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血色白银 >第160章 南使北来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60章 南使北来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数日后,升龙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市集重新开张,虽然货物还不算丰盈,但百姓脸上已少了恐慌,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期盼。明军的纪律严明和开仓放粮的举措,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占领初期的隔阂。

  这一日,郑经正在与阮文岳商议整编新军的具体章程,一名亲兵匆匆入内禀报:“将军,阮首领,南方郑梉遣使抵达城外,请求觐见大王并拜会将军。”

  郑经与阮文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果然来了”的神情。

  “来了多少人?使者是何身份?”郑经问道。

  “回将军,使者团约五十人,为首者是郑梉的族弟,名唤郑桩,自称是顺化安抚使。他们带来了大批礼物,包括象牙、香料、绸缎等,态度颇为恭顺。”

  阮文岳冷哼一声:“哼,礼数倒是周全。将军,您看……”

  郑经沉吟道:“来者是客,既然以礼来朝,我们便以礼相待。阮首领,安排一下,明日在大王偏殿接见使者。场面需庄重,既要彰显天朝与新君威仪,也不必过于咄咄逼人。”

  “末将明白。”阮文岳点头,“我这就去安排仪仗与护卫,确保万无一失。”

  次日,偏殿内。年幼的黎维宁端坐在稍加修饰的座位上,虽然依旧有些紧张,但比数日前已沉稳了不少。郑经与阮文岳分坐左右下首,其余明军与安南文武官员分别两班。

  “宣,顺化安抚使郑桩觐见——!”内侍高亢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片刻后,一身安南高级官服的郑桩,低眉顺眼,步履恭敬地走入殿内。他身后跟着两名手捧礼单的随从。行至御阶前,郑桩整理衣冠,大礼参拜:“臣,顺化安抚使郑桩,奉我主郑梉之命,叩见大王!恭贺大王重归正位,光复社稷!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黎维宁按照事先排练好的,抬了抬手,声音尽量平稳:“郑卿平身。郑镇守(指郑梉)镇守南方,辛苦了。赐座。”

  “谢大王!”郑桩再拜,然后才小心地在准备好的绣墩上坐下半个屁股,姿态放得极低。

  郑桩首先呈上礼单,又是一番歌功颂德,表达郑梉及南方军民对黎氏重归的欢欣鼓舞和对大明的感激之情。言辞恳切,几乎滴水不漏。

  待他说完,郑经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郑安抚使,郑镇守心存社稷,忠于黎氏,其心可嘉。如今大王新立,正需四方忠臣良将辅佐。不知郑镇守对于朝廷日后安排,有何见解?”

  郑桩连忙起身,躬身回道:“回天朝郑将军的话,我主郑梉常言,身为黎臣,守土安民乃分内之事。如今大王正位,朝廷重立,我主愿倾南方之力,供大王驱策,助朝廷扫清莫逆余孽,重整河山!” 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只是……南方如今亦不安稳,占城蛮族时有寇边,海滨尚有西洋夷人及海盗觊觎,兵力实在不敢轻易调动北上。且南方诸府历经莫逆之乱,府库空虚,粮秣筹措亦需时日……我主之意,是暂且稳住南方防线,同时尽力筹措钱粮,支援朝廷。待南方稍定,必亲率大军北上,听候大王与朝廷调遣!”

  这套说辞,与阮文岳之前的预测几乎一模一样。表面恭顺,实则推诿,核心是要保持其在南方的独立军政权。

  阮文岳眉头微皱,正要开口,郑经却用眼神制止了他。

  郑经脸上露出理解的笑容:“郑镇守顾虑,也在情理之中。南方确需重兵镇守,以防外侮。大王与朝廷,亦体谅郑镇守的难处。”

  听到郑经这话,郑桩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然而,郑经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头一紧:“不过,如今朝廷初立,百废待兴,北伐莫氏余孽,更是需要举国之力。郑镇守既言忠心,总需有所表示,方能安朝廷与大王之心,亦能让天下人信服。”

  郑桩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将军之意是?”

  郑经不疾不徐地说道:“有三事,若郑镇守能应允,则朝廷便可安心将南方托付,并当奏明大明皇帝,为郑镇守请封显爵。”他伸出第一根手指,“其一,请郑镇守遣一子入升龙,陪伴大王读书习武,以示君臣一体,绝无二心。其二,南方虽艰难,但请郑镇守先行筹措十万石粮草,分批运抵升龙,以解朝廷燃眉之急。其三,请郑镇守下令,封锁其辖内所有港口,严禁任何船只与葡萄牙等西洋夷人交易,尤其是军械火药。若发现葡夷船只,需立即驱逐或通报我大明水师。”

  郑桩听完,脸色微变。这三条,条条都戳在要害。遣子为质,是最大的诚意考验,也是最大的束缚。输送粮草,是实实在在的割肉。封锁港口、断绝与葡萄牙人往来,更是直接影响了郑梉的一条重要财路和外援渠道。

  他沉吟半晌,才勉强笑道:“将军所请,事关重大……末使不敢擅专,需立即派人快马回报我主定夺。”

  “这是自然。”郑经似乎早已料到他会如此回答,淡然道,“安抚使可在此稍作盘桓,等待郑镇守的回音。不过,还望安抚使能将朝廷的诚意与难处,细细转达郑镇守。如今莫氏未平,安南上下当同心同德,共渡难关。若因一己之私,致使朝廷困顿,北伐受阻,则非但大王与朝廷失望,恐怕……天下人也会有所议论,届时南方能否独善其身,犹未可知。”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给了台阶,也暗含警告。意思是,如果郑梉不识抬举,那么他“黎朝忠臣”的面具就戴不住了,明军和朝廷或许暂时无力南征,但政治上的孤立和舆论压力,也够他受的。

  郑桩额头微微见汗,连声道:“是,是,末使一定将大王、朝廷及将军的厚意与期望,原原本本告知我主!”

  接见结束后,郑桩被引至馆驿休息。偏殿内,只剩下郑经、阮文岳和黎维宁几人。

  黎维宁有些不安地看向郑经:“郑将军,那郑梉……会答应吗?”

  郑经安慰道:“大王放心,即便不能全答应,也会做出让步。他派使者来,本身就说明他不想立刻撕破脸。我们提出的条件,正在他犹豫的底线之上。逼得太紧,他可能狗急跳墙;放得太松,则显朝廷软弱。如今这般,刚刚好。”

  阮文岳也道:“大王,郑将军所言极是。郑梉此人,最重名利。天朝请封的承诺,对他有莫大吸引力。只要他还有顾忌,就不敢公然抗命。我们正好借此机会,争取时间,整训兵马,稳定北方。”

  黎维宁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看着郑经和阮文岳沉稳的样子,心中也安定不少。

  郑经对阮文岳道:“阮首领,南方使者在此,北方武氏和其他势力的使者估计也在路上了。接下来,这类外交周旋会越来越多。你要挑选几个机敏能干、熟悉各方情况的人,组成一个专门的应对班底。”

  “末将明白!”阮文岳应道,“只是……将军,若各方都像郑梉这般阳奉阴违,我们难道就一直被动应付吗?”

  郑经目光深邃,看向殿外晴朗的天空:“应付是手段,积蓄力量才是根本。待我们整编出新军,彻底消化了升龙周边,清剿了莫氏残余……届时,手中握有强兵,内有稳固根基,外有大明支持,这些首鼠两端之辈,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他转过头,对黎维宁温和地说道:“大王,这些政务纷繁复杂,您如今可能还难以尽数理解。但请多看,多听,多问。日后,这安南的江山,终究要靠您自己来执掌。”

  黎维宁迎上郑经的目光,虽然仍带稚气,却坚定地点了点头:“寡人知道了,定当用心学习,不负将军与阮卿期望。”

  看着年幼却努力成长的国王,郑经和阮文岳心中都升起一丝希望。安南的未来,或许就系于这细微的转变之中。
  http://www.c8e.cc/44601/2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