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第588章 朱棣澳洲布防,联土着筑防线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88章 朱棣澳洲布防,联土着筑防线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澳洲新明府的议事厅里,檀香木桌案上摊着一张巨大的羊皮舆图,上面用朱砂标出的大分水岭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横贯大陆东部。朱棣用狼毫笔在悉尼港的位置重重画了个圈,笔尖的墨汁晕开,像一滴凝固的血。

  “朱亮祖在香料群岛得手,下一步必然是澳洲。”他的声音沉稳,目光扫过在座的将领——澳洲都司的总兵官吴良,刚从南洋调来的副将吴祯,还有几个跟着他在澳洲征战多年的千户。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舆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飘着桉树叶的清苦气息。

  吴良皱着眉,手指敲着桌案:“殿下,咱们在悉尼港只有三艘大战船,陆军也不过五千,朱亮祖要是真派主力来,怕是顶不住。”他的甲胄上还沾着铁锈,那是上个月清剿叛乱土着时留下的痕迹。

  “顶不住也得顶。”朱棣放下狼毫笔,拿起一块擦得锃亮的铁犁,“澳洲不是台湾,丢了这里,明盟的商路就断了一半,朱元璋陛下饶不了咱们。”他把铁犁往桌上一放,“但硬拼不行,得用巧劲——大分水岭就是咱们的屏障,土着就是咱们的助力。”

  吴祯眼睛一亮:“殿下是说,联合毛利人和巴布亚部落?可那些土着……上个月还在抢咱们的粮站呢。”

  “此一时彼一时。”朱棣笑了笑,指了指舆图上标着的金矿和铁矿,“朱亮祖要是来了,只会抢他们的土地,挖他们的矿。咱们给他们铁器、种子,教他们耕种,让他们知道,跟着大明有饭吃,跟着朱亮祖只有死路一条。”他转向传令兵,“去把通事刘安叫来。”

  不多时,一个穿着土着服饰的汉人被带进来,他的脸上画着毛利人特有的图腾,那是多年与土着打交道练出的本事。“殿下有何吩咐?”刘安躬身问道。

  “你去一趟毛利部落,告诉他们的首领库珀,我朱棣愿意用五十把铁斧、二十石稻种,换他们在大分水岭西侧筑烽燧的权利。”朱棣的声音放缓,“再告诉库珀,朱亮祖的船队已经在吕宋烧了咱们的粮仓,他要是不想自己的部落变成焦土,就乖乖跟咱们合作。”

  刘安迟疑道:“殿下,库珀最恨咱们占了他们的猎场,上次谈判还差点杀了咱们的使者……”

  “那就让他看看这个。”朱棣从怀里掏出一个青铜酒壶,壶身上刻着澳洲特有的袋鼠纹样,“这是我让人仿毛利图腾铸的,告诉他,这是‘兄弟壶’,从今往后,大明和毛利人共饮一壶酒,共守一片土。”

  刘安接过酒壶,重重点头:“末将遵命!”

  等刘安走后,吴良忧心忡忡道:“殿下,土着向来反复无常,万一他们收了咱们的东西,转头又帮朱亮祖怎么办?”

  “那就让他们知道背叛的代价。”朱棣的眼神冷了下来,“吴良,你带三千人去大分水岭,在十八个隘口各筑一座烽燧,用狼烟传信,一处有警,全线皆动。每座烽燧配十杆火铳,二十名士兵,再让土着派五十人协防——告诉他们,守好烽燧,每月赏盐十斤。”

  吴祯补充道:“末将愿去巴布亚部落谈判,那里的人更懂耕种,或许能用种子打动他们。”

  “好。”朱棣点头,“带些番薯苗去,告诉他们,这种作物耐旱高产,种好了能让他们部落冬天不挨饿。”他顿了顿,又道,“记住,跟土着打交道,要恩威并施。恩,是铁器种子;威,是咱们的火铳和战马。”

  三日后,大分水岭的山脚下热闹起来。明军士兵和毛利部落的人一起搬石头、夯土,修筑烽燧。库珀是个身材魁梧的毛利人,脸上刺着蓝色的图腾,他手里把玩着朱棣送的青铜酒壶,看着士兵们架设火铳,忽然用生硬的汉话问:“朱亮祖……很能打?”

  正在指挥筑城的吴良闻言,放下手里的水准仪:“他?以前是咱们大明的猛将,现在是叛贼。不过他的人烧杀抢掠,比西班牙人还狠。”他指了指远处正在开垦的农田,“你看,咱们教你们种稻子,朱亮祖来了,只会让你们去挖矿,挖不动就杀头。”

  库珀的脸色沉了沉,他的父亲就是十年前被西班牙殖民者抓去挖矿,再也没回来。他忽然对身后的族人喊了几句,那些原本懒懒散散的毛利人顿时干劲十足,扛起石头来比明军士兵还快。

  吴良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千户笑道:“看到了吧?对付这些人,就得戳他们的痛处。”

  与此同时,巴布亚部落的聚居地,吴祯正蹲在田埂上,手把手教土着如何插番薯苗。一个皮肤黝黑的部落首领,名叫卡鲁,手里捏着一株番薯苗,皱着眉问:“这东西……真的能长出那么多块根?”

  “不信?”吴祯从随身的袋子里掏出几个烤熟的番薯,递给他,“你尝尝。”

  卡鲁咬了一口,香甜软糯的口感让他眼睛一亮,连忙分给身边的族人。“好吃!比野果好吃!”他看着吴祯,“你说,只要帮你们守烽燧,就给我们更多种子?”

  “不仅给种子,还教你们打铁。”吴祯指着带来的铁匠炉,“你看,用这炉子能打出镰刀、斧头,比你们的石刀好用十倍。”

  卡鲁沉默了片刻,忽然对族人喊了一声,几十个巴布亚人扛着长矛站了出来。“我们帮你们守隘口!”卡鲁拍着胸脯,“但你们要是骗我们,我就带着族人拆了你们的堡垒!”

  吴祯大笑:“一言为定!”

  消息传回新明府,朱棣正在和刚从南京赶来的使者王志议事。王志带来了朱元璋的旨意,让朱棣务必守住澳洲,不得让朱亮祖越过大分水岭一步。

  “陛下还说,南洋都司的俞通源已经准备了五千石粮食,下个月就能运到悉尼港。”王志递过密信,“只是朱亮祖在吕宋烧了咱们的船队,运粮船得绕远路,怕是要多花些时日。”

  朱棣看完密信,眉头紧锁:“粮食是大事,不能等。吴良,你让毛利人多打些猎物,咱们用盐跟他们换肉干,先把军中的存粮省下来。”他转向王志,“南京那边对朱亮祖的动向有什么判断?他会不会真的亲征澳洲?”

  王志道:“陛下说,朱亮祖在香料群岛占了些小岛,正忙着分赃,短期内未必会动澳洲。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让您务必在三个月内把烽燧防线筑好。”他压低声音,“陛下还让我给您带句话,说‘朱棣,你要是守不住澳洲,就别回南京见朕了’。”

  朱棣闻言,反而笑了:“父皇还是老样子,不逼我一下不放心。”他起身走到舆图前,“告诉父皇,我不仅要守住澳洲,还要让朱亮祖有来无回。”

  半月后,第一座烽燧在分水岭最东端的隘口落成。这座烽燧高约三丈,用石块和夯土筑成,顶部有了望台,底部有储物间,能容纳三十人长期驻守。落成那天,库珀带着毛利人送来一头烤野猪,和明军一起庆祝。

  酒过三巡,库珀忽然站起来,举起青铜酒壶:“朱棣……是兄弟!毛利人……跟大明,共守!”

  朱棣也举起酒碗,一饮而尽:“对!共守!”

  就在这时,了望台上的士兵突然高喊:“有船队!从东南方向来的!”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朱棣快步登上烽燧,举起望远镜。只见远处的海面上,十几艘战船正乘风破浪而来,船头的旗帜在阳光下格外刺眼——是朱亮祖的“明顺”旗!

  “看来他们来得比预想中早。”朱棣放下望远镜,声音冷静,“吴良,传信号,让各烽燧进入戒备状态。吴祯,去通知巴布亚人,让他们按约定守住西侧隘口。”他转向库珀,“告诉你的人,拿起武器,让朱亮祖看看,澳洲不是他想来就能来的地方!”

  库珀猛地拍了下胸脯,用毛利语大喊了一声,周围的族人纷纷举起长矛和弓箭,发出震天的呐喊。

  烽燧顶部的士兵点燃了狼烟,黑色的烟柱在蓝天下格外醒目。很快,远处的第二座、第三座烽燧也升起了狼烟,像一串黑色的珍珠,串联起大分水岭的防线。

  朱棣站在烽燧上,望着越来越近的朱军船队,忽然想起小时候朱元璋教他射箭时说的话:“战场之上,不仅要靠力气,更要靠脑子。把敌人引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打,才能赢。”

  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刀,刀鞘上镶嵌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大分水岭的风带着草木的气息,吹起他的衣袍,也吹响了明军的号角。

  “朱亮祖,”朱棣对着海面低语,“我在这等着你。”

  南京的御书房里,朱元璋正看着朱棣送来的奏报,上面详细描述了与毛利、巴布亚部落结盟的经过,还有烽燧防线的图纸。他拿起朱笔,在图纸上批了个“准”字,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这个朱棣,总算学会用脑子打仗了。”他对侍立的顾时说,“传旨,赏澳洲都司白银万两,丝绸千匹,再调两百杆新造的火铳过去——告诉朱棣,不够再要,朕给他兜底。”

  顾时笑道:“陛下,您就不怕殿下恃宠而骄?”

  “他敢。”朱元璋放下朱笔,“澳洲是大明的西大门,丢了,别说朱棣,朕都没脸见列祖列宗。”他看向窗外,“朱亮祖想在澳洲玩火,朕就让他烧了自己的爪子。”

  此时的大分水岭,十八座烽燧的狼烟连成一片。明军士兵检查着火铳,毛利人擦拭着长矛,巴布亚人往箭头上涂毒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却又透着一股同仇敌忾的决心。

  海风从悉尼港吹来,带着远方战船的气息,一场围绕澳洲的大战,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拉开序幕。而朱棣筑起的防线,像一条钢铁巨龙,静静等待着挑战者的到来。
  http://www.c8e.cc/48526/7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