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农业变革受阻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重生都市仙帝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快穿101次:男神,帅炸天!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枯坐三千载,我破庙石像人前显圣
正义的使命最新章节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厉元朗水婷月全文免费
要当最好掌门,还要当最强掌门!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帝国的心脏,京城,正轰轰烈烈地经历着女官入仕、女子从军带来的观念冲击与秩序重塑。而在广袤的、沉默的乡村田野,另一场看似平静、实则关乎国计民生根基,并更深层触及传统社会结构的变革,也在贺归轩的蓝图下,悄然推进,却意外地遭遇了远比京城更为顽固和复杂的阻力。
由研究院倾注心血打造的新式曲辕犁、高效龙骨水车、以及经过多代选育、被寄予厚望的“天启一号”高产稻种,作为“科技兴农”国策的核心成果,被工部和户部联合下文,遴选了几处水土丰沛、民风相对淳朴又颇具代表性的州县,作为首批试点区域,进行推广。
朝廷的初衷无疑是好的。
这些新式农具和稻种在研究院那些由老农和格物学子共同打理的试验田里,表现堪称卓越。
曲辕犁转弯灵活,深耕省力,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龙骨水车提水效率远超老旧翻车;“天启一号”则表现出极强的抗倒伏性和分蘖能力,预估亩产可比现有良种提升三到四成。
若能顺利推广,必将大幅提升天启帝国的粮食总产量,夯实国力根基,真正惠及万千黎民。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诏令下达地方,反应却远不如预期,甚至可以说是冷遇重重,暗流涌动。
首先跳出来反对,或明或暗进行阻挠的,是盘踞地方多年的豪强地主。
他们掌控着大量的田产和依附于他们的佃农,现有的、效率相对低下的耕作模式,正是他们维持自身超额利益和对佃户严密控制的基础。
新农具的推广意味着佃户耕作效率提升,可能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极度依赖地主的耕牛和农具,削弱其控制力;而高产稻种的普及,则可能导致粮食总量增加,引发粮价波动,影响他们通过囤积居奇获得的暴利。
于是,在这些试点州县,各种流言蜚语开始在市井乡间悄然散布:
“听说了吗?那新式犁弯弯曲曲,像个蛇精,用了会坏了地气,惹怒土地爷,明年准没好收成!”
“啥‘天启一号’?名字听着就玄乎!谁知道是不是用了什么西域来的妖法催出来的?种出来的粮食怕是吃了要折寿!”
“官府哪有那么好心?平白无故给你好种子好农具?我看呐,就是变着法子想等咱们丰收了好多收税!大家伙儿可别上当!”
这些流言,精准地抓住了农户们敬畏鬼神、看重祖训、以及对官府本能的不信任心理,传播极快。
其次,阻力更来自于广大保守的普通农户自身。
千百年来,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遵循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耕作方法,春种秋收,靠天吃饭。
对于任何未知的新事物,尤其是关乎全家一年口粮和生存的种子农具,他们本能地抱有深深的怀疑、恐惧和排斥。
“咱老祖宗用直辕犁都用了几百年了,不也这么活过来了?那曲辕犁看着就别扭,能用得惯吗?万一使不好,耽误了农时,找谁说理去?”
“种子是命根子!胡乱换种,那是要冒大风险的!万一这‘天启一号’水土不服,或者像他们说的有啥问题,绝收了,我们全家老小明年就得饿死!谁敢冒这个险?”
“官府的话……唉,前朝不也搞过什么‘嘉禾’、‘瑞麦’,吹得天花乱坠,最后呢?还不是坑了老实巴交的种田人?”
尽管地方官员们接到上峰严令,竭力奔走宣传,甚至拍着胸脯承诺,第一年的种子由官府无偿提供,若因种子问题导致减产,官府按往年平均产量赔偿!
但响应者依旧寥寥无几。
农民们抱着胳膊,蹲在田埂上,用一种混合着怀疑、警惕和“我看你们能玩出什么花样”的沉默目光,看着那些被堆放在县衙仓库里、无人问津的新式农具和稻种。
试点州县的推广工作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僵局。
地方官员们焦头烂额,一道道诉苦和请求指示的公文,如同雪片般飞往京城,堆满了户部和工部的案头。
消息最终汇总,呈递到了贺归轩的御案之上。
她仔细翻阅着那些来自基层的奏报,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
她意识到,问题比她预想的更要复杂。
这绝不仅仅是技术推广的问题,更是千年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保守观念,以及盘根错节的固有利益格局在作祟。
仅仅依靠高高在上的行政命令,难以真正穿透那层由恐惧、误解和利益编织而成的厚重壁垒。
“看来,光是坐在宫里下旨,是推不动这盘根错节的顽石了。”
她放下奏报,对身旁正在批阅文书的林宥霆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林宥霆抬起头,放下朱笔,他显然也早已关注此事,了然地点点头:
“陛下所言极是。百姓务实,最是看重眼前利害。未见其利,难动其心。尤其是农事,关乎身家性命,他们谨慎乃至抗拒,亦是情理之中。空口白话,哪怕承诺得再好,也难以打消他们心中积攒了千百年的顾虑。”
http://www.c8e.cc/41050/2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