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砥柱中流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农民将军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东汉不三国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姜维所部的抵达,如同给濒死的病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流亡建宁的蜀汉朝廷暂时摆脱了覆灭的阴霾,但也带来了新的、更为复杂的难题。近万历经血战、疲惫不堪却骨干犹存的将士,需要安置、补给、整训;朝廷与地方、中央军与边军、旧臣与新附势力之间的权力格局,需要重新平衡;而北方那个强大的敌人,其下一步的动向,更是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味县城内外的气氛,在短暂的振奋后,迅速被一种务实而紧迫的忙碌所取代。大将军姜维与卫将军诸葛瞻,这两位如今朝廷军事上的核心人物,几乎没有任何休整,便立即投入了千头万绪的善后与布防工作之中。
首要之事是安顿军队。姜维带来的将士被安置在味县城东、毗邻盘江的一片相对平坦的区域扎营。条件极其简陋,营帐不足,许多士卒只能暂时栖身于临时搭建的草棚甚至山洞之中。粮草供应更是捉襟见肘,霍弋虽尽力筹措,但建宁郡的储备实在有限,士卒们依旧面临着半饥半饱的状态。伤病员的救治也缺乏足够的医药。
面对困境,姜维展现出其宿将的坚韧与务实。他下令精简建制,将减员严重的营队合并,提拔作战英勇的低级军官和军士填补空缺。他亲自巡视各营,抚慰伤兵,与士卒同食糙米野菜,以其个人威望极力稳定军心。同时,他采纳诸葛瞻的建议,立即开展大规模的军屯生产,将除必要警戒部队外的所有兵力,按部就班地投入到开垦荒地、修筑水渠、抢种耐旱作物的劳动中。他明白,在这远离中原的南中之地,要想长期生存,必须尽快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思远,屯田之事,关乎生死,需得力之人主持。”姜维对诸葛瞻说道,目光中充满信任。
诸葛瞻当即举荐:“大将军,张嶷将军久在边地,熟知农事,且沉稳干练,可当此任。”
姜维颔首同意,即任命张嶷为屯田总制,全权负责军屯事宜。张嶷领命后,毫不懈怠,立即组织人手,勘察地形,划分田亩,日夜督工,展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
与此同时,针对南中错综复杂的夷汉关系,诸葛瞻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深知,当年其父诸葛亮“攻心为上”的策略是稳定南中的基石。如今朝廷势微,更需谨慎处理与当地豪帅大姓的关系。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与郤正、董厥等文臣仔细研究各部落情况,采取区别对待、分化拉拢的策略。
对于实力最强、态度暧昧的建宁爨氏,诸葛瞻亲自与姜维、霍弋一同,以朝廷名义,正式册封其首领爨谷为“建宁都督”,赐予印绶仪仗,承认其在地方的实际权力,但要求其必须保证通往永昌郡道路的畅通,并提供一定数量的粮草作为“贡赋”。对于孟获后人等较为亲汉的势力,则多加赏赐,委以协助屯田、维持地方治安之责。对于少数心怀异志、与魏国暗通款曲的小股势力,则通过霍弋的郡兵和姜维派出的精干小队,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威慑,以儆效尤。
这一系列举措,恩威并施,逐渐稳住了南中的局面。虽然远未达到心悦诚服的程度,但至少使各夷帅势力保持了表面的臣服和中立,为朝廷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然而,内部的整合远非一帆风顺。以光禄大夫谯周为首的主降派,虽暂时偃旗息鼓,但其悲观论调并未消失。他们私下里散布言论,称姜维、诸葛瞻此举是“画地为牢,坐困愁城”,南中贫瘠,终非久居之地,魏国大军一旦南下,必然土崩瓦解,不如早谋“出路”。这种言论在部分对前途绝望的文官中,仍有相当市场,影响着士气。
更微妙的矛盾存在于军事指挥权的整合上。姜维作为大将军,名义上总揽全国军事,但霍弋镇守南中多年,麾下郡兵自成体系,各级将领皆是其亲信。两支军队驻扎一处,在防区划分、物资配给、甚至日常操练上,难免产生摩擦。姜维的部下自恃是中央禁军、百战精锐,有时对霍弋的郡兵流露出轻视之意;而霍弋的部下则觉得这些“败军之将”是来抢夺地盘和资源的,心中不服。虽未爆发严重冲突,但隔阂与芥蒂已然存在。
姜维与霍弋都是明白人,尽力约束部下,维持表面和睦。姜维主动将味县核心防务仍交由霍弋负责,自己则主要负责外围营垒的建设和军队的整训,以示尊重。霍弋也定期向姜维汇报军情,在重大决策上征求意见。但两人心中都清楚,这种平衡是脆弱的,真正的指挥核心尚未确立。
这一日,姜维与诸葛瞻正在中军大帐商议军屯进展,霍弋匆匆来访,面色凝重。
“大将军,卫将军,刚接到北面朱提郡急报,发现小股魏军斥候活动,约有数十骑,窥探我边境关隘后即退去。”霍弋呈上军报。
姜维接过,仔细观看,眉头紧锁:“看来,邓艾并未忘记我们。这只是试探,大军恐在不日。”
诸葛瞻沉吟道:“朱提郡地势险要,但兵力薄弱。需加强戒备,并向永昌郡方向增派哨探。邓艾若南下,主力必走朱提,但亦可能分兵袭扰永昌,断我后路。”
姜维点头:“思远所虑极是。霍将军,烦请你加派斥候,严密监控朱提至牂牁江一线动向。同时,请张翼老将军率一部兵马,前出至味县以北五十里处的石门隘口,构筑工事,以为前哨。”
“末将领命!”霍弋拱手应道,对于姜维的部署,他并无异议,这本身就是正常的防务安排。
然而,就在霍弋离去后不久,参军杨戏入帐,面带忧色地低声禀报:“大将军,卫将军,方才霍将军部下都尉王嗣,在与张翼将军部下交接防务时,言语间颇有冲撞,似对由张老将军前出驻防有所不满,言下之意,是说北面防务素来由建宁郡兵负责,为何……”
姜维与诸葛瞻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这虽是小事,却反映了深层的问题。
姜维沉声道:“传令下去,严斥王嗣,令其向张翼将军赔罪。今后两军协同,再有妄生议论、破坏团结者,军法从事!” 他必须用最严厉的手段,压制住这种危险的苗头。
诸葛瞻补充道:“大将军,仅靠压制恐非长久之计。瞻以为,可奏请陛下,定期举行军政会议,由大将军主持,霍将军、张翼将军、廖化将军及我等共同参与,商议军机。如此,既显公正,亦可增进了解,减少误会。”
“善!”姜维赞同道,“此事由你即刻去办。”
内部的整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姜维与诸葛瞻深知,在强大的外部压力到来之前,如果内部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那么任何坚固的防线都将从内部被攻破。他们如同砥柱中流,不仅要抵御外部的惊涛骇浪,更要时刻警惕和化解内部的暗流漩涡。
味县的天空下,两支军队的营垒遥遥相望,炊烟袅袅。表面上恢复了秩序与平静,但底下涌动的,是关乎这个流亡政权生死存亡的复杂博弈。而北方传来的警讯,预示着这场博弈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http://www.c8e.cc/48413/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