机,陪我说说话’,我当时才忽然发现,我已经快一年没跟我妈好好聊过天了,连她
  http://www.c8e.cc/40787/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