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烽烟骤起与遗产低语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第一百八十二章 烽烟骤起与遗产低语

  北境的春天来得迟缓,残雪仍顽固地附着在背阴的山坡,但风中已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以及……若有若无的火硝气味。

  铁山关外的草原,看似平静,却如同绷紧的弓弦。镇远侯郭猛派出的精锐斥候,如同幽灵般在枯黄的草海中潜行,终于带回了至关重要的情报——黑狼部主要的火药试验与制作工坊,位于距离铁山关三百里外的一处名为“黑石谷”的隐秘之地。山谷易守难攻,且有重兵把守。

  几乎在同一时间,边境的烽燧接连燃起了示警的狼烟。大规模的黑狼部骑兵,正在边境线附近异常集结,其先锋甚至开始小股袭扰唐军的巡逻队和外围哨所。种种迹象表明,兀术已经按捺不住,决定在唐军火器营完全成熟之前,主动发起进攻,试图以骑兵的传统优势,撕开唐军的防线。

  战争,已不再是阴影下的威胁,而是扑面而来的现实。

  郭猛站在铁山关高大的城楼上,望着远处天地相接处扬起的尘土,脸色冷峻如铁。他深知,这将是一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场的战争。敌人的骑兵依旧剽悍,但更可怕的是,他们手中可能已经掌握了不成熟但足以造成混乱的火药武器。

  “传令!”郭猛的声音在风中显得异常沉稳,“各军按预定方案,进入防御位置!弩炮上墙,滚木礌石备足!火器营一队、二队,携‘轰天雷’及‘火铳’上西侧城墙,听号令行事!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铁山关这座北境雄关,如同苏醒的巨兽,开始展现出它狰狞的獠牙。士兵们奔跑的身影,金属甲胄的碰撞声,弩炮绞盘转动的嘎吱声,交织成一曲大战前的肃杀乐章。

  年轻的火器营士兵们,紧握着手中造型粗糙却蕴含可怕力量的“火铳”,或看着脚下竹筐里黑黝黝的“轰天雷”,手心渗出汗珠,既有紧张,也有一种参与开创历史般的兴奋。

  **\\* \\* \\***

  战争的阴云笼罩北境时,万里之外的南海,“望唐堡”的建设却在稳步推进。营地的木栅栏被加固,简易码头得以扩展,来自鹰栖岛的补给船定期抵达,带来了更多的工具、人员和给养。

  格物分院的博士和学者们,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那处神秘遗迹的深入研究上。遗迹的核心,那座宏伟的观星台,其建筑结构的精妙令所有人叹为观止。石材的切割严丝合缝,无需灰泥粘合便坚固异常,其朝向与某些特定星辰的方位存在着精确的对应关系。

  而真正的突破,来自于对那些刻满奇异符号的石碑的解读。

  一位专精于上古符文和数理逻辑的老博士,在连续多日不眠不休的比对和推演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些符号并非纯粹的表意或表音文字,而更像是一种高度逻辑化、数学化的“公式”或“编码体系”!它们似乎是在描述某种宇宙的规律,或者……某种能量的运用方式!

  “陛下,娘娘,”老博士在通过特殊信道送回长安的密奏中,以激动到颤抖的笔触写道,“老臣愚见,此遗迹所载,绝非寻常文明遗产。其观星台,非仅用以观测,更似某种……汇聚或引导无形能量之装置!石碑符号,或为操纵此装置之‘钥匙’!若此猜想为真,其价值,远超任何金银矿藏!”

  密奏中还附上了几个初步破译出的、意义不明的符号组合,以及老博士根据观星台结构反推出的、关于能量流动路径的草图。

  这封密奏被以最高机密等级,直接送到了李瑾和林薇的御案前。

  林薇看着那些陌生的符号和草图,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她来自另一个拥有高度科技文明的世界,虽然此世物理规则或有不同,但老博士的描述,让她瞬间联想到了诸如“能量矩阵”、“场域操控”等概念。如果这座遗迹真的涉及到了这种层次的知识,那么它所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进步”,而是一次认知层面的颠覆!

  “亚特兰蒂斯……”她再次低语这个词汇,心中的预感愈发强烈。这失落的文明,留给后世的,恐怕不仅仅是传说。

  “必须加快破译速度!”李瑾斩钉截铁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传令望唐堡,集中所有资源,优先保障遗迹研究!所需人手、物资,不惜一切代价供应!同时,保密等级提到最高,所有研究成果,未经朕与皇后许可,不得泄露分毫,尤其是对‘大秦’人!”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帝国超越所有对手,甚至重新定义世界格局的关键。但与此同时,一股深沉的忧虑也萦绕心头——如此强大的力量,帝国,真的准备好了吗?驾驭不当,是否会被其反噬?

  **\\* \\* \\***

  就在帝后二人为新岛的惊人发现而心潮澎湃又忧心忡忡时,户部侍郎王适之,再次于一次小范围的财政会议上,“适时”地提起了国库开支问题。

  “陛下,北境战事已起,军费开支如流水;新岛勘探研究,所耗亦是不菲。国库存银,已不足三月之用。若再不设法开源,恐……”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不言自明。

  这一次,他没有直接提议加税,而是呈上了一份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致仕老臣联名上书的奏折。奏折中,这些老臣以“体恤圣忧”、“为国分难”为名,建议朝廷发行“特别国债”,向民间富户,尤其是“近年来因新政获利颇丰之工坊主、商贾”借款,以解燃眉之急,待国用宽裕时再行偿还。

  这看似是一个比加税更“温和”、更“两全其美”的方案。但李瑾和林薇都清楚,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将财政压力通过“借款”的形式转嫁给新兴阶层,同样会引发不满,而且,一旦朝廷开始依赖这种借贷,其背后隐含的,是对皇权财政能力的某种制约。

  “国债之议,容后再议。”李瑾再次压下提案,但语气已不如上次坚决。北境的烽火和新岛的研究,都像两个无底洞,吞噬着帝国的财力。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和选择,都不多了。

  王适之低头称是,嘴角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他知道,压力正在累积,皇帝的坚持,不会太久。

  帝国的天空,北境狼烟与海外遗产的低语交织,内部财政的绳索则在悄然收紧。李瑾感到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四面八方而来的力量,正拉扯着他和他所珍视的一切,驶向一个吉凶未卜的未来。而林薇,则紧紧握着他的手,目光投向窗外那片被宫墙分割的天空,心中默念:无论前方是何等的阴影,他们都必须找到驾驭那“进步”巨兽,乃至这更古老的“遗产”巨兽的方法。为了帝国,也为了他们共同守护的未来。
  http://www.c8e.cc/46414/3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