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长沙城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故事回到十月二十七日

  平南王尚可喜麾下大将许尔显率五千精锐抵达长沙府城南三十里处的暮云镇。

  这支兵马以火器营为主,辅以盾车和约一千多人的骑兵,皆是百战老兵。

  许尔显年约五旬,面庞黝黑,一道刀疤自左眉斜贯至下颌。

  他勒马远眺长沙城墙,对副将道:

  传令扎营,多设火炮阵地,严加戒备。

  第二天清晨,十月二十八日

  许尔显亲率两千火器兵往长沙城南试探。

  长沙城头,李星汉与诸将观察着清军动向。

  将军,许尔显这是要试探我军虚实。

  破虏营统领孙延龄说道。

  这个许尔显,是尚可喜麾下的老将,极善用火器盾车,不如咱们固守城池,以逸待劳。”

  “让他尝尝让我们的火炮的厉害。让他晓得,什么才叫真正的火炮!

  参将赵武彪附和:

  听闻,这次清军骑兵众多,此时出城野战,我觉得恐非良策。

  李星汉目光坚毅,扫视众将:

  诸位所言不无道理。但正因如此,更要出城一战。

  他指着远处的清军旗帜:

  许尔显初来乍到,气焰正盛。若任其在城下耀武扬威,不仅损我军士气,更让敌军窥见我守军不足。

  游击将军孙才锐皱眉道:

  将军,那尚可喜的数万大军不日将至,万一有失...

  李星汉打断道:

  我常听义父说过,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许尔显必料我据城死守,我偏要反其道而行。

  他环视众将,声音坚定:

  此战不为歼敌,只为挫其锐气。要让鞑子知道,长沙我们拿回来了,就不可能再丢了!

  众将见李星汉决心已定,皆肃然领命。

  许尔显闻报大感意外。

  他原以为明军会据城固守,没想到竟敢出城野战。

  他顿时觉得,这个明军将领很有自信,看来不可小觑。

  许尔显亲率两千火器兵,在长沙城南的二十里处的王家巷一带展开攻击阵型。

  这些火器手多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老部下。

  其中三百人更是装备精良的火绳枪兵,乃是清军中的精锐。

  冯大龙!

  许尔显唤来一员骑兵骁将。

  你率五百骑兵为侧翼,若见明军出阵,便迂回其右。

  冯大龙领命而去。

  许尔显又对另一员骑兵将领道:

  冯大虎,你率五百骑兵为游骑,若明军追击,便侧击其左。

  冯大虎乃冯大龙之弟,两人是兄弟。

  末将明白!

  许尔显自率一千二百火器兵坐镇中军,其中三百火绳枪队更是他的亲兵卫队。

  这些火器兵推着五十辆盾车,缓缓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李星汉也率领两千多明军列阵以待。

  他将五百燧发枪手布置在一处缓坡之上,前排跪射,后排立射,形成梯次火力。

  八百长枪兵列阵于燧发枪手前方,枪尖如林,寒光闪闪。

  另有七百刀盾兵分列两翼,准备随时支援。

  李星汉对燧发枪营千总吩咐道:

  待清军进入百步再开火,务必听我号令齐射。

  他又对长枪营守备道:

  枪阵务必稳固,即便火器对射,也要岿然不动!

  辰时三刻,许尔显率领的火器兵开始向明军阵地推进。

  这些火器兵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在盾车掩护下稳步前进。

  稳住!

  李星汉在阵后高声下令。

  燧发枪手准备!

  明军阵中鸦雀无声。

  士兵们紧握武器,目不转睛地盯着越来越近的清军火器兵。

  一百步、九十步...

  许尔显见明军始终不动,以为火器射程不足,下令继续推进。

  就在这时,李星汉令旗挥下:

  第一排燧发枪齐声轰鸣,硝烟甚少。

  铅弹呼啸而出,顿时有二十余名清军火器手应声倒地。

  第二排,放!

  紧接着第二排燧发枪响起,几乎毫无间断,又有十余清军火器手中弹。

  许尔显大惊,这射程和射速远超预料,急忙下令盾车向前。

  清军火器手训练有素,立即在盾车掩护下还击。

  砰!砰!

  清军的火绳枪也开始射击,但射速明显慢于明军。

  追击!

  李星汉见状,立即下令刀盾兵出击。

  五百刀盾兵如猛虎出柙,追杀后撤的清军。

  这些明军士兵多是湖广本地人,熟悉地形,在田野间奔跑如飞。

  许尔显见明军追来,心中暗喜,下令:

  火器齐射!

  清军火器兵纷纷在盾车后齐射,铅弹如雨点般落向追兵。

  明军刀盾兵立即举盾防御,速度稍缓。

  就在这时,冯大龙率领的五百骑兵突然从湘江方向杀出,直扑明军右翼!

  变阵!

  李星汉临危不乱,立即下令。

  长枪营向右,燧发枪营集火右翼!

  明军迅速变阵,长枪兵转向右翼,枪尖对外,形成一道钢铁丛林。

  燧发枪手也调整方向,向突袭的清军骑兵齐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砰砰砰...

  密集的燧发枪声中,冲在最前的清军骑兵人仰马翻。

  但冯大龙十分悍勇,仍然率领骑兵猛冲。

  为了大清!杀!

  冯大龙一马当先,挥舞长刀直冲枪阵。

  许尔显见明军阵型已乱,立即率领火器兵全力射击。

  这些火器兵在盾车掩护下不断开火,铅弹密集地飞向明军阵地。

  李星汉见状,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他亲自来到燧发枪营阵地,高声下令:

  所有燧发枪,对准清军火器手,自由射击!

  明军燧发枪手临危不乱,按照平时训练,分成三组轮番射击。

  第一组射击后后退装弹,第二组上前射击,如此循环不绝。

  铅弹密集地射向清军火器手,这些新式燧发枪威力大增,即便有盾车掩护也难以完全防护。

  转眼间,清军火器兵已经损失数十人。

  长枪营,顶住!

  李星汉大喝。

  长枪兵齐声呐喊,将长枪尾部抵住地面,枪尖斜指前方,严阵以待。

  许尔显在战斗中敏锐地发现了明军阵型的弱点。

  他注意到燧发枪手与长枪兵之间的结合部防守较为薄弱,立即改变方向,直扑此处。

  随我来!

  许尔显一马当先,率领亲兵卫队直冲明军结合部。

  眼看清军就要突破防线,李星汉急令:

  神机箭,放!

  隐藏在阵后的三十架神机箭同时发射,火箭如蝗虫般扑向清军。

  这种武器虽然精度不高,但声势骇人,顿时清军攻势为之一滞。

  好机会!

  李星汉抓住时机,亲自率领亲兵冲向结合部。

  此时许尔显已经突破前沿,正与明军刀盾兵厮杀。

  他武艺高强,手中长刀挥舞,接连砍倒数名明军士兵。

  许尔显!休得猖狂!

  李星汉大喝一声,挺枪来战。

  两人在乱军中交手,枪来刀往,激战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许尔显见明军越来越多,心知不宜久战,虚晃一刀拨马便走。

  鸣金收兵!

  许尔显高声下令。

  清军听到号令,立即有序后撤。火器兵相互掩护,且战且走,显示出极高的战术素养。

  战斗持续了约一个时辰,双方各自收兵。

  李星汉回到阵中,立即清点伤亡。

  此战明军阵亡四十七人,伤一百余人,多是刀盾兵和长枪兵。

  燧发枪手因为位于后方,伤亡较小。

  将军,我军伤亡还在可接受范围。

  亲卫禀报道。

  倒是清军,至少丢下了两百多具尸体,多是火器兵。

  李星汉点头:

  许尔显果然名不虚传,用兵老练。若不是燧发枪射程威力大增,今日恐怕要吃大亏。

  他走到阵前,观察清军遗留的尸体,特别注意那些装备精良的火器兵。

  看来咱们的燧发枪对清军火器部队也有不错的效果。传令下去,日后对阵火器兵,要优先射击装填手。

  与此同时,许尔显也在清点损失。

  此战清军阵亡两百余人,伤一百余人,其中多是火器兵。

  明军火器果然犀利。

  许尔显面色凝重。

  这邓名麾下的明军的火器,射程和威力都远超我军火器。”

  “而且他们发射弹丸的时候,火枪散发的烟尘极少,这和以往的明军完全不一样了。很难对付。

  冯大虎惭愧道:

  末将救援不及,请将军治罪。

  许尔显摆手:

  不怪你。这明军的火器与往日大不相同,是本将失察了。

  他顿了顿,又道:

  传令各营,今后与明军交战,务必保持距离,不可贸然对射。

  参将问道:

  将军,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许尔显沉思片刻:

  明军既然出城野战,说明长沙守军兵力充足。传令下去,退回暮云镇大营,严加防守,等待王爷大军。

  当晚,李星汉在帅府召集众将,总结今日战事。

  今日一战,可谓险胜。

  李星汉开场便道。

  许尔显用兵,稳扎稳打,先是火器推进,再是骑兵侧击,最后主力突击,环环相扣。

  燧发枪营千总道:

  将军,今日燧发枪齐射效果显着,九十步外就能杀伤敌军,实出清军意料。

  李星汉点头:

  此事可惜我们的弹药有限。目前只有武昌的火器局才能造这种弹药。

  “长沙距离武昌太远,等弹药调拨需要时间。我们还是得省着点用了。”

  长枪营守备道:

  将军,今日枪阵虽然顶住了骑兵冲锋,但伤亡较大。是否应该增加盾牌防护?

  这个建议很好。

  李星汉赞许道。

  即日起,每个长枪兵配发一面臂盾,用于格挡箭矢。

  诸位,

  李星汉环视帐下将领,神色凝重。

  眼下我们的兵力大部分都分散在各州县及重要隘口镇守。”

  “长沙城内只有一万多人。据最新军报,尚可喜的数万大军不日将抵达。

  他走到地图前,指向岳阳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已命岳阳守将李茹春率军支援。他率领其中五千人马星夜驰援,估计后天中午应该可以到达。

  李茹春部在岳阳守城时虽有一万余人。

  但经过整编,遣散部分老弱归乡后,现有一万兵马。

  -

  十月二十九日,夜幕低垂

  许尔显在暮云镇大营中接到探马急报:

  将军,李茹春部五千人正从岳阳赶来,按行程推算,明日午时便可抵达长沙城。

  许尔显沉吟一会,顿时觉得是好机会,

  于是他立即召集冯大龙、冯大虎等将领商议。

  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凝重的面容。

  诸位,我听闻,那李茹春部投明不过十余日,其部众军心未定。

  许尔显指着长沙城北地图上的一处要道。

  若我们能在此处设伏,或许能说动他重归大清。

  冯大虎沉吟道:

  将军此计虽妙,但风险甚大。但是若长沙守军出城接应,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正是如此。

  许尔显目光炯炯。

  所以需要诸位配合。”

  “冯大虎,你率两千人在长沙城南布下疑兵,多树旗帜,广设营火。”

  “要让守军以为尚王爷大军已到,不敢轻举妄动。

  冯大龙跃跃欲试:

  那末将呢?

  你率一千精骑,随我连夜奔袭,务必在天明前赶到李茹春必经之路设伏。

  许尔显虽然擅长火器战。但是他对于骑兵打仗也有一些心得。

  他环视众将。

  此战关键在于速战速决,在李星汉反应过来之前解决战斗。

  众将领命而去,许尔显特意嘱咐冯大龙:

  记住,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劝降,其次才是歼灭。”

  “李茹春旧部多是迫于形势而降,未必真心归顺明廷。

  -

  与此同时,李茹春部正在距离长沙城北三十里处扎营。

  这位刚刚归明不久的老将心中总觉不安,他接连巡视了各营防务。

  今夜务必要加强警戒。

  李茹春对副将吩咐道。

  许尔显用兵诡诈,很可能会趁我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突袭。

  副将不以为然:

  将军多虑了,明日午时我们就能进入长沙城,许尔显怎敢在此时冒险出击?

  另一个参将也附和:

  是啊将军,弟兄们连日赶路都已疲惫,不如让大家好生休息一夜。

  李茹春眉头紧锁,但见部下们都显疲态,只得妥协:

  那就轮班守夜,每岗加倍人手,若有异动立即示警。

  然而,长时间的急行军让明军士卒疲惫不堪。

  许多人一躺下就沉沉睡去,连轮值的哨兵也难免打起瞌睡。

  子夜时分,许尔显亲率骑兵悄然抵达明军营地的侧翼。

  他仔细观察着营中的动静,发现明军戒备果然松懈。

  冯大龙,你率五百骑兵绕到营地后方,待我发出信号,便从侧翼杀入。

  许尔显低声部署。

  记住,先制造混乱,再劝降。

  冯大龙领命而去,许尔显则率领剩余骑兵悄悄逼近明军大营。

  四更时分,就在明军哨兵换岗的间隙,许尔显一声令下,清军骑兵如潮水般涌向明军营寨。

  敌袭!

  警报响起时,清军已经突破了外围防线。

  许尔显一马当先,直取中军大帐,一沿途高喊:

  李将军!许某特来相请,何不重归大清?

  营中顿时大乱。

  明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仓促迎战。

  更令他们困惑的是,来袭的清军不断高呼:

  降者不杀!

  重归大清者有功!

  李茹春披甲出帐,见状大怒:

  不要听信谗言!列阵迎敌!

  然而营中已乱成一片。

  冯大龙率领的骑兵从侧翼杀入,将试图集结的明军部队冲得七零八落。

  清军骑兵在营中纵横驰骋,不断制造混乱。

  李将军!

  许尔显在乱军中找到李茹春。

  大势已去,何不迷途知返?

  李茹春冷笑一声,挺枪迎战:

  李某既已择明主,岂能朝秦暮楚!

  两军在火光中激烈厮杀。

  明军因为仓促应战,又军心不稳,很快陷入劣势。

  一部分原清军降卒见状,竟真的放下武器,跪地请降。

  将军,快走吧!

  亲兵护着李茹春。

  军心已乱,再战无益!

  李茹春环视四周,只见营寨已破,部众或降或逃。

  只得长叹一声,在亲兵护卫下向东突围而去。
  http://www.c8e.cc/48191/1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