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杂草小丫头生存指南 >第151章 岭南的生猛鲜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51章 岭南的生猛鲜活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在经历了一场小风波后,虽未危及自身,但云妮儿也未敢再多做停留,次日便催促车夫继续南行。马车离开赣江流域,开始进入蜿蜒起伏的梅岭山区。梅岭,又称大庾岭,是自古以来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通道,一条古老的青石路在崇山峻岭间盘旋,路旁古木参天,梅树成林,可以想见冬日梅花盛开时的盛景,但此刻盛夏,只见满目苍翠。

  山路愈发崎岖,气候也与岭北迥异,空气湿热得如同浸水的棉絮,紧紧包裹着人,动辄一身黏汗。卓娜出生在北地,数月的奔波本也依旧雀跃,但显然极不适应这闷热,精神也有些萎靡,常常趴在车窗边,看着外面似乎永无止境的绿色发呆,云妮儿不停地用扇子为她扇风,心中也暗自焦灼,只盼能早日穿过这漫长的岭道。

  车夫是老行伍,对此倒似习以为常,他告诉云妮儿,翻过这道岭,便是岭南地界,风物人情与北方乃至江南都将大不相同。途中,他们在岭脊一处古老的关隘——梅关稍作休息,关楼巍峨,石壁斑驳,默默见证着无数商旅、迁客、征夫由此南来北往。站在关楼上,北望是层峦叠嶂的来路,南眺则云雾缭绕,一片未知的岭南天地隐约可见,云妮儿顿时心生一种跨越界限,天地任我逍遥的感觉。

  下岭的路似乎比上岭更为陡峭漫长。随着海拔降低,植被愈发茂密葱茏,出现了许多云妮儿从未见过的热带植物,巨大的芭蕉叶,高大的棕榈树……

  这日傍晚,他们终于抵达了岭南的第一个重要城镇——南雄。一入城,一股与北方、江南截然不同的、充满异域风情的热浪便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建筑多采用骑楼样式,楼下开店,楼上住人,长长的廊道为行人遮阳避雨。街上行人肤色较深,穿着也多轻薄短小,男女老少大都趿拉着木屐,走起路来“踢踏”作响,说话的口音更是侬软绵长,如同唱歌一般,云妮儿几乎一句也听不懂。各种摊贩售卖着琳琅满目的热带水果——黄澄澄的芒果、红艳艳的荔枝、奇形怪状的菠萝蜜、还有浑身是刺的“番鬼荔枝”,许多都是云妮儿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他们寻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客邸住下。云妮儿安置好疲惫的卓娜,让她先小睡一会儿,然后便独自下楼,想寻些吃食,也顺便探探这岭南风味。客邸的堂倌是个机灵的本地少年,会说几句生硬的官话,见云妮儿是北方来的生客,便热情地推荐道:“娘子,尝……尝碗我们岭南的 ‘及第粥’ 吧!好……好意头!生滚的,鲜得很!”

  及第粥?好吉利的名字,云妮儿点了点头。只见那堂倌端来一个小泥炉,上面坐着一个带柄的厚壁小砂锅,锅里预先熬好的白粥底正微微滚沸。旁边一个托盘里,放着几样生料:切得薄如纸张的猪肝、粉嫩的猪腰片、剁碎的猪肉末、以及几条新鲜的猪肠。堂倌熟练地将这些生料依次投入滚粥中,用长筷快速搅散,不过片刻,待那猪肝腰片刚刚断生,颜色转变,便立刻撒上一把碧绿的葱花和几粒油炸花生米,连锅一起端到了云妮儿面前。

  “娘子,趁热食!”

  云妮儿好奇地看着这碗热气腾腾、配料丰富的粥品。粥底绵密,米粒几乎化开,呈现淡淡的奶白色。她用勺子轻轻搅动,猪肝嫩滑,猪腰脆爽,肉末鲜甜,猪肠嚼劲十足,各种口感交织在一起,而那粥水则完美地吸收了所有食材的鲜味,温润顺滑,滋味醇厚。尤其是在这湿热难当的岭南夏夜,喝上这样一碗滚烫却异常鲜美的粥,竟有种以热制热、发汗解郁的舒畅感。这“及第”之名,据说源于旧时赶考书生喜食此粥以求吉利,倒也贴切,云妮儿想,定要带一碗给卓娜尝尝,回到家也要试试给小安煲上一锅。

  她一边吃,一边观察着客邸里其他食客。发现岭南人似乎尤其偏爱粥品和“生滚”的吃法,除了及第粥,还有鱼片粥、肉丸粥等,都是将生鲜食材投入滚烫的粥底中瞬间烫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鲜嫩本味。这与她之前所学的慢火煨炖、文火蒸制等追求醇厚绵长的烹饪方式,又有了鲜明的区别,更注重瞬间的火候与食材的新鲜本味。

  吃完粥,云妮儿觉得身上出了一层薄汗,反而比之前清爽了些。她打包了一碗粥,又向堂倌打听此地还有何特色。堂倌指着街对面一个灯火通明、香气四溢的摊档说:“那边…… ‘牛杂’ !也好食!”

  云妮儿走近那牛杂摊,只见一口大锅里,深褐色的汤汁咕嘟咕嘟地翻滚着,里面沉浮着牛肚、牛肠、牛肺、牛膀、萝卜等,香气浓郁复杂,带着一种她从未闻过的、类似于香料却又有些不同的气味。摊主见她是生客,便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官话夹杂着手势介绍,说这汤里放了“陈皮”、“八角”、“沙姜”等岭南特有的香料。云妮儿要了一小碗,那牛杂炖得极其软烂入味,汤汁咸鲜中带着一丝微甜和浓郁的香料气息,风味独特,与北方的羊杂汤风格迥异,却别有一番魅力。

  她看着那锅中翻滚的褐色汤汁,以及摊主添加的那些陌生香料,心中若有所悟。这岭南之地,因气候湿热,物产与北方大不相同,烹饪上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尤其善于利用各种本地香料来调味、祛湿、开胃。无论是生滚粥的“鲜”与“快”,还是牛杂的“浓”与“香”,都体现了岭南人适应环境、就地取材的饮食智慧。

  回到客邸房间,卓娜还在熟睡,云妮儿将装粥的小盅轻放在桌上,推开窗,望着南国深邃的夜空和远处隐约传来的、腔调如唱戏的南音,心中充满了感慨,这梅岭古道,从地理位置上是一条分界线,也是一条文化与味觉的分水岭,跨过此岭,她真正进入了一个风物迥异、充满未知的新世界一般,所有的这些生猛、鲜活仿佛都塞进了她的行囊。
  http://www.c8e.cc/45124/3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