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符号传习通商路 粟种初至启新篇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农民将军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东汉不三国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西境交易点的议事房外,晨霜还未褪尽,各部落的代表已捧着兽皮登记板排起长队。今日是“三维贡献制”定下后的首个分配日,原本杂乱的储盐场被隔出三条通道,分别对应“防御贡献核对”“生产数据登记”“资源兑换结算”,通道口立着小木亲手制作的木牌,上面用烧红的铁针烙着清晰的符号——□、△、○依次排开,连不识字的孩童都能一眼认出。议事房的土墙被重新糊过,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两卷崭新的兽皮“分配册”,这是小木带领三名学徒赶制的,用鞣制过的硬牛皮做底,防水耐存。左侧册子上,□(防御)、△(生产)、○(商道)三大类符号下,密密麻麻刻着各部落的贡献数据,右侧册子则对应着盐、铁料、钢器的兑换记录,每一笔都用不同颜色的矿石粉做了标记——蓝色代表已核对,红色代表待结算。
“沙豆首领,你的登记板呢?”负责核对数据的月氏长老抬起头,目光落在沙鼠部落代表身上。沙豆连忙从怀里掏出一块巴掌大的桦木板,板上没有符号,而是用细麻绳系着三颗小石子、一小撮麦种和半块盐晶。他黝黑的脸涨得通红,声音细若蚊蚋:“长老,我……我还是画不好符号,就用这些代替——三颗石子是我们守补给站的人数,麦种是帮风蚀部落收的麦子,盐晶是上个月的结余。”
周围传来几声低笑,沙豆的头埋得更低了。他年近四十,是沙鼠部落最年长的族人,可手指粗笨,上次议事会上学的符号,转头就忘,小木画的□在他手里总变成歪歪扭扭的圆圈。
“笑什么?”一道清亮的声音传来,小木抱着一摞木刻符号模板快步走来,模板是用软木刻的,正面是凸起的符号,反面刻着对应的部落贡献。他将一块刻着□的模板递给沙豆:“按这个印就行,把炭粉涂在模板上,用力一按,符号就出来了。”说着拿起沙豆的桦木板,示范起来——涂粉、按印、轻敲,一个标准的□立刻出现在木板中央,边缘整齐,比手绘的还清晰。
“这、这太方便了!”沙豆惊喜地接过模板,像捧着珍宝似的摩挲着,“小木大师,这个能送给我吗?我回去教部落的族人都用这个。”
“本来就是给大家准备的。”小木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大把模板,分给排队的各部落代表,“每个部落都有三套,□、△、○各一块,背面刻着使用方法。以后登记不用再画,直接印就行,省事儿还不会错。”
骚动刚平息,另一边又起了争执。“凭什么说我们虚报人数?”蛮石部落的石夯拍着桌子,钢锤般的拳头砸得木桌嗡嗡作响,“我们部落上个月明明派了二十五人守盐湖据点,你这里只记了二十人,少算的五人怎么说?”
月氏长老不慌不忙地翻开左侧的分配册,指着其中一页蓝色标记的记录:“石夯首领,你看这里——盐湖据点的轮岗记录,上个月初五到十五,你们部落确实是二十五人,但十五之后,有五人被调去帮赤牙大师运锰石,这是风烈首领签字的调令,用钢刀刻的,不会错。”他说着从册子夹层里抽出一片竹片,竹片上刻着风烈的专属记号——一把扬起的钢刀,旁边是歪扭的“五人”二字。
石夯凑过去一看,竹片上的钢刀记号确实是风烈的,他顿时没了脾气,挠了挠头:“嗨,我把这茬忘了!那五人回来只说运石头累,没提调令的事。”
“这就是登记的好处。”那时不知何时站在门口,他刚从冶铁坊赶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硫磺味,“每个部落的调动、贡献,都要记在册子上,有凭有据,谁也赖不了,谁也亏不了。”他走到石夯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少算的五人贡献,会算到这个月的账上,不会让你们吃亏。”
石夯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结实的牙齿:“我就信阿石首领!有这册子在,谁也别想蒙混过关。”
上午的核对工作一直持续到正午,太阳升到头顶时,各部落的贡献数据终于全部核实完毕。小木拿着炭笔,在右侧兑换册上快速记录,他的笔尖沾了些树脂,写出来的符号更清晰持久。“蛮石部落,防御贡献二十人,生产贡献零,商道贡献零,应得盐二十斤,兑换钢矛两把,扣除铁料十斤,结余盐五斤,记为☆(5)。”
石夯看着兑换册上的记录,符号和数字一目了然,他在旁边按了个手印——这是新规里的“确认标记”,比画记号更省事。“两把钢矛,正好给新加入的年轻人用,比石矛厉害多了!”
“风蚀部落,防御贡献五人,生产贡献五百亩麦子,应得盐一千零五斤,兑换钢制镰刀五十把,扣除铁料五十斤,结余盐三百斤,记为☆(300)。”沙砾看着那串代表盐的☆符号,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让族人抬来十个空陶瓮,“这些盐要分一半腌肉,一半留着换水禾种子,明年我们要种到八百亩!”
最热闹的当属黑铁部落的摊位,铁山带来了三十块沉甸甸的铁矿石,每块都有巴掌大,泛着深褐色的光泽。“赤牙大师,这些铁矿纯度有六成,按规矩能换多少钢料?”他捧着矿石,眼神里满是期待——黑铁部落挖了一辈子铁矿,却一直用着石制采矿工具,效率极低,这次终于能换钢制工具了。
赤牙正在用钢锤敲打一块铁锭,火星溅在他的护目镜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他放下锤子,拿起一块铁矿石,用钢刀刮了刮,粉末落在掌心:“不错,纯度比上次高。三十块铁矿共三十斤,按10斤铁矿换1斤钢料算,能换三斤钢料,够打三把钢制矿镐了。”
“三把?太好了!”铁山激动地跳了起来,“有了钢镐,我们一天能挖一百斤铁矿,下个月就能换十把,用不了半年,我们部落就能全换上钢制工具!”他小心翼翼地接过赤牙递来的钢料,那钢料泛着青白色的光,比铁矿石重了不少,握在手里格外踏实。
兑换工作一直持续到傍晚,夕阳将交易点的影子拉得很长,各部落的族人都满载而归——蛮石部落扛着钢矛,风蚀部落抱着镰刀,黑铁部落捧着钢料,沙鼠部落的沙豆也用三颗石子换了半瓮盐,脸上笑开了花。储盐场的盐瓮少了大半,但每一笔都记录在案,结余的盐量用蓝色矿石粉标在兑换册的末尾,清晰明了。
“符号和册子真是好东西。”月氏长老收拾着分配册,感慨地说,“以前分物资,全靠脑子记,过几天就乱了,难免有矛盾。现在有了这些,谁多拿谁少拿,一看就清楚,再也没人争了。”
小木蹲在地上,正在完善他的符号体系。他在一块新的兽皮上,画了个□里面套着△的符号,旁边写着“据点屯田”;又画了个○连着●的符号,代表“商队换珍珠”。“以后部落的合作越来越多,符号也要跟着变,要能记更复杂的事。”他指着新画的符号,“比如这个,□是据点,△是农田,合起来就是在据点周围种庄稼,比分开记清楚多了。”
那时拿起兽皮,仔细看着上面的符号,眼里满是赞许:“小木,你可以组建一个‘符号传习队’,每个部落选两个年轻人,跟着你学符号和记账方法。等所有部落都能用符号记账,我们就能做一本‘联盟总册’,把全联盟的资源、人口、土地都记下来,以后做规划就有依据了。”
“我明天就去办!”小木兴奋地说,他早就想推广符号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尘土飞扬,隐约能听到骑兵的呼喊声。“是商队!是月氏部落的商队回来了!”负责了望的族人高声喊道,手指着西边的戈壁方向。
月驰第一个冲了出去,他的骑兵队一直在等这趟商队——这是新规实施后,月氏部落派出的第一支远程商队,目的地是西域的于阗部落,去时带了五十瓮盐和二十把钢刀,回来时据说有重大收获。
马蹄声越来越近,二十名骑兵出现在视野里,他们的马鞍上挂着沉甸甸的货袋,有的还牵着额外的骆驼,骆驼背上的货箱用兽皮紧紧包裹着,上面印着月氏部落的弯刀记号。为首的骑兵看到月驰,兴奋地挥舞着手臂:“队长!我们回来了!大丰收!”
商队刚在交易点停下,月驰就迫不及待地掀开一个货箱,里面露出了堆积如山的丝绸——这些丝绸比之前从西域换来的更轻薄,颜色也更鲜艳,有大红、明黄、靛蓝等多种颜色,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于阗部落的首领说,这些丝绸是他们最新织的,用了新的染料,能卖大价钱!”为首的骑兵说道,又掀开另一个货箱,里面是一堆晶莹剔透的宝石,有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比之前换来的更大更纯。
“这些都好,但不是最重要的。”为首的骑兵神秘地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递给月驰,“您看这个,于阗部落的人说,这是西边粟末部落的特产,比麦子还高产,耐干旱,适合在草原上种。”
月驰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些黄澄澄的颗粒,比麦子粒小一些,形状呈圆球形,表面光滑,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这是什么?”他转头看向赶来的那时和小木。
那时接过布包,倒出几粒放在手心,仔细观察着。这些颗粒质地坚硬,比麦子更饱满,颜色是深黄色,带着自然的光泽。“于阗部落的人有没有说它的名字?怎么种?”
“说了,叫‘粟米’!”为首的骑兵回答道,“粟末部落的人说,这种粟米不用种在水田里,旱地里就能长,三个月就能成熟,一亩地能收两石,比小麦还耐旱,就算遇到小旱,也能有收成。他们还说,粟米磨成粉能做饼,煮成粥还能当药,治拉肚子特别管用。”
“耐旱、高产、能入药?”麦隆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挤开人群,凑到那时身边,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粒粟米,“阿石首领,这东西要是能在我们的盐碱地屯田点种,就能解决干旱年份的粮食问题!我们的小麦和水禾都需要水,遇到旱年就减产,这粟米要是真耐旱,就能作为后备粮种!”
小木也凑了过来,用放大镜仔细看着粟米——这放大镜是他用琉璃打磨的,能把细小的东西放大好几倍。“粟米的外壳很坚硬,能保护里面的胚芽,播种的时候不容易坏。而且颗粒小,重量轻,方便运输和储存,比麦子还适合作为军粮。”他顿了顿,又说,“我们可以先在盐碱地屯田点试种,那里的土地比较干旱,正好适合测试它的耐旱性。”
那时点了点头,他知道,这粟米的出现,对联盟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联盟的地盘越来越大,从湿润的湖泽到干旱的戈壁,地形复杂,粮食作物单一一直是隐患,小麦和水禾都需要充足的水分,遇到旱年就可能减产,而粟米耐旱高产,正好能弥补这个缺口。
“立刻把粟米分成三份,一份交给麦隆,在盐碱地屯田点试种;一份交给湖泽部落,在湖边的旱地里试种;一份留给小木,研究它的生长习性,看看能不能改良。”那时果断下令,“商队的族人辛苦了,先去休息,明天我们再详细商议粟米的种植计划和商队的奖励分配。”
麦隆小心翼翼地接过粟米,像捧着稀世珍宝似的,他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试种计划——选十亩最干旱的土地,分成五块,用不同的方法播种,记录生长情况,确保能尽快掌握粟米的种植技术。
当晚,议事房的灯火又亮了起来。月氏部落的商队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于阗部落对联盟的钢器和盐需求量极大,愿意用三倍的丝绸和宝石交换;更西边的粟末部落,人口众多,擅长种植和鞣制皮革,拥有大量的牛羊,对联盟的钢器和商道贸易很感兴趣,希望能和联盟建立联系。
“粟末部落有百万亩良田,全种着粟米,他们的粮仓堆得像小山一样。”为首的骑兵说道,“他们的首领说,要是联盟能提供钢器,他们愿意用粟米和皮革交换,还能帮我们打通通往更西边波斯部落的商道。”
“波斯部落?”那时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之前从于阗部落的人口中听说过这个名字,据说波斯部落拥有先进的冶铁技术和纺织技术,还有独特的香料和宝石,是西域最富有的部落之一。
“没错,波斯部落的商队每年都会去粟末部落交易,他们的香料能让食物变得更香,宝石比于阗部落的更珍贵。”为首的骑兵回答道。
议事房里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大家都没想到,一趟商队不仅带来了粟米这种新粮种,还带来了和粟末、波斯部落建立联系的机会。月驰兴奋地说:“我们可以组建一支大型商队,带着钢器、盐和水禾种子,去拜访粟末部落,邀请他们加入联盟,这样我们的商道就能延伸到波斯部落,联盟的财富会越来越多!”
“但我们也要做好准备。”白煞突然开口,他最近一直在负责草原西侧的情报工作,“粟末部落虽然擅长种植,但周围有几个掠夺部落,比如‘狼头部落’和‘鹰爪部落’,他们经常掠夺粟末部落的粮食,要是我们和粟末部落建立联系,很可能会和这些掠夺部落发生冲突。”
“冲突怕什么?”石夯拍着桌子,“我们有钢器,有联合防御军,还有新的规则和符号,就算他们来,我们也能把他们打回去!”
那时点了点头,他知道,向西拓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但联盟已经不是以前的小部落了,有了完善的规则、先进的技术和团结的部落,他们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商队的奖励先按新规结算,五十瓮盐和二十把钢刀换来的物资,扣除成本,剩下的利润按商道贡献分给月氏部落。然后,组建一支由月氏、风牧、草甸部落组成的联合商队,由月驰带队,三天后出发,去拜访粟末部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语气坚定:“我们不仅要把粟米带回来,还要把粟末部落拉进联盟,把商道通到波斯部落,让联盟的文明和财富,传遍整个西域草原!”
议事房的灯火彻夜未熄,火把跳动的光芒映着墙上的分配册和符号,映着每个人兴奋的脸庞。窗外,月光洒在西境交易点的土地上,储盐场的盐瓮泛着白霜,冶铁坊的炉火依旧明亮,远处的草原上,新播种的水禾正在发芽,粟米的种子也即将入土。
联盟的发展,就像这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了希望。符号的普及让规则落地生根,新粮种的出现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商道的延伸让财富不断涌入,而那些潜藏在西域草原的挑战,也将成为联盟成长的新阶梯。
三天后,联合商队如期出发。月驰骑着高大的良马,走在队伍最前面,他的马鞍上挂着新制的钢刀和符号登记板,身后是五十名骑兵和二十辆装满物资的木轨车,车上载着钢器、盐、水禾种子和记录着联盟规则的兽皮册。队伍浩浩荡荡,朝着西域的方向前进,马蹄声踏过戈壁,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一条通往未来的金色道路。
那时站在交易点的高台上,望着商队远去的背影,手里握着一把新炼的钢剑。剑刃锋利,映着朝阳的光芒,也映着他眼中的坚定。他知道,联盟的征程还在继续,新的故事,即将在西域的草原上拉开序幕。
http://www.c8e.cc/45665/2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