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风起赣南 >第234章 八方瞩目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34章 八方瞩目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太行山深处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反扫荡取得辉煌胜利的消息,已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如同插上了翅膀,飞越千山万水,在延安的窑洞、太行山深处的八路军总部,乃至山城重庆的官邸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宝塔山下,延河水畔。党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头版显着位置,发表了题为《太行山上红旗飘——论太行山纵队反扫荡的伟大胜利及其意义》的长篇社论。

  社论详细分析了此次战役的进程,高度赞扬了太行山纵队“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靠人民群众,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日寇妄图摧毁我根据地之阴谋,歼灭了敌之有生力量,取得了辉煌战绩”。文章将这次胜利誉为“敌后游击战争的模范战例”,并号召“各抗日根据地均应学习其经验,特别是指挥员之果敢决心与部队之顽强作风”。

  在一孔条件简朴却戒备森严的窑洞里,毛泽东主席披着棉衣,就着昏黄的油灯,仔细阅读着由总部转来的、林峰亲笔撰写的战役总结报告。他看得非常仔细,不时用笔在上面划下记号。

  看完后,他深吸一口口烟,对一旁的秘书说道:“这个林峰,不简单呐。不仅能打巧仗,敢打硬仗,更难得的是,善于总结,有战略头脑。你看这里,”他指着报告中对日军战术心理的分析和己方应对策略的部分,“把《论持久战》的思想,具体化到了战役战术层面,运用得很活。告诉老总(朱德总司令)和彭老总(彭德怀副总司令),这样的干部,要重用,要保护。太行山的局面,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这份来自最高层的肯定,通过电波传回总部,其中蕴含的深意,远不止于一次嘉奖。

  太行山深处,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舒展的笑容。

  “好!打得好!林峰这小子,又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彭老总拿着战报,声音洪亮,“以相对劣势的兵力和装备,硬是吃掉了鬼子一个大队,打残了他一路,把岩松义雄的部署搅了个天翻地覆!这是给全华北的鬼子,都敲了一记闷棍!”

  朱老总沉稳地点点头:“是啊,此战意义重大。不仅保住了太行山根据地这颗钉子,更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要通令嘉奖,大力宣传。”

  很快,一份以八路军总部名义发出的嘉奖令,飞向了太行山纵队。电文中,不吝赞美之词,授予太行山纵队“模范纵队”的荣誉称号,并给林峰、赵刚等主要指挥员记大功。

  然而,紧随嘉奖令之后的,是一份密级更高的电文。总部在电文中,除了询问纵队目前的困难(如弹药、医药、经费等,并表示将尽力协调解决)外,更重要的,是向林峰征求对下一步华北整个战局的看法。

  “……鉴于敌遭此重挫,必调整部署。依你部判断,敌下一步主要动向为何?正太、同蒲等交通线,敌防御必将加强,我各部应如何应对?你部在巩固自身之余,有无能力及意愿,再次对敌交通动脉发起破袭,以策应冀中、冀南兄弟部队?望详陈见解。”

  这份电文,已超出了简单的上下级指令范畴,更像是一次战略层面的问策。这表明,在林峰一次次用战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后,总部已将其视为能够影响华北战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其意见和力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山城重庆,雾气朦胧。蒋介石官邸的书房里,一份来自军统局关于“晋省太行山匪区作战情况”的详细报告,摆在了他的案头。

  蒋介石穿着熨帖的长衫,戴着金丝眼镜,仔细地阅读着。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太行山纵队此次反扫荡的歼敌数字、缴获情况,以及林峰在此役中的关键作用。

  看完后,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深沉的疲惫与复杂。

  “雨农(戴笠字),这份报告,核实过了吗?”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浙江口音。

  侍立一旁的戴笠立刻躬身回答:“校长,已多方核实,虽细节或有出入,但日军一个大队被成建制歼灭,其扫荡被彻底粉碎,应是确凿无疑。这个林峰,原系东北军军官,后投效延安,近年来在晋察冀一带颇为活跃,用兵刁钻狠辣,深得部下拥戴,在其所谓‘根据地’内,声望极高。”

  “嗯。”蒋介石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他内心极为矛盾。一方面,八路军毕竟是国民革命军序列,其胜利在名义上也是中国的胜利,于国际观瞻、国内舆论有利,他不得不承认。另一方面,这支不听号令、自行其是,且在战斗中不断壮大的武装,其发展势头让他感到深深的不安和忌惮。林峰这样的“悍将”,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良久,他缓缓开口:“以军事委员会名义,发一则嘉奖电文。措辞……要妥当,见报。”所谓妥当,即是轻描淡写,模糊其具体战果,避免为他人做嫁衣。

  “是。”戴笠心领神会,又低声道:“校长,据报,延安方面对此人极为看重,恐其坐大。且其部与控制晋绥的阎长官(阎锡山)部,亦时有摩擦。我们是否……”

  蒋介石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眼下,日本人还是心腹之患。这些事,暂且放一放。但要密切关注,尤其是这个林峰,和他那支队伍的动向。要让我们的人,渗透得更深一些。”

  “明白!”戴笠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于是,一则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出的、语焉不详的嘉奖电文,悄然出现在了《中央日报》不显眼的版面。而在暗中,军统、中统针对八路军,特别是太行山纵队的渗透、侦察和情报收集工作,被提到了更高的级别

  当林峰和赵刚在司令部里,几乎同时收到总部热情洋溢的嘉奖令、充满信任的问策密电,以及重庆方面那封冰冷而格式化的嘉奖电时,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延安和总部,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赵刚扬了扬手中的电文,语气坚定。

  林峰则看着那封来自重庆的电报,冷笑一声:“这封嘉奖令,恐怕比鬼子的炸弹还要让人警惕。老赵,通知敌工部和社会部,今后一段时间,内部的锄奸反特工作,要提到和军事斗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八方瞩目,既是荣誉,也是压力,更意味着他们从此将站在一个更高的舞台上,面对更复杂的局面和更危险的敌人。但这一切,都只会让他和他的太行山纵队,变得更加坚定,更加不可战胜。

  这场胜利的回响,如同一记无声的惊雷,震动了中国抗战的棋局。
  http://www.c8e.cc/42079/3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