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第686章 淮安会盟,朱允炆封朱棣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86章 淮安会盟,朱允炆封朱棣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淮安城的漕运码头,晨雾还没散尽,就被一阵马蹄声踏得粉碎。朱允炆的仪仗队顺着运河堤岸缓缓行来,明黄色的伞盖在雾中若隐若现,像朵沉在水里的莲花。岸边的水师战船早已列阵,帆樯如林,甲士们握着刀柄的手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这些都是朱允炆从京营亲调的精锐,甲胄上的铜钉被擦拭得能照见人影,连马靴上的流苏都系得一丝不苟。

  “殿下,朱棣的船在前面三里处泊着。”齐泰打马上前,低声提醒。他昨夜几乎没合眼,反复核对过盟书的措辞,连标点都怕错了分毫。此刻他的官袍下摆沾着露水,却依旧挺直着腰杆,像根绷紧的弓弦。

  朱允炆“嗯”了一声,目光掠过水面。雾中的运河像条浸了墨的绸带,远处隐约传来锚链碰撞的闷响,那是朱棣的“镇海号”正在调整泊位。他忽然想起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带他们去凤阳看龙船,那时朱棣还只是个半大孩子,非要抢着掌舵,结果把船划得撞在桥墩上,溅了朱元璋一身水,却反倒被夸“有股子野劲”。

  “传朕的话,不用摆那么大阵仗。”朱允炆勒住马缰,“就带齐泰、练子宁,再加二十个护卫,坐船过去。”

  齐泰一愣:“殿下,朱棣此人素有野心,淮安又是他水师的地盘,万一……”

  “他若要反,早在徐州就反了。”朱允炆打断他,嘴角勾起抹淡笑,“何况,朕手里握着他想要的东西。”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个锦盒,盒子不大,却沉甸甸的——里面是拟好的册封诏书,盖着刚刻好的“澳洲王”金印。

  船行得很慢,船头劈开晨雾的声音格外清晰。朱允炆扶着船舷,看两岸的芦苇往后退,露水打湿了他的袍角,带着股清冽的潮气。练子宁在一旁捧着盟书,忽然低声道:“殿下,昨夜锦衣卫来报,朱棣在船上宴请了吴良、吴祯兄弟,席间说‘江南虽好,不及澳洲土肥’。”

  “他这是在试探。”朱允炆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镇海号”,那船比寻常战船大出一倍,船楼的栏杆上倚着个穿藏青色蟒袍的身影,想必就是朱棣。“吴良守江阴,吴祯掌水师,都是父皇旧部,他想拉他们下水,没那么容易。”

  船刚靠上“镇海号”的舷梯,朱棣就带着人迎了上来。他比朱允炆记忆里高了半个头,肩宽背厚,脸上留着道浅浅的刀疤——那是当年随沐英征云南时留下的,此刻笑起来,疤痕在眼角扯出个弧度,倒添了几分悍气。

  “臣朱棣,参见殿下。”朱棣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却没按藩王见皇帝的规矩全跪,只屈了单膝。

  朱允炆虚扶一把:“燕王免礼,多年不见,倒是壮实了不少。”

  进了船舱,朱允炆才发现里面竟摆着张极大的紫檀木桌,桌上铺着张澳洲地图,用朱砂标着密密麻麻的记号。朱棣笑着解释:“让殿下见笑了,澳洲蛮荒之地,事事都得亲自盯着,这地图改了不下十遍。”

  “蛮荒之地?”朱允炆扫过地图上标着“金矿”“良港”的记号,拿起支笔在“悉尼”的位置点了点,“朕听说,那里一年能产三万两黄金,比云南布政司的岁入还多。”

  朱棣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笑起来:“殿下消息灵通。只是澳洲离中原太远,运一趟黄金,路上要走半年,损耗十之三四,其实也赚不了多少。”

  “所以朕才来给燕王送方便。”朱允炆示意练子宁展开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朱棣镇守澳洲有功,特封澳洲王,世袭罔替,许澳洲及南洋诸岛自主施治,永不朝贡……”

  朱棣的目光随着诏书往下移,当听到“永不朝贡”四个字时,他放在桌下的手猛地攥紧了——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多。他原以为最多只是“三年一贡”,没想到朱允炆竟给了这么大的让步。

  “殿下……”朱棣刚要说话,就被朱允炆抬手止住。

  “但有一条。”朱允炆的目光落在他脸上,“澳洲水师不得进入南海以北,若需过界,须提前报兵部备案。”他说着,指了指地图上的南海航线,“这里,是大明的海疆。”

  朱棣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殿下放心,臣只想在澳洲拓荒,绝不敢染指中原寸土。”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份文书,“这是臣拟的盟约,澳洲愿每年向朝廷献五十艘战船,助守海疆。”

  朱允炆接过文书,见上面写着“永不与鞑靼、倭寇勾结”“若遇朝廷征调,澳洲水师必效死力”等条款,满意地点点头:“燕王有这份心就好。”

  正说着,舱门被推开,吴良端着盘海蛎子走进来,见了朱允炆,忙放下盘子行礼:“臣不知殿下来了,有失远迎。”他身后的吴祯手里提着壶酒,壶身上还沾着海盐,想来是刚从船上的酒窖里取的。

  “吴将军客气了。”朱允炆拿起个海蛎子,壳上还带着湿滑的海草,“听说你们在澳洲发现了种新粮,能一年三熟?”

  吴祯抢着答道:“殿下说的是番薯吧?那东西耐旱,扔在地里就能长,澳洲的土又肥,去年试种了十亩,收了足足三百石!臣已让人带了种子,打算在江南试种。”

  “好啊。”朱允炆眼睛一亮,“若能在江南推广,百姓就不愁饿肚子了。此事就交予你们兄弟,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尽管跟户部说。”

  吴良、吴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他们原是被朱棣拉来作陪,没想到竟得了这么个差事,忙躬身领命。

  朱棣看在眼里,端起酒杯笑道:“殿下仁心,澳洲军民都该敬您一杯。”他说着,先干为敬,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在喉结处滚了滚。

  朱允炆也浅酌一口,酒是澳洲产的果酒,带着股酸甜味,不像中原的白酒那么烈。他放下酒杯,忽然道:“朕听说,燕王在澳洲建了个火器工坊?”

  朱棣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不过是些防身的小玩意儿,比不得京营的神机营。”

  “哦?”朱允炆挑眉,“朕倒想看看。”

  朱棣没办法,只好领着他去后舱的工坊。里面果然没什么像样的东西,只有几个工匠在打磨箭头,见了朱允炆,都吓得跪在地上。朱允炆拿起一支箭,箭头是用澳洲产的精铁打的,比寻常箭头薄了一半,却更锋利。

  “这箭头不错。”朱允炆掂了掂,“穿透力如何?”

  朱棣刚要答话,就听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一个侍卫跑进来,脸色发白:“殿下,不好了,有艘倭寇船闯进来了!”

  朱允炆和朱棣同时往外走,只见远处的雾里冲出艘快船,船上插着黑旗,甲板上的倭寇举着刀,正往“镇海号”冲来。吴良大喊一声:“保护殿下!”就拔刀冲了上去。

  朱棣却一把拉住朱允炆:“殿下退后!”他转身对身后的亲兵道,“取我的‘连珠铳’来!”

  很快,一把缠着红绸的铳被递了过来。朱棣掂在手里,对着那艘快船连扣扳机,“砰砰砰”几声脆响,船头的几个倭寇应声倒下。那铳竟能连续发射,比神机营的单发铳快了数倍。

  朱允炆瞳孔微缩——这哪里是什么“小玩意儿”?

  倭寇船见势头不对,掉头就跑。朱棣却没追,只是把连珠铳递给朱允炆:“殿下请看,不过是打鸟的玩意儿,射程有限。”

  朱允炆接过铳,掂量着重量,忽然笑道:“燕王好手艺。这样吧,朕把工部的火器匠人调五十名给你,你把这连珠铳的图纸交出来,如何?”

  朱棣没想到他会来这么一手,愣了愣才道:“殿下要,臣自然奉上。”心里却暗道:朱允炆这小子,比他爹还难对付。

  会盟结束时,雾已经散了。朱允炆的船往回走,齐泰看着他手里的连珠铳图纸,忧心忡忡:“殿下,朱棣此人不可信,把匠人给他,岂不是养虎为患?”

  朱允炆却把图纸折好,放进怀里:“他想要火器,朕偏给他。但他忘了,澳洲的铁矿砂,还得从福建运。”他望着“镇海号”上渐渐升起的“澳洲王”旗帜,嘴角勾起抹深意,“朕给了他想要的名分,他就得拿东西来换。这买卖,不亏。”

  船行渐远,朱棣站在“镇海号”的船楼,看着朱允炆的仪仗消失在运河尽头。吴良走上前:“王爷,真要把连珠铳的图纸给他们?”

  “给。”朱棣眯起眼,望着南方的海平面,“但得改改。”他说着,从袖中掏出另一张图纸,上面画着的连珠铳,比刚才那把少了个关键的弹簧部件,“把这个给他们。”

  吴祯不解:“为何?”

  “朱允炆想让朕当他的澳洲王,朕偏要让他看看,这澳洲的天,是谁说了算。”朱棣的手指在地图上的南海划了道弧线,“去告诉沐晟,就说本王愿意跟他‘互通有无’。”

  风从海面吹来,带着咸腥的气息,吹动了朱棣的袍角。远处的海鸥掠过水面,留下一串清脆的啼鸣,像在为这场心照不宣的交易,唱着含糊的注脚。而淮安城的钟楼,正敲响辰时的钟声,震得水面泛起细碎的涟漪,仿佛连运河都在低语:这天下的棋局,才刚刚开始落子。
  http://www.c8e.cc/48526/8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