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风暴眼 >第0043章玉中书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0043章玉中书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归来的日子,被一种奇异的宁静包裹着。丽江的冬天,来得清冷而克制。玉龙雪山的峰顶,终日戴着一顶厚重的白帽,沉默地注视着山脚下的一切。黑龙潭公园的湖面,在寒风中,凝结了一层薄冰,冰面上,偶尔有几只不怕冷的水鸟,留下细碎的爪痕。

  “云迹工作室”的新项目,被苏砚命名为“玉书计划”。

  它不再是对外宣称的“茶马古道”项目的延伸,而是一个独立的、秘密的课题。除了陆时衍、阿哲和林琛,没有人知道这个计划的存在。就连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也只以为苏砚从一次长途考察中,带回了一块普通的古玉,正在进行常规的研究。

  他们守口如瓶。

  因为,他们都清楚,这块玉璧所承载的秘密,太过沉重,也太过危险。

  ---

  苏砚的研究室,变得更加神秘。

  那块玉璧,被重新放回了防震防潮的展示柜中。柜子里,安装了恒温恒湿系统,和一套精密的光学仪器。这是陆时衍利用他在科技圈的人脉,为她定制的。仪器可以在特定的光谱下,激活玉璧上的“烟文”,使其显影,而不再依赖于满月的月光。

  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这意味着,苏砚可以随时进入那个远古部落的“图书馆”,阅读那些用“烟文”写成的“书籍”。

  她开始系统地整理和翻译那些信息。她将“玉书计划”,分成了几个子项目:古文字破译、古代科技复原、生态智慧研究、以及哲学思想探析。

  陆时衍,成了“古文字破译”项目的负责人。他利用自己在语言学和逻辑学上的天赋,帮助苏砚,构建了一套“烟文”的语法和语义体系。他们发现,“烟文”并非一种简单的象形文字,而是一种集象形、表意、表音于一体的,高度复杂的文字系统。每一个符号,都像一个“全息图”,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阿哲,负责“古代科技复原”。他根据玉璧上显影出的那些古代建筑、工具和机械的图纸,尝试着用现代材料,进行复原和模拟。他惊讶地发现,这个远古部落的许多技术,都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智慧。比如,他们设计的一种利用地热和风力的混合能源系统,其效率,甚至超过了现代的许多同类技术。

  林琛,则专注于“生态智慧研究”。他将玉璧中描述的,那个部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与现代的生态学理论进行比对。他发现,这个部落的许多做法,比如轮耕休作、物种保护、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都与现代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他们甚至有一套完整的“生态伦理”体系,将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视为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苏砚自己,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哲学思想探析”上。

  她发现,这个部落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一个“通”字。

  “通天地,通万物,通古今。”

  他们认为,宇宙万物,本为一体。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打通与天地万物的隔阂,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这种思想,与道家的“天人合一”,佛教的“众生平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它,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更为原始和质朴的表达方式。

  苏砚深深地被这种思想所吸引。她觉得,这或许,就是那个部落,能够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文明,并与自然和谐共处数千年的根本原因。

  ---

  研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而,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天下午,苏砚正在研究室里,利用光学仪器,阅读一段关于“古代医学”的“玉书”。陆时衍推门进来,他的脸色,有些凝重。

  “苏砚,”他说,“有件事,我觉得应该告诉你。”

  苏砚抬起头,摘下眼镜:“什么事?”

  陆时衍将一份文件,放在她面前。

  “我们上次去的那个山谷,被人发现了。”

  苏砚的心,猛地一跳。

  她立刻拿起文件。

  那是一份来自国家地理杂志的电子版。杂志的封面,是一张卫星照片。照片上,正是他们发现的那个,被群山环抱的山谷。

  封面上,写着一个醒目的标题:《横断山脉深处的“伊甸园”:一个失落文明的惊世发现》。

  苏砚的心,沉了下去。

  她立刻打开电脑,搜索相关新闻。

  铺天盖地的报道,瞬间映入眼帘。

  “科学家在横断山脉发现全新生态系统,疑似存在未知古文明遗迹!”

  “‘神山’现世!藏地传说中的‘圣地’,被探险队证实!”

  “惊天秘闻:一块古玉,揭开千年部落的神秘面纱!”

  ……

  报道的内容,真假掺半。有些是基于卫星图片和地质勘探数据的合理推测,有些,则是捕风捉影的夸张描述。但无一例外,它们都将那个山谷,推向了风口浪尖。

  更让苏砚心惊的是,有几篇报道中,竟然提到了“玉璧”这个词。虽然没有直接的照片,但描述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见过。

  “这不可能!”苏砚的声音,有些发抖,“我们离开时,已经将所有痕迹,都清理干净了。那个山洞,也被我们用巨石,重新封死了。他们……是怎么发现的?”

  “我不知道。”陆时衍的脸色,也很沉重,“我查过了,这次科考行动,是由国家地理研究所牵头,联合了国内外好几个顶尖的科研机构。领队的,是一位姓陈的资深考古学家。”

  “陈国栋?”苏砚下意识地问。

  “不是。”陆时衍摇头,“是陈子坤。一个……和赵启明,有过密切合作的人。”

  苏砚的瞳孔,猛地一缩。

  陈子坤。

  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在赵启明的那些文件中,她曾多次看到过这个名字。他是赵启明在学术界的重要盟友,也是那个“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顾问。他以“学术权威”自居,但私下里,却与赵启明一起,利用学术资源,为某些商业项目,进行“背书”,从中牟利。

  他怎么会……?

  “他一定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我们的行动。”陆时衍分析道,“或许,他一直派人,在暗中监视我们。”

  苏砚的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

  她想起在山谷里,扎西曾说过的话。

  “那里,是‘禁地’。传说,那里,是‘山灵’惩罚‘背叛者’的地方。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

  当时,她以为那只是个传说。

  但现在看来,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他们想干什么?”苏砚问,声音,冷得像冰。

  “他们的官方说法是,进行一次常规的科考行动。”陆时衍说,“但他们的申请报告中,明确提到了‘寻找失落的古文明遗迹’,和‘回收重要文物’。”

  “回收重要文物?”苏砚冷笑一声,“他们说的,就是玉璧吧。”

  “恐怕是的。”陆时衍点头,“我怀疑,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科考,而是……夺宝。”

  苏砚沉默了。

  她知道,陆时衍的猜测,很有可能是真的。

  那块玉璧,不仅是一个“钥匙”,更是一个“宝藏图”。它所指向的,是那个远古部落,数千年的知识和智慧。对于陈子坤这样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块巨大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肥肉。

  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过。

  ---

  几天后,事情的发展,印证了他们的猜测。

  陈子坤的科考队,在那个山谷里,一无所获。

  他们没有找到那个山洞,也没有找到任何与那个部落相关的遗迹。他们只发现了一些,与扎西描述的,类似的石刻。

  但这,并没有让他们放弃。

  相反,他们将目标,转向了“云迹工作室”。

  一份措辞严厉的“调查函”,被送到了工作室。

  函件中,陈子坤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为名,指控“云迹工作室”涉嫌非法盗掘、走私国家重要文物(即那块玉璧),并要求苏砚等人,立刻交出玉璧,并配合调查。

  随同调查函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律师函”。

  发函的律师事务所,正是赵启明曾经任职的那家。

  苏砚将这两份文件,扔在桌上,眼中,燃烧着怒火。

  “好一个陈子坤。”她冷笑道,“真是好手段。先用科考队探路,探不到,就直接上门抢。这‘学术权威’的嘴脸,真是让人作呕。”

  “我们现在怎么办?”阿哲有些焦急,“他们这是要公然抢夺啊!”

  林琛的脸色,也很凝重:“他们有官方背景,又有律师函,如果我们不交,他们完全可以动用行政手段,查封工作室,甚至……抓人。”

  陆时衍则显得冷静一些:“他们现在,只是在虚张声势。他们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我们盗掘了文物。那份‘调查函’,更像是一份‘最后通牒’。他们想用这种方式,逼我们主动交出玉璧。”

  “做梦!”阿哲一拳砸在桌上,“那块玉,是苏砚合法购买的!凭什么给他们!”

  “法律上,确实如此。”陆时衍说,“但这件事,不能只看法律。他们既然敢这么做,就一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他们可能会利用舆论,给我们施加压力。也可能会利用行政资源,给我们制造麻烦。”

  他看着苏砚:“我们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

  苏砚沉默了。

  她看着窗外,玉龙雪山的峰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芒。

  她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而她,必须,保护好那块玉璧。不仅因为它属于她,更因为它,承载着一个远古文明的智慧,和一份,对未来的希望。

  ---

  风暴,来得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快。

  第二天一早,“云迹工作室”涉嫌非法盗掘文物的消息,就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网络上,一片讨伐之声。

  “无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盗掘国家文物!”

  “强烈要求严惩‘云迹工作室’,追回流失的国宝!”

  “支持陈教授,为国护宝!”

  ……

  舆论,被瞬间点燃。

  工作室的官网,被黑客攻击,陷入了瘫痪。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也被大量的恶意评论,所淹没。甚至,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聚集在工作室门口,进行抗议。

  工作室的正常运营,受到了严重影响。

  阿哲的摄影工作室,也因此失去了好几个重要的订单。林琛负责的几个商业合作项目,也因为这件事,被合作方,单方面终止。

  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在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

  陆时衍动用了他所有的法律资源,试图通过法律途径,澄清事实。但对方,显然早有准备。他们利用各种法律程序,拖延时间,让陆时衍,疲于奔命。

  阿哲和林琛,则被这些无休止的骚扰和压力,弄得心力交瘁。

  苏砚,成了风暴的中心。

  她没有回应任何媒体的采访,也没有对网络上的讨伐,做出任何回应。她只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一关,就是一整天。

  她在思考。

  在权衡。

  在寻找,一个,能够打破僵局的办法。

  ---

  几天后,一个深夜。

  苏砚的书房里,依旧亮着灯。

  她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陈子坤的个人资料。他的学术背景,他的社会关系,他的商业利益链……

  陆时衍推门进来,看到的就是她这副凝重的样子。

  “还没睡?”他走过去,将一杯热牛奶放在她手边。

  苏砚摇了摇头:“我在想,陈子坤的弱点是什么。”

  “弱点?”陆时衍问,“一个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的人,会有什么弱点?”

  “每个人,都有弱点。”苏砚说,“贪婪的人,弱点是贪得无厌。虚伪的人,弱点是害怕真相。陈子坤的弱点,就是他的‘学术权威’身份。他所有的利益,都建立在这个身份之上。如果,这个身份,被摧毁了呢?”

  陆时衍的眼睛,亮了起来:“你是说……”

  “他既然想玩,那我们就陪他玩玩。”苏砚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不是想要玉璧吗?好,我给他。”

  “给他?”陆时衍愣住了,“你疯了?”

  “不,”苏砚摇头,“我是要,让他自己,亲手毁掉他想要的东西。”

  她转过头,看着陆时衍,眼中,闪烁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锐利而决绝的光芒。

  “陆时衍,”她说,“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

  第二天,苏砚主动联系了陈子坤。

  她告诉他,她愿意交出玉璧,但有一个条件。

  她要他,亲自来丽江,当面接收。

  陈子坤似乎对她的“妥协”,并不感到意外。他爽快地答应了,并表示,会带上他的团队,和相关的官方人员,一起前往丽江,举行一个正式的“文物交接仪式”。

  他似乎,已经将那块玉璧,当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

  一周后,陈子坤,带着他的团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丽江。

  他们住进了丽江最好的酒店,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大谈特谈他们“为国护宝”的决心和使命。

  他们的阵仗,搞得像一场盛大的“凯旋仪式”。

  交接仪式,被安排在“云迹工作室”的会议厅里。

  仪式当天,会议厅里,挤满了人。有陈子坤的团队成员,有官方派来的“见证人”,有闻讯而来的媒体记者,还有几个,被特意邀请来的“学术界同仁”。

  他们,都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姿态。

  苏砚、陆时衍、阿哲和林琛,则坐在会议厅的另一侧。他们的脸色,都很平静,平静得有些反常。

  仪式开始。

  陈子坤,作为“接收方”代表,发表了讲话。他再次重申了“云迹工作室”的“错误”,和他们“追回文物”的“艰辛”,并表示,这块玉璧,将被送往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宝”,永久收藏。

  他的讲话,赢得了一片掌声。

  然后,他看向苏砚,用一种,近乎施舍的语气说:“苏小姐,现在,你可以交出玉璧了吧?”

  苏砚看着他,没有立刻回答。她只是对着身边的陆时衍,点了点头。

  陆时衍站起身,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与苏砚那个一模一样的,防震防潮展示柜。

  展示柜里,放着一块玉璧。

  陈子坤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死死地盯着那块玉璧,眼中,充满了贪婪和渴望。

  “这就是你们盗掘的文物?”他问,声音,有些发抖。

  “是。”苏砚说,“但它,并不是你们想要的那块。”

  陈子坤愣住了:“你什么意思?”

  苏砚站起身,走到展示柜前,指着里面的玉璧。

  “你们想要的,是这块玉璧里,所隐藏的知识和智慧,对吗?”她问。

  陈子坤没有回答,但他的眼神,已经默认了。

  “好。”苏砚说,“那我就,让你们看看,这些知识和智慧,究竟是什么。”

  她对着陆时衍,再次点了点头。

  陆时衍,打开了展示柜的锁。

  然后,他拿出一个遥控器,按了一下。

  展示柜里,那套精密的光学仪器,启动了。

  特定的光谱,照射在玉璧上。

  玉璧上,那些深褐色的沁色,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它们像液体一样,在玉璧的表面,缓缓流动,最终,汇聚在了玉璧中央的圆孔里。

  圆孔里,射出一道柔和的光芒。

  光芒,照射在会议厅的投影幕布上。

  幕布上,出现了一幅,由光构成的,动态的画面。

  那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

  画面中,无数的“烟文”,像萤火虫一样,在空中飞舞。它们相互组合,相互变化,构成了一本本“书籍”,记录着那个部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科技和智慧。

  会议厅里,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看着幕布上的画面,看着那些神奇的“烟文”,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陈子坤,更是目瞪口呆。他死死地盯着幕布,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这是真的……”他喃喃自语,“它……真的存在……”

  苏砚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陈教授,”她说,“现在,你看到了。这块玉璧里,所隐藏的,是一个远古文明的全部智慧。它,价值连城。”

  陈子坤的眼睛,亮得像狼。

  “没错!”他激动地说,“它,必须属于国家!属于我们!”

  “不。”苏砚摇头,“它,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全人类。”

  她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所以,我决定,将它,公之于众。”

  陈子坤愣住了:“你……你说什么?”

  “我说,”苏砚提高了声音,“我决定,将这块玉璧里,所有的知识和智慧,全部公开。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它,学习它,利用它。”

  她的话,像一颗炸弹,在会议厅里,炸开了。

  所有人都震惊了。

  陈子坤,更是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跳了起来。

  “你疯了!”他尖叫道,“这是国宝!是国家的财产!你怎么能……怎么能公开它!”

  “为什么不能?”苏砚反问,“知识,本就该共享。智慧,本就该传承。将它锁在博物馆里,让它成为少数人炫耀的资本,还是将它公开,让它造福全人类,陈教授,你会怎么选?”

  陈子坤的脸,涨得通红。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当然不会选后者。

  他想要的,是这块玉璧的“独占权”。是利用它,来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来换取更多的利益。如果它被公开了,它就不再是“稀世珍宝”,而只是一堆“公开的数据”。它对他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你……你这是在犯罪!”他色厉内荏地吼道,“你这是在破坏国家文物!”

  “我破坏了什么?”苏砚冷笑,“我什么都没破坏。我只是,将它的真实面目,展示给了大家。倒是陈教授,你口口声声说要‘为国护宝’,但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你自己的私欲吧?”

  她对着陆时衍,使了个眼色。

  陆时衍,立刻将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到了投影仪上。

  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份份文件。

  “这是陈教授与赵启明的往来邮件,其中,多次提到了‘玉璧’,和‘如何利用它,获取最大利益’。”

  “这是陈教授名下的一家空壳公司,这家公司的股东,包括赵启明,和几位‘基金会’的高层。”

  “这是陈教授在瑞士银行的账户记录,其中,有几笔来自赵启明的,巨额的‘咨询费’。”

  “……”

  一份份文件,被投射在幕布上。

  陈子坤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他看着那些文件,身体,像筛糠一样,抖个不停。

  “你……你……”他指着苏砚,手指,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陈教授,”苏砚看着他,眼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冰冷的怜悯,“你口口声声说,我们是‘盗贼’。但真正的盗贼,是你自己。你盗取的,不仅是国家的财产,更是学术的尊严,和公众的信任。”

  她的话,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刺入陈子坤的心脏。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他完了。

  他的“学术权威”身份,他的名誉,他的利益链,都在这一刻,被彻底摧毁了。

  他像一只被戳破的气球,瞬间,萎靡了下去。

  ---

  会议厅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看着陈子坤,看着这个,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学术权威”,如今,却像一只丧家之犬,眼中,充满了震惊、鄙夷和嘲讽。

  那些媒体记者,更是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立刻围了上来,将话筒,对准了他。

  “陈教授,请问您对这些指控,有什么要说的吗?”

  “陈教授,您是否承认,您与赵启明,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

  “陈教授,您是否利用您的学术地位,为某些商业项目,进行‘背书’?”

  “……”

  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像子弹一样,射向陈子坤。

  他无言以对。

  他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官方派来的“见证人”,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们立刻与陈子坤,划清了界限,并表示,会立刻展开调查,严肃处理此事。

  陈子坤的团队成员,也作鸟兽散。他们生怕,被这件事,牵连到自己。

  一场精心策划的“文物交接仪式”,最终,变成了一场,陈子坤的“公开审判大会”。

  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身败名裂。

  ---

  风波过后,一切,渐渐平息。

  陈子坤,因为涉嫌贪污、受贿、和非法牟利,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他的“学术权威”身份,被彻底剥夺。他的所有学术成果,也被重新审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证实为“学术不端”,被撤销。

  他,从一个受人尊敬的教授,变成了一个,人人唾弃的阶下囚。

  而“云迹工作室”,则因为苏砚的“公开”决定,获得了公众的广泛赞誉。

  人们称赞她,有勇气,有担当,有远见。

  那块玉璧,也因此,获得了“智慧之璧”的美誉。

  苏砚,履行了她的承诺。

  她将玉璧里,所有的“烟文”信息,整理成了一份庞大的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公开。

  一时间,全球的学者、科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都涌入了这个数据库,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那些,来自远古的智慧。

  它,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一场,关于“古代文明”、“生态智慧”、“和未来科技”的,大讨论。

  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甚至根据玉璧中描述的技术,启动了新的研究项目。
  http://www.c8e.cc/44964/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