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尚可喜大军
推荐阅读: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汉末三国路
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
农民将军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十一月六日,姗姗来迟的尚可喜终于亲率领六万大军抵达湘潭近郊。这支庞大的队伍旌旗蔽空,铁甲如云。
行军原本在广东的时候,速度很快,但是过了郴州以后,开始放慢。
从郴州到湘潭,原本只需十二天的路程,他们整整走了二十天。
事实上,尚可喜也有意推迟了进军日程。
他内心深处并不愿率先与明军主力决战。
早在出兵之初,他就多次派人催促靖南王耿继茂发兵支援。
然而耿继茂虽然最终在顺治皇帝的严旨下答应出兵,却始终以各种借口拖延行军。
最近一次来信中,耿继茂声称福建沿海有郑成功部活动。
需要先巩固防务,至少要十天后才能发兵。
尚可喜心知耿继茂意在保存实力,便也顺势放慢了进军步伐。
他下令部队每日只行进三十里,早早安营扎寨,同时派出大量探马侦查前方敌情。
这种做法虽然稳妥,却也错失了趁明军立足未稳一举攻占长沙的最佳时机。
进入湖南境内后,尚可喜更加谨慎。
他派出的探马回报,各地乡民对清军敌意甚重。
就在三天前,一支两百人的先头部队在湘阴遭遇乡民伏击,损失了数十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乡民显然得到了明军的组织和训练,他们的伏击战术相当娴熟,撤退时也井然有序。
沿途所见也让尚可喜深感忧虑。
许多村庄十室九空,百姓要么逃入山中,要么投奔明军。
那些留下的村民,眼神中充满敌意,远远见到清军就躲进屋里,紧闭门户。
这种氛围让他深感不安。
-
而许尔显早已在十里外迎候。
这位往日威风凛凛的大将此刻却显得颇为狼狈:
战袍破损,甲胄上沾满干涸的血迹,左臂用布带吊在胸前,脸上还带着未愈的伤。
他身后的士兵更是凄惨,个个灰头土脸的模样,完全看不出曾经是精锐之师。
见到尚可喜的王旗,许尔显立即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沙哑:
末将许尔显,恭迎王爷。
尚可喜扫过许尔显浑身的伤痕,又看向他身后稀稀拉拉的残兵败将。
不禁眉头紧皱。
他翻身下马,亲手扶起许尔显:
许将军辛苦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自责。
许尔显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
末将无能,五千前锋精锐...如今只剩不到六百人。若非将士用命,末将险些就见不到王爷了。
二人并辔而行,许尔显一路详禀战局,声音时而哽咽:
王爷,自今年以来,邓名的湖广明军连战连捷,其势已非往昔可比。末将...末将实在轻敌了。
尚可喜默默听着,脸色愈发凝重。
他虽然早已获知明军已控制湖广大部及江西北部等诸多不利消息。
但亲耳听到许尔显讲述他战败的经过,仍觉心惊。
更令他忧心的是,那些尚在清军掌控下的州县也已人心浮动,蠢蠢欲动。
他回想起沿途所见,不禁感慨:
湖广、江西两地,因加征与剃令积怨已久,民众隐忍待发。如今一见明军得势,便纷纷倒戈归顺。
实际上,加征赋税的政策并不限于湖广,江西。
浙江、福建,两广,江南省,及北方的省份,同样承受着重税。
只是那些地方驻有重兵镇压,百姓敢怒不敢动。
而湖广和江西地区清军兵力相对薄弱,这才给了反抗势力可乘之机。
就在前日,一支清军运粮队在湘潭城外遭袭,损失了二十余车粮草。
袭击者显然是当地乡民,他们熟悉地形,行动迅速,让清军防不胜防。
回到大帐,尚可喜立即召集将领议事。
他特意让许尔显详细演示与明军交战的每一个细节。
许尔显不仅说明了长沙明军的布防情况,还呈上一杆缴获的损坏燧发枪。
末将曾缴获此物。
许尔显惭愧地说。
可惜在突围时损坏了,未能获得完好的。李星汉此人用兵狡诈,末将也吃了这新式火器的亏。
尚可喜接过残枪,仔细端详每一个细节。
这位以火器起家的王爷,一眼就看出此枪制作精良,远胜清军装备。
他立即召来随军的工匠首领,下令道:
立即研究此枪构造,绘制图样,尽快仿制。
工匠首领仔细检视后回禀:
王爷,此枪机括精巧,燧石打火装置比我军现用的更为可靠。”
“特别是枪管锻造工艺精湛,射程和精度都可能远超我军火器。
尚可喜面色凝重,对众将说:
你们都看到了。明军装备已非昔日可比。这邓名确实是个劲敌。
他轻轻抚摸着枪管,继续分析:
明军如今不仅装备精良,战术也焕然一新。”
许尔显跪地请罪:
末将指挥不当,请王爷治罪。
尚可喜扶起他:
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下最要紧的,是吸取教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沉吟片刻,你说李星汉擅长出奇制胜?
正是。
许尔显连忙道。
此人用兵不循常理,善用疑兵、他围困岳阳的同时,趁长沙空虚,飞速又派兵南下围住长沙。”
“末将这次...就是败在水源上。
尚可喜在帐中踱步,缓缓道:
我在想,明军之所以能在湖广势如破竹,不仅仅是因为装备和战术。”
“你们看,同样是加征赋税,为何湖广民变此起彼伏,而其他省份却能相对稳定?
一位参将答道:
或许是因为湖广及江西历来民风彪悍?
不尽然。
尚可喜摇头。
我认为关键在于明军在此地的经营。”
“他们不仅打仗,更懂得收拢人心。
听说邓名在收复之地立即减免赋税,整顿吏治,这才是最可怕的。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长沙方向:
所以这一战,我们不仅要攻城,更要攻心。
沉思良久,他终于开口:
就依你所请,继续围攻长沙。但切记,此战重在试探明军虚实,摸清他们的战术战法。”
“待我们熟悉了他们的打法,再图决胜。
-
十一月八日
清军开始陆续合围长沙。
鉴于许尔显的教训,尚可喜特意下令各部保持距离,多设哨探,严防明军突袭。
他还严令各营必须轮流取水,且取水前必须严格检验水质。
站在长沙城北的高地上,尚可喜远眺城头飘扬的明字大旗,对身旁的许尔显说:
这一战,不仅要拿下长沙,更要摸清明军的底细。”
“记住,我们面对的不仅是长沙的李星汉,更是整个湖广的民心向背。
许尔显郑重抱拳:
末将明白。这次定当谨慎用兵,一雪前耻。
尚可喜望着远方的城墙,心中却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
难道真的要他一个人率军强攻这座明军守着的坚城吗?
那耿继茂的大军到底到哪里了,应该出发了吧。
-
李星汉立即召集众将在帅府议事,城防图在长桌上铺开,众将神色凝重。
“诸位,尚可喜老贼的数万大军已至,三面围城。”
李星汉指着城防图,神色沉稳。
“幸而我等早有准备!”
孙延龄率先回禀:
“将军,城头火炮已按您的吩咐全部就位。”
“共安置破虏炮二十门,佛郎机炮三十门,均已加固炮位,加高炮台。”
“经测算,射程较前增加百余步,足以覆盖城外清军可能集结之地。”
李星汉仔细询问:
“弹药储备如何?”
孙延龄答道。
“这些天,武昌方面已经船运过来不少燧发枪和弹药了,我方的枪支和弹药充足。”
“只是可惜没办法运来灭虏炮,虽然两座工厂加班加点,但是灭虏炮的产能还是不足。”
“还得优先守卫襄阳和信阳。不然,早晚得让鞑子们尝尝什么叫做灭虏炮!”
李星汉点头,有这些火炮,他守城的信心十分充足,
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对众人道:
“此乃我义父,邓大帅的亲笔信。大帅指出,尚可喜虽势大,然其性格多疑,善于明哲保身,未必愿与我军死磕。”
他展开信纸,继续道:
“大帅判断,只要我军能寻机挫其锐气,再故意示以不会兵广东、不威胁其老巢之意,他很可能暗地里寻求妥协。”
参将赵武彪若有所思:
“如此说来,我军不必力求全歼敌军,只需让其知难而退?”
“正是。”
李星汉颔首。
“义父高瞻远瞩,我等依计而行。”
-
很快,尚可喜大军完成了对长沙东、北、南三面的包围。
清军营垒相连,延绵十余里。
许尔显复仇心切,多次请命攻城。
清军大帐内,尚可喜正在研究长沙城防图。
他指着城南一带:
“明日先攻此处。许将军,你率五千人马佯攻南门。同时命火炮营集中轰击东门,试探明军火力配置。”
许尔显不解:
“王爷为何不集中兵力主攻一门?”
尚可喜摇头:
“李星汉用兵诡诈,须先探其虚实。记住,首战以试探为主,不可孤注一掷。”
次日清晨,清军开始第一次攻城。
许尔显率部向南门发起进攻,同时清军火炮向东门城楼猛烈轰击。
城头上,明军严阵以待。
李星汉亲自坐镇南门,见清军进入射程,立即下令:
“火炮准备——放!”
破虏炮同时轰鸣,炮弹落在清军阵中,顿时人仰马翻。
佛郎机炮紧随其后,以更快的射速压制清军攻势。
许尔显见明军火力凶猛,急令部队后撤。
与此同时,东门的清军火炮也遭到明军精准还击,两门火炮被毁。
首战失利,清军伤亡三百余人,却未能接近城墙。
当晚,尚可喜召集将领总结。
他指着城防图:
“明军火炮射程远超预计,且布置巧妙。明日改用盾车推进,步步为营。”
第二日,清军改变战术。
数十辆盾车缓缓向城墙推进,后面跟着弓弩手和云梯队。
李星汉在城楼上观察,立即调整部署:
待盾车进入百步内,用火箭射击。长枪兵准备滚木擂石,刀盾手防护箭矢。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清军盾车多数被火箭焚毁,少数靠近城墙的也被滚木擂石击退。
明军凭借城防优势,再次击退进攻。
接连数日,清军尝试了多种攻城方式,均被明军击退。
许尔显心急如焚,再次请战:王爷,让末将率精锐夜袭!
尚可喜依然摇头:
李星汉最善夜战,不可中计。传令各营,深沟高垒,我们先稳住阵脚。
尚可喜沉思片刻,忽然问道:
许将军,你可知道当初李星汉是如何拿下长沙的?
许尔显答道:
末将曾听当地人说,明军是挖了很多地道,一直挖到城墙脚下,最后用火药炸塌了城墙。
尚可喜眼中精光一闪:
既然是炸塌的城墙,为何现在城墙完好无损?
许尔显立即回答:
白日我军攻城时,末将仔细观察,发现城南有一段城墙明显是新筑的,与其他部分的颜色、质地都有差异。
尚可喜顿时面露喜色:
如此说来,明军上个月攻城时必然挖掘了大量地道。”
“你立即派人仔细搜查城墙外围,特别是那片新筑城墙附近,寻找地道的痕迹。”
“既然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修复城墙,那些地道很可能只是草草掩埋,说不定还能找到可用的旧道。
许尔显领命后,立即调派工兵营在城南一带仔细勘察。
果然,第二天他就兴冲冲地回来禀报:
王爷料事如神!我们在新筑城墙外百余步处,发现多处地面有松动痕迹。”
“挖掘后发现,确实有数条地道,虽然被填埋,但结构基本完好。只需稍加清理,就能重新使用。
尚可喜大喜:
好!立即组织人手,沿着这些旧道继续挖掘。”
“记住,白天佯装攻城吸引注意,夜里加紧挖掘。务必在十日内挖到城墙下方。
接下来的几天,清军表面上每日照常攻城,实则暗地里沿着明军留下的旧地道加紧挖掘。
工兵营日夜轮班,将原先被填埋的地道重新挖通,并向着城墙方向延伸。
然而,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李星汉的警觉。
这日,他站在城楼上用千里镜仔细观察清军动向。
发现城南外的几处地面有异常的新土,且清军攻城的节奏颇为古怪。
他立即召来赵武彪询问:
赵将军,上个月我们攻长沙时挖掘的那些地道,事后是如何处置的?
赵武彪回道:
当时时间紧迫,只是用土石进行了填埋,并未完全夯实。
李星汉脸色一变:
不好!只是草草掩埋确实不妥。尚可喜很可能是发现了这些旧地道,想要利用它们来炸我们的城墙!
他立即下令:
马上组织人手,在城内对应位置挖掘深壕,设置监听瓮。”
“同时准备大量水缸,装满水后置于可疑地段,一旦发现地下有动静,立即灌水!
赵武彪领命后,立即带人在城墙周围一带忙碌起来。
他们在城墙内侧挖掘了一道深达两丈的壕沟,沟底放置数十口大缸。
派耳力敏锐的士兵日夜监听地底动静。
同时在城墙根处埋设了大量水缸,随时准备向可能的地道灌水。
李星汉还不放心,又命人在城外可疑区域增派哨兵密切监视清军夜间动向。
果然,三天后的深夜,监听士兵急报:
地下传来隐约的挖掘声!
李星汉亲自到现场俯耳细听,确认清军果然正在挖掘地道。
立即向声源处灌水!
他当机立断。
士兵们迅速将事先准备好的水缸推倒,大量浑水顺着土层缝隙渗入地下。
不久后,地下传来隐约的惊叫声和慌乱声,挖掘声也随之停止。
次日,许尔显灰头土脸地向尚可喜禀报:
王爷,昨夜挖掘的地道突然大量渗水,淹死了十余名工兵,地道也被泥水冲垮了。
尚可喜闻言,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
李星汉果然名不虚传。传令,暂停地道挖掘,改用其他方法。
http://www.c8e.cc/48191/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