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瞑瞳侦探 >第14章:小杨的发现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4章:小杨的发现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海洲市刑警支队,网络犯罪侦查科。

  时间是凌晨四点,正是人体最疲惫、意志最薄弱的时刻。但对于技术员小杨来说,肾上腺素就是他最好的提神剂。他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因反复抓挠而更像鸟窝的头发,眼睛死死盯着面前并排的三块显示器,屏幕上流动着常人看来如同天书般的代码和数据流。

  他的任务是彻底梳理双用科技大厦,尤其是28楼高管层在案发时间段内的所有监控日志和系统记录。这不是简单的回放录像,而是深入系统底层,检查每一行日志、每一个数据包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赵队的最新指示很明确:对手技术高超,可能存在篡改。这激起了小杨作为技术人员的全部好胜心。

  “不可能完美无缺……只要是篡改,就一定会留下痕迹……”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自编的分析脚本,交叉比对不同系统的日志时间戳、数据校验码和进程调用记录。

  数小时的高强度工作,眼睛干涩发痛,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准备用冷水洗把脸再战时,一个分析脚本突然弹出了红色警报!

  “滴滴滴——”

  刺耳的提示音在寂静的科室里格外清晰。小杨一个激灵,瞬间扑到屏幕前。

  警报指向一段来自28楼东侧走廊一个备用摄像头的系统日志。这个摄像头位置偏僻,主要监控消防通道入口,画面通常不被重视。

  日志显示,在案发当天上午9点15分至9点18分这三分钟里,该摄像头的视频流数据出现了异常的“数据包序列跳跃”和“校验码重复”现象。

  “找到了!”小杨心脏狂跳,手指因兴奋而微微颤抖。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篡改手法,并非粗暴地删除或覆盖原始数据,而是像剪辑电影一样,将前后正常时间点的视频帧数据巧妙地复制、拼接,覆盖掉了这三分钟内的真实内容,并重新生成了符合系统规则的校验码,使其在常规检查下天衣无缝。

  凶手(或其技术同伙)利用这三分钟的时间,很可能完成了进入或离开现场的关键动作!

  小杨立刻尝试进行数据恢复,试图从被覆盖的数据区底层寻找残留的原始信息。然而,对方的清理工作做得异常干净,使用的覆写算法也极为刁钻。他动用了几种压箱底的数据恢复工具,屏幕上却只反馈出一堆乱码和无法识别的数据碎片。

  “靠!”小杨忍不住骂了一句,frustration涌上心头。明明已经找到了破绽,却无法窥见破绽背后的真相。

  他不死心,扩大了排查范围,将与该摄像头相关的所有网络设备日志、交换机流量记录统统纳入分析。终于,在浩瀚如烟的数据中,他捕捉到了一丝微弱的、不寻常的痕迹——就在那三分钟里,大厦内部网络的某个未登记MAC地址的设备,与核心服务器机房的一个特定端口,有过一次极其短暂、但数据吞吐量异常巨大的通信!

  这个未登记的设备,像幽灵一样出现,又悄然消失。

  小杨立刻将这个MAC地址输入内部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无匹配记录。

  一个不存在的设备,在案发关键时间点,不仅可能篡改了监控,还与核心服务器进行了高速数据交换?

  这已经超出了普通黑客的范畴。联想到赵队刚刚通报的,可能与“暗影织网”这种国际雇佣兵组织有关,小杨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他不敢耽搁,立刻整理好所有发现和无法恢复的数据碎片,拿起记录板,小跑着冲向赵志刚的办公室。

  “赵队!有重大发现!”小杨甚至忘了敲门,直接推门而入,语气急促地将自己的发现一五一十地汇报了一遍,重点强调了篡改手法的高明、数据无法恢复的现状,以及那个幽灵般的未登记设备。

  “……对方的技术水平非常高,而且准备充分,绝对不是临时起意。”小杨最后总结道,脸上混合着找到线索的兴奋和无法破解的沮丧,“这三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从监控里直接看到了。还有那个未登记设备,我怀疑可能就是用来实施篡改和进行数据窃取的终端。”

  赵志刚静静地听着,脸色凝重。小杨的发现,印证了他的判断,也揭示了对手更深层的技术实力。这起案件,果然不仅仅是一场谋杀,其背后牵扯的技术对抗和复杂程度,远超一般的刑事案件。

  他走到白板前,在“监控系统”旁边,写下了“被篡改(9:15-9:18)”、“未登记设备”、“高超技术(暗影织网?)”等关键词。

  “你做得很好,小杨。”赵志刚转过身,肯定地拍了拍年轻技术员的肩膀,“虽然无法恢复,但找到篡改的痕迹本身,就是极重要的进展。这证实了凶手并非单人作案,背后有一个技术团队支持,而且其目标,很可能不仅仅是杀人,还包括了数据窃取。”

  他目光扫过白板上那些错综复杂的线索,最终落在“姜墨”和“李志明(昏迷)”的名字上。

  “我们的对手,是一个组织严密、技术高超、手段狠辣,并且对双用科技内部极其了解的团体。”赵志刚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通知网安和技侦的同事,围绕这个未登记设备和篡改手法,进行深度溯源和特征分析。”

  “另外,”他顿了顿,看向小杨,“继续深挖所有可能的技术痕迹,我不相信他们能做到真正的‘完美犯罪’。总会留下点什么。”

  “是!赵队!”小杨用力点头,疲惫被新的任务驱散,转身又投入了数据的海洋。

  赵志刚独自站在办公室里,窗外,天光已经微亮。

  小杨的发现,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虽然未能照亮全部真相,却清晰地指出了敌人所在的方向和技术实力的深度。

  一场发生在现实与网络双层面的较量,正式拉开了帷幕。而那个掌握着“钥匙”的年轻人,此刻又在哪里?他是否知晓,自己正身处这场高科技风暴的最中心?
  http://www.c8e.cc/48660/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