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局势复杂
推荐阅读: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汉末三国路
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
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红色莫斯科
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日曜南明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萧景渊把伞收起来,放在桌边。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太烫,他吹了两下。沈知意从沙盘走回来,手里拿着黑旗。她把旗放下,打开一份新送来的卷宗。
“南线没消息。”她说,“程猛联系不上了。贵妃那边已经派人去找藩王。”
秦凤瑶刚巡完回来,站到桌旁,手按在刀上。“他们说了什么?”
“说太子守不住东宫,皇帝病重不上朝,皇后掌权是迟早的事。”沈知意翻着纸,“还说谁不表态,就是和皇后作对。以后要清算,削爵位,家人流放。”
秦凤瑶冷笑:“吓人?真敢动手,我爹立刻带兵进京。”
“可那些藩王不知道。”沈知意看着两人,“他们不是笨,是怕。以前站错队的人,有的丢了爵位,有的被贬去种地。活下来的,都是低头求饶的。”
萧景渊放下茶杯:“所以他们现在不敢帮我们,也不敢得罪贵妃。”
“对。”沈知意点头,“他们在等结果。谁赢,他们就跟谁。”
屋里安静下来。
小禄子端着热茶进来,轻轻放在桌上。他没说话,退到角落站着。
秦凤瑶皱眉:“那就再派人去。这次我说清楚,秦家五万边军随时能动,谁乱来就灭谁。”
“不行。”沈知意摇头,“你现在去吓他们,只会让他们更慌。他们会想,今天你能灭别人,明天就能灭他们。”
“那怎么办?讲道理?他们听不懂!”
“他们听得懂利害。”沈知意翻开另一张纸,“我查过了,这几个藩王里,有三个和先皇后有过交情。当年先皇后救过淮阳侯夫人,镇东王得过御赐玉带。这些事,他们记得。”
萧景渊忽然说:“你还留着母后的玉佩吗?”
“在。”沈知意从袖子里拿出一块白玉,放在桌上,“你上次给我的,我一直留着,就等这时候用。”
萧景渊碰了碰玉佩:“带上这个,提一提当年的事。不是求他们帮忙,是提醒他们——东宫还没倒,先皇的恩也没断。”
秦凤瑶想了想:“光这样不够。得让他们知道,咱们能赢。”
“怎么让他们知道?”沈知意问。
“放消息。”秦凤瑶说,“就说父亲已经在雁门关布防,三万边军随时可以进京勤王。只要东宫下令,立刻南下。”
沈知意摇头:“边军调动不能乱说。万一传到皇帝耳朵里,反而成罪证。”
“那就换一种说法。”萧景渊开口,“不说边军,说京营。”
两人看向他。
他慢慢说:“李嵩调兵去西郊大营,以为没人知道。其实周詹事记下了每天进出的人数。户部粮册也能查到多发的军粮。把这些整理出来,抄一份送到各藩王手里。”
沈知意眼睛亮了:“意思是……让他们看到,李嵩已经动手了。可朝廷没有调令。这是私自调兵,等于谋反。”
“对。”萧景渊点头,“他们不是怕被清算吗?那就告诉他们,真正会被清算的,是跟着李嵩走的人。”
秦凤瑶笑了:“这招狠。逼他们选边。不站我们,就得站一个造反的国舅爷。”
“还有。”沈知意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我让周詹事找几位老臣联名写信。内容很简单:太子不能换,国家不能乱。谁敢乱来,天下共击之。”
她停了一下:“署名要有分量。沈家、陈家、杨家,三家一起签。再盖上官印,做成正式公文的样子。”
萧景渊说:“加上一句——这封信的副本已经送到皇帝面前。让他们觉得皇帝知道了。”
“好。”秦凤瑶拍桌,“这样一来,他们既看到李嵩要完,又看到我们有正统,还不用自己出头。”
沈知意把纸收好:“人选我也想好了。这次不去多人,只派两个老仆。一个懂规矩,一个会骑马。穿旧衣服,走小路。每到一处,只交信,不留人。”
“路上安全呢?”萧景渊问。
“我安排亲卫暗中护送。”秦凤瑶说,“不远跟,不靠近,就在三十里外等着。出事就接应。”
“通关文书我来办。”沈知意说,“用东宫买药材的名义,走户部批条。这种差事不起眼,不容易被盯。”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
外面传来打更声,三更天了。
小禄子低声说:“厨房熬了粥,要不要端点进来?”
“不用。”沈知意说,“都别睡。等使者出发后再轮班休息。”
秦凤瑶走到门口,掀开帘子看外面。天很黑,风不大。
她回头:“马准备好了吗?”
“备了四匹,轮流换。”小禄子说,“都在后巷,披着草料袋,看不出是快马。”
沈知意走到桌前,开始写信封。她用的是普通黄纸,不加封套,只在角落画了个小小的梅花印记——那是她母亲家族的暗记。
萧景渊看着她写字,忽然说:“你觉得,他们会信吗?”
“不一定全信。”沈知意没抬头,“但只要一半人动摇就够了。剩下那一半,看到别人动了,也会跟着动。”
“人心就是这样。”萧景渊轻声说,“不怕死,怕落单。”
秦凤瑶走回来,手里拿着一张名单。“护卫我都安排好了。程猛不在,让赵铁柱带队。他去过北境三次,认得路。”
“让他记住。”沈知意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亮身份。就说自己是商人,顺道送礼。”
“要是被拦呢?”萧景渊问。
“就说去给亲戚送终。”沈知意说,“办丧事的人,别人不爱管,容易放行。”
秦凤瑶点头:“聪明。谁也不会怀疑一个奔丧的人。”
沈知意把最后一封信封好,吹干墨迹,放进油布包里。她用细绳扎紧,外面又裹了一层蜡。
“明天早上出发。”她说,“天亮前出城,走东门。今天有菜车进城,混进去不难。”
“我亲自送他们到城外。”秦凤瑶说,“确认安全再回。”
“别去太远。”沈知意说,“你在十里亭等就行。看到他们过了官道,就可以回来。”
“好。”
萧景渊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巡逻的士兵还在走,灯笼是红的。
他看了一会儿,说:“刚才那个倒炭粉的杂役,审了吗?”
“还没。”秦凤瑶说,“等天亮再问。现在问,他也只会瞎说。”
“那就先关着。”萧景渊说,“别让他死,也别让他跑。”
“明白。”
沈知意把油布包交给小禄子。“你亲手交给赵铁柱。当面点清,少一份都不行。”
小禄子双手接过:“奴才一定办好。”
“还有。”沈知意看着秦凤瑶,“你让亲卫记住,沿途所有驿站、茶棚、渡口,都要留意有没有陌生人打听东宫的消息。发现可疑的,立刻回报。”
“我已经安排了。”秦凤瑶说,“每个据点都有暗号。白天举旗三下,晚上点灯三盏。”
“好。”
屋里又安静了。
萧景渊坐回椅子上,手指敲了敲桌子。“接下来,就等消息了。”
“等。”沈知意说,“也只能等。”
秦凤瑶走到门外,抬头看天。星星还在,云多了。
她手放在刀柄上,站得笔直。
沈知意走到灯下,重新检查信件。她把每一封都打开看过,确认没问题,再封好。
萧景渊喝完最后一口茶,把杯子放在桌上。
小禄子过来收拾,发现茶底有一圈浅痕,像是被什么东西磨过。
他没说话,端着托盘走了出去。
沈知意把最后一封信放进包裹,扣好搭扣。
她抬头看了看门外。
秦凤瑶站在台阶上,身影笔直。
风吹起她的衣角。
她抬起手,摸了摸腰间的刀。
http://www.c8e.cc/48274/4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