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民心所向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第二日,苏明远的反击开始显现效果。

  翰林院的几位学士联名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论苏明远之操守》。文章中详细列举了苏明远这些年的政绩,从在地方任上的清廉勤政,到在京城纠察贪官的勇气,无不赞誉有加。

  这篇文章先是在朝中传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后又被人抄录,张贴在京城的各处告示栏上,让更多的百姓看到。

  国子监的几位老学究,也分别写了文章,从儒家的仁义道德出发,论证苏明远的所作所为,正是君子所为。

  这些文章虽然文字艰涩,但因为作者都是德高望重之人,所以在士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而在民间,说书先生们也开始讲述苏明远的故事。

  诸位看官,今日咱们不讲才子佳人,也不讲英雄豪杰,咱们讲讲就在眼前的一位好官——监察御史苏明远苏大人!

  天桥说书场里,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说书先生拍着惊堂木,声音洪亮。

  台下数百听众顿时安静下来,都好奇地看着他。

  这位苏大人啊,可是咱们大宋朝难得的清官。老说书先生娓娓道来,他年轻时苦读寒窗,考中进士。本可以在京城谋个好差事,却主动请缨去地方任职。

  为何要去地方?台下有人问。

  因为他想为百姓做实事啊!老说书先生说,他在明州任知州三年,修水利、减赋税、整吏治。遇到灾年,还自掏腰包赈济灾民。这样的好官,打着灯笼都难找!

  那后来呢?

  后来啊,他调到京城当御史。老说书先生继续说,在京城,他发现有个贪官,名叫李晋,贪墨了数万两银子。这李晋是谁的人呢?是蔡太师的门生。换了别人,早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咱们的苏大人,偏偏不怕权贵,硬是把这个案子办了!

  台下响起一片叫好声。

  不仅如此,老说书先生压低声音,苏大人还查出了良乡县令孙铭贪墨一案,顺藤摸瓜,把刑部侍郎张邦昌都牵扯进来了。最后,连蔡太师都被贬了!

  苏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台下的听众纷纷赞叹。

  可是,有人提出疑问,外面不是有人说,苏大人也贪墨吗?

  那都是谣言!老说书先生拍着惊堂木,声音激昂,有些人见不得清官好,就编造谣言抹黑人家。诸位想想,苏大人要是真的贪墨,他会去查别人的贪墨案吗?他会得罪蔡太师吗?

  说得对!

  那些传谣言的,肯定是蔡党的人!

  苏大人是好官,我们不能让小人得逞!

  台下的听众群情激奋,纷纷为苏明远辩护。

  类似的场景,在京城的各个说书场、茶馆、酒肆都在上演。

  通过说书先生们的讲述,苏明远的真实经历渐渐为人所知。那些谣言,在真相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不过,苏明远并没有满足于此。

  他知道,光靠别人为自己说话还不够,最有说服力的,是实际行动。

  于是,他决定亲自深入民间,用行动来赢得民心。

  这天,苏明远换上一身便服,带着钱文,来到城南的贫民区。

  这里住的都是些穷苦百姓,生活艰难。街道狭窄肮脏,房屋破败不堪。

  苏明远走在街上,看见一个老妇人坐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块破布,正在给一个小孩补衣服。

  老人家,您这是……苏明远上前问道。

  哎,这娃的衣服破了,给他补补。老妇人抬起头,看见苏明远穿着体面,以为是有钱人家的公子,连忙站起来,公子是来这里找人的?

  不是。苏明远摇头,我是来看看百姓生活的。老人家,您府上可还好?

  还好什么啊。老妇人叹气,老婆子的儿子前几年得了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现在就靠儿媳妇做些针线活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那朝廷的赈济款,可领到了?

  领是领到了,但就那么几文钱,能顶什么用?老妇人摇头,听说朝廷拨下来挺多银子,可到了我们手里,就剩这么点了。中间不知道被谁克扣了。

  苏明远听着,心中一阵难过。

  他知道,这就是蔡党贪墨的恶果。本该用来赈济百姓的银子,被层层克扣,最后到百姓手里,只剩下一点残羹冷炙。

  老人家,您放心,这种情况以后不会再有了。苏明远说,蔡太师已经被贬,那些贪官也会一一查办。

  真的?老妇人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对了,听说有个叫苏明远的御史,把蔡太师都扳倒了。这位大人,可真是好人啊!

  您认识这位苏御史?苏明远好奇地问。

  不认识,但听说书的讲过他的故事。老妇人说,这样的好官,要是多些就好了。

  会的,会越来越多的。苏明远说完,从怀中取出几两银子,老人家,这点银子您拿着,给孩子买身新衣裳。

  这……这怎么好意思。老妇人推辞。

  拿着吧。苏明远将银子塞给她,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谢谢公子,谢谢公子。老妇人激动得连连道谢。

  苏明远又在贫民区走访了几户人家,每家都送了些银子和粮食。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这点帮助只是杯水车薪,但至少能让这些百姓感受到温暖。

  走访完贫民区,苏明远又去了几个市集,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和对朝政的看法。

  他发现,大多数百姓对他的印象还是正面的。那些谣言虽然传播得很快,但在真相面前,还是站不住脚的。

  苏大人是好官,那些说他坏话的,都是小人。

  对,苏大人为民除害,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

  谁再敢说苏大人的坏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听着这些百姓的话,苏明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才是真正的民心。

  无论蔡党如何散布谣言,只要他做得正、行得端,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傍晚时分,苏明远和钱文准备回府。

  走在街上,忽然听见前面传来一阵喧哗。

  发生什么事了?苏明远问。

  好像是有人打起来了。钱文说。

  两人快步上前,看见一群人围成一圈,里面两个人正在争执。

  你凭什么说苏大人的坏话?一个年轻人愤怒地质问。

  我就说了,怎么样?另一个中年人梗着脖子,苏明远就是个伪君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你胡说!年轻人气得脸都红了,苏大人是清官,是好人!

  清官?好人?中年人冷笑,那都是他装出来的。他在明州的时候,不知道贪了多少银子!

  你血口喷人!年轻人怒不可遏,一拳打在中年人脸上。

  中年人也不示弱,两人扭打在一起。

  住手!苏明远大喝一声,上前将两人分开。

  你是谁?凭什么管我们?中年人怒视着他。

  我就是苏明远。苏明远平静地说。

  周围的人都愣住了,包括那两个打架的人。

  你……你就是苏御史?年轻人激动地问。

  正是。苏明远点头,然后看向那个中年人,这位兄台,你刚才说我在明州贪墨,可有证据?

  中年人被苏明远的气势镇住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若是没有证据,就不要乱说。苏明远说,诽谤朝廷命官,可是要治罪的。

  我……我……中年人额头上冒出冷汗。

  不过,我也不想追究你的责任。苏明远语气缓和了些,我只想问你,你这些话是从哪里听来的?

  是……是城南的茶馆里听来的。中年人老实交代。

  哪家茶馆?

  就是……就是那个什么聚贤居。

  聚贤居……苏明远记下这个名字,好,我知道了。你走吧,以后不要再传这些没有根据的话了。

  是是是,小人知错了。中年人如蒙大赦,连忙溜走了。

  周围的百姓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围了上来。

  苏大人,真的是您!

  苏大人,您真的是好官!

  苏大人,那些说您坏话的,都是小人!我们不信!

  看着这些热情的百姓,苏明远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民心。

  无论蔡党如何诋毁他,只要他坚持做对的事,百姓就会站在他这一边。

  诸位父老乡亲,多谢你们的信任。苏明远拱手道,我苏明远发誓,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继续为百姓做实事。

  百姓们齐声欢呼。

  在众人的簇拥下,苏明远和钱文离开了那里。

  走在回府的路上,苏明远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舆论战虽然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民心已经回来了。

  只要有民心在,他就不怕任何挑战。
  http://www.c8e.cc/41184/5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