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音乐版权拓展至航空领域,文化传播新场景
推荐阅读:
重生都市仙帝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快穿101次:男神,帅炸天!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枯坐三千载,我破庙石像人前显圣
厉元朗水婷月全文免费
正义的使命最新章节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2040 年秋,当中国国际航空 cA1301 次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缓缓升空,机舱内响起《丝路回响》专辑中《长安未央》的悠扬旋律时,一场 “空中丝路文化之旅” 正式拉开序幕。这是林晚星团队推动音乐版权跨界的又一创新尝试 —— 将《丝路回响》《世界之声》等专辑的音乐版权拓展至全球航空领域,通过 20 家航空公司的航班起降时段与机上娱乐系统,让乘客在万米高空感受丝路音乐的魅力,也为文化传播开辟了 “流动的新场景”。“航空场景的特殊性在于‘封闭性与陪伴性’,” 林晚星在与航空公司的合作洽谈会上说,“乘客在航班上有相对完整的时间,能更专注地聆听音乐;而丝路主题的音乐,既能缓解飞行的枯燥,又能让乘客在无形中了解丝路文化。我们希望让每一趟航班,都成为‘空中丝路文化驿站’。”
早在合作启动前半年,林晚星团队便联合专业航空服务调研机构,对全球 10 万余名乘客开展 “航空音乐偏好” 调查,同时与航空公司机务、客舱服务部门深度沟通,最终明确航空场景对音乐的核心需求 ——“起降时段需舒缓减压”“机上娱乐需多元适配”“长途航班需主题化内容”,为 “丝路主题航空音乐库” 的构建奠定基础。
调研数据显示,乘客对航空音乐的需求呈现明显的 “场景差异”:
航班起飞时段(0-30 分钟):78% 的乘客偏好 “节奏舒缓、旋律悠扬” 的音乐,希望缓解起飞时的紧张情绪,如钢琴、古筝独奏曲目;
航班巡航时段(30 分钟后 - 降落前 1 小时):65% 的乘客愿意尝试 “多元文化、主题鲜明” 的音乐,尤其对 “有故事性的音乐专辑” 兴趣浓厚;
航班降落时段(前 1 小时 - 落地):82% 的乘客倾向 “节奏轻快、氛围轻松” 的音乐,帮助调整状态,适应即将抵达的目的地。
同时,航空公司也提出 “定制化需求”—— 不同航线的乘客文化背景不同,需匹配差异化的曲目:如中国国际航空的国内航线,乘客更接受中文歌词或纯音乐曲目;阿联酋航空的中东航线,需加入阿拉伯语版本的丝路音乐;埃及航空的非洲航线,则希望增加非洲传统乐器演奏的曲目。
“调研让我们明白,航空音乐不是‘简单的曲目堆砌’,而是要‘精准匹配场景与人群’,” 晚星娱乐音乐版权事业部负责人说,“比如起飞时段选《丝路回响》中的纯音乐《沙漠驼铃》,用筚篥的悠长旋律缓解紧张;降落时段选《世界之声》中的《丝路欢歌》,用手鼓的轻快节奏营造轻松氛围,这些都是基于调研数据的精准选择。”
根据调研结果,团队从《丝路回响》《世界之声》等 6 张专辑中,筛选出 120 首曲目,构建 “起降舒缓库”“巡航主题库”“目的地特色库” 三级音乐库,满足不同场景与航线的需求:
起降舒缓库(30 首):以纯音乐为主,如《长安未央》(古筝独奏版)、《绿洲晨曦》(钢琴改编版),旋律舒缓,节奏控制在每分钟 60-80 拍,符合人体放松时的心率节奏;
巡航主题库(60 首):涵盖多语言、多乐器版本的丝路音乐,如中文原版《丝路回响》、英文翻唱版《Silk Road memories》、阿拉伯语版《?????? ???????》(丝路之歌),同时搭配 “音乐故事解说”(每首歌前加入 30 秒的背景介绍,如 “《沙漠商队曲》讲述了汉代商队穿越沙漠的故事”);
目的地特色库(30 首):针对 20 家航空公司的重点航线,定制 “目的地关联曲目”,如埃及航空开罗 - 北京航线,加入埃及乌德琴演奏的《尼罗河与黄河》;中国国际航空北京 - 巴黎航线,融入法国手风琴元素的《丝路巴黎》。
“曲目筛选时,我们还特别注意‘乐器适配’,” 音乐制作人说,“比如巡航时段的《世界之声》专辑曲目,加入了飞机引擎声的‘低频过滤处理’,确保音乐在机舱环境中播放时,不会被引擎噪音干扰,保持最佳听觉效果。”
与传统音乐版权合作不同,航空领域的版权合作采用 “基础版权费 播放量分成” 的模式:航空公司按航线数量与航班频次支付基础版权费,同时根据每首曲目的机上播放量(由机上娱乐系统后台统计),额外支付分成费用;而晚星娱乐则负责提供曲目更新(每季度更新 20% 的曲目)、版权维护与文化解读内容支持。
“这种模式既能保障我们的版权收益,也能激励航空公司积极推广丝路音乐,” 版权合作负责人说,“比如阿联酋航空为了提升播放量,特意在机上娱乐系统的‘音乐专区’设置‘丝路主题推荐位’,还在乘客登机时发放‘丝路音乐聆听指南’,介绍曲目的文化背景。”
20 家合作航空公司中,中国国际航空、阿联酋航空、埃及航空作为 “核心合作伙伴”,不仅在机上播放丝路音乐,还结合自身航线特色,推出 “定制化丝路音乐服务”,让每一条航线都有独特的 “空中音乐记忆点”。
中国国际航空选择北京 - 西安、北京 - 乌鲁木齐、北京 - 敦煌等 “丝路沿线航线”,打造 10 架 “丝路主题航班”,从机舱装饰到音乐服务,全方位营造 “沉浸式丝路氛围”。
机舱装饰:机身外部喷涂 “丝路商队” 图案,机舱内部的座椅靠垫印有 “丝路地图”,小桌板贴有 “丝路音乐二维码”(乘客扫码可查看当前播放曲目的背景故事),行李架上悬挂 “丝路非遗元素挂饰”(如微型苏绣、纸莎草画模型);
音乐服务:除常规播放丝路音乐外,还推出 “张骞出使故事 配套音乐” 的音频节目 —— 由专业配音演员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关键节点(如 “穿越河西走廊”“被匈奴扣押”“抵达大月氏”),每段故事(5 分钟)搭配对应的音乐(如讲述 “穿越沙漠” 时播放《沙漠商队曲》,讲述 “抵达西域” 时播放《西域狂欢曲》),乘客可通过耳机在机上娱乐系统点播;
特色互动:航班上还发放 “丝路音乐明信片”,正面印有丝路景点图案,背面印有《丝路回响》专辑的经典歌词,乘客可写下感受,由航空公司代为邮寄给亲友,传递 “空中丝路祝福”。
“第一次在航班上听到张骞的故事搭配音乐,感觉像在‘空中听广播剧’,” 乘坐 cA1301 次航班的乘客王女士说,“原本枯燥的飞行时间变得很有趣,落地后我还特意去下载了《丝路回响》专辑,想完整听完所有曲目。”
阿联酋航空作为中东地区的枢纽航空公司,重点在迪拜 - 北京、迪拜 - 上海、迪拜 - 广州等中阿航线推广丝路音乐,同时融入中东文化元素,打造 “中东丝路音乐特色”。
曲目定制:在 “丝路主题航空音乐库” 基础上,新增 5 首 “中阿融合曲目”,如《迪拜与长安》(用中国古筝与阿拉伯乌德琴合奏)、《沙漠星空》(融合中国笛与中东鼓),由中阿音乐家共同创作,旋律既有丝路的悠远,又有中东的热情;
多语言播报:机上音乐节目播报采用 “阿拉伯语 中文 英文” 三语,介绍曲目的文化背景时,特别强调 “中阿丝路交流历史”,如 “《迪拜与长安》讲述了古代阿拉伯商队与中国商队在迪拜港贸易的故事”;
目的地联动:乘客抵达迪拜国际机场后,在行李提取区也能听到丝路音乐,同时机场免税店设置 “丝路音乐专辑售卖区”,方便乘客购买喜爱的曲目专辑。
“阿联酋航空的乘客来自全球各地,丝路音乐与中东元素的融合,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乘客都找到共鸣,” 阿联酋航空客舱服务总监说,“有不少乘客在航班上询问‘如何下载这些音乐’,我们会推荐他们关注晚星娱乐的音乐平台账号,这种‘航班引流’也为音乐版权带来了更多潜在受众。”
埃及航空则聚焦开罗 - 北京、开罗 - 约翰内斯堡等 “非亚航线”,将丝路音乐与非洲传统音乐结合,突出 “非洲丝路” 的文化联结。
非洲乐器融入:在《世界之声》专辑曲目的基础上,加入非洲传统乐器 “卡林巴琴”(拇指琴)、“非洲鼓” 的演奏版本,如《绿洲欢歌》(卡林巴琴改编版)、《丝路商队》(非洲鼓节奏版),让音乐更具非洲特色;
文化故事穿插:机上音乐节目中,穿插 “非洲丝路历史故事”,如 “古代埃及商人通过红海航线与中国商人贸易”“非洲象牙如何通过丝路传入中国”,让乘客了解非洲与丝路的紧密联系;
乘客互动活动:长途航班上,还举办 “丝路音乐猜猜乐” 活动 —— 播放一段融合了中国与非洲乐器的丝路音乐,邀请乘客猜测乐器种类,答对的乘客可获得《世界之声》专辑的数字音乐兑换码。
“很多非洲乘客之前不知道‘非洲也是丝路的一部分’,通过音乐与故事,他们对丝路有了新的认识,” 埃及航空市场部负责人说,“有位肯尼亚乘客在活动后说,‘原来我的祖先可能也参与过丝路贸易,这种感觉很奇妙’,这正是我们想传递的‘丝路文化联结’。”
合作首月,“丝路主题航空音乐库” 便交出亮眼成绩单 —— 全球 20 家航空公司的航班累计播放丝路音乐超 50 万次,机上娱乐系统的丝路音乐收听量破 1000 万次,带动《丝路回响》《世界之声》专辑全球销量增长 30%,其中航空乘客贡献的新增下载量占比达 45%,航空领域正式成为晚星娱乐音乐版权的 “重要应用场景”。
从收听数据来看,不同场景与航线的音乐偏好呈现明显差异:
起降时段:《长安未央》(古筝版)《绿洲晨曦》(钢琴版)成为最受欢迎的曲目,收听完成率达 92%(即 92% 的乘客会完整听完曲目),不少乘客反馈 “听到这些音乐,起飞时的紧张感减轻了很多”;
巡航时段:“张骞出使故事 音乐” 的音频节目点播量超 300 万次,其中北京 - 西安、迪拜 - 北京、开罗 - 北京等丝路沿线航线的点播量最高,说明乘客对 “有故事的音乐” 兴趣浓厚;
目的地特色曲目:阿联酋航空的《迪拜与长安》、埃及航空的《绿洲欢歌》(卡林巴琴版)点播量分别位列各自航线的 top3,证明 “本地化定制” 能提升乘客的接受度。
同时,音乐的传播还带动了 “衍生文化兴趣”—— 合作航空公司的问卷调查显示,38% 的乘客在收听丝路音乐后,会主动搜索 “丝绸之路历史”;25% 的乘客表示 “想观看与丝路相关的电影或展览”;18% 的乘客计划 “未来前往丝路沿线城市旅游”。
“数据不仅体现了音乐的‘收听价值’,更凸显了‘文化传播价值’,” 林晚星在合作成果复盘会上说,“当乘客因为一首音乐去了解一段历史、规划一次旅行,文化传播就真正‘落地生根’了。”
凭借首月的良好反响,多家航空公司提出 “深化合作” 的意向:
中国国际航空计划新增 15 架 “丝路主题航班”,覆盖北京 - 乌鲁木齐、北京 - 敦煌等更多丝路沿线航线,同时在机上餐食包装上加入丝路音乐二维码,乘客扫码可直接收听对应曲目;
阿联酋航空计划将丝路音乐纳入 “机组人员培训背景知识”,让乘务员能为乘客讲解丝路音乐的文化背景,提升服务的 “文化专业性”;
埃及航空则希望联合晚星娱乐,推出 “空中丝路音乐晚会”—— 在长途航班上,邀请机组人员与乘客共同参与,播放丝路音乐,分享丝路故事,打造 “互动式空中文化体验”。
“航空与文化的跨界合作,能提升航空公司的‘差异化竞争力’,” 中国国际航空品牌部负责人说,“现在不少乘客会特意选择‘丝路主题航班’,就是为了体验机上的丝路音乐与文化服务,这种‘文化附加值’是其他服务无法替代的。”
来自全球乘客的反馈,更让团队看到了航空场景文化传播的 “温度”:
北京乘客张先生在航班留言本上写道:“从北京起飞时听《长安未央》,落地西安时听《丝路欢歌》,仿佛跟着音乐完成了一次‘空中丝路之旅’,这种体验太特别了;”
迪拜乘客 Aisha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航班上听到《迪拜与长安》,乌德琴与古筝的合奏太美妙了,让我想起去年去西安旅游的经历,现在我要把这首歌推荐给我的家人;”
肯尼亚乘客 Kamau 则留言:“通过‘非洲丝路故事’,我第一次知道非洲与中国的联系这么早,《绿洲欢歌》的卡林巴琴旋律让我想家,也让我想去中国看看。”
这些反馈被整理成 “空中丝路故事集”,在晚星娱乐的官方平台发布,进一步扩大了丝路音乐的影响力。“每一条反馈都是‘文化传播的见证’,” 版权合作负责人说,“当音乐能让不同国家的乘客产生情感共鸣,文化的边界就被打破了。”
当合作首月的成果报告送到林晚星手中,看着 “1000 万次收听量”“30% 销量增长”“45% 航空新增用户” 这些数据,再翻到乘客们充满温度的反馈,她正坐在办公室的窗边,耳机里播放着《迪拜与长安》的合奏版,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与音乐的旋律交织成温暖的画面。
这时,脑海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主导的音乐版权拓展至航空领域项目达成核心目标 —— 与 20 家全球航空公司合作打造 “丝路主题航空音乐库”,首月收听量破 1000 万次,带动相关专辑销量增长 30%,开辟文化传播 “空中新场景”,获航空公司与乘客高度认可,触发 “版权跨界成功” 奖励。】
【获得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来源包括全球 20 家航空公司的合作认可、1000 万次乘客收听反馈、专辑销量增长带来的行业好评)。当前剩余生命值:4263 天 5 小时(此前 4198 天 5 小时 65 天 = 4263 天 5 小时)。】
【解锁新任务:【4 个月内,推进 “航空 音乐 文旅” 跨界融合计划,核心内容包括:1. 联合航空公司与丝路沿线 10 个城市的文旅部门,推出 “空中丝路文旅套餐”(购买特定航班机票可获赠丝路景点门票与音乐专辑);2. 为航空公司培训 “丝路文化讲解员”(乘务员),提升机上文化服务专业度;3. 制作 “空中丝路音乐地图”(标注丝路沿线城市对应的音乐曲目,乘客可按地图收听)】,任务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解锁 “跨领域文化传播专家” 身份(可主导国家级 “文化 交通” 跨界项目,获得文旅部、交通部资源支持)。】
听到系统提示,林晚星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文化传播没有固定的边界,每一个流动的场景,都可能成为传递美好的载体。” 她知道,航空领域的成功只是 “跨领域文化传播” 的起点,未来 “航空 音乐 文旅” 的融合,将让丝路文化以更立体、更多元的方式,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而万米高空中,那些伴随丝路音乐的航班,正载着乘客与文化的种子,飞向世界各地,让 “开放、包容、交流、互鉴” 的丝路精神,在流动中不断传递,生生不息。
http://www.c8e.cc/47206/1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