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内卷娱乐圈 >第65章 专辑的事儿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5章 专辑的事儿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等大家都发表了自个儿的看法,杨皓转头问老毕:“既然觉得可以,毕老师,您准备怎么操作?”

  老毕掏出了整出来的宣传策略方案,递给杨皓,说道:“瞅瞅吧,公司这回可是投入了大把的资源呐,指定能把你给捧红咯。”

  杨皓接过那宣发方案,大致看了一眼。

  宣发策略:

  1.电视媒体:利用音乐频道、综艺频道等播放歌曲 mV、艺人访谈等进行宣传。

  2.电台宣传:通过电台节目播放专辑歌曲,主持人推荐,艺人做客电台。

  3.纸媒报道:在音乐杂志、娱乐报纸等上刊登专辑介绍、艺人采访等。

  流程:

  1.预热阶段:-初期透露:先少量透露一些关于专辑的模糊信息,引起大家的好奇心。中期预热:再逐渐曝光一些歌曲的片段,让大家开始期待。后期强化:临近发布时,进一步透露专辑主题等关键信息,强化关注度。

  2. mV拍摄与投放:制作精美的 mV并在电视台等渠道播放。

  3.举办签售会:艺人现场签售专辑,与粉丝互动。

  4.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专辑信息,接受媒体采访。

  5.实体唱片店宣传:在唱片店张贴海报、摆放试听设备等。

  6.歌手通告:安排歌手参加各类电视、电台节目增加曝光度。

  7.歌迷见面会:组织小型歌迷见面会,提升粉丝黏性。

  这宣发方案详尽得都让人觉着咂舌呀,从每天的任务安排到每个钟头的具体工作,那都有着贼明确的规划。

  这哪儿仅仅是一张计划表呀,简直就跟一份精心编织出来的营销方案模版似的,

  每一条每一个计划都透露出,老毕对这次宣发那无尽的心血跟期望。

  可是,这份计划跟杨皓心里头所想的那个方向那可是大相径庭,

  他不禁感叹道,老毕为了达到自个儿的目的,竟然舍得投入这么庞大的资源跟精力。

  杨皓在心里头默默数着,老毕这一招儿无非就是想通过这种无孔不入的计划,

  来挟持自个儿的情感,好让自个儿在道德层面上难去拒绝呀。

  这宣发方案细致得让人直呼“真牛”!每天干啥、几点干啥,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这哪是计划表啊,简直就是精心打磨的营销策划模板,每个细节都能看出老毕对这次宣传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期待。

  可谁知呢,这个计划跟杨皓心里琢磨的方向完全不搭嘎,他忍不住感慨:老毕为了达成目标,真是下了血本了。

  杨皓心里头默默嘀咕:老毕这是要用这套密不透风的计划,拿捏住自己的情感软肋,让自己在道德上难以说“不”。

  没准儿呐,在老毕看来,这是一次绝佳的机遇啊。

  他心中盘算着,这次不仅能顺利签下杨皓,还能确保自己在这场交易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甚至不惜动用道德绑架的手段,试图让杨皓屈服于他的计划之下。

  面对老毕那双看似诚恳却充满算计的眼睛,杨皓感到有些无奈。

  但他的内心却异常坚定,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初衷。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回应道:“毕老师,您应该明白我制作这张专辑的初衷。”

  他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杨奶奶觉得这些歌曲写出来不发行太可惜了。

  她并不是为了让我成为一名歌手才创作这些歌曲的,更多的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

  杨皓继续说道:“您提供的那份计划虽然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它并不符合我的初衷。

  而且,我现在还在上学,我不能为了一张专辑而放弃我的学业。”

  他盯着老毕,眼神仿佛在告诉老毕,别费什么心思了,什么样的诱惑和压力,对他都没用。

  老毕听到这里,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尴尬或者愧疚的神情,

  反而显得更加急切和坚持:“杨皓,你就信我这一次吧。

  我敢打保票,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一定能火遍大江南北……”

  然而,杨皓并没有被老毕的忽悠住,

  他冷静而坚决地打断了老毕的话:“毕老师,我不求名利双收,只希望我的专辑能够顺利发行,不要让您在宣发上亏损。

  如果可能的话,让歌曲而不是歌手本人走红,那将是我最大的愿望。

  如果您能做到这点,那么未来我的每张专辑都会考虑与您合作。

  再说了,我本来就是无名之辈,加入宣传起不到什么作用,还不如只宣传专辑歌曲,不宣传人,没什么差别。”

  老毕苦口婆心劝导,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和期待。

  然而,杨皓软硬不吃,像一块油盐不进的石头,无论老毕如何软磨硬泡,他都毫不动摇。

  老毕无奈之下,只好拿出宣发方案,试图用事实说服杨皓。

  “你看,这份方案是专门为知名歌手制定的,公司对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老毕指着方案上的每一项内容,试图让杨皓明白他的苦心。

  然而,杨皓却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沉思片刻后说:“那只能辜负公司的好意了。

  专辑已经做好了,你觉得怎么操作好就怎么做,别打扰我就行,该打榜打榜,看看市场反应,然后再决定首批印制数量。”

  老毕听后,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杨皓的决定意味着,他们可能需要重新制定宣传策略。

  但他也知道杨皓的性格就是如此独立和坚定,一旦做出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

  “好吧,既然你决定了,那我就去安排。”老毕无奈地说。

  尽管杨皓的态度让他有些失望,但也没太失望,本来就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不成无所谓,成了当然更好。

  不管怎么着,他还是希望杨皓的专辑能够成功,这也是他的业绩,这不是为了更好罢了。

  中午老妈请大家吃了一顿大餐,就在食堂,食堂经过老妈改造,已经是一个私人会所性质的用餐的地方了。

  毕竟他们也需要经常请客户,有这么个比较私密的地方方便一些。

  -----------------

  第二天,杨皓练完功,正在吃饭,赵智勤和鲍勃就过来了。

  杨皓还挺惊奇,不是说让赵智勤带着他玩儿去了吗,今天来公司干嘛。

  一会儿功夫宁昊、姑姑和赵磊、杨雪也过来了,今天是怎么了。

  吃完早餐,杨皓请几个人到他的五楼学习室,赵磊女朋友杨雪是为了看杨皓的小说,所以也跟过来了。

  上来后杨皓打开电脑,调出小说文档,让杨雪自个儿看。

  杨皓斟上茶后才问:“怎么没去玩儿?”

  本来杨皓问赵智勤,因为他用的是中文,没等赵智勤说话呢,鲍勃好像有些迫不及待,

  首先说:“杨皓,我没心思去旅游,我想先跟你把事情谈完,旅游什么时间都可以。”

  杨皓不明所以的问:“你有什么事儿?电影投资出了问题了吗?”

  鲍勃很认真的问:“杨皓,你是不是决定在中国上学了?”

  杨皓点头说:“是的。”

  听到杨皓肯定的回答,鲍勃一脸惋惜的说:“为什么呀,难道中国的教育条件比美国好吗?”

  杨皓简洁的说:“各有所长。”

  鲍勃沉默了,鲍勃作为杨皓在美国的算是合伙人吧,一开始只是杨皓委托他做些事情,比如找专业人士上课。

  这些人脉他都有,都是他手拿把攥的事儿,杨皓出手阔绰,所以这些事儿办的都挺好,俩人结下了友谊。

  后来杨皓和他相处时间长了,取得了杨皓的信任。

  慢慢杨皓把注册版权、和制片厂谈投资合同这些事情也委托给了他,并把制片人的位置给他了,这让他收益不菲。

  渐渐地他在好莱坞也算是知名制片人了,一开始他只是在独立电影圈混,远没现在这么风光。

  所以他知道自己今天的地位是怎么来的,本来看杨皓的学习、工作计划安排,杨浩应该是准备在好莱坞电影圈混了,

  谁知一眨眼,杨皓回国了,而且看这意思是不准备回美国了,尤其是赵智勤到美国后,他了解到具体情况后。

  鲍勃有点慌了,杨皓这是要抛弃美国这摊事业吗?那他以后怎么办?

  他都准备跟着杨皓干了,因为他自己主导的电影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都没有什么成绩,他已经放弃自己主导了。

  为此,特意跟赵磊谈了一次,因为赵磊是一开始找他的人。

  他跟赵磊认识是因为鲍勃他爸是赵磊的导师,所以一开始才能委托他帮助杨皓嘛。

  赵磊就把杨皓的处境详细的给鲍勃说了一下,鲍勃非常不理解杨皓家长的做法。

  他认为杨皓已经展现出了一个艺术家的特质,这样是在毁掉一个艺术家的成长。

  可是赵磊也没办法,只能告诉他,要想杨皓回来,只能把他父母说通才行。

  所以这次他才和赵智勤、赵磊他们一块儿来中国,首先要跟杨皓父母说清楚杨皓的状况,然后让杨皓回美国。

  其实他已经来了几天了,只是没跟杨皓见面,一直在劝说杨皓父母,包括他姑姑和其他家人。

  一开始家里人一点也不相信鲍勃说的话,什么艺术家,他们家里上朔八辈祖宗都没出过卖艺的。

  在家人的脑子里,艺术就是卖艺,所以压根儿不信。

  鲍勃使出杀手锏,把杨皓这几年投资的影片给亮了出来,

  《哈利波特》、《冰河世纪》、《谍影重重》、《速度与激情》、《加勒比海盗》,五部影片。

  全都是杨皓决定投资的,票房口碑双丰收,这就是眼光,没有极高的艺术眼光,谁敢这么投资。

  要知道这几部影片,一开始大的制片厂都拿不准,是杨皓自己先投资才带动制片厂投资的。

  这下姑姑是服了,毕竟她的工作跟影视还算沾点边。

  可是父母却不认可,他们认为,这又不是杨皓拍出来的,只是投资而已,说明不了杨皓有艺术天分。

  鲍勃又拿出了杨皓让他注册的歌曲和音乐版权,上百首呀,这下把杨奶奶惊着了,没想到杨皓创作了这么多音乐。

  怪不得小周说那几首歌只是杨皓创作的冰山一角,原来真有这么多。

  于是,姑姑和杨奶奶首先被说动了,开始跟老妈普及了一下这是多么大的艺术天分。

  姑姑给老妈解释投资电影需要具备的艺术素养,杨奶奶给老妈解释,创作音乐需要的艺术修养。

  总之,就是杨皓艺术天分很高。

  在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之后,他成功说服了杨皓的家长,让他们相信他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在这个过程中,鲍勃展示了自己对电影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对项目的热爱。

  他详细分析了当前电影市场的趋势,以及他们项目的潜在价值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这些讨论,杨皓的家长逐渐被鲍勃的专业知识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所说服,最终同意支持他们的合作计划。

  不过老妈刘芸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鲍勃这么了解电影市场,还有丰富的电影专业知识。

  他的影片在市场表现一般。”这是给鲍勃留面子了,什么表现一般,那就是一坨垃圾好不好。

  即便是脸皮厚如鲍勃也是脸色一红,不过他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

  一本正经地辩解道:“电影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冒险行业,在电影院上映前,谁也不知道什么结果。”

  他又补充说:“但这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但是总有一些人具有天生的敏锐嗅觉,总能判断出一部影片的好坏。”

  他看着杨皓妈妈,怕自己说的话吓到她,于是又往回找补:“其实,电影行业的不确定性也是一种魅力。

  就像一场冒险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投资的乐趣。”

  鲍勃继续解释:“有些人可能觉得电影行业的风险很大,但实际上正是这种风险让电影变得更加有趣和令人兴奋。

  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而对于那些有敏锐嗅觉的人来说,他们能够从众多影视项目中挑选出值得投资的作品。

  而文和,就是这样的顶级投资者,他总是能判断出一部电影值不值得投资。这是天赋,没办法。

  在电影产业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文和凭借他那近乎完美的直觉,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力和精准眼光。

  他不仅仅是一位投资者,更是一位拥有深邃洞察力、能精准捕捉市场动态的艺术家。

  他是天生的艺术家,这一点从他的音乐创作中便能深刻感受到。

  别的音乐人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完成的作品,对杨皓来说却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

  当我为他注册版权时,亲眼见证了他的创作过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谁能想到,仅仅通过与两位学者数月的交流,他就能如此轻松地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鲍勃仰天长叹,既无语又心酸。

  满脸落寞地说:“与这样的天才相比,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愚笨的人,枉费了生命。

  电影方面也是如此,他对剧本的细致分析以及对行业趋势的精确把握,对他来说仿佛是家常便饭,简单至极。

  每当一个新的项目出现时,文和总能从中嗅出成功的气息,他的选择总是那么精准无误。”

  鲍勃吹了一波杨皓,也不算吹,实际情况也是这样。

  最后总结道:“这也是我希望和文和深度合作的原因,和这样的顶级天才合作。实在是一件幸事。”

  鲍勃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杨皓的赞赏和期待。
  http://www.c8e.cc/48939/1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