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当兵分田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农民将军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红色莫斯科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东汉不三国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这里,是流民和无家可归者聚集的地方。数十名亲兵迅速清开场地,两根粗大的木杆被深插入土,一张巨大的明黄色皇榜,被四个士兵合力展开,高高悬挂起来。
那刺目的黄,和上面用朱砂御笔亲批的字迹,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紧接着,一面巨大的招募旗被竖立起来。
“燕云民兵团招募处”。
几个大字龙飞凤舞,充满了力量。
周围的百姓们穿着破烂的衣衫,一个个面黄肌瘦,麻木地看着这一切,交头接耳,却无人敢上前。
他们见过的旗帜太多了。
辽人的,金人的,现在又是宋人的。
城头变幻大王旗,苦的永远是他们这些蝼蚁。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一根树枝,浑浊的眼珠动了动,对身边的人低声咕哝。
“又是要拉壮丁了。”
“是啊,不知道这次又要去填哪个坑。”
一个年轻人撇了撇嘴,一脸的不信任。
“管他呢,反正没咱们的好事。”
岳飞听着这些细碎的议论,神色没有丝毫变化。
他翻身下马,大步走到了皇榜之前。
他不需要用多大的音量,只是清了清嗓子,一股源自沙场的铁血气息便自然而然地扩散开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仅仅八个字,就让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了这个身披重甲,气度不凡的将军身上。
“凡我大宋子民,燕云之地的青壮,自愿加入民兵团者,不论出身,不论过往,一经登记造册,即可在本地分得上等水浇田一亩,永为私产,子孙可继!”
“民兵团,农忙时为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官府提供农具、种子!”
“农闲时为兵,接受操练,保家卫田,抵御外辱!”
“此令,朕躬亲批,盖朕玉玺,天地共鉴,永不更改!”
岳飞念完,将手中的圣旨高高举起,展示给所有人看。
阳光下,那鲜红的“皇帝之宝”印玺,灼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死一般的寂静。
针落可闻。
一亩上等水浇田?
永为私产?
子孙可继?
这些字眼,每一个都重重地砸在这些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耕作,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掌握的百姓心上。
“真的假的?”
一个怯懦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
“哪有这么好的事?官府分地?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别是骗咱们去当炮灰,送死的吧?金人也不是没干过这种事。”
质疑声此起彼伏。
千百年来的惯性,让他们根本无法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独臂的汉子挤了出来,他死死盯着岳飞的脸,看了半晌,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是岳将军!是岳家军的岳将军!”
“俺认得您!当年金狗围城,是您带着兵杀进来的!俺这条胳膊,就是在跟着您守城的时候丢的!”
“岳将军亲自来颁的旨,还能有假?!”
这一声呼喊,比圣旨本身更具说服力!
岳家军!
岳将军!
这两个称呼在燕云之地,代表着战无不胜的神话,代表着从金人铁蹄下拯救他们的救星!
人群彻底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当民兵,官家给分地!一亩上等良田!”
“千真万确!岳元帅亲自来了!就是那个打得金狗哭爹喊娘的岳爷爷!”
“他老人家的信誉,比皇帝的圣旨还管用!”
“走走走!快去看看!万一是真的呢!一亩地啊!婆娘娃儿一年的嚼谷都有了!”
原本还在远处观望的百姓们,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疯了一样从四面八方涌向报名点。
他们看到了那张盖着皇帝玉玺的巨大皇榜。
他们更看到了岳飞那张在燕云百姓心中如同神明一般的脸庞。
所有的疑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俺报名!”
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汉子第一个从人群里挤了出来,他几乎是扑到了登记的长桌前。
他本是金人治下的农奴,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耕种,受尽了剥削和欺凌,做梦都想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田。
他的眼眶通红,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
“军爷,俺叫狗剩!俺有力气,俺能干活!俺要报名!”
负责登记的文书官被他这副模样吓了一跳,但还是很快反应过来,提笔蘸墨。
“姓名,年龄,籍贯。”
“有俺一个!”
“还有俺!俺也报名!俺能打!”
一个人的带头,彻底点燃了压抑在所有人胸中最原始的火焰。
人群像是决堤的洪水,瞬间爆发出空前的热情。
“排队!都给老子排好队!”
岳飞的亲兵们不得不手拉着手,筑起人墙,竭力维持着秩序。
报名处被围得水泄不通,负责登记的几个文书官,奋笔疾书,写得手腕发酸,额头冒汗。
准备的纸张很快用尽,不得不紧急从城内调集。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直到天色渐晚,报名的人潮依旧没有丝毫减退的迹象。
短短数日之内,仅仅幽州一地,报名参加民兵团的青壮年,便超过了五万之众!
这个数字,让随行的官员们目瞪口呆。
岳飞没有片刻耽搁。
他立刻将这些人按照地域划分,编成一个个百人队,千人队。
一场大宋历史上最壮观,也最“土味”的庞大建设计划,就此拉开序幕。
燕云十六州的田间地头,出现了一幅前所未见的奇景。
清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探出头,淡金色的光辉洒满大地。
成千上万的汉子们,赤着膊,露出被风霜侵蚀得黝黑的脊梁。
他们喊着不成调,但却充满了力量的号子,在广袤的荒地上挥舞着官府刚刚下发的崭新锄头和铁锹。
“嘿哟!”
“嘿哟!”
锄头砸进坚硬的土地,翻开沉睡了多年的泥土。
他们要赶在春耕之前,将那些被战火和懒惰荒废了不知多久的土地,重新变成可以播种的良田。
汗水一滴滴落下,浸湿了脚下的土地,也浇灌着他们心中那颗名为希望的种子。
午后,烈日当空。
燥热的空气让人昏昏欲睡。
然而,那些刚刚还在刨地的汉子们,又在田埂上,在村口的空地里,在任何一片能站得下人的地方,排起了歪歪扭扭的队列。
http://www.c8e.cc/48512/2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