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解决饥荒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农民将军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东汉不三国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红色莫斯科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此时,港口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数万名身着深蓝色海军制服的士兵,在码头上列成了整齐的方阵。数十艘涂装成灰色的钢铁战舰——虽然大多还是木壳包铁的过渡型号,但那高耸的烟囱和黑洞洞的侧舷炮位,足以让七海战栗——静静地停泊在港湾内,仿佛一群收敛了爪牙的巨兽,在等待着兽王的归来。
商砚辞站在观礼台上,身旁站着的是同样一身戎装的方琅琊。
三十岁的方琅琊,美得令人窒息。那是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充满了智慧与力量的美。她不再是当年那个为了逃避追杀而奔波的少女,她是景国的卫生与教育部部长,是无数人心中的“药神”。岁月没有在她的眼角刻下皱纹,反而赋予了她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仪。
“来了。”方琅琊轻声说道,她放下了手中的黄铜单筒望远镜。
海平线上,出现了一个黑点。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一支庞大得令人咋舌的舰队,缓缓地、却又坚定地从海雾中显露出身形。
为首的那艘旗舰,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它的船帆破烂不堪,那是穿越咆哮西风带留下的勋章;它的船舷上布满了藤壶和不知名海怪撞击留下的凹痕;它的烟囱里喷吐出的黑烟断断续续,仿佛一位垂暮的老人在进行最后的喘息。
但它依然昂着头。
在那高耸的桅杆顶端,一面残破不堪、却依旧鲜红如血的“景”字龙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是蒋梦!”
“远洋舰队回来了!!”
码头上的欢呼声,瞬间炸裂,直冲云霄。
汽笛齐鸣。百炮齐发。
二十四响礼炮,是对凯旋英雄的最高致敬。
旗舰“开拓者号”缓缓靠岸。生锈的锚链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重重地砸进水中。
舷梯放下。
一个身影,踉跄着走了下来。
那是蒋梦。
那个曾经桀骜不驯、满嘴脏话的海盗王,那个曾经在南澳岛上不可一世的枭雄,此刻却像个乞丐。他的一条腿瘸了,用一根不知从哪种异兽骨头打磨成的拐杖支撑着;他的左眼戴着一只黑色的眼罩;他那原本黝黑的皮肤,如今被海风吹得如同干裂的老树皮。
但他还没死。
不仅没死,他仅存的那只右眼里,燃烧着一种比黄金还要耀眼、比烈火还要炽热的狂喜。
他拒绝了卫兵的搀扶,一步一拐,极其艰难地走到了商砚辞和方琅琊面前。
“商相……方部长……”
蒋梦的声音沙哑,像是喉咙里含着一把沙子。他试图行个军礼,但手臂颤抖得厉害。
“老子……幸不辱命!”
他猛地转过身,对着身后那些同样如同野人般的船员大吼一声:
“抬上来!!”
四个精壮的水手,小心翼翼地抬着两口巨大的、用油布层层包裹的箱子,走了上来。
全场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两口箱子上。有人在猜测里面是不是传说中印加帝国的黄金,有人在猜是不是某种长生不老的仙草。
蒋梦颤抖着手,拔出腰间那柄已经卷刃的佩刀,猛地挑开了油布。
“哗啦——”
箱盖被掀开。
没有金光闪闪。没有宝石璀璨。
箱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堆沾满了泥土的、外皮粗糙的疙瘩,以及一根根被晒干的、金黄色的棒子。
人群中传来一阵失望的叹息。
“土疙瘩?”
“这就是死了几千个弟兄换回来的东西?”
“这就是黄金?”
“闭嘴!!”商砚辞突然发出一声暴喝。他从未如此失态过。他几步冲下高台,不顾地上的泥泞,直接跪在那两口箱子面前。
他的手,颤抖着,抚摸过那些粗糙的马铃薯,抚摸过那些金黄的玉米颗粒。他的眼中,竟然泛起了泪光。
“这不是黄金。”商砚辞举起一颗土豆,转身面对着那数万名疑惑的士兵和百姓,声音因为激动而破音,“黄金不能吃!黄金救不了命!但这东西……这东西能!”
“这叫土豆!亩产可达数千斤!这叫玉米!耐寒耐旱,山地沙地皆可活!”
“有了它们,景国再无饥馐!有了它们,我们的孩子再也不会因为一碗稀粥而卖身为奴!有了它们……我们的人口可以翻倍!我们的国力可以翻倍!”
“蒋将军带回来的不是宝藏……”方琅琊也走了下来,她轻轻拿起一根玉米,眼中满是敬畏,“他带回来的,是景国万世的基业,是这个民族繁衍不息的火种!”
“轰——”
这一次,人群不再是叹息,而是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甚至带着哭腔的欢呼。
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什么比“吃饱饭”这三个字,更具有神圣的重量。
蒋梦看着这一幕,咧开干裂的嘴唇,笑了。他身子一歪,终于力竭,倒在了商砚辞的怀里。
“老子这辈子……值了。”他喃喃自语。
江南,鱼米之乡。
但今年的江南,与往年不同。
秋收的季节,稻浪翻滚,却不是那种常见的、稀疏的浅黄色。这里的稻田,呈现出一种厚重的、压得稻秆都直不起腰来的深金色。
一位穿着打满补丁的工装、裤腿卷到膝盖、浑身泥点子的老农,正蹲在田埂上,像抚摸孩子一样抚摸着沉甸甸的稻穗。
如果不说,谁能想到,这位看起来比老农还像老农的人,竟然是景国的“农林部部长”,帝国一等侯爵——韩苗。
也是一位穿越者。
十年前,他带着商砚辞的嘱托和一袋种子,躲进了海南的深山。十年后,他带着这名为“杂交水稻”的神迹,走出了实验室,走向了田野。
“部长,数据出来了。”
一名年轻的技术员拿着记录本,兴奋得满脸通红地跑过来,“这块试验田,亩产……亩产破一千斤了!!”
“一千斤……”
韩苗浑浊的老眼里,瞬间涌出了泪水。
在这个时代,普通水稻亩产不过两三百斤。一千斤,这是神迹,是颠覆,是奇迹。
“好……好……”韩苗颤巍巍地站起来,却因为蹲得太久,眼前一黑,差点栽进水田里。
技术员连忙扶住他。
“部长,您该休息了。您的身体……”
“休息个屁!”韩苗骂了一句,却笑得比谁都开心,“快!发电报给京城!告诉商相,告诉方部长……我韩苗,没给咱们穿越者丢脸!这饭碗,咱们端稳了!!”
远处,收割机(虽然还是原始的蒸汽动力牵引式)正在轰鸣。那一排排倒下的稻浪,如同金色的海啸,将那个曾经伴随着饥饿与死亡的旧时代,彻底淹没。
http://www.c8e.cc/46021/2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