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困兽之斗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农民将军
红色莫斯科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东汉不三国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就在武王张枫亲率的主力军团在中原势如破竹、望风归顺之际,南线天门关下的夏朝联军残部,却陷入了最后的疯狂与绝望。五十万大军,经过数月围困、政治攻心、以及得知西线惨败和主力南下的消息后,早已非当初那支看似庞大的军队。逃亡、疾病、内讧,使得实际可战之兵已不足三十万,且士气低落,粮草将尽。营垒间随处可见枯槁的士兵,有的倚着断矛昏昏欲睡,有的盯着空瘪的粮袋发呆,甲胄兵器上满是锈迹,连巡逻的队列都歪歪扭扭,毫无章法。统帅夏侯桀,这位志大才疏的五皇子,在接连的打击下,心态已然扭曲。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更无法忍受那个被他视为“幸进武夫”的张枫即将取得天下的现实。他将所有的希望与最后的疯狂,都寄托在了这座依旧由他控制的、看似坚固的天门关上。
三天前,军帐内还爆发过一场激烈争执,两名副将冒死进言,劝他弃关突围,寻机重整兵马,却被夏侯桀当场拔剑斩杀,鲜血溅在帅案的舆图上,染红了天门关的标记。他以血腥手段强行弹压军中的异议,将逃兵的头颅悬挂在营门示众,逼迫残存的部队依托天门关及其周边营垒,做最后的困兽之斗。他幻想着能在这里创造奇迹,至少,也要让张枫付出惨重的代价,哪怕同归于尽。
“守住!都给本帅守住!”夏侯桀披头散发,双眼布满血丝,状若疯魔,在关墙上嘶吼,铠甲上沾着干涸的血渍,狼狈又狰狞,“我们有雄关天险,粮草……粮草还能支撑!只要坚持下去,朝廷……朝廷一定会派援军来的!届时里应外合,必可大破逆贼!”
他的话语嘶哑干涩,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说出口时声音都在发颤。关内的存粮早已见底,士兵们每日只能喝到两碗能照见人影的稀薄粥水,野菜树皮都已挖食殆尽,军营里怨声载道,连夜里的篝火都少了大半,只剩零星几点微光,透着死寂的绝望。所谓的“援军”,更是镜花水月。夏朝都城早已被张枫大军逼近,朝廷自身难保,官吏百姓纷纷逃亡,哪里还有力量来救援这支孤悬南线的残军?
然而,在夏侯桀的高压威慑和残存的一点侥幸心理驱使下,夏军残部还是勉强整顿了防务,准备迎接华夏军的最后总攻。他们搬来巨石加固关墙缺口,将打磨锋利的滚木礌石堆在城头,甚至将库房里最后的几桶猛火油也小心翼翼搬上城楼,浸湿地毯布条,企图用烈火阻挡华夏军进攻。士兵们麻木地忙碌着,脸上没有丝毫斗志,只剩被死亡逼迫的僵硬,仿佛行尸走肉。
华夏军南线总指挥、镇国公赵铁柱,早已接到了武王的指令。对于天门关这块最后的硬骨头,武王的要求很明确: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它。赵铁柱跟随张枫多年,深知新式武器的威力,更懂武王爱惜士卒的心思,早已拟定好攻心为上、武力威慑为辅的战术。
此刻,赵铁柱站在距离天门关数里外的前线观察所里,身着墨绿色军装,肩章上的金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手持单筒望远镜,镜片后目光锐利,仔细查看着关墙上的布防情况:稀疏的守军、堆积的防御物资、城楼下隐约可见的饥民身影,还有士兵们脸上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恐慌,都被他尽收眼底。
观察片刻,他放下望远镜,指尖轻轻敲击着桌案上的布防图,嘴角露出一丝冷酷的笑容。夏军的顽抗,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不过是徒劳挣扎。“传令下去,”赵铁柱转身看向身旁的传令兵,语气沉稳而威严,“各炮兵阵地,按预定计划,进行威慑性炮击。”
传令兵立正领命,转身快步离去,传令旗在观察所外迅速挥动,信号很快传递到后方的炮兵阵地。
“目标,关墙垛口、显眼工事、以及关后疑似粮草囤积点。”赵铁柱补充道,目光再次投向天门关,眼神冷冽如冰,“记住,不许轰塌关墙,也不准直接轰击密集守军,但要让他们时时刻刻,都活在恐惧之中!让夏侯桀知道,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主动投降,才是唯一生机!”
指令迅速传达到每一处炮兵阵地,黝黑的炮口缓缓调转,对准了天门关的各个目标。炮手们熟练地装填炮弹,调整角度,目光专注而坚定。
http://www.c8e.cc/40873/3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