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永昌风云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农民将军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红色莫斯科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东汉不三国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建宁郡味县的紧张筹备与牂牁江前线的疑兵对峙,其成败皆系于西南方向那片更为偏远、山高林密的永昌郡。北地王刘谌持节南下盟会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这片汉夷杂处的边陲之地,激起了层层涟漪。先行秘密抵达永昌郡治不韦城附近的霍在,在郡丞吕凯的暗中协助下,已初步摸清了当地盘根错节的势力格局。正如吕凯所言,形势不容乐观。最大的变数在于哀牢夷首帅木鹿。此人麾下有能征善战的夷兵数千,控制着通往更西南方向的要道,且与毗邻的楪榆郡夷首朵思积怨已久。近日,确有一伙自称来自益州的“商队”频繁出入木鹿的寨堡,馈赠丰厚,行迹诡秘。
“霍校尉,木鹿贪婪而多疑,”吕凯在隐秘的山洞中对霍在低语,“魏使许其‘永镇哀牢’,盐铁之利尽归其有,诱惑极大。然其亦惧魏人兔死狗烹,故尚在观望。其与朵思之怨乃是突破口。朵思虽亦为夷帅,然其部曾受武侯恩惠,心向汉室者较多。”
霍在目光锐利,沉吟道:“吕郡丞之意,是让我设法助朵思,以制衡木鹿?”
“非仅如此,”吕凯摇头,“若能说动朵思,以其名义,邀木鹿于殿下盟会之时前来,并设法让木鹿知晓,魏使亦暗中联络了朵思,许以重利,欲共分其地。以木鹿之心性,必生猜忌!届时,殿下再以朝廷正统之名,许其世袭罔替,或可令其暂缓投魏,至少……不至在盟会上公然发难。”
“离间计……”霍在点头,“此计虽险,却是眼下唯一可行之策。我即刻设法潜入楪榆,联络朵思!”
就在霍在冒险展开秘密外交的同时,北地王刘谌的仪仗也已离开味县,向南进发。队伍规模不大,但旌旗鲜明,护卫精干,尽显亲王威仪。刘谌本人骑在马上,面容坚毅,心中却如履薄冰。他深知此行不仅关乎个人安危,更系社稷存亡。秘书令郤正作为副使陪同,一路之上,不断为刘谌讲解永昌风土人情及可能面对的各种情况。
消息传开,永昌郡内各方反应不一。郡中心向汉室的官吏与部分夷帅暗自欣喜,积极准备迎接。而木鹿等人则冷眼旁观,甚至暗中加强了自己寨堡的戒备。那支神秘的“商队”活动也更加频繁。
霍在的行动异常迅速且冒险。他凭借矫健的身手和对地形的熟悉,避开大道,穿越密林,数日后竟真的出现在了楪榆郡朵思的大寨之外。通过出示吕凯的密信和汉室印信,他成功获得了朵思的接见。
朵思年约四旬,身材魁梧,脸上有一道狰狞的刀疤,眼神凶悍。他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汉人使者,语气不善:“汉家朝廷?不是已经被魏人打得逃到建宁了吗?自身难保,还来寻我做甚?”
霍在不卑不亢,行礼道:“朵思头人明鉴。汉室虽暂处逆境,然陛下犹在,法统犹存。魏国虎狼之心,天下皆知。彼等许木鹿重利,岂会真心容他?待其平定南中,兔死狗烹,头人与木鹿,皆难自保!今北地王殿下亲临永昌,大会诸部,正是要联合忠义之士,共抗强魏!头人若助汉室,朝廷必不忘今日之功,永昌、楪榆之地,可许头人与木鹿共治,并为朝廷命官,世袭罔替,岂不胜过依附魏国,仰人鼻息?”
朵思冷笑道:“共治?木鹿那老贼,与我仇深似海,岂能共事?”
霍在趁机道:“正因如此,头人更应赴会!届时,殿下可为主持公道。况且,”他压低声音,“在下听闻,那魏使亦曾暗中派人接触头人麾下,似有分化之意。头人需防木鹿与魏人联手,对您不利啊!”
这话半真半假,却正好戳中了朵思的疑虑。他沉默良久,最终瓮声道:“好!我便去看看,你这汉家亲王,有何能耐!若所言不虚,我朵思部数千勇士,或可助他一臂之力!但若只是空言,休怪我翻脸无情!”
说服朵思,只是第一步。霍在又通过吕凯安排的线人,将“魏使亦欲勾结朵思”的消息,巧妙地传到了木鹿耳中。木鹿闻讯,果然暴跳如雷,对魏使的信任大打折扣,但对即将到来的盟会,也充满了警惕和猜疑。
永昌郡的局势,因霍在的暗中运作和刘谌的即将到来,变得愈发微妙而紧张。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外交战,在盟会正式开始前,已然激烈上演。
与此同时,味县城内,等待消息的日子同样煎熬。卫将军诸葛瞻臂伤稍愈,便与霍弋、廖化等人日夜关注着永昌和前线传来的任何讯息。光禄大夫谯周等人虽表面沉寂,但私下里的活动并未停止,仍在为可能的“最坏情况”做准备。
而年轻一代,则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着国事。诸葛尚每日除读书习字外,常向母亲刘嫣询问永昌的地理民情,或去找廖化之子廖通、张飞之孙张奕等人,听他们讲述父辈的征战故事,小小的心中对那片决定国家命运的土地充满了想象与担忧。刘嫣看着儿子日渐沉稳的模样,心中既感欣慰,又充满酸楚,深知这过早的成熟,是以失去童真为代价的。
这一日,终于有快马从永昌方向驰回,带来了霍在的第一份密报。密报详细陈述了永昌的复杂局势、初步说服朵思的经过以及对木鹿使用离间计的情况,最后写道:“……局势危如累卵,然有一线之机。殿下盟会之时,乃关键所在。成败与否,在此一举!”
诸葛瞻与霍弋阅罢,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一丝微弱的希望。
“霍在做得不错,”诸葛瞻沉声道,“然,木鹿、朵思皆非善与之辈,殿下临场若有丝毫差池,恐前功尽弃。”
霍弋点头:“如今,唯有相信殿下之威仪,与霍在之机变了。我辈在后方,需确保前线无忧,粮道畅通,方能令殿下无后顾之忧。”
他们立即将情况简略奏报给病中的刘禅,并加紧督促向牂牁江前线运送最后一批粮草,同时严令各城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而在遥远的牂牁江北岸,魏军大营中,征西将军邓艾站在望楼之上,远眺南岸蜀军旌旗招展、营垒森严的景象,眉头微蹙。蜀军近日活动频繁,斥候回报似有援军抵达,但他心中总有疑虑。
“姜伯约用兵,虚虚实实。”邓艾对身边的儿子邓忠道,“其坚守不出,又故作疑兵,恐有拖延时日之嫌。永昌方向,近日可有消息?”
邓忠答道:“细作回报,蜀伪北地王刘谌已南下永昌,似欲大会诸夷。然永昌夷情复杂,其未必能成。”
邓艾冷笑一声:“刘谌小儿,诸葛瞻竖子,欲借蛮夷之力苟延残喘?可笑!传令下去,加派细作,严密监视永昌动向!同时,各军做好强攻准备!待其盟会之时,或可一举渡江,摧其根本!”
“诺!”
山雨欲来风满楼。永昌郡,这个看似偏远的西南边郡,此刻已成为决定蜀汉政权最后命运的关键舞台。北地王刘谌的仪仗,已渐渐接近盟会地点——吕凯精心挑选的,位于不韦城郊一处开阔地带的“盟誓台”。各方势力,明暗交错,目光齐聚于此。
http://www.c8e.cc/48413/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