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死里逃生后的治安反思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马车碾过东昌府的青石板路时,朱元璋正用一块干净的棉布擦拭着腰间的旧刀。刀鞘上的漆皮早已斑驳,露出里面暗红色的木胎,那是他当年在濠州从军时,郭子兴亲手所赠。此刻刀刃映着晨光,照出他眼底尚未褪去的寒芒。

  “东家,前面就是府衙了。”郭英掀开车帘,声音里带着些微的沙哑。他左胳膊上缠着绷带,昨天在乱葬岗被鲁道夫的战斧划开的伤口还在渗血,却硬是撑着没哼一声。

  朱元璋“嗯”了一声,把刀收回鞘中:“让周德兴在府衙门口等着,别惊动百姓。”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把那两个活口先关进府衙大牢,派锦衣卫严加看守,一只苍蝇也别让飞进去。”

  “是。”郭英应声下去安排,胡大海却从外面钻了进来,手里还攥着个啃了一半的菜饼子,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东家,您说这东昌府的捕快是吃干饭的?杀手在客栈里折腾了半宿,他们愣是没露面,要不是咱们自己人顶得住,您这会儿怕是……”

  “怕是已经在跟阎王爷唠嗑了。”朱元璋接过胡大海递来的另一半菜饼子,咬了一口,粗粝的麦麸剌得喉咙有些痒,“这事儿不能全怪捕快。你去查过了吗?东昌府总共才三十七个捕快,要管着满城近十万百姓,还有周边十里八乡的案子,夜里能有五个在街面巡逻就不错了。”

  胡大海挠了挠头:“可再怎么说,杀手带着刀枪闯进客栈,动静那么大,他们就没听见点风声?”

  “听见了又能怎样?”朱元璋把菜饼子咽下去,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来看,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这一路的见闻,“我昨天让华云龙去查了,东昌府捕快的腰刀,十有八九是生锈的,箭囊里的箭杆半数是裂的,连副像样的铠甲都凑不齐。真遇上带手铳的杀手,怕是上去一个死一个。”

  正说着,马车已经停在府衙门口。周德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官袍,正背着手在台阶下转圈,见马车到了,连忙小跑着上前,撩起袍角就要下跪,被朱元璋从车里伸手拦住:“免了,进去说。”

  府衙大堂里一股子霉味,墙角的蛛网结得能套住麻雀。周德兴请朱元璋上座,自己垂手站在一旁,脸涨得通红:“东家,是属下失职,让您受惊了……”

  “受惊倒算不上。”朱元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下说。我问你,东昌府的捕快队伍,多久没添置过家伙事了?”

  周德兴愣了一下,掰着手指头算:“回东家,前年冬天领过一批箭,去年春天发了十副皮甲,刀枪……好像还是大前年兵部统一配发的,当时说是让先凑合用着,等新铁炼出来了再换,可这一等就是三年。”

  “新铁去哪了?”

  “被工部调去造火炮了。”周德兴的声音低了下去,“说是北边要防备蒙古人,火器营催得紧,地方上的军械就先缓一缓。”

  朱元璋没说话,又问:“捕快的月钱能按时发吗?”

  “这个……”周德兴的汗珠子顺着鬓角往下淌,“去年欠了三个月,今年开春补上了一个月,剩下的说是秋收后从田赋里扣……”

  “扣?”胡大海在旁边忍不住插话,“人家拿着生锈的刀,饿着肚子巡街,凭什么还要扣月钱?换作是我,早就回家种地去了!”

  周德兴的头垂得更低了:“不是属下要扣,是府库里实在没钱。去年山东遭了蝗灾,朝廷免了半年税,可官员工资、驿站开销、河工修缮,哪样不要钱?只能先委屈捕快们……”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大堂的公告栏前,上面贴着几张泛黄的布告,最上面一张是通缉令,画着个满脸麻子的盗匪,墨迹都快褪没了。“这通缉令贴了多久了?”

  “回东家,快半年了。”周德兴道,“那盗匪在临清劫了个商队,杀了三个人,我们追了半个月,最后在河北地界跟丢了,实在是……”

  “实在是没力气追了,对吧?”朱元璋转过身,目光落在周德兴磨破的靴底上,“你这双靴子,穿了多少年了?”

  周德兴的脸腾地红了:“回东家,三年了……”

  “一个知府,穿三年的破靴子,府衙的捕快拿着生锈的刀,领不全月钱。”朱元璋叹了口气,“周德兴,这不能怪你,是朝廷的制度出了问题。”

  他走到大堂中央,看着头顶漏下来的一缕阳光,缓缓道:“你想啊,卫所的兵是用来打仗的,锦衣卫是用来查奸佞的,可地方上的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抓个盗匪,总不能每次都让卫所出兵、锦衣卫动手吧?就像人身上长了疮,总不能动不动就动刀子剜,得有日常擦药换药的人。”

  胡大海眼睛一亮:“东家,您是说……再建一支队伍?”

  “嗯。”朱元璋点头,“就叫‘警察’,专门管地方上的治安。不用他们去打仗,也不用他们去查官,就负责巡逻街道、抓小偷、管市集、调解纠纷。”他看向周德兴,“你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周德兴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东家英明!要是真有这么支队伍,别说抓个盗匪,就是街头巷尾的小混混都能管得服服帖帖!只是……这钱从哪来?人从哪来?”

  “钱的事,我让户部从盐税里匀出一笔,先在应天府、顺天府、东昌府这几个地方试点。”朱元璋道,“人的话,从退役的士兵里挑,再从地方上选些身强力壮、品行端正的良民,由锦衣卫负责训练三个月,合格了才能上岗。”

  他走到周德兴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东昌府就作为试点之一,你牵头来办。需要什么人手、什么家伙事,直接报给兵部和工部,就说是我的意思。”

  周德兴激动得嘴唇都在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属下一定办妥!若是办不好,任凭东家处置!”

  “起来吧。”朱元璋把他扶起来,“我不要你任凭处置,我要你把东昌府的警察队伍打造成个样子,让其他地方都学着点。”

  正说着,华云龙匆匆跑了进来,手里拿着张纸:“东家,锦衣卫刚从那两个活口嘴里撬出点东西。这是汉斯招供的,他说欧盟在宁波、泉州、广州这几个港口都安插了奸细,专盯着咱们的船队动向,上次北美运粮船队被伏击,就是宁波的奸细传的消息。”

  朱元璋接过供词,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几个名字和地址,最下面画着个奇怪的徽章——一个圆圈里交叉着两把剑,剑下面还压着个骷髅头。“这是什么?”

  “汉斯说这是欧盟雇佣军的徽章,叫‘黑十字’。”华云龙道,“他还说,像这样的雇佣军,欧洲那边至少有五千人,一半在非洲练兵,一半在东南亚待命,就等咱们这边乱起来,好趁机占咱们的北美领地。”

  胡大海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他娘的!这群洋鬼子真是胃口不小!东家,咱们现在就派兵去把宁波那些奸细抓起来,再派水师去东南亚把他们的窝端了!”

  “急什么。”朱元璋把供词折好揣进怀里,“现在动手,打草惊蛇。”他看向郭英,“你让人把这几个地址记下来,派锦衣卫悄悄盯着,别惊动他们。等咱们把警察队伍建起来,海防也加固好了,再慢慢收拾他们。”

  郭英点头应下,朱元璋却又皱起眉头:“还有件事,昨天在客栈,我看那杀手用的手铳,比咱们神机营的鸟铳射程远,装弹也快。华云龙,你让人把那几支缴获的手铳送到工部,让他们照着样子改,改得比洋鬼子的还好。”

  “是。”华云龙应声,又补充道,“东家,那武田次郎还是嘴硬,打也打了,饿也饿了,就是不肯说日本那边的事。”

  “不用逼他。”朱元璋走到门口,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百姓,“他不说,自然有别人会说。郭英,你安排一下,咱们今天就回应天府。这里的事,交给周德兴和华云龙盯着。”

  周德兴连忙道:“东家,不再歇一天?属下已经让人备了酒菜……”

  “不了。”朱元璋摇摇头,“应天府还有一堆事等着处理。警察制度的章程得赶紧定下来,海防的图纸也得催工部快点画,还有那五千雇佣军,也得让兵部想想对策。”他顿了顿,又看向周德兴,“记住,警察队伍不光要能打,还得懂规矩。不能像有些卫所兵那样,到了地方就骚扰百姓,得让百姓觉得他们是靠山,不是祸害。”

  “属下明白!”周德兴挺直了腰板,“属下会亲自盯着训练,谁要是敢坏规矩,属下第一个劈了他!”

  朱元璋笑了笑,转身往外走。胡大海跟在后面,小声嘀咕:“东家,您真打算让周德兴办这事儿?他以前在北平府当通判的时候,可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能镇住场子吗?”

  “老好人有老好人的用处。”朱元璋回头看了眼府衙的匾额,阳光照在“东昌府”三个字上,泛着一层灰扑扑的光,“警察是管百姓的,太凶了不行,得有耐心,还得公正。周德兴这人,当年在北平府处理过几百起邻里纠纷,没一起翻案的,就凭这点,比那些只会舞刀弄枪的强。”

  马车驶出东昌府时,朱元璋撩开窗帘,看见几个捕快正蹲在路边啃干粮,腰间的旧刀晃悠着,其中一个年轻的捕快,袖口还打着补丁。他忽然对胡大海说:“回去让户部拨笔钱,先给全国的捕快换身像样的行头,月钱也得按时发。就算警察队伍建起来了,捕快也不能撤,他们熟地方,懂人情,能帮警察不少忙。”

  胡大海咧嘴一笑:“东家这是打算把里子面子都拾掇干净啊?”

  “治天下,就得里子面子都干净。”朱元璋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不然,杀了一波杀手,还会来第二波;挡了一次伏击,还会有第二次。光靠咱们手里的刀,护不住这万里江山。”

  他从怀里掏出那个小本子,翻到新的一页,提笔写道:“警察之制,当以‘安’为要。民安,则国安;民乱,则国乱。东昌府试点,需详记利弊,三月后奏报……”

  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清晰的字迹,像在为这片土地,勾勒出一道新的防线。
  http://www.c8e.cc/48526/6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