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武卫大将军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吴王李恪被废为庶人,打入天牢,其核心党羽或遭清算,或作鸟兽散。

  洛阳城内的血腥气尚未完全散去,但秩序已然重建。晋王李贞和武媚娘以雷霆手段迅速稳定了局势,清洗了朝中依附吴王的势力,将关键岗位换上了可靠之人。

  残垣断壁被清理,街市逐渐恢复人气,但空气中仍弥漫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凝重与对新秩序的期待。

  旬日之后,一个震动天下的消息从洛阳皇城传出:晋王李贞奉先帝遗志(无论真假,这是一面必需的旗帜),顺应朝野民意,拥立已故高宗皇帝李治次子——年方三岁的李孝为帝,并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

  典礼并未极尽奢华,却庄严肃穆。年幼的李孝在繁琐的礼仪中被簇拥着坐上那对他而言过于宽大的龙椅,懵懂无知地望着丹陛下黑压压的群臣。

  真正的权力核心,毫无疑问地聚焦在摄政王、皇叔父晋王李贞,以及垂帘听政的武媚娘身上。

  一个新的时代,以一种近乎无声的方式,悄然开启。

  登基大典后,首次大朝会在修缮一新的太极殿举行。这是一次论功行赏、确立新朝格局的关键会议。

  文武百官肃立,目光皆聚焦于御阶之下、位同副君的摄政王李贞。

  李贞身着紫色亲王蟒袍,头戴远游冠,气度沉凝,不怒自威。

  他环视群臣,声音平稳而有力,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个角落:“逆臣李恪伏法,新君登基,万象更新。然,若非诸多忠臣义士舍生忘死,鼎力相助,断无今日之安定。

  赏功罚过,乃朝廷纲纪所在。今日,本王代陛下,封赏平叛有功之臣。”

  他首先望向站在武官班列最前端的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程咬金、尉迟敬德、李积。

  “卢国公、鄂国公、英国公,”李贞语气带着敬意,“三位老国公乃国之柱石,开国元勋。此次洛阳风波,三位老帅虽未直接参与刀兵,然尔等登高一呼,明辨是非,震慑宵小,其功至伟,关乎大局。”

  他略作停顿,继续道:“然,三位年事已高,戎马一生,功在社稷,本王不忍再以繁剧政务相累。特旨:晋程咬金为司空,尉迟敬德为司徒,李积为太尉,皆正一品,参议朝政,荣养天年。

  另,敕令史馆,为三位老国公及已故的秦琼、李靖等功臣着书立传,供奉于凌烟阁,使其忠勇,流芳百世!”

  这封赏极为高明。三公之位,位极人臣,是极高的荣誉虚衔,让老将们享有无上尊荣,却不再掌握实际兵权,既彰显了新朝不忘旧功,又稳妥地完成了权力过渡。

  着书立传、图形凌烟阁,更是对武将最高的精神褒奖。

  程咬金等人闻言,面露感慨,出列躬身谢恩。

  他们深知其中意味,对此安排亦无异议,能得此善终,保全功名,已是幸事。

  接着,李贞话锋一转:“然,功臣之后,亦当重用。程怀亮、尉迟宝林、李震等将门虎子,年少有为,忠勇可嘉。

  特擢程怀亮为左骁卫中郎将,尉迟宝林为右武卫中郎将,李震为兵部郎中,皆授实职,望尔等克绍箕裘,再建新功,另各赐金银绢帛有差。”

  这是将老帅们的功劳和恩泽,巧妙地延续到了下一代身上。

  既安抚了功勋集团,又将新鲜血液和将门势力纳入新的军队体系,可谓一举两得。

  程怀亮等年轻小将惊喜出列,跪谢天恩,声音洪亮,充满了昂扬之气。

  重头戏在于直接参与行动的功臣。

  李贞的目光落在那群风尘仆仆、战功赫赫的将领身上,为首的正是女将赵敏。

  “并州都督赵敏听封!”

  赵敏踏步出列,甲胄铿锵,英姿飒爽:“末将在!”

  “卿率铁血卫,千里奔袭,克潼关,定洛阳,勇冠三军,功居首位。特晋卿为武卫大将军,正三品,实掌北衙禁军。

  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节度并州军事,总揽北疆防务。赐金千斤,银五千斤,绢帛万匹,洛阳府邸一座!”

  武卫大将军,是十二卫大将军之一,地位尊崇,实掌京城部分禁军;兼任并州节度使,则意味着她依然掌控着龙兴之地和最强的边军“铁血卫”。

  此等封赏,可谓手握重兵,权倾一方,足见李贞对赵敏的绝对信任和倚重。

  “末将谢陛下隆恩!谢摄政王信任!必当竭尽全力,护卫社稷!”赵敏声音坚定,并无骄色。

  随后,参与潼关奇袭的黑脸校尉擢升为郎将,其他铁血卫中立功将领,也根据战功大小,分别被封为各类中郎将、都尉等四、五品军职,并获丰厚金银赏赐。

  普通士卒亦按功行赏,或升军职,或得田宅银钱,三军欢腾。

  封赏完军方,李贞望向文官班列中一位气质独特的女子,慕容婉。

  她今日未着楼主的华丽服饰,而是一身得体的女官装束,静立其中,气度从容。

  “慕容婉听封。”

  慕容婉盈盈出列,敛衽施礼:“民女在。”

  “卿虽为女流,然深明大义,于危难之际,献‘天香楼’之力,功在情报,利于决胜。更兼身世坎坷,忠良之后,其志可嘉。

  特授卿为正三品内侍省监,总领新设之‘察事厅’,专司侦缉、情报事宜,直接对本王负责。赐金五百斤,银三千斤,绢帛五千匹。”

  内侍省监本是管理宫廷事务的官职,李贞巧妙地将新成立的情报机构“察事厅”置于其下,既给了慕容婉合乎体制的高位,又赋予了她极大的实际权力和独立性,使其能名正言顺地调动资源,构建情报网络。

  慕容婉深深一拜:“臣,谢恩。必当竭尽心力,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最后,李贞也没有忘记那个关键的人物:“建春门守备张焕,深明大义,临阵反正,开启城门,功不可没。擢升为左监门卫中郎将,赐金银绢帛。”

  张焕激动得浑身颤抖,出列跪倒,声音哽咽:“末将……末将谢陛下!谢摄政王!”

  封赏持续了近一个时辰,从核心重臣到有功兵卒,皆有抚慰。李贞此举,意在告诉所有人,只要忠于新朝,立功者必赏,从而迅速凝聚人心,稳定局面。

  是夜,摄政王李贞在规模更为宏阔、已然成为实际权力中心的晋王府设下盛宴,款待赵敏、慕容婉等核心功臣。

  府内张灯结彩,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经历了生死考验的众人,此刻终于能放松下来,享受胜利的果实。

  赵敏与军中将领们大碗喝酒,畅谈沙场轶事;慕容婉则与一些新近投靠的文官低声交谈,仪态得体。

  李贞与武媚娘并肩坐于主位,接受众人的敬酒。李贞看着堂下济济一堂的人才,心中感慨万千。从并州孤身入洛,到如今执掌乾坤,其间艰险,不足为外人道。

  而武媚娘坐在他身旁,目光扫过意气风发的赵敏,沉稳干练的慕容婉,心中那份对武力的认知更加深刻,同时也更加明确了与李贞休戚与共的关系。

  她微笑着,与李贞低声交换着意见,已然是这位摄政王最不可或缺的政治伴侣。

  慕容婉端着酒杯,敬过李贞和武媚娘后,又特意与赵敏对饮一杯。

  两位身份、性格迥异的女子,目光交汇间,已有了一份并肩作战的默契。

  至此,慕容婉和她背后庞大的“天香楼”势力,正式并入了李贞的权力核心,成为他掌控天下的眼睛。
  http://www.c8e.cc/48886/2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