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流民夺粮仓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河南,朱仙镇。

  五月的毒日头悬在天上,把镇子口那片流民窝棚烤得像个蒸笼。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酸腐的馊味,混杂着汗臭与绝望。

  刘二郎蜷缩在窝棚的阴影里,舔着干裂的嘴唇,肚子里空得发慌。

  他爹刘老栓前几天就饿得去了,临死前就攥着他的手,让他活下去。

  怎么活。

  拿什么活。

  官府的粥棚一天比一天稀,昨天已经能照见人影了。

  “都出来,都给老子滚出来。”

  一阵嚣张的叫骂声打破了死寂。

  一队穿着绿营兵服的官兵簇拥着一个胖子走了过来,那胖子穿着一身绸缎,手里摇着折扇,脸上满是厌恶。

  他是沈万山,青蛇卫千户,此刻的他,是“巡抚衙门派来的粮官”。

  “奉抚台大人将令。”

  沈万山捏着鼻子,尖着嗓子喊。

  “西北战事吃紧,大军嗷嗷待哺。现征调全镇存粮,以济军需。”

  “所有人家,无论存粮多少,半个时辰内,全部交到镇东粮库。”

  “有敢藏匿一粒者,以通敌论处。”

  这话如同一个炸雷,在死气沉沉的流民中炸开。

  存粮?

  他们哪还有存粮。

  地里的麦子还没熟透,家里的米缸早就见了底。

  “官爷,我们连树皮都快啃光了,哪还有粮食啊。”

  一个老者颤巍巍地跪了下来。

  沈万山一脚踹开他。

  “放屁,本官查过了,镇上那几家大户,粮库里都还满着呢。”

  “那是人家的救命粮。”

  “救命粮?”

  沈万山冷笑一声。

  “国事为重,谁的命有西北大军的命重要?”

  “交不出粮食,就拿命来抵。”

  他说完,身后的绿营兵便“唰”地一声,抽出了腰刀。

  人群骚动起来。

  绝望中生出了一丝疯狂。

  刘二郎的拳头不自觉地收紧,骨节发出轻微的响动。

  他想起了他爹。

  想起了那些饿死的乡亲。

  凭什么。

  凭什么我们的救命粮要给他们的大军。

  “他们这是不给我们活路了。”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

  刘二郎转头,看到一个面生的汉子,那人穿着一身破烂的短打,脸上蒙着灰,看不清面容。

  是燕七。

  “抢了我们的地,现在还要抢我们最后一口吃的。”

  燕七继续低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周围几个人的耳朵里。

  “横竖都是个死,不如拼了。”

  “镇东的粮库里,粮食堆得跟山一样高。”

  “抢过来,我们就能活。”

  刘二郎的呼吸变得粗重。

  抢粮库。

  那是造反。

  可不造反,就是等死。

  “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压抑的情绪瞬间被点燃。

  “拼了。”

  “抢粮去。”

  刘二郎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抓起一根木棍,第一个冲了出去。

  “反了,反了。”

  沈万山脸色大变,连连后退。

  “赵参将,快,给本官拦住他们。”

  绿营参将赵承祖带着三百兵丁守在粮库前,看着黑压压冲过来的人群,心里也有些发怵。

  “放箭,放箭。”

  他嘶吼着下令。

  稀疏的箭雨落下,射倒了几个冲在最前面的人。

  但这没能吓退饥饿的人群,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凶性。

  “杀了这些狗官。”

  刘二郎红着眼,挥舞着木棍,冲在最前。

  赵承祖拔出佩刀。

  “结阵,挡住他们,谁敢后退,杀无赦。”

  三百绿营兵组成了一道脆弱的防线。

  流民们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用木棍,用石头,用牙齿,疯狂地冲击着军阵。

  混乱中,一个绿营兵慌不择路,一刀砍向旁边。

  被砍中的不是流民,而是一个在旁边看热闹的镇上居民。

  那人是镇里王铁匠的儿子,还没成年。

  “杀人了,官兵杀人了。”

  这一声尖叫,让整个朱仙镇都沸腾了。

  原本还在观望的本地镇民,也抄起家伙冲了过来。

  赵承祖的军阵瞬间被冲垮。

  他自己被几块石头砸中脑袋,血流满面,被亲兵架着狼狈逃窜。

  粮库的大门被撞开。

  看着里面堆积如山的粮袋,所有人都哭了。

  刘二郎瘫坐在地上,抓起一把米,拼命地往嘴里塞。

  燕七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拍了拍刘二郎的肩膀。

  “光有粮食不够。”

  他从怀里掏出一叠油印的报纸,递了过去。

  “看看这个。”

  刘二郎接过报纸,上面几个大字刺入他的眼中。

  《汉王新报》。

  “汉王有令,凡杀清妖者,皆为汉军。”

  “随汉王,反清廷,有饭吃,有田种。”

  燕七的声音高亢起来,传遍了整个粮库。

  “清廷的皇帝只知道加税,只知道抢我们的粮食。”

  “汉王,才是给我们活路的人。”

  “愿意跟着汉王干的,站出来。”

  刘二郎第一个站了起来。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很快,粮库内外,五百多条汉子,全都站了起来。

  他们手里拿着刚刚缴获的兵器,眼中燃烧着复仇与希望的火焰。

  ……

  河南巡抚府。

  田文镜看着手中的告急文书,气得浑身发抖。

  “反了,都反了。”

  “一群刁民,竟然敢冲击官府粮库,杀害朝廷命官。”

  他口中的“朝廷命官”,自然是那个假扮粮官的沈万山,燕七为了把戏做足,让沈万山“死”在了乱民之中。

  “抚台大人,下官以为,此事必有蹊跷。”

  一旁的幕僚小心翼翼地开口。

  “朱仙镇的流民,背后恐怕有汉贼的影子。”

  “报纸,他们竟然有汉贼的报纸。”

  田文镜一拳砸在桌上。

  “一群泥腿子,哪里懂什么报纸。这分明是汉贼在背后煽动。”

  他立刻提笔,写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往京城。

  奏折里,他将朱仙镇的暴乱描绘成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声称流民与汉贼主力勾结,恐有席卷河南之势,恳请朝廷速派大军增援。

  紫禁城,乾清宫。

  康熙看着田文镜的奏折,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西北战事正紧,他把能调动的兵力都派了过去。

  现在,心腹之地河南又起大火。

  “明珠。”

  “奴才在。”

  “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明珠心里叫苦不迭,国库里连老鼠都饿死了,哪还有钱粮再支撑一场中原的平叛。

  他斟酌着词句。

  “皇上,河南乃中原腹地,不容有失。然西北战事为重,不可轻动主力。”

  “奴才以为,可从驰援西北的盛京八旗兵中,暂调一千精锐,由得力将官统领,先行赶赴河南,稳住局势。”

  康熙沉默了。

  从西北前线抽调兵力,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可眼下,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准奏。”

  他疲惫地挥了挥手。

  “传旨,命盛京副都统一等侍卫阿兰泰,率一千索伦兵,即刻改道,驰援河南。”

  “嗻。”

  明珠退了出去,心中那片冰凉,又加重了几分。

  汉贼这一招,实在是太毒了。

  看似只是在河南点了一把小火,却让整个大清的战局,都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清廷的兵力,被进一步分散。

  而汉军,则在东西两线,都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和集结的时间。

  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已然箭在弦上。

  ……

  千里之外,黑水城。

  帅帐之内,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整个天下的局势。

  李信的手指,正点在河南朱仙镇的位置。

  “先生的计策,成了。”

  徐文良微微一笑,手中拿着最新的情报。

  “朱仙镇一乱,河南巡抚田文镜必然会调集重兵围剿。”

  “根据青蛇卫传回的消息,他已经集结了开封、归德两府的五千绿营兵,正向朱仙镇开进。”

  李信点头。

  “五千人,足够把这颗钉子牢牢地钉在清廷的心腹之地了。”

  徐文良的手指,从河南滑向了西北。

  “汉王,这只是第一步。”

  “河南一乱,清廷从东面驰援西北的兵马,必然会受到迟滞,甚至会被抽调一部分前去平叛。”

  “如此一来,周培公在陕甘的防线,就成了孤军。”

  “我建议,立刻命令龙骧军团周大勇部,全军移师张掖。”

  徐文良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凉州城的旁边。

  “兵临城下,做出随时要强攻凉州的姿态。”

  “清廷首尾不能相顾,必然会顾此失彼,届时,便是我军东出的最好时机。”

  李信的脸上浮现出赞许。

  “先生所言,正合我意。”

  他转身看向一旁的陈敬之。

  “保民府即刻从西域调粮十万石,运往张掖,保障东线大军的后勤。”

  “遵命。”

  陈敬之躬身领命。

  一盘搅动天下的大棋,正按照徐文良的谋划,一步步展开。
  http://www.c8e.cc/40790/4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