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京城春汛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重生都市仙帝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快穿101次:男神,帅炸天!
枯坐三千载,我破庙石像人前显圣
厉元朗水婷月全文免费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踏碎凌霄日,棒染诸佛血!
正义的使命最新章节
荒灾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钱儿媳妇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正想着,廊下的青石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管家老吴匆匆进来,青布长衫的下摆都跑得起了皱。他在杨清妮面前躬身站定,声音带着几分急促:“老太君,户部的苏尚书来了,就在外厅候着,说今年全国各州府的粮草账册要送过来。”
杨清妮捏着奏折的手指顿了顿,眼底的笑意瞬间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凝重。
她把奏折放在石桌上,指尖轻轻敲了敲封面。
自去年十月北疆之战结束,新帝就下旨让户部牵头,清点全国粮草储备。
一来为春耕赈济做准备、二来要给北疆守军补过冬的粮草。可这账册,足足迟了三个月才送来。
前几天她还收到赵虎从北疆发来的密信,说镇北关的粮草只够撑到四月,若再不来补给,士兵们就只能靠野菜充饥了。
“知道了,” 杨清妮站起身,婉儿赶紧上前帮她理了理月白绫罗袄的衣襟。
“让苏尚书在正厅稍等,我这就过去。” 她迈步往正厅走,脚步不快,心里却在想着。
苏明远是李尚书出事之后提拔上来的户部尚书,据说以前是先皇时期的老吏,做事向来谨慎。
可是这次账册距离新帝说的时间迟到这么久,现在又偏偏选在春日农忙时送来,杨清妮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刚进正厅,就见苏明远从椅子上站起来。
他穿着一身藏青色的纻丝官袍,袍角绣着三品的鹭鸶补子,只是官袍的领口有些发皱,像是匆匆穿好就来了。
他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账册,用藏青布包着,布角还沾着点泥星子。
见了杨清妮,他脸上立刻堆起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显得有些刻意。
“老太君近日身子可安好?下官今日来,是把全国各州府的粮草清册送过来,还请您过目把关。”
杨清妮走到上首的椅子坐下,指了指旁边的矮桌。
“苏尚书坐吧,把账册放这儿。”
她的目光落在苏明远身上、看见他坐下时,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官袍袖口,指尖泛白,显然是有些紧张。
苏明远把账册放到矮桌上,布包解开时,杨清妮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霉味。
她伸手去拿最上面的一本,指尖刚碰到纸页,手就停顿了一下、这纸角潮乎乎的。
像是被人用水浸过又晒干,摸起来发黏,还带着点灰黑色的霉斑。
她翻开第一页,是京城府的粮草账册,字迹工整,用的是户部特制的朱砂笔。
每一笔粮草的出入都记录的清清楚楚,末尾还盖着户部的朱红大印,看着的确没什么问题。
可翻到北疆各州的账册时,杨清妮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这几页的字迹突然变得潦草,像是换了个人写的,有的地方墨汁晕开,把数字都糊住了,还有几处用浓墨点盖住,像是刻意要遮住什么。
她指着云州那一页,声音却异常的平静却带着威压。
“苏尚书,云州去年秋收时,我派去的探子回报,说是收成比往年多了两成,可这账册上得数字不对啊,这缴上来的粮草怎么反而比去年少了三成?”
苏明远脸上的笑僵了僵,他赶紧站起身,躬身道。
“老太君有所不知,云州去年冬天下了场大暴雪,在腊月二十三那夜,雪下了足足三尺厚,把粮仓都压塌了,不少粮草被埋在雪地里,发霉烂掉了。“
”下官已经让云州知府尽快补缴,只是路途遥远,还没送到京城。”
他说这话时,眼神不自觉地往门口处瞟了一眼,右手悄悄摸了摸腰间的玉带,显然是在掩饰心虚。
杨清妮没说话,又往后翻,翻到江南各州的账册时,她的目光更冷了。
江南是大梁的鱼米之乡,往年缴上来的粮草占全国三成还多不少。
可今年账册上,苏州、杭州、扬州这几个大州的数额加起来,还不到去年的一半。
她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直直看向苏明远。
“苏州、杭州今年春汛,我听漕运的官员说,得益去年堤坝加固得好,没淹到一亩田,怎么会突然粮食减产?”
听到这苏明远的额角立刻冒了汗,他从袖袋里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声音也有些发颤。
“这…… 这江南今年开春闹了虫灾,稻苗刚长出来,就被虫子啃了根,不少农户都补种了晚稻,所以收成少了些。“
”下官已经让人去查虫灾的具体情况,定会让地方官给个说法。”
他说着话却将手里的手帕拧成了团,话也越说越没底气 。
他刚说完虫灾,看到茶杯就想起杨清妮的侄女嫁到了苏州。这茶杯里的茶是今年的新茶,想来是知道了苏州没闹虫灾的事。
杨清妮合上册子,把账册推到苏明远面前,声音沉了下来。“苏尚书,粮草是国之本、北疆的守军还等着粮草,江南的百姓要靠粮草度日,若是账册有假,延误了春耕赈济,耽误了北疆防务,这个后果,你担得起吗?”
苏明远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
“老太君放心,下官绝不敢造假!只是近日户部事务繁忙,账册整理得急了些,难免有疏漏。“
”下官这就回去重新核对,明日一早就把更正后的账册送过来!”
他说着匆匆磕了个头,起身就往门外走,脚步踉跄,差点撞到门框上。
管家老吴刚要提醒他掉了东西,苏明远已经快步跑出了正厅,连掉在地上的一把折扇都没发现。
杨清妮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才弯腰捡起那把折扇。
扇面是上好的洒金宣纸,画着一幅 “春江垂钓图”,图里的老翁坐在河边的石头上。
手里握着鱼竿,河面上飘着几叶小舟,画风细腻,只是笔触有些慌乱。
她指尖拂过扇面,翻到扇柄处,就见上面用小楷写着落款 ——“安王赠”。
杨清妮的瞳孔猛地一缩,手指瞬间攥紧了扇柄,扇骨硌得掌心生疼。
http://www.c8e.cc/48496/3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