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永恒奔跑者 >第160章 未雨绸缪,建新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60章 未雨绸缪,建新港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战争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坚定壁垒”要塞内部依旧是一片繁忙的修复景象。焊接的火花在幽暗的舱室内闪烁如同节日的烟火,工程师们驾驶着工程机甲,如同忙碌的工蚁,在巨大的装甲裂口和扭曲的龙骨结构上作业,更换着烧毁的线路,加固着受损的支撑梁。空气中混杂着金属熔炼的灼热气息、绝缘材料燃烧后的焦糊味,以及一种……重建与新生的希望味道。

  利用从战场上回收的联邦舰船残骸——尤其是那艘“天罚号”战列舰遗留的珍贵高级合金和复合材料,以及“希望方舟”自身在“破碎星环”历练和“绿洲”研究中积累的独特技术,修复工作并非简单的复原,而是在进行一场全面的升级。新的生物质-合金复合装甲被嫁接在旧有的结构上,能量传输管道被重新铺设以承载更高的负荷,受损的炮塔被替换为射程更远、充能更快的型号。

  然而,在这片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背后,陈远和澹台凤舞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要塞厚重的装甲壁垒,投向了更加浩瀚、也更加不确定的未来星海。胜利的喜悦固然珍贵,但生存的压力与对未来的责任感,让他们无法有丝毫的懈怠。

  ***

  **场景:战略规划室 - “坚定壁垒”核心区域**

  这是一间新近扩建的、位于要塞最安全区域的战略规划室。墙壁是光滑的合金材质,上面投射着不断变化的星域图和各类数据流。房间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散发着柔和光芒的全息星图桌,精确地标注着“初始绿洲”星域及其周边数十光年内的天体、跳跃点以及已知势力范围。

  陈远、澹台凤舞、代表民意的艾文长老、首席科学家莫娜博士,以及几位负责工程、后勤和防御的核心指挥官围坐在星图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大战后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虑。

  陈远站在星图桌的一端,身姿挺拔如松。他的手指在全息影像上划过,最终停留在代表“初始绿洲”的翠绿色光点上。

  “经此一役,”他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室内的寂静,“我们向全银河证明了我们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家园,我们在这里站稳了脚跟。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彻底从阴影中走出,暴露在了银河系这个巨大舞台的聚光灯下。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目光都已聚焦于此。”

  他的手指移动,指向星图上代表联邦控制区的、大片压抑的深蓝色区域。

  “联邦的威胁,并未因一次失败而消失。他们就像受伤的猛兽,只会暂时退缩,舔舐伤口,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更凶猛的反扑。他们的体量和工业潜力,依然远超我们。”

  接着,他的手指又点向几处标记着未知威胁符号、仿佛被灰色迷雾笼罩的区域。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虚空低语者’的阴影。他们如同宇宙背景辐射中的杂音,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他们的目的不明,手段诡异,比联邦的明枪更加难防。”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终与澹台凤舞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决心。

  “被动防御,依托‘坚定壁垒’和行星屏障,或许能再抵挡一两次攻击,但绝非长久之计。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永不陷落的堡垒。我们必须拥有更多的战略选择,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深厚的社会韧性。”

  澹台凤舞微微颔首,接过了陈远的话头。她今天穿着一身干练的深蓝色指挥官常服,神情专注。

  “陈远首领说得对。固守,意味着将命运完全寄托于防御的坚固程度上,这太被动。”她站起身,走到星图桌另一侧,手指在“初始绿洲”附近的轨道上虚划,“我们需要一个对外的‘窗口’,一个连接我们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我们需要一座——**星港**。”

  她的话语清晰而坚定,在室内回荡。

  “这不仅仅是一座功能单一的军事要塞,或者一个简陋的物资中转站。我设想中的星港,应该是一座**集贸易、文化交流、外交活动、情报搜集于一体的综合性深空枢纽**。它将成为我们‘希望方舟’面向星海的脸面,也是我们延伸出去的手臂和耳朵。”

  她开始详细阐述这座构想中星港的具体功能和选址考量:

  “关于位置,我认为有两个备选方案。”她的手指在全息星图上标注出两个点,“一是位于‘守望之星’的另一侧稳定轨道上,与‘坚定壁垒’隔行星相望,可以利用行星本身作为一定的天然屏障。二是附近那颗编号为xG-77的小行星,它本身蕴含一定的矿产资源,改造起来或许更具潜力,但防御上需要投入更多。”

  “至于功能,我初步规划了以下几点:

  **第一,贸易与补给中心。** 为那些像自由站a一样,开始向我们示好的中立商队、寻求合作的边缘势力,提供一个绝对安全的停泊、交易、维修和补给节点。我们可以通过收取合理的停泊费、交易税,以及直接进行资源交换,获取我们急需的各类战略物资、稀有元素,甚至是……我们无法自行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同时,这里也将成为我们了解外部市场、获取前沿科技信息的窗口。

  **第二,外交前哨站。** 在星港内设立专门的使馆区,以正式的礼仪和规格,接待各方派来的使者。这将是我们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将影响力从军事层面扩展到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制度化开端。通过外交渠道,我们可以争取盟友,化解潜在冲突,树立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文明实体的形象。

  **第三,情报监听枢纽。** 星港的开放性和巨大的人员流动性,是建立情报网络的绝佳土壤。我们可以利用合法的商业活动、文化交流作为掩护,系统地搜集来自四面八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编织一张覆盖更广星域的信息网络,力求做到先知先觉,防患于未然。

  **第四,次级防御节点。** 星港本身需要具备相当的自卫能力,配备防御炮塔、机库和一定数量的驻防舰队。它将与‘坚定壁垒’形成犄角之势,互相支援,极大地增强我们本星域的防御纵深和弹性,使敌人无法轻易封锁或直接攻击我们的家园。”

  艾文长老捋着雪白的长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缓缓点头,表示支持:

  “凤舞指挥官的构想,深谋远虑,且符合我们‘希望方舟’一直倡导的开放、包容、合作共生的理念。”他的声音温和而充满力量,“一座繁荣、有序、安全的星港,不仅能为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战略缓冲,更能向全银河系宣告:我们并非一群封闭自守、只知道反抗的‘叛军’,我们是一个拥有独特文化、先进理念、并且愿意与所有善意文明交流共存的**新生文明实体**。这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宣传,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也能消解许多不必要的误解和敌意。”

  莫娜博士推了推她的眼镜,镜片后的双眼因为接触到全新的技术挑战而熠熠生辉。她补充道:

  “从技术层面看,这座星港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展示‘生态科技融合’理念的绝佳平台。它的结构,可以部分采用我们正在研究的活性生物材料,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减少维护成本。能源系统方面,除了常规的反物质反应堆,或许可以尝试小规模、安全地链接‘绿洲’的泛能量场,作为辅助和备份,这不仅能体现我们的特色,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率提升。星港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活着的科技展品。”

  然而,负责后勤和资源调配的指挥官,一位面容坚毅、名叫巴克的工程师,眉头紧锁,提出了现实的困难:

  “我完全理解星港的战略意义,但是……首领,指挥官,诸位,”他摊开双手,语气沉重,“建设这样一座功能齐全、规模宏大的深空枢纽,所需要的资源是海量的,尤其是初期的基础结构建设和防御系统安装。我们刚刚经历大战,储备消耗巨大,虽然缴获了一些联邦材料,但远远不够。人力、技术工人、工程师也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这恐怕是一个短期内难以承受的负担。”

  会议室内的气氛因为巴克提出的现实问题而略显凝重。

  陈远沉吟片刻,目光再次扫过星图,最终定格在那片代表战场残骸的区域。

  “资源的问题,确实严峻,但并非无解。”他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缴获的联邦舰船残骸,尤其是‘天罚号’的主体结构,本身就是一座高质量金属矿藏。与自由站a,乃至未来可能更多的贸易伙伴的往来,可以逐步换取我们短缺的特定资源。甚至,星港的建设本身,可以分阶段进行,先建立起核心的贸易区和基础防御,再逐步扩展功能模块。”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愈发深邃和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矗立于星海之中的未来之城。

  “更重要的是……诸位,这座星港,它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将是我们‘希望方舟’从‘家园守卫者’向‘星海参与者’身份转变的**关键一步,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偏安一隅,被动地应对威胁;而是要主动走出去,呼吸星海的空气,参与规则的制定,用我们的理念和行动,去主动塑造这片星域的未来格局!”

  他的声音在规划室内回荡,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

  “这固然困难,前路必然充满挑战。但想想我们为何来到这里,想想我们想要创造一个怎样的未来。这座星港,就是我们通往那个未来的船票。再大的困难,与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相比,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克服!”

  陈远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在场所有人内心的激情与抱负。建造星港的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这不仅仅是增加一个设施,更标志着“希望方舟”在取得防御战的辉煌胜利后,其战略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重大转变——从固守家园,迈向了主动开拓、积极融入并意图引领星海潮流的新阶段。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复杂,也更加激动人心的未来蓝图,正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

  ---
  http://www.c8e.cc/43182/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