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退役佣兵:开局被红色家族认亲 >第176章 初至石城:风平浪静下的暗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76章 初至石城:风平浪静下的暗流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一周后,河东省,青林市。

  三辆黑色中巴车组成的小车队,由两辆当地警车领着,慢悠悠的驶下高速,开往这次的目的地——石城县。

  车厢里很安静。

  巡察组的成员来自省纪委、省财政厅和省审计厅等好几个部门,十几个人大多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长途奔波让人疲惫,而接下来高强度的工作,更让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叶铮就坐在这群人中间,一个不起眼的靠窗位置。

  今天,他的身份是叶铮,一个刚从基层借调到省纪委专案组,负责整理资料、端茶倒水的小科员。

  为了这个身份,白薇薇甚至动用技术手段,给他做了一套毫无破绽的个人档案。档案里的叶铮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业务能力也一般,唯一的优点就是细心踏实。

  一个扔进人堆里,都不会被人多看一眼的标准小角色。

  他穿着一身不太合身的深色夹克,戴着一副黑框平光眼镜,鼻梁上还被白薇薇用化妆技术,点了几颗不起眼的雀斑。他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装满文件的公文包,眼神有些飘忽,一副第一次见这种大场面的紧张样子。

  车窗外的景物飞快倒退。

  当车队开进石城县地界的瞬间,叶铮藏在镜片后的眼睛,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的目光飞快的扫过窗外的每一个细节。

  太干净了。

  这是叶铮对石城县的第一印象。

  从进县城的公路开始,路面就被扫得干干净净,两边的绿化带修剪得特别整齐。路两旁的墙上,刷着崭新的宣传标语,内容积极向上,颜色鲜艳得甚至有些刺眼。

  车队进入县城主干道,路两旁更是挂满了欢迎省委巡察组莅临指导的红色横幅。

  街上几个关键路口,还能看到一群穿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正热情的引导交通,脸上挂着标准化的、找不出错处的笑容。

  一切都井井有条,生机勃勃。

  但这副景象,却透着一股假得让人不舒服的气息。

  因为这份完美,和莫雨从天眼系统里调出的真实影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些由卫星和民间无人机拍下的画面里,到处都是破败和荒芜。

  车队最后在石城县县委大楼前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

  县委书记马国华带着石城县所有能叫上名号的人物,已经分列两排,恭敬的等在门口。

  “欢迎!热烈欢迎省委巡察组的各位领导来石城检查指导工作!”

  马国华第一个迎了上来。他大概五十出头,身材微胖,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脸上挂着一脸热情的笑。他快步走到巡察组组长,一个叫钱振国的老纪委面前,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手。

  “钱组长,我们可把您盼来了!您和各位领导一路辛苦了!”

  钱振国快六十岁了,身形清瘦,戴着一副老式厚边眼镜。他只是淡淡的点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

  “马书记客气了,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做客的。”他声音不大,但很有威严。

  马国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马上又恢复了自然:“是是是,钱组长说的是。我们石城县全体干部,一定全力配合巡察组的工作!各位领导,会议室已经备好了,我们先去听工作汇报?”

  叶铮跟在人群最后面,抱着他的公文包,低着头,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但他眼角的余光,却没放过现场任何一个人的表情变化。

  他看到,当钱振国说出“我们是来工作的”这句话时,马国华身后那几个县领导脸上热情的笑,都明显僵了一瞬间。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欢迎队伍里一个特殊位置上的男人。

  那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魁梧,理着个嚣张的板寸头,脖子上戴着一条小拇指粗的金链子,就算穿着一身名牌西装,也盖不住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匪气。

  他正满脸堆笑的站在那,一双小眼睛里,却闪着精明和打量的光。

  官方介绍里,他叫赵德彪,是石城县最有名的民营企业家、慈善家。

  但在龙巢的资料库里,他还有另一个更出名的外号——赵霸王。

  叶铮注意到一个细节。

  马国华跟钱振国握手说话的时候,这个赵德彪,竟然不着痕迹的上前一步,站到了和县长并肩的位置。他看马国华的眼神,不像个普通商人看地方官,更像是在看……自己人。

  而马国华转身的一瞬间,也用眼角的余光,极其隐晦的扫了他一眼,两人之间,完成了一次不到零点一秒、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换。

  叶铮低垂的嘴角,在没人看见的地方,勾起一丝冷笑。

  狐狸尾巴,藏不住的。

  ……

  县委大楼顶层,一间装修得跟五星级酒店会议厅一样的大房间里。

  巡察组的成员坐在一边,石城县的领导班子坐在另一边。

  气氛庄重又压抑。

  马国华亲自上阵,对着投影上那份做得无比精美的ppt,开始了他感情饱满的工作汇报。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石城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核心任务,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过去的三年,我们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三十个亿,完成了全县百分之九十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大家可以看照片,以前的穷乡僻壤,现在都变成了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园!”

  ppt上一张张光鲜亮丽的照片闪过。绿油油的田野,崭新的灌溉设施,农民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坐在后排负责记录的叶铮,低着头,手里的笔飞快的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但他的脑海中,却是另一幅画面。

  那是莫雨用军用卫星拍回来的、同一地点的实时影像——大片荒芜的土地,一条挖了一半的臭水沟,还有几个空荡荡、连薄膜都破了洞的温室大棚。

  “……我们投入一个亿的百村通公路项目,更是提前半年就全线贯通!现在,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每户村民家门口,彻底打通了农产品走出大山的最后一公里!”

  马国华的声音慷慨激昂,充满了自豪。

  叶铮手里的笔,轻轻的在一个亿这个数字下面,画了个圈。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莫雨的分析报告——石城县过去一年,所有水泥、沥青等建材的采购总量,甚至不够修三十公里的乡村公路。那消失的七千万,去了哪?

  整个汇报持续了两个小时。

  马国华的报告堪称滴水不漏,数据、逻辑、图文,样样俱全,讲得还很有感情。如果只看这份报告,石城县简直是全国贫困县脱贫的榜样,马国华本人,也配得上感动龙国的杰出干部。

  汇报结束,会议室里响起了稀稀拉拉的、礼貌的掌声。

  巡察组组长钱振国,从头到尾都只是安静的听着,那双藏在厚镜片后的眼睛,让人看不出任何情绪。

  他最后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材料我们收到了,会认真研究的。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我们想下去走走,随便看看。”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马国华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我们已经为各位领导规划好了经典的考察路线,保证让各位领导看到我们石城真实、亮眼的一面!”

  真实?亮眼?

  叶铮的嘴角,再次勾起那抹冷笑。

  恐怕,是你们想让我们看到的那一面吧。

  ……

  当晚,巡察组下榻的县招待所。

  欢迎晚宴的规格很高,山珍海味摆了满满一桌。以赵德彪为首的一众企业家,更是殷勤的轮番上前敬酒,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叶铮依旧扮演着他那个不爱说话的小科员角色,全程低着头,默默的扒着碗里的米饭,偶尔有人过来敬酒,他也只是害羞的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一小口。

  他就像个透明人一样。

  但他的耳朵,却没漏掉饭桌上的任何一句闲聊。

  他听到,那个外号赵霸王的赵德彪,给钱振国敬酒被拒后,竟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搂着县委书记马国华的肩膀,大声说道:“马哥!钱组长不给面子,你可得替我多喝几杯!咱们石城今年的Gdp能不能再翻一番,可就全指望你大笔一挥了!”

  一声马哥,叫得无比自然,无比亲昵。

  周围的官员和商人,非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纷纷跟着起哄。

  叶铮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官商勾结已经这么明目张胆了。这张关系网,比他想的更深,也更嚣张。

  晚宴结束后,叶铮第一个回到了自己被分配的、走廊尽头的单人房间。

  他没开灯,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火柴盒大小的黑色装置,放在了房间中央。

  装置发出极其轻微的电流声,一道无形的电磁场瞬间笼罩了整个房间,将所有可能存在的窃听、窃照设备,全都变成了废铁。

  做完这些,他才走到窗边,拉开窗帘一角,俯瞰着这座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的小城。

  他知道,自己一进这县城,就被无数双眼睛盯上了。

  他的每一次谈话,每一次走动,甚至每个表情,都可能被记录,被分析。

  账本是假的,路线是安排好的。

  想按部就班的查,根本查不出问题。

  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按他们的规矩来。

  他拿出那部经过最高级别加密的手机,给白薇薇发了条简短的指令。

  【我需要一个新身份。】

  【省城晚报的实习记者,主跑农业新闻。需要下乡,需要采风,需要一双不怕沾泥的鞋。】

  【明天早上,出现在石城县的汽车站。】

  发送完毕,叶铮删除了信息。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深沉的夜色,眼神冰冷而又专注。

  既然你们把戏台都搭好了,我这个“演员”,要是不悄悄溜到后台去看看,岂不是太对不起你们这番盛情了?
  http://www.c8e.cc/44196/2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