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编辑系统思维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段逸站在洞口,手里拿着一块扁平的金属片。阳光从上面照下来,落在墙上,刚好停在昨天划的一道痕迹前。他没再看下游,也没叫014继续挖。风吹进来,带着溪水的凉气和树林里的味道。他看了看空地上的工兵们。有的躺着睡觉,有的随便搬石头,有的站着不动,眼神发呆。他们以前听他指挥,现在却像散了架,没人管没人理。
他转身走到墙边,把金属片塞进一个旧袋子,挂在木钩上。袋子有点破,缝线裂开了,露出里面的苔藓。这是他做的第一个储物袋,现在却是基地里唯一整齐的东西。他看了几秒,好像在想什么。
接着他捡起一根炭枝,在墙上画了三个框。
第一个框里写了个“采”字,笔画有点歪;第二个写了“建”,稳了一些;第三个是“务”,写得干脆。他盯着这三个字看了一会儿,眉头皱着。脑子里想起过去的事:大家乱搬东西,来回跑很多次,浪费力气;分食物时有人没拿到,还吵过架……问题太多,全搅在一起。但现在他想到了办法——分开管理。
他走到火堆旁,铺开一张兽皮,又找来一根烧过的木棍,削尖了头。他闭上眼,连上014、015、016的记忆,一段一段地看他们干活的过程。
014早上出发走得慢,中间停了三次喘气,每次两分钟;运矿时绕路看裂缝,浪费七分钟;回来没放好工具,别人用不了。015扫墙时走神看了两次鸟,检查角落时漏了一处松动;但整体还算稳定。016发食物顺序乱,跳过了007和012;路上被蜥蜴吸引,多走了五分钟;不过检查伤员很认真,记得清楚。
这些事平时没人注意,也没人记。可现在段逸都看见了。他把每趟时间记下来,标出哪里错了,在兽皮上画短线。每五条一组,像小时候用“正”字数数那样简单明了。
一小时后,他睁开眼,兽皮上全是横线,密但不乱。他算了一遍数据,抬头时眼神变了。不再是大概知道谁干了活,而是清楚每个人干了多少,哪里卡住了,效率怎么样。
以前他只知道人在干活,不知道具体细节。
现在他知道:014运一趟矿要十二分钟,休息三次,有一次其实不累只是习惯停;015扫地最快能压缩到十四分钟;016走路爱绕是因为靠眼睛认路,没标志就迷;最让他在意的是——016总漏掉角落的工兵,不是忘了,是心里觉得那人不重要。
这些数字让他明白:人多了就不能只靠看着。一个人错一点,所有人加起来就是大问题,会影响整个队伍活下去。
他站起来,走到外面吹了一声哨。声音短而响,打破了安静。所有能动的工兵都跑过来,站成歪歪的一排,动作不一样,有人快有人慢,有人还在东张西望。
段逸拿出一块黑铁矿,放在左边盘子里,又抓一把干苔藓放在右边。
他指着矿说:“采。”
又指着苔藓说:“务。”
然后让014去下游带回一块矿,放进仓库;让015打扫门口地面,换掉湿草垫。两人做完就回来站好。
他又重复了三遍。
每次都只说一个词,做同一个动作。不说为什么,也不表扬。他知道,懂不是靠讲道理,而是靠反复练,直到身体记住。
第四次他说“采”的时候,队伍里的017往前迈了一步。
脚抬得有点迟疑,落地还滑了一下,但它真的动了。它看着左边盘子里的矿,爪子微微抖,像是在确认是不是叫它。
段逸点点头。
他知道,它们开始明白了。不是理解意思,而是学会了听到词就做动作。就像古时候的人听到号令一起举矛,第一步就这么开始了。
当天下午,他下了第一条分组命令:
“采组三人,每天至少运五趟矿。”
“建组两人,把墙加高到两米。”
“务组一人,管食物分配和伤员检查。”
他还指定了组长:014带采集组,因为它耐力好,行动有规律;015负责建筑组,因为它对空间敏感,手巧;018管实务组,因为它情绪稳,观察细,之前多次主动发现受伤的工兵。
这些人记得牢,做事稳,适合当带头的。他们在网络里会成为中心,传命令,报情况。
命令下完,段逸没马上去查。
他坐在火堆边,手放在膝盖上,连上014的视角。
画面出现:014带着019和020往下游走,路线比以前直,中途没停。挖矿也熟练了,三人轮流用撬棍,节奏配合得好,像有了默契。回基地时,矿石码得整整齐齐,高度一样,间距均匀——这不是要求,是效率提高后的结果。
他又切到015的视角。
015正在检查新墙接缝,用手推了推,确定牢固。然后和021一起抬防腐木准备搭顶棚。动作不快,但一步一步来,没出错。中间021想放下木头休息,被015低吼一声制止,马上继续干活。段逸记下了:监督有用。
最后看018的情况。
018站在食物架前,按编号发浆果。发到003时,发现它走路一瘸一拐,立刻停下,带它去处理脚底伤口。过程中不急不躁,蹲下帮它清理碎石,涂药膏。结束后,还多给了一份营养苔,保证它吃得够。
段逸断开连接。
他知道这套办法能行。不只是任务完成,更因为有人开始承担责任。他们不再是机器,而是慢慢有了判断力。
第二天晚上,他在火堆边设了个“指挥角”——一块矮石台,上面放兽皮,旁边插着削好的木枝。位置不高,但在中间,周围留了空地让人围过来。他特意摊开兽皮,用四颗小石头压住边角,让大家随时能看到。
子时一到,三个组长来了。
014用爪子在“采”那边划了五道线,动作利落,看起来有点得意。
015在“建”那边划了三道——今天只完成了三分之二。它低头站着,有点紧张,好像怕被骂。
018在“务”那边划了六道——多做了一次巡查。它抬头看段逸,眼里闪了下光,像是想得到认可。
段逸记下数据,算了完成率。他没批评015,也没夸018,只是平静写下结果,在建组旁边写“原因待查”。他知道,这时候不能冲动,要保持公平。
第三天傍晚,他又汇总一次。
采组连续三天达标,建组回升到83%,务组完成100%。
总体完成率85%。
这个数不算高,但在现在条件下已经很好了。更重要的是,趋势在变好,波动小了,说明系统越来越稳。
他坐在指挥角前,闭眼连上所有人。
三十个工兵的状态一个个浮现出来。
不再是乱七八糟的动作。
而是一张图,每个人是一个点,任务是连线。红的是没完成,绿的是完成,黄的是正在做。颜色会动,像动态地图。他看到014正在回来的路上,背着东西,心跳正常;015在检查墙,呼吸平稳,注意力集中;018刚发完食物,正走向下一个休息点,步伐稳定。
他还发现新情况:019开始学014的工作节奏;022主动帮015搬木头;008没人安排就自己清理了排水沟。这些都是自发行为,说明系统已经开始自己运转了。
他睁开眼,拿起兽皮卷,在最后写了一行字:
“体系运行正常,可复制。”
写完手顿了一下。这七个字不只是总结,更像是一个开始。这意味着这个方法不仅能用,还能扩大,以后能管更多人,做更大的事。也许有一天,能建起真正的营地,甚至一座城。
他放下笔,手指敲了三下石台。
这是他定的信号。
敲三下,代表今天没事,明天照常进行。
外面传来脚步声。
014走进来,爪子上有泥,站在兽皮前,抬起手准备划今天的线。
段逸看着那只手。
那只手突然抖了一下。
划出来的不是一条线,而是两条断开的短线。
空气好像停了一瞬。
段逸盯着那两条断线,脑子里闪过很多可能:累了?爪子不舒服?还是……出了别的问题?
他没马上问。
他知道,每个系统刚开始都会出故障。关键不是改错,而是搞清楚为什么会错。
他慢慢开口,声音低但坚定:
“明天,加一场训练。”
http://www.c8e.cc/48245/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