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计划萌生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农民将军
红色莫斯科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东汉不三国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应天府皇城的御书房内,鎏金铜炉中燃着的龙涎香袅袅升腾,在雕花窗棂间氤氲成朦胧的雾气。朱元璋身着常服,背着手伫立在巨大的《大明舆图》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地图上新增的海外疆域——从日本列岛到南洋诸岛,一片片标注着红色“明”字的土地,如繁星般散落在东海与南海之上。“陛下,徐达将军从日本传回的奏折已送至御书房。”内侍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份奏折呈放在御案上,“奏折中提及,日本各地叛乱已肃清,但战后百废待兴,百姓流离失所,急需朝廷派人指导重建。”
朱元璋转过身,接过奏折,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眉头微微蹙起。他沉吟道:“平定叛乱只是第一步,要让这些海外之地真正融入大明,绝非易事啊。”话音刚落,殿外传来脚步声,兵部尚书茹瑺、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尚书李原名及几位熟悉海外事务的官员奉旨而来,整齐地躬身行礼。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朱元璋抬手示意众人起身,指着御案上的奏折,“今日召你们前来,正是为了商议海外诸地的后续治理之事。徐达在奏折中说,日本如今田地荒芜,工坊废弃,百姓衣食无着,若不尽快采取措施,恐生变故。你们有何看法?”
茹瑺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强军事防御。可在日本及南洋诸岛的战略要地增派兵力,修建堡垒,防止残余势力死灰复燃,同时震慑周边国家,确保海外疆域稳定。”
夏原吉闻言,微微摇头:“茹尚书所言不无道理,但军事防御需以经济为基础。如今海外诸地民生凋敝,若只重军事,恐加重百姓负担,反而引发不满。臣建议,先从恢复经济入手,调运粮食、种子、农具支援各地,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待民生改善,再逐步加强军事部署。”
李原名抚着胡须,缓缓说道:“陛下,文化认同乃是长治久安之本。海外诸地风俗各异,语言不通,若不能让中原文化深入人心,即便平定叛乱,日后仍可能出现离心离德之事。臣认为,应在各地设立学校,传授儒家经典,推广汉语,让当地百姓了解大明文化,增进认同感。”
几位熟悉海外事务的官员也纷纷建言献策。有人提出要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人建议扶持手工业,建立丝绸、陶瓷工坊;还有人主张发展海上贸易,打造繁荣港口……众人各抒己见,御书房内讨论声此起彼伏。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他深知,众人的建议都有道理,但要想让海外诸地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不能只靠零散的举措,必须有一套系统、全面的发展规划。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可取之处,但零散的政策难以形成合力。如今海外诸地初定,犹如一张白纸,若不能绘制出清晰的蓝图,日后难免出现混乱。朕以为,当制定一个全面的发展计划,明确未来几年的目标和任务,统筹推进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项事业发展。”
茹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陛下所言的‘发展计划’,不知具体是何含义?”
朱元璋走到舆图前,伸手在日本及南洋诸岛的位置轻轻一点:“朕想,以五年为期限,制定一套涵盖经济、文化、军事、民生等各个方面的规划。在这五年内,要让这些地区的经济恢复并达到一定水平,文化教育得到普及,军事防御体系完善,百姓安居乐业,真正融入大明版图。这,便是朕构想的‘五年计划’。”
夏原吉闻言,眼前一亮:“陛下高瞻远瞩!五年期限,目标明确,既能让各地官员有清晰的方向,也便于朝廷统筹资源调配。臣以为,此计划可行!”
李原名也连忙附和:“陛下英明!有了这五年计划,文化教育推广便有了系统的安排。臣可牵头制定文化教育方面的细则,从选派教师、编写教材到设立学校,都做好详细规划。”
茹瑺也点头赞同:“既然陛下已有构想,臣愿负责军事方面的规划,制定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具体方案,确保海外疆域安全。”
朱元璋见众人达成共识,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好!既然诸位爱卿都支持,那此事便定了。即日起,成立‘海外发展规划司’,由夏原吉任司长,茹瑺、李原名任副司长,负责统筹五年计划的制定工作。同时,选派熟悉海外各地情况的官员、谋士、技术人才加入,务必让计划贴合实际,切实可行。”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领命。
随后,朱元璋与众人围绕五年计划的具体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从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到文化教育的推广方式,从军事防御的布局到资源调配的方案,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力求周全。
“经济方面,”夏原吉率先开口,“应优先发展农业,调运大明先进的农具和高产作物种子,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前往指导,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同时,扶持手工业发展,在日本、吕宋、马六甲等地建立丝绸、陶瓷、造船等工坊,将这些地区纳入大明的经济产业链,促进贸易往来。”
茹瑺补充道:“军事上,需在日本的九州岛、吕宋的马尼拉、马六甲的海峡沿岸等战略要地修建堡垒和哨所,驻扎精锐部队。同时,加强军队训练,提高战斗力,建立与当地军民的联防机制,确保及时应对任何潜在威胁。”
李原名接着说道:“文化教育方面,计划在各地广泛设立官学和私塾,从大明国内选派优秀教师,教授儒家经典、汉语、书法、算术等课程。同时,建立图书馆,收藏各类书籍,举办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诗词朗诵会等,增进当地百姓对中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几位熟悉海外事务的官员也纷纷提出建议:“日本多山地,可鼓励发展林业和矿业;南洋诸岛盛产香料,可建立香料种植基地,统一收购销售;沿海地区可发展渔业和海上贸易,打造繁华港口……”
朱元璋认真听着每一条建议,不时点头,偶尔提出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暗,御书房内的烛火被点亮,映照着众人专注的脸庞。
“陛下,”夏原吉看着窗外夜色,躬身道,“今日讨论已初步确定了五年计划的大致框架,后续还需组织人员深入调研,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臣建议,选派官员前往日本及南洋诸地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确保计划科学合理。”
朱元璋点头赞同:“所言极是。明日便选派得力官员,分赴各地考察,务必摸清当地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民风民俗等情况。同时,传朕旨意,让徐达、沐英、张辅等驻守海外的将领密切配合,协助考察工作。”
“遵旨!”
夜色渐深,御书房内的讨论仍在继续。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些为大明发展出谋划策的臣子,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制定这个五年计划并非易事,未来实施过程中也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君臣同心,上下协力,定能实现目标,让大明的海外疆域真正繁荣稳定,成为大明帝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次日清晨,朱元璋下旨成立“海外发展规划司”,任命夏原吉为司长,茹瑺、李原名为副司长,同时选派二十余名官员分赴日本及南洋诸地进行实地考察。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一片震动,官员们纷纷意识到,大明即将开启海外治理的新篇章。
而在遥远的日本九州岛,徐达收到朱元璋的旨意后,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商议。“陛下欲制定五年计划,统筹推进海外诸地发展,这是关乎大明长治久安的大事。”徐达手持旨意,神色严肃地对众将领说,“我们必须全力配合考察官员的工作,如实汇报日本的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提供依据。”
“末将遵令!”众将领齐声领命。
与此同时,在南洋的马六甲,沐英也接到了旨意。他看着手中的文书,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五年计划……陛下果然高瞻远瞩。有了系统的规划,马六甲定能早日恢复繁荣,成为大明在南洋的重要据点。”
一场关乎大明海外疆域未来的规划工作,就此拉开序幕。考察官员们带着使命,踏上了前往海外诸地的旅程;朝堂之上,夏原吉等人开始组织人员整理资料,绘制蓝图;而在遥远的海外,驻守的明军将领和当地百姓,也对这个即将到来的五年计划充满了期待。
朱元璋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默默想着:大明的未来,不仅在于本土的繁荣,更在于海外疆域的稳定发展。这个五年计划,便是大明海外治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大明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http://www.c8e.cc/48526/3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