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寄人篱下初至邺城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农民将军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东汉不三国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建安四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北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吹得人睁不开眼。一支风尘仆仆、衣甲残破、却依旧保持着严整队形的军队,在凛冽的寒风中,抵达了黄河以北的巨城——邺城。这正是从徐州浴血突围、前来投奔河北霸主袁绍的刘备集团。队伍前方,刘备骑着的卢马,面容憔悴,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脊梁依旧挺得笔直。他身后,是同样疲惫却目光锐利的关羽、张飞,以及白袍银枪、神色沉静的赵云。再后面,是陈登、孙乾、简雍、糜竺等文官,以及历经血战幸存下来的数千精锐士卒。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更多的,却是前途未卜的迷茫和寄人篱下的屈辱。
邺城,作为袁绍统治下的冀州治所,城墙高厚,气势恢宏,远非下邳可比。城头“袁”字大旗迎风招展,盔明甲亮的守军肃立,透着一股强大的压迫感。
“终于……到了。”刘备望着巍峨的城郭,轻轻吐出一口白气,语气复杂。
张飞环眼一瞪,扯着沙哑的嗓子嚷嚷:“这邺城倒是气派!比下邳阔气多了!袁本初要是够意思,好酒好肉管够,让俺老张好好歇他娘的三天三夜!”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须不语,但紧握青龙偃月刀的手,显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寄人篱下,仰人鼻息,对于心高气傲的他来说,滋味并不好受。
赵云策马靠近刘备,低声道:“主公,已遣人通报。袁本初……会亲自出迎。”
刘备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略显破旧的战袍,努力让自己的神情看起来从容一些。他知道,从踏入邺城的那一刻起,新的考验就开始了。
不多时,邺城城门大开,鼓乐喧天。一队盔明甲亮、仪仗鲜明的骑兵簇拥着一位身着锦袍、气度雍容的中年男子,缓缓出城。正是雄踞河北四州、名满天下的车骑将军、冀州牧——袁绍,袁本初。
袁绍面带和煦的笑容,远远便拱手道:“玄德公!别来无恙乎!绍闻公在徐州力抗曹贼,浴血奋战,心甚敬之!今得玄德来投,河北添一栋梁,实乃幸事!”
声音洪亮,态度热情,给足了面子。
刘备连忙滚鞍下马,快步上前,深深一揖,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与谦卑:“备,败军之将,蒙本初公不弃,收留残部,恩同再造!备,感激不尽!” 姿态放得极低。
关羽、张飞、赵云等将也纷纷下马,躬身行礼。
袁绍哈哈大笑,亲自上前扶起刘备,执其手,状极亲热:“玄德何必过谦!你我皆汉臣,共讨国贼,分所当为!快请入城,已备下薄酒,为玄德及诸位将军接风洗尘!”
场面一派和谐,宾主尽欢。
然而,在这热情洋溢的表象之下,敏锐如赵云者,却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妙。
袁绍身后的谋士武将,如审配、郭图、淳于琼、颜良、文丑等,虽然也都面带笑容,但那笑容中,多少带着几分审视、几分倨傲,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他们的目光扫过刘备身后那些残破的旌旗和面带菜色的士卒时,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几乎不加掩饰。
“哼,一群丧家之犬。” 隐约中,似乎有袁绍麾下的将领低声嗤笑。
张飞耳尖,勃然变色,就要发作,被关羽用眼神死死按住。
赵云心中冷笑,却不动声色。他注意到,袁绍所谓的“亲自出迎”,仪仗虽盛,但其核心将领如颜良、文丑并未完全出城,只是停在城门附近,隐隐有戒备之意。所谓的“热情”,更像是一种程式化的表演,缺乏真正的尊重和诚意。
进入邺城,更是感受到巨大的落差。街道宽阔,市井繁华,百姓衣着光鲜,与刚刚经历战火摧残、民生凋敝的徐州形成鲜明对比。袁绍的府邸更是奢华无比,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仆从如云。
接风宴设在温暖如春的豪华大厅内,美酒佳肴,歌舞升平。袁绍高居主位,谈笑风生,不断劝酒,极力展现其“四世三公”的豪奢气度和霸主风范。他时而追忆与刘备祖父卢植的同朝之谊,时而感慨汉室倾颓,时而夸耀河北带甲百万、粮草如山,言语间,不自觉流露出一种“我能收留你,是你的造化”的意味。
刘备始终面带谦恭的笑容,应对得体,频频敬酒,感谢袁绍的“厚恩”。但赵云能看出,刘备握着酒杯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关羽面沉如水,只是默默饮酒,偶尔抬眼扫视堂上诸人,丹凤眼中寒光一闪而逝。张飞则闷头狂吃海喝,借以发泄心中的憋闷,酒酣耳热之际,几次想开口,都被刘备用眼神制止。
酒过三巡,袁绍似乎漫不经心地问道:“玄德啊,如今你麾下,还有多少可用之兵啊?”
此言一出,宴席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刘备身上。这才是核心问题——你还有多少价值?
刘备放下酒杯,神色黯然,如实答道:“不敢隐瞒本初公。备自下邳突围,历经苦战,所部……已不足五千人。且多是疲惫之师,甲胄兵器,亦多残缺。” 他这话,半是真话,半是自保之术,示敌以弱,避免被袁绍过分猜忌和提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千……” 袁绍拖长了音调,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脸上依旧带着笑,但眼中的热度却似乎降了几分,“无妨,无妨!兵在精不在多!玄德有关、张、赵等万夫不当之勇,胜似十万雄兵!日后在我河北,粮草军械,包在袁某身上!定让玄德重整旗鼓!”
话虽如此,但那语气,分明是将刘备视作了需要他“供养”的客将,而非平等的盟友。
审配在一旁捋须笑道:“刘使君一路辛苦,正当在邺城好生休整。至于军务,自有颜良、文丑诸位将军操劳,使君不必挂心。” 这话,更是隐隐有剥夺刘备兵权的意思。
郭图也阴阳怪气地接话:“正是。曹贼势大,非一日可图。刘使君且宽心住下,从长计议。”
刘备唯唯称是,态度恭顺。
宴会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结束。袁绍给刘备一行人安排了住处,是一处还算宽敞的宅院,但位置偏僻,显然并非核心区域。配给的仆役、用度,也只能算是“够用”,远谈不上优厚。
是夜,刘备独自站在院中,望着邺城陌生的星空,久久不语。寒风吹动他斑白的双鬓,背影显得格外萧索。
关羽悄然走近,沉声道:“大哥,袁本初外宽内忌,非可依之主。此地……不可久留。”
张飞也凑过来,压低声音骂道:“呸!什么四世三公!瞧他那副嘴脸!把咱们当要饭的打发了!大哥,这窝囊气,俺可受够了!”
赵云站在稍远处,没有立即说话。他感受着这座繁华巨城下涌动的暗流——袁绍的骄矜自大,谋士们的勾心斗角,将领们的排外倨傲。这一切,都让他更加确信自己之前的判断:河北,绝非久居之地。袁绍,绝非可辅之君。刘备集团若想真正崛起,必须尽快摆脱这种依附状态,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根基!
他走到刘备身边,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力量:“主公,蛟龙困于浅滩,终非长久。然,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当下之局,需隐忍待时。”
刘备转过身,看着自己最信任的几位兄弟,眼中重新燃起斗志:“二弟、三弟、子龙,你们所言,我岂能不知?寄人篱下,岂是男儿所为?然,小不忍则乱大谋。袁本初虽非明主,然其势大,可为我等暂时屏障。我等需借此良机,休养生息,暗中积蓄力量,广结善缘,静待天时!”
他拍了拍赵云的肩膀,意味深长:“子龙,你心思缜密,往后与外界交往,多留些心。”
赵云心领神会,重重点头:“云明白。”
这一刻,主臣几人心中达成了共识:邺城,只是暂时的栖身之所。真正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而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需要他们用智慧、隐忍,甚至是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手段,去开辟!
寄人篱下的日子,开始了。但一颗不甘人下、欲图王霸的种子,已在这寒冷的邺城冬夜,悄然埋下。
http://www.c8e.cc/41092/2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