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 >第217章 风起东陆乱未息,礼镇朝纲谋更深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17章 风起东陆乱未息,礼镇朝纲谋更深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鲁地的风,带着新春的寒意,却未能平息朝堂上的躁动。自周公祭礼定邦以来,天下诸侯表面皆称臣听命,然暗地里的试探与合谋却愈加频繁。

  齐地尚未彻底平静,楚、卫、陈三国之使频往复于关东诸侯之间,口称“共尊周礼”,实则暗中鼓动兵备,企图在周公东巡之前,再掀波澜。

  而在镐京,朝堂之上气氛亦日趋紧张。天子年幼,政务多由摄政周公主持。群臣之间,或忠或惧,或怀观望之心。周公虽已以“礼”立威,但他清楚,礼虽能驯人,未必能驯心。

  姜子牙入殿之时,正逢群臣辩论朝策。大夫南宫适奏道:“齐、卫未服,楚人扰边,此时巡礼恐生变端,不如按兵观势,以安京师。”

  周公静坐不语,双目微阖,手指轻叩玉案。良久,他缓缓道:“若止于观,则天下永无宁日。礼者,非避祸之道,乃定祸之法。”

  殿内众臣一时无言。姜子牙走上前,微笑道:“公言极是。天下既以礼乱,当以礼治。若能行礼至东陆,则人心可定。”

  周公颔首,语气平淡:“齐侯虽退,心未安;楚使虽散,意未止。此行非为仪典,实为擎纲。”

  他起身,行至殿阶之外,望向苍茫天际,春云低垂,风起于东方,似有未散之气。

  “吾若不去,礼将空存;吾若东行,天命可续。”

  姜子牙沉声道:“然关东诸侯并非易抚。齐地余党未绝,陈、蔡多异心。公若轻行,恐为所趁。”

  周公转身,语气陡转肃然:“非吾轻行,乃天命逼人。礼若不立,法将不行。今日之巡,非为示威,乃为息乱。”

  他顿了顿,低声补道:“礼者,外安人,内定心。凡人皆有心,乱者因心而生。”

  姜子牙微微一叹:“周室之业,系于此行矣。”

  ——

  入夜,镐京的宫灯次第点亮。周公在静室中翻阅册籍,案前陈列着天下诸侯的名录。每一行名字之后,都标注着不同颜色的印记。

  红者为忠附,黄者为疑,黑者为逆。

  他目光微动,手指在“齐”、“楚”、“卫”三字上停留片刻,缓缓合上竹简。

  窗外,风掠过竹林,发出低沉的声响。周公抬头看向窗外,心中清楚——那并非风声,而是暗流再起的前兆。

  他轻声道:“欲驭天下者,先驭人心。人心若不正,天下终乱。”

  忽而,殿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侍从跪地奏报:“报——齐地传来急讯,楚使再入齐都,疑有密议。”

  周公眼神一冷,声音平静而有力:“命姜尚备策,三日后启程。”

  侍从领命而去,灯影晃动,烛光摇曳之间,周公的身影被拉得极长。

  他看着墙上那微颤的火光,心中早已决断——这一次,巡礼将不止是礼之所至,更是权与心之争。

  ——

  东风乍起,镐京的天光透出一层隐晦的寒意。朝堂虽平,实则暗潮汹涌。诸侯各国的使者在宫外往来频繁,表面恭顺,实则试探连连。

  周公深知——那一场看似平静的礼治,只是暂时的均衡。礼乐之道如同悬丝之琴,稍有不慎,便会断裂。

  姜子牙夜入中枢殿,带来齐地急报。齐侯表面请罪,实则暗通楚使,已在界内修筑三座大营。卫、陈二国亦有调兵之迹。

  “他们已不安分。”姜子牙面色肃然,“此风若不遏,必将东陆再乱。”

  周公静静听完,缓缓起身,走至殿外。春月高悬,夜风微凉,殿前石阶上留着昨夜雨痕。

  他低声道:“齐、楚、卫三国,皆在试吾心。以为孤以礼驭人,便不以兵。然不知礼者,兵之始也。”

  姜子牙沉吟片刻,拱手问:“公欲如何?”

  周公负手而立,神情如铁:“巡礼不可停。吾将以礼之名行,兵之势随行。礼在前,兵在后,若彼不悟,礼可化为刑。”

  此言一出,殿中灯焰微颤。姜子牙望着周公的背影,心中暗叹:此巡非单为礼,实为天下定夺之战。

  ——

  翌日,朝堂震动。周公亲自宣告:“三日后,启巡东陆,以礼定邦,以德抚民。凡诸侯有逆心者,皆可于祭坛前陈表。”

  群臣皆惊。南宫适急奏:“殿下,齐地未安,楚人再动,此行凶险万分。若遭埋伏,恐有失!”

  周公神色淡然:“若以安危计,则永无宁日。吾所欲者,非一地之平,而是天下之心归。若天下之心不定,周之基岂能长存?”

  他顿了顿,扫视群臣:“礼非虚文,乃王道之锋。今日之巡,既为礼,亦为法。”

  殿上群臣再不敢言。

  ——

  两日后,镐京东门,旌旗猎猎,战车整列。

  虽名曰“巡礼”,实则军阵森严。

  周公乘玉辂,立于前,身着玄衣金缨,神色肃然。

  随行的除礼官、史臣外,还有精锐甲士三千。

  军容虽不显声势,却透着一股森冷的秩序之气。

  东风卷旗,鼓声缓缓而起。

  姜子牙策马而来,低声道:“齐、楚二地或将派兵阻礼,公若前行,或需以势示威。”

  周公眼神如电:“势非为恐,乃为明道。若不示礼之势,何以服人?”

  他策马前驱,长声喝道:“鸣鼓!开道——!”

  鼓声如雷,回荡山河。

  镐京百姓跪送,山风卷尘,士气如虹。

  ——

  关东,齐地边境。密林之中,几处篝火摇曳。

  鲁侯、蔡侯、卫侯等数人聚于一处,神色阴沉。

  鲁侯叹道:“周公东行,以礼为名,以兵为实。此行若成,吾等再无翻身之日。”

  卫侯低声冷笑:“他以礼服天下,我等便以兵破其礼。齐军已暗布关道,只待周军入境,便可两翼夹击。”

  蔡侯却犹豫不决:“然周公善谋,若早有察觉,恐反被算计。”

  卫侯哼声:“怕什么?诸侯同心,焉能惧一周公!”

  鲁侯皱眉:“同心?呵,你我诸国谁真一心?若此战不慎,恐连国都保不住。”

  话音方落,一名密使自林中而出,低声道:“周公已启程,行速极快,三日可至东陆。”

  众侯皆惊。卫侯猛拍案:“速行!齐侯已应战之约,待其至齐境,便以‘阻礼’为名起兵!”

  鲁侯闭目,轻叹:“此行若败,恐天下再无容身之地。”

  ——

  三日后,周公大军抵至东陆界。

  齐地使者早在郊外迎候,言语谦恭,礼数周全。

  周公下车还礼,面带微笑,然眉间寒意未散。

  “齐侯既尊礼,则应来坛前共祭。”

  齐使迟疑片刻,低声应道:“侯已设宴相迎,恭请大人先行入城。”

  姜子牙冷笑:“入城之前,当先行礼。此乃王制,岂容更改?”

  齐使面色一变,却被周公淡淡一语打断:“若无诚意,孤自可祭。”

  他转身,命礼官布坛于原野。

  青旌招展,鼓声回荡,天地肃然。

  齐地诸将远观,心中俱震。

  那祭坛之气势,不似凡礼,宛若以天为鉴,以人心为誓。

  周公执圭,仰天而祭,声如洪钟:“天命既在,王道不移。敢逆天命者,虽远必诛!”

  话音落地,风云突变,苍天隐雷,一声巨响,天地俱震。

  齐地军营中,士卒齐齐俯首,不敢言。

  姜子牙低声道:“此礼既成,齐侯虽不现身,其心已惧。”

  周公收圭,神色肃然:“礼之成,非止于仪。人心既动,天下可定。”

  ——

  这正是:

  天命悠悠惊雷动,诸侯暗涌势难容。

  礼作金戈镇乾纲,乱潮终定在东风。

  ——

  齐地风止,云却未散。周公的巡礼虽暂定乾纲,然暗流未息,下一步的谋与变,正潜伏在更深的阴影之中。
  http://www.c8e.cc/48813/3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