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国庆假期12--家人心思:既要又要
推荐阅读: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
官途纵横,从镇委大院开始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开局女友就改嫁
人生重启二十年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无敌六王爷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姑姑一家进门打了个招呼,放下东西就赶紧进厨房帮忙。姑姑笑着说:“哎呀,我这大侄子,辛苦你了,我们来帮忙。”
杨皓连忙说:“姑姑,不辛苦,你们快坐,一会儿就好。”
姑姑在厨房里帮忙,杨皓已经起锅烧油,开始忙活起来。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充满了烟火气。
妈妈看着厨房的热闹景象,她走到厨房门口,说:“差不多了吧。”
姑姑说:“很快就好。”一边说着呢,就开始把做好的凉菜往餐桌上端。
“今儿个又能尝尝我大侄子的厨艺喽。你说说,你这小小年纪咋就会做饭了呢,还做得那么好。你哥在国外那么多年,也没学着做个饭。”
赵磊听后,忍不住打趣地插话:“我哪敢跟杨皓比呀,杨皓人家玩啥都能玩到专业级别,连做菜都能是大厨级别呢。”
而杨皓心里暗自思忖,如果你年少多金,有花不完的钱,没有后顾之忧,你也能这样。
我岁数那么小,想泡妞也有心无力呀,除了这样找点乐子,还能干什么。
四凉八热,十二个菜,全部都搞定。
杨皓把最后一道菜端上餐桌。爸爸跟赵磊喝啤酒,姑父喝白酒,妈妈和姑姑喝红酒,再加上饮料。
爸爸举起杯来敬酒,说道:“国庆快乐,开吃。”
妈妈夹起葱爆海参夸赞道:“我儿子真棒,这海参做的跟饭店没啥两样。”
“您也可以这么棒,”杨皓调皮地回怼。
“我不行,没你做的好吃,”妈妈实话实说,她确实不太喜欢下厨,也不太会做,听杨皓那么说,马上边吃边说。
这时候,姑姑也开始夸赞起其他菜肴:“油焖大虾做得也是一绝,大家都来尝尝。”边说着,她递给杨皓一个已经剥好皮的虾仁。
杨皓急忙伸手去接,并说道:“我自己来就好,您吃您的吧。”
“让他自己来,这糖醋鲤鱼做的不错,入味了。”爸爸边吃边说:“就是鱼刺麻烦,我记得咱们老家有一种做鱼的方法,鱼刺也能吃。”
“对,叫酥鱼,小时候馋了,奶奶就给我做。”一家人边吃边聊,说说笑笑,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
吃完饭,收拾完毕,妈妈和姑姑兴致勃勃上楼查看购物的战利品。
一家人就这么边吃边聊,说说笑笑,那气氛热热闹闹的。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呢。
吃完饭,大伙一起收拾完毕。妈
妈和姑姑兴致勃勃地爬上楼,去查看那购物的战利品。
四个男士围坐在一起,慢悠悠地喝着茶。
姑父一边轻轻地抿着茶,一边开口夸赞道:“小皓啊,你瞧瞧你,有这手艺,那最起码自个儿能把自个儿给伺候好喽,受不了啥罪。”
杨皓一听,笑着边给姑父斟茶边回应道:“姑父,这哪是啥手艺呀,那不都是逼出来的嘛。
您要是去了国外,您也能成大厨。您也去过不是?就国外那饭菜,那都不能称之为食物,叫人饲料那还比较恰当。”
杨皓这话一出口,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姑父微微点头,说道:“这个词儿贴切,偶尔吃那么一顿还成,要是一日三餐都那样,那可真受不了。”
这时候,爸爸也跟着吐槽道:“不过啊,小磊,你咋吃那么多年都没事呢?你受得了?”
“这个词恰当,偶尔吃一顿还可以,要是一日三餐真受不了。”爸爸也吐槽道:“不过,小磊,你怎么吃那么多年没事,你受得了?”
赵磊无奈地笑了笑,说:“舅,我这不是没办法嘛。没那手艺可不就得憋着忍着呗。
刚去的时候,那是真不习惯,可时间长了,慢慢也就适应了。等吃习惯了也就成了。
不过打从那小皓来了之后啊,我这儿也算能改善改善生活了。”
赵磊接着说道:“小皓来了之后,时不时地做顿好吃的。我那些中国留学的同学,一有闲工夫就往我那儿跑。
为的就是去改善生活呐。他们都说,在国外最想念的就是咱中国的美食。”
爸爸感慨地说:“这出门在外啊,还得是咱中国的饭菜最合胃口。在国外,想吃口地道的家乡菜可不容易。”
杨皓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姑父,您可别夸我了。我也就是自己瞎琢磨,做着玩的。在国外实在是没什么好吃的,就只能自己动手了。”
赵磊说:“小皓,你这可谦虚了。你做的菜那是真好吃。我那些同学吃了都赞不绝口。现在他们都盼着你多去我那儿露两手呢。”
说完还哈哈笑起来了,“小皓在咱华人留学生那圈子里头还真有点儿名气嘿,人家都叫他啥‘及时雨’、‘小孟尝’,帮了不老少同学呢。”
要知道,在这个年头儿,能出国留学的那基本上可都是精英。
跟后来那种只要有钱就能出国去‘镀金’的情况那可大不一样。
甚至还有些是在国内连大学都考不上,就花钱出国读书去,图的就是能有个好文凭。
他们谈论着国外的饮食文化和中国的差异,也回忆着自己在国外的经历。
虽然在国外的日子有诸多不便,但他们也都在努力适应着。
正聊着在美国的趣事呢。赵磊冷不丁地想起个事儿来,就问杨皓:“我说你真就确定在国内上高中啦?”
“那可不,都上了一个月课了,怎么啦?”杨皓挺好奇地反问。
“那你在美国的工作室咋整啊?是给解散喽还是咋处理呀。”赵磊问道。
没等杨皓回应,继续问道:“还有你那些个课题就这么半途而废啦,我觉着怪可惜的呢。”
赵磊说道,“我可不大会弄你那些玩意儿啊,又是录音棚又是啥的。”
杨皓听了这话,眉头微微皱起,开始琢磨起来。
那些个东西也就是他自己玩音乐的器材,再有就是一些做影视后期的设备。
杨皓心里头犯着嘀咕,这些个玩意儿当初自己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弄起来的,也是上辈子的老本行。
在美国的时候,闲得无聊,自己也喜欢,就那么弄了一个。自个儿在工作室里捣鼓音乐,做影视后期,那叫一个带劲。
那工作室就像是他的一个小天地,充满了创意和乐趣。
想起那录音棚,设备精良,自己在里面录制过一首首动人的旋律。
每一个音符都是自己用心雕琢出来的,那是自己音乐梦想的摇篮。
还有那些影视后期的设备,曾经用它们制作出一个个精彩的视频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通过画面展现出来。
那时候,自己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忘却了一切烦恼。
可现在自己决定在国内上高中了,这工作室还真不知道该咋办呢。
要是就这么扔那儿不管吧,又觉得怪可惜的。毕竟那里面承载着自己的努力和回忆,就这么放弃实在是舍不得。
可要是弄回来吧,也挺麻烦。跨国运输这些设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费用也不低。
而且就算运回来了,放在哪里也是个问题。家里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来安置这些东西。
杨皓越想越纠结,一时之间也没个准主意。
他叹了口气,对赵磊说:“我也正愁呢,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东西。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赵磊挠了挠头,说:“我也没啥好办法。要不你问问你爸妈的意见?或者找一些懂行的人问问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杨皓点了点头,觉得赵磊说得有道理。他决定等有时间的时候和爸妈商量商量,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这一抬头瞅见妈妈跟姑姑不知啥时候下来了,也正瞅着他呢。
杨皓咂摸咂摸嘴,叹了口气,决定先把那些打算给撂一边儿。
他扭脸冲着赵磊说道:“那些个设备就先留着吧,反正卖也卖不了几个子儿。说不准将来我还能用得上呢。
那工作室也甭动它,就保持现状得了,好歹以后去那儿还能当个落脚的地儿。至于那个课题,没法子接着干喽。”
姑姑在边儿上听了这话,立马就跟着应和道:“没错儿呀,都先留着呗。等你高中毕了业,说不准还有机会去美国接着深造呢。”
杨皓心里头有点儿犯迷糊,不明白姑姑怎么对这个决定这么上心、这么积极呢。姑姑的态度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实际上,让杨皓重新回到国内上学这个决定的背后,那可是姑姑铁了心的支持呐。
姑姑一直以来都对杨皓的成长格外关注,当她了解到美国的教育状况后,心中充满了担忧。
她觉得杨皓在国外学习就快废了。尤其是杨皓从赵磊姑姑家搬走自己独立居住之后,没人监督,姑姑就更担心了。
她害怕杨皓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迷失方向,荒废了学业。
老爸老妈呢,则是因为杨皓给家里的钱太多了。
这让他们感到不安,他们觉得孩子在国外可能并没有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再加上跟赵磊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他们越发觉得应该把杨皓弄回来,就怕孩子学坏喽。
这不,家里一商量,还是回来吧,别本事没学到,再把人给搭里头。
可是呢,昨儿个在她单位食堂聊完天之后,她就后悔喽。听了杨皓那么专业的一通解说,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决定。
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对美国的教育状况存在一些误解,也低估了杨皓的能力和自觉性。
昨天姑姑和老妈一块儿逛街的时候,俩人就仔细问了一下赵磊,赵磊也详细地把杨皓这几年在国外的情况说了一遍。
赵磊讲述了杨皓在国外的学习经历、社交生活以及他对未来的规划。
俩人听明白后,那可后老悔了。
她们发现,杨皓在国外其实也并非一事无成,他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努力,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杨皓在国外学习也挺积极,只不过跟国内按部就班学习不太一样。
他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学习。
比如他对音乐和影视后期制作有着浓厚的热情,自己就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在那里他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要学很多东西,还参与了一些课题研究,而且是跟专家教授级别的学者学习研究。
这种情况在国内不可能发生,国内的专家学者什么的谁搭理你呀。
然而现在把杨皓弄回国内,似乎有些仓促了。
姑姑和妈妈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她们担心这个决定会对杨皓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
她们意识到,自己可能没有充分考虑杨皓的实际情况,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做出了这个决定。
她们开始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既然已经把杨皓带回来了,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杨皓在国内能够好好学习,同时也不要完全放弃在国外的那些经历和收获。
姑姑担心的杨皓学习成绩问题,那是因为杨皓跟国内这学习的方式压根儿就不一样。
就杨皓现在学的东西,让他接触到了一些相对前沿和深入的知识领域,有一大部分是研究生才涉及到。
这要是放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下看,那可就显得他底子薄,基础没打好。毕竟国内的学习进程有着既定的节奏和顺序。
杨皓这种跳跃式的学习路径,在国内的考试评价体系中就显得有些不适应,成绩自然也就不咋地。
可要是在国外呢,那杨皓可就是顶尖的好学生。
他的那些独特见解和深入研究,在国外的教育环境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认可和鼓励。
至于老妈担心杨皓学坏的问题呢,这个还真没办法。
赵磊也没说太细,只是说杨皓对欧洲足球研究得那叫一个深,那叫一个专业。
他对各个球队的战术分析、球员特点了如指掌,对比赛的结果预测也常常有着惊人的准确性。人家眼光准着呢。
在国内呢,要是像他这样凭借对足球的研究去参与一些带有赌博性质的活动,那肯定是犯法的事儿。
可在国外呢,那叫专业,凭本事赚钱,不犯法。
国外有一些合法的波彩分析机构,会聘请像杨皓这样有专业知识的人去做分析工作。
这就让老妈心里直犯嘀咕,既担心孩子走偏了路,又觉得孩子有这本事要是不用也挺可惜。
昨天姑姑跟老妈就开始商量了,怎么才能让杨皓即把国内的基础不上来,又不耽误他在国外做的课题。
http://www.c8e.cc/48939/1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