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拒绝尚主
推荐阅读:
红色莫斯科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花豹突击队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南宋特种兵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农民将军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王伦依礼参拜后,端坐于凤座之上的明达皇后,态度倒是颇为温和,先是再次郑重感谢他救治茂德帝姬,言辞恳切,言及爱女如今已能下地行走,饮食渐复,皆是拜他所赐。很快,珠帘轻响,在内侍宫娥的簇拥下,一位身着浅粉宫装、身形初显的女孩款步走出。
她正是大难不死的茂德帝姬赵福金。
大病初愈的她,面色尚带一丝苍白,身形也比同龄女孩显得纤弱几分。
然而,这一切,却丝毫掩不住她那令人心折的绝色容光。
她眉眼精致得如同工笔细描,琼鼻樱唇,组合在一起已是无可挑剔。
她行动间虽有些气虚力弱,却依然保持着皇室贵女的优雅仪态,步履间更带着一抹属于她这个年纪、却因经历生死而沉淀了几分的安静与娇憨。
王伦此番才得以细看,心中不由暗叹,史载其容色绝伦,果然名不虚传,确是倾国倾城的美人胚子。
但一想到她原本命运轨迹中那被掳北上、受尽屈辱、最终“谷道破裂”而死的凄惨结局,一股难以言喻的怜悯便涌上心头。
茂德帝姬走到王伦面前数步之遥,依宫廷礼制微微欠身,声音虽因体弱而略显轻柔,却依旧清脆动听,如同玉珠落盘:“茂德,谢过先生救命之恩。”
她道谢后,自然而然地抬起头,那双清澈明净、宛如秋水的眸子,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望向王伦。
那日她意识昏沉,濒临消亡,只记得一股温暖的气息在最后支撑着她、将她拉回人世。
今日终于得以清晰看见,原来救自己的人,并非想象中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老神仙,而是一位如此年轻俊朗、气质卓然出尘的青衫书生。
她少女芳心深处,某种未曾萌动过的情愫,如同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泛起一丝微妙的、连她自己都尚未完全明了的涟漪。
她白皙的脸颊悄然爬上一抹淡淡的、如同胭脂晕开的红晕,连忙又羞涩地垂下眼睑,长而浓密的睫毛轻轻颤动,掩饰着眼前的慌乱。
王伦将她这细微却动人的神态尽收眼底,心中那道叹息更重,面上却保持着一贯的恭谨与疏离,从容还礼道。
“帝姬言重了,此乃臣之本分,更是帝姬自身福泽深厚,方能逢凶化吉。见到帝姬凤体日渐安康,臣心甚慰。”
明达皇后坐于上首,将女儿的羞怯与王伦的应对看在眼里,眼中闪过些许难以言喻的复杂,随即换上慈爱温和的语气对茂德帝姬说。
“福金,你身子刚好,不宜久坐劳神。御花园里海棠开得正好,你去散散心,赏玩片刻。母后与王先生,还有些话要说。”
茂德帝姬乖巧地应了一声“是”,再次向王伦微微颔首,便在宫娥的陪伴下转身告退。
只是,她在即将走出殿门时,又忍不住悄悄回头,飞快地瞥了那道青衫身影一眼,目光中带着些许连她自己都未完全理解的留恋。
待殿内只剩下皇后与几名心腹老官人,先前那温和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变,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皇后脸上的慈爱笑容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母亲和一国之后独有的威严。
“王先生,”皇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你于福金有再造之恩,此恩此德,本宫与官家皆铭感五内,永世不忘。”
她先定下基调,随即话锋如锥,直刺核心。
“只是……那日你救治福金所用的法子……本宫后来细问近侍宫人,方知竟是……那般肌肤相接,口鼻相渡?”
她话语含蓄,点到即止,但其中关乎礼法大防的诘问之意,已然如寒冰般凛冽。
王伦心知此刻任何虚言推诿都是下策,反而显得心虚。
他神色坦然,迎着皇后审视的目光,清晰答道。
“回禀娘娘,当时帝姬命悬一线,心脉几绝,神魂将散,已非寻常药石所能及。”
“‘续命归元术’乃夺天之术,确需直触心脉要害,以外力模拟生机,更需以自身纯净元气为引,口鼻相渡,方能点燃那一丝残存的命火。”
“事急从权,不得不为。若有冒犯帝姬玉体、僭越礼法之处,臣甘领一切罪责。”他再次将当时的危急情状和手法的唯一必要性摆在明处。
明达皇后凤目微眯,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种深宫女子特有的、混合着无奈与强势的复杂情绪。
“本宫并非不明事理、不辨轻重缓急之人。若非你行此非常之法,福金早已……香消玉殒。于此一点,本宫与官家心知肚明,并非要追究你的罪责。”
她略一停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
“然而,先生可知,福金乃金枝玉叶,待字闺中,清白名誉重于性命!此事虽为救命,但终究……于礼不合,有损清誉!”
“此事若在宫内稍有泄露,或被外朝那些御史风闻,你让福金日后如何择婿?我大宋皇家颜面,又将置于何地?!”
她目光灼灼,如同实质般压在王伦身上,虽未明言,但那“负责”二字,已如千钧重担,悬于空中,昭然若揭。
王伦沉默片刻,殿内落针可闻。他心中早已推演过此等局面,此刻并无慌乱,只有一片清明下的决断。
他深深一揖,语气恭敬,措辞却如磐石般坚定,毫无转圜余地。
“皇后娘娘明鉴。臣深知此事关乎帝姬清誉,重于泰山,臣心中亦常感惶恐不安,如履薄冰。然,臣不得不据实以告,臣已有妻室,且不止一人。”
“发妻扈氏,与臣相识于微末,共历患难,情深义重,不可相负;孟氏、潘氏诸女,亦与臣有婚约盟誓在先,皆乃臣立誓此生相伴、祸福与共之人。”
“臣虽一介布衣,出身草泽,亦知‘信义’二字,重逾千斤,乃立身之本。”
“若为尚主之荣,而行停妻再娶之举,或令她们屈居侧室,受尽委屈。”
“此等背信弃义、薄情寡恩之事,臣,万万不能为! 恳请娘娘体谅臣之苦衷,恕臣难以从命。”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没有丝毫犹豫与妥协。
为了尚帝姬而休弃或委屈孟玉楼、扈三娘她们,这触及了他为人的底线,违背了他心中的“义”。
http://www.c8e.cc/41240/3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