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天王巨星:从密室大逃脱开始 >第76章 桂香伴杀青,山河与君归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6章 桂香伴杀青,山河与君归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从漠北飞往横店的航班落地时,暮色正悄悄漫过机场的玻璃幕墙。

  唐宇刚走出机舱,就被一股清甜的香气裹住——不是漠北草原上带着青草与风沙的凛冽气息,而是初秋独有的桂花香,混着空气中的温润水汽,丝丝缕缕钻进鼻腔,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宇哥,车已经在外面等了,剧组那边说今晚不用赶戏,让您先休息,但明天一早要拍朱瞻基回宫后的第一场朝会戏。”

  助理杨绵绵手里拎着唐宇的行李,一边走一边递过一件薄外套,“横店比漠北暖,但晚上风凉,您刚从那边回来,别着凉了。”

  唐宇接过外套搭在臂弯,目光扫过机场外的街道——路灯下,路边的桂花树缀满了细碎的金蕊,风一吹,花瓣便簌簌落下,铺成一层浅浅的“金毯”。

  他想起一个多月前离开横店时,还是盛夏,如今再回来,竟已是桂香满街的初秋,心里不禁生出几分时光匆匆的感慨。

  车子驶往影视城的路上,唐宇靠在车窗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外壳。

  屏幕上是前一晚和杨蜜的聊天记录,最后一条是杨蜜发来的照片:她在自己公寓的阳台种了两盆桂花,配文说“等你回来,就能和横店的桂花一起香啦”。他忍不住点开照片,看着画面里杨蜜笑着比耶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抵达剧组安排的住宿时,已近深夜。唐宇简单洗漱后,便拿出了宫廷戏的剧本——不同于漠北戏份里满是征战与热血的台词,宫廷戏的剧本上,多是朝堂博弈的机锋、后宫相处的细腻,每一句对话都藏着深意。他坐在书桌前,借着台灯的光,在剧本上密密

  麻麻标注着:与杨士奇讨论政务时,眼神要带三分审视、七分信任;面对张太后的关切,语气需柔中带刚,既显晚辈敬重,又藏帝王底气。

  第二天一早,唐宇准时到了片场。化妆间里,化妆师正拿着化妆刷给他上妆,一边画一边感慨:

  “唐老师,您这气质变得也太快了!上次见您还是漠北片场穿战甲的样子,眼神里全是劲儿,今天一换常服,立马就有了深宫里帝王的沉稳劲儿,连眉眼间的气场都不一样了。”

  唐宇对着镜子笑了笑,看着镜中的自己——卸下了明黄色的战甲,换上了绣着暗纹云卷的月白常服,腰间系着缀着玉扣的腰带,长发用玉冠束起,少了几分铁血锋芒,多了几分温润庄重。

  这便是深宫之中的朱瞻基,不再是驰骋沙场的统帅,而是要在朝堂与后宫的复杂局势里,运筹帷幄的君主。

  第一场朝会戏拍得并不顺利。当唐宇穿着朝袍坐在龙椅上,面对下方“大臣”们的奏请时,他习惯性地带着漠北征战时的锐利眼神,语气也不自觉地加重,少了几分帝王应有的权衡与沉稳。

  张黎导演喊卡后,走到他身边,耐心地指导:“唐宇,你现在不是在漠北带兵,是在皇宫里处理政务。

  朱瞻基这个时候,既要镇得住朝堂,又要顾及老臣的颜面,眼神不能太刚,要柔中带劲,让大臣们知道你有主意,但又不会觉得你刚愎自用。”

  唐宇认真记下导演的话,回到休息区反复琢磨。他拿出手机,给杨蜜发了条消息:“刚拍第一场朝会戏,没找到感觉,有点挫败。”

  没过多久,杨蜜就打来了视频电话,镜头里的她刚结束一场戏的拍摄,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妆,却笑得格外明媚:“别急呀,你刚从漠北的状态里抽离出来,肯定需要适应。

  你想想,朱瞻基在朝堂上,就像你平时琢磨剧本一样,既要考虑全局,又要注意细节,慢慢来,你肯定能找到感觉的!”

  听着杨蜜温柔的鼓励,唐宇心里的挫败感渐渐消散。

  他挂了电话,再次拿起剧本,想象着朱瞻基面对朝堂纷争时的心境——他有少年天子的锐气,却也有历经世事的沉稳;他想推行新政,却也需顾及祖宗礼法与老臣感受。

  再次开拍时,唐宇调整了眼神与语气,面对大臣的不同意见,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微微颔首,眼神里带着审视与思考,最后开口时,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既展现了帝王的决断,又留足了分寸。

  “很好!就是这个感觉!”张黎导演满意地拍了拍手,“继续保持!”

  接下来的日子,唐宇彻底沉浸在了宫廷戏的拍摄里。每天天不亮就到片场,化妆、背台词、和导演打磨细节,常常一拍就是一整天。

  宫廷戏的节奏比征战戏沉缓许多,没有战马嘶鸣的激烈,没有冲锋陷阵的热血,所有的情绪都藏在细微之处——可能是握着茶盏时指尖的力度变化,可能是与大臣对话时眼神的微妙流转,可能是面对张太后关切时嘴角的淡淡弧度。

  有一场戏,是朱瞻基深夜批阅奏折,想起漠北征战时牺牲的将士,心中满是愧疚与感慨。拍摄时,唐宇坐在书桌前,面前堆着厚厚的“奏折”,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拿起一本“奏折”,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眼神渐渐变得悠远,带着怀念与愧疚,最后抬手揉了揉眉心,一声轻轻的叹息,没有过多的动作,却把朱瞻基内心的复杂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场戏拍完后,饰演张太后的老戏骨忍不住夸赞:“唐宇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会演了。

  刚才那场戏,他没说一句话,我看着都觉得心里发酸,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啊。”

  唐宇笑着道谢,心里却明白,这份“细节”,离不开他日复一日的琢磨,更离不开杨蜜的陪伴与鼓励。每当拍摄结束,他最期待的就是和杨蜜视频通话。

  镜头里,杨蜜会给他分享自己的拍戏日常,会给她看自己发现的好吃的,会絮絮叨叨地叮嘱他注意休息、按时吃饭。

  有时候唐宇拍夜戏到很晚,杨蜜也会陪着他,哪怕只是在镜头里安静地坐着,让他知道有人在等他,唐宇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有一次,唐宇拍一场情绪激烈的戏——面对老臣的固执己见,朱瞻基既愤怒又无奈,最后忍不住拍了桌子。

  这场戏拍了好几遍,唐宇的情绪一直没能完全到位,心里渐渐有些烦躁。收工后,他给杨蜜打了电话,语气里带着疲惫:“今天拍得不太顺利,总找不到那种又愤怒又无奈的感觉,有点烦。”

  电话那头,杨蜜沉默了几秒,然后轻声说:“你别着急,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你想想,朱瞻基为什么会愤怒?因为他想为大明做事,却被老臣阻挠;他为什么会无奈?因为那些老臣也是为了大明,只是理念不同。

  你试着把自己代入他的处境,感受他的委屈与不甘,或许就能找到感觉了。

  对了,我给你寄了些你爱吃的草莓干,应该明天就能到,你吃点甜的,心情会好很多。”

  挂了电话,唐宇按照杨蜜说的,再次梳理了朱瞻基的心境。第二天,收到杨蜜寄来的草莓干,吃着甜甜的草莓干,唐宇的心情好了许多。

  再次拍摄那场戏时,他调整了心态,把自己完全代入朱瞻基的处境,愤怒时眼神锐利,语气加重,却没有失去帝王的分寸;无奈时,眼神黯淡,语气里带着疲惫,却依旧透着不放弃的坚定。这一次,一条就过了。

  日子在一盏盏宫灯的亮起与熄灭中悄然溜走,转眼三个月过去,横店的桂花已经谢了,空气中的清甜气息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深秋的微凉。

  唐宇的最后一场戏,也终于迎来了。

  片场被布置得格外素雅,龙床周围挂着米白色的纱幔,烛火在铜制烛台上轻轻跳动,将房间照得暖融融的,却又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压抑感。

  唐宇趴在龙床上,穿着一身素色寝衣,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脸上特意化了苍白的妆容,连唇色都透着淡淡的青灰。

  他手边放着一个蛐蛐罐,手指轻轻敲打着罐身,眼神涣散,偶尔看向罐子里的蛐蛐,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那种油尽灯枯的虚弱感,从眉眼间自然流露,与此前那个意气风发的亲征帝王判若两人。

  “各部门注意!灯光再柔一点,焦点重点落在两位演员的面部表情上,捕捉细节!”张黎导演的声音透过扩音喇叭传来,带着几分郑重——这是唐宇的最后一场戏,也是整部剧里极具分量的一场戏,关乎朱瞻基这个角色的完整度。

  饰演张太后的老戏骨也已就位,她穿着一身深色宫装,眼眶提前酝酿得微微泛红,手里还拿着一条厚厚的披风。

  一踏入房间,她的脚步就放得很轻,眼神里满是牵挂与担忧,无需过多台词,氛围已然到位。

  “3、2、1,开始!”

  场记板“啪”地一声清脆落下,最后一场戏正式开始。

  张太后缓缓走到床边,在床沿轻轻坐下,生怕惊扰了床上的人。

  她伸手轻轻拂过唐宇额前的碎发,指尖触到他微凉的皮肤时。

  语气里满是心疼与嗔怪:“你就别再玩蛐蛐了。宫里宫外的人,背后都叫你‘蛐蛐天子’。”

  唐宇缓缓抬眼,眼神没有了往日的锐利与神采,只剩一片化不开的疲惫。

  他看着张太后,扯了扯嘴角,声音轻得像一阵随时会消散的风:“他们爱说什么说什么。

  我命不久矣,难道连玩儿点儿自己
  http://www.c8e.cc/44191/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