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官弈 >第207章 暗流再起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07章 暗流再起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星城综合改革试点的成功引起了全国关注,但也触动了更深层的利益格局。六月的星城,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暗流涌动。

  一个周一的早晨,林别刚走进办公室,秘书就神色紧张地递上一份文件。

  书记,这是昨晚收到的匿名举报信,直接寄到您家里的。

  林别拆开信封,里面是几张模糊的照片,拍的是沈墨与一个陌生男子在咖啡厅见面的场景。附信写道:林书记,请管好你的妻子,不要让她插手不该插手的事。

  要报警吗?秘书担忧地问。

  暂时不用。林别平静地把信收起来,这件事不要声张。

  中午回家时,林别把照片拿给沈墨看。沈墨仔细看了看,脸色顿时变了。

  这个人我认识,他叫张浩,是一家环保组织的负责人。上周他确实找过我,说想做一个关于星城环境治理的专题报道。

  为什么没告诉我?

  我觉得这是正常工作,就没特意说。沈墨疑惑地问,这有什么问题吗?

  林别沉思片刻:这个时机太巧了。改革试点正在关键阶段,突然有人盯上你,恐怕不是偶然。

  果然,第二天就有风声传出,说沈墨利用特殊身份为某些组织提供便利。虽然话说得隐晦,但暗示性极强。

  这是冲着您来的。陈明远在汇报工作时提醒道,他们动不了您,就想从沈记者身上找突破口。

  林别点点头:我知道。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住阵脚。

  他照常推进改革工作,对谣言置之不理。但在暗中,他让公安部门加强了对沈墨的保护。

  然而,对手的攻势比想象中更猛烈。

  一周后,《星城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改革中的利益输送》的评论文章。文章没有点名,但字里行间暗示某些改革措施让特定企业获益,而这些企业与领导亲属关系密切。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影射永固精密与沈墨的关系。

  太卑鄙了!王永固看到报道后,立即给林别打电话,林书记,需要我出面澄清吗?

  不必。林别很冷静,这个时候越描越黑。

  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预料。这篇报道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标题越来越耸人听闻,从利益输送变成了官商勾结。

  更糟糕的是,有人把沈墨之前为永固精密做过报道的事情翻出来,断章取义,制造假象。

  林书记,网上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宣传部汇报时说,要不要采取管控措施?

  林别摇头,让事实说话。

  他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邀请多家媒体记者,全程报道永固精密与德国企业的合资项目谈判过程。

  我们要用透明度来回应质疑。

  这个举措收到了奇效。在媒体的全程见证下,合资谈判的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完全遵循市场规则。

  最终,合资项目成功签约,永固精密的技术实力得到外方认可,合资条件公平合理。

  媒体的连续报道,让公众看到了真相,谣言不攻自破。

  林书记这一招高明啊。陈明远由衷赞叹,既澄清了事实,又宣传了改革成果。

  但林别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对手不会就此罢休。

  果然,新的攻势很快又来了。

  这次是针对改革试点本身。有人开始散布言论,说改革试点是政绩工程,是林别为了个人升迁搞的形象工程。

  更阴险的是,他们开始挑拨干部关系。

  一天,一位区委书记找到林别,吞吞吐吐地说:林书记,我听到一些传言,说您对我不满意,要调整我的岗位。

  这是从哪里听说的?

  好几个同志都这么跟我说。

  林别立即明白,这是有人在使用离间计。

  他召开了一次特别的干部会议。在会上,他开诚布公地说:

  最近有很多关于人事调整的传言,我在这里明确告诉大家:市委没有人事调整的计划。改革需要稳定的干部队伍,希望大家不要听信谣言,专心工作。

  这番话稳定了干部队伍的情绪,但也让林别意识到,必须尽快找出幕后黑手。

  他让公安部门秘密调查谣言的源头。调查发现,这些谣言大多来自几个特定的Ip地址,而这些地址都与一家叫新视野的公关公司有关。

  新视野...林别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

  沈墨想起来了:这就是星辉传媒旗下的那家公司!

  一切都联系起来了。星辉传媒是杜志强案的涉案企业,而杜志强案虽然已经判决,但他的关系网还在。

  这是残余势力的反扑。张斌分析道。

  不止如此。林别看得更深,这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势力。

  他的判断很快得到验证。

  在接下来的省政府工作会议上,一位副省长不点名地批评了星城的改革:有的地方为了出政绩,搞运动式改革,不顾实际情况,这是要出问题的。

  虽然话说得含蓄,但矛头直指星城。

  会后,这位副省长特意走到林别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林别同志,改革要循序渐进啊,不要太急。

  谢谢领导关心。林别不卑不亢地回应,我们会把握好节奏的。

  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但林别始终保持着冷静。他深知,这个时候一旦退缩,之前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七月初,改革试点进入最关键的阶段——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这个改革触及的利益更深,阻力也更大。

  星城钢铁集团是第一个试点企业。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强烈反弹。

  混改就是私有化,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有人在网上散布恐慌。

  更严重的是,星钢的部分职工开始聚集抗议。

  林书记,情况不太妙。陈明远紧急汇报,星钢有上千职工在厂区聚集,要求与您对话。

  我马上过去。

  太危险了!秘书劝阻,还是先让国资委的同志去处理吧。

  职工们要见的是我,我不能回避。

  当林别来到星钢厂区时,果然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他们情绪激动,高喊着反对私有化保卫国有资产的口号。

  林别拿起扩音器,走到人群前。

  工友们,我是市委书记林别。我今天来,就是要当面听取大家的意见。

  一个老工人站出来:林书记,我们在星钢干了一辈子,现在说要混改,是不是要把厂子卖给私人老板?

  绝对不是!林别大声回答,混改不是卖掉企业,而是引入其他所有制资本,改善股权结构,激发企业活力。

  那为什么不能保持现状?

  因为现状维持不下去了!林别语气沉重,大家都知道,星钢这几年效益一直在下滑。再不改革,企业就要被市场淘汰!

  他拿出一份数据:去年,星钢亏损了五个亿。照这个趋势,再过两年,连大家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这番话让现场安静下来。工人们面面相觑,他们确实感受到了企业的困境。

  改革后,大家的利益会不会受损?另一个工人问。

  我向大家保证:林别郑重承诺,改革只会让企业变得更好,大家的工作岗位会更稳定,收入会更高!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解释,工人们终于理解了改革的意义,陆续回到工作岗位。

  总算化解了。陈明远松了口气。

  但这只是开始。林别神色凝重,有人故意煽动职工情绪,这说明我们的对手很了解企业的软肋。

  回到市委,林别立即部署了两项工作:一是加强对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二是严查煽动职工情绪的背后黑手。

  调查很快有了结果。煽动星钢职工的人,果然与新视野公关公司有关。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阻止改革。张斌说。

  那就让他们看看,改革的力量有多大。林别态度坚决。

  在林别的强力推动下,星钢混改方案顺利实施。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星钢的经营管理明显改善,职工收入也有了提高。

  这个成功案例,为其他企业的改革树立了榜样。

  然而,林别明白,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对手绝不会轻易认输,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八月的一个夜晚,林别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对方只说了一句话:

  林书记,小心身边的人。

  电话随即挂断。林别回拨过去,发现是空号。

  他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星城。这座他倾注了心血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http://www.c8e.cc/48355/2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