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内卷娱乐圈 >第148章 兜了个圈子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48章 兜了个圈子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她知道杨皓不仅有才华,更有远见和魄力,这正是她一直期待的。

  她无奈的笑着说:“那能怎么办,只能按照你说的办,你都投资那么大的项目,机会也给了,再抓不住机会,也白浪费你的投资了。

  再说了,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别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团队和技术。这样,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我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赵智勤也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我会立刻着手准备,招聘合适的人才,并且安排他们去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不仅是为了我们即将制作的动画片和特效大片,也是为了完善我们的制作部门,更是为了公司长远的发展。”

  在场的其他人也被杨皓的聊的话题震惊到了,这帮算是电视台的领导来参加这场庆功宴,大部分是姑姑的人脉和面子,过来凑个热闹。

  同时也想见见杨皓——这位内地当红偶像级明星歌手。

  毕竟,杨皓现在算是内地为数不多的当红偶像级明星歌手,没错,现在通过杨皓的第二张专辑,算是内地歌手当中的明星了。

  虽然这孩子不怎么参加活动,毕竟是高中生,还要上学,但保不住以后台里有什么活动,请到杨皓也算撑撑场面。

  可现在的话题明显偏离了原来的主题,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公司真正的主心骨可能是杨皓。

  原本以为这只是杨皓的姑姑为了给侄子铺路而成立的公司,现在看来,其实是杨皓的姑姑依托杨皓的资源和创作能力,共同开办的这个公司。

  这场原本轻松的聚会,因为杨皓的一番话,真的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杨皓也没想到,还有这种效果。

  杨皓的见解和魄力,以及他对影视市场的深刻理解,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重新考虑杨皓的建议和意见。

  都开始琢磨,能不能利用杨皓的资源和人脉,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实现双方的共赢,想象空间太大了,那可是跟好莱坞的合作。

  这场聚会,最终成为了一个转折点,不仅为杨皓的公司打开了新的合作之门,也为在场的每一个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第二天,杨皓来到公司,琢磨自己的事儿。

  他没想到自己的第二张专辑影响这么大,估计还是蹭上了奥运会的热点,整个奥运会期间,他的专辑歌曲播放量确实挺大的。

  现在,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上辈子的轨道,本来还想着在别的方面能不能有所建树,现在看来没啥希望了。

  上辈子他可是很羡慕姑父的工作的,科研工作,虽然枯燥,可是很有意思。

  但是,没天赋就是没天赋,下这么大功夫,这么努力,成绩也就这样,彻底死心了。

  现在只能考虑这条路怎么走了,以什么方式走,以前杨皓从没想过这些,就感觉有钱了,不管怎么着都肯定能潇洒地活着。

  可真正到这个地步后,才明白,活的有点意思,还是要下点功夫,总不能还跟上辈子似的,忙忙碌碌只是为了活着。

  他要正式的好好琢磨琢磨这个文娱市场怎么玩,以前都是前世记得什么影视是爆款,他就直接拿来,不管是自己投资还是制作。

  都是想起什么就干什么,想一出是一出,从来没有规划过,也从来没想过,这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怎么就火了。

  现在他要好好分析一下现在的市场、作品,为什么能火。

  毕竟隔了二十多年时间,杨皓能记得的电视剧和电影虽说都是经典,

  可这部电视剧或者电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下是怎么火的,为什么会火,他不是很清楚,

  毕竟上辈子在这个年龄,杨皓真的是在做鸡娃,看电视、电影只是偶尔行为。

  听歌也只是市场流行什么听什么,只不过后来做自媒体才需要深入了解、分析这些东西,那也只是事后诸葛亮。

  杨皓静下心来,首先从音乐、歌曲开始捋,毕竟他现在是从这个领域出名,先要把这个领域弄明白点儿,不能像现在似的,蒙着头瞎闯。

  既然在这个行当混,那就要对行业有个基本的认知,以后免不了参加一些活动、采访,别到时候一无所知,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外行话。

  -----------------

  杨皓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还有赵爷爷教给自己的方法,首先从历史的时间线开始捋,主要是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早期华语乐坛从20世纪初-30年代的发展以上海为中心,流行音乐在戏曲和民间音乐基础上,融合爵士乐、百老汇歌剧等西方音乐元素诞生,被称为“时代曲”。

  黎锦晖作为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于1927年创作了第一首中文流行音乐《毛毛雨》,其创建的明月歌舞团也是首个中国流行音乐团体。

  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周璇等歌星,借助唱片、电影等媒介,华语流行音乐在远东地区掀起传唱热潮。

  到了30年代-40年代,由于战争影响,中国内地社会动荡,很多知识分子和音乐人才南下香港,使得香港逐渐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重要发展地之一。

  而在上海,尽管处于战乱,但流行音乐的创作和演出依然在艰难中前行,并且出现了许多反映人民疾苦和期望的作品,流行音乐步入发展高峰期.。

  50年代-60年代,尤其是1950年代后,台北成为华语流行音乐新中心之一,国民党迁台使华语流行音乐听众增加,促进其传播。

  1960年前后,受猫王、披头士等西方摇滚乐影响,香港的青年音乐人开始模仿跟风,催生了许冠杰、谭咏麟、徐小凤、罗文等一批香港流行歌手。

  同时,台湾的唱片业也在经济发展带动下走向一轮高潮,1967年邓丽君签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开启了华语乐坛的“邓丽君时代”.。

  到70年代-80年代,70年代起,港台流行音乐开始进入内地。

  1974年,许冠杰的《鬼马双星》走红,开启了粤语歌曲的新篇章。

  1977年起,港台流行音乐开始大规模进入内地,1979年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内地开始大规模生产流行音乐,刘文正、邓丽君等歌手的盒带深受内地听众喜爱。

  1980年起,台湾校园民谣风靡内地,1984年央视春晚邀请香港歌手张明敏等,体现了国家对流行音乐的认同。

  1983年,许冠杰在红馆举办了香港首场演唱会,1985年张耀荣为梅艳芳在红馆举行首场个人演唱会,直接连开十五场,打破香港歌手首次个唱场数记录,随后香港进入四大天王时代,以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为首的歌手让香港乐坛继续繁荣.。

  内地流行音乐的复兴与发展是从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1986年首届中国百名歌星演唱会《让世界充满爱》宣告内地流行音乐崛起,被誉为“摇滚之父”的崔健,也在这场演唱会上唱响了中国内地摇滚的第一首歌——《一无所有》。

  1988年,一首《大地》激活了香港摇滚,让beyond从自己出资举办巡演,到在北京工体举办演唱会,其填词人刘卓辉创立了大地唱片,签约了艾敬、老狼等人。

  1989年,飞碟唱片签下小虎队,《青苹果乐园》让小虎队一炮而红,开启了台湾乐坛的偶像天团时代。

  到了90年代,1994年,老狼在“94大学毕业生之夜”演唱《同桌的你》,校园民谣火遍大街小巷。

  签约在滚石旗下魔岩唱片公司的窦唯、张楚、何勇作为“魔岩三杰”,与唐朝乐队在红馆举行了“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让内地摇滚乐席卷香港。

  这一时期,娱乐业大幅发展,卡拉oK产业兴起,明星包装制引进,媒体娱乐化,两岸三地及亚洲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紧密,推动了流行音乐传播,cd的出现也为其传播提供了便利。

  现在,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外来音乐进入国内,应该说21世纪的华语乐坛的音乐多元发展。

  具体到新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建国初期(1949-1956年),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旋律简洁激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例如《歌唱祖国》,以其振奋人心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成为了新中国的经典歌曲之一,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

  在音乐表演艺术上,呈现出初步繁荣的景象,各类音乐演出活动逐渐增多,

  专业音乐表演团体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为音乐人才的培养和音乐作品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新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开始起步,各地纷纷建立了专业音乐院校和系科,如上海音乐学院等,为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基础,

  这些院校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家,为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传统音乐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

  政府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给予了高度重视,组织了对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许多民间艺人的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一些传统音乐形式也在与现代音乐的结合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当然,跟国家发展一样,音乐也受时代和国家发展影响,比如(1957-1966年)反右”和大跃进中的音乐现实发展。

  “反右”运动和大跃进时期,音乐创作和表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浮夸和形式主义的倾向,但同时也有一些音乐家在困境中坚持创作,努力反映时代的真实面貌。

  倒是中国歌剧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显着成就,出现了《洪湖赤卫队》《江姐》等经典歌剧作品,这些歌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音乐旋律和生动的舞台表演,成为了中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政治运动的影响下,音乐思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强调音乐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对音乐的创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文革”时期(1966-1976年),革命样板戏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主要代表,如《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

  在音乐创作上融合了京剧、歌剧等多种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表现力,但其创作和表演也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严格限制.。

  虽然整体创作环境较为压抑,但仍有一些音乐家在器乐创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作了一些高质量的钢琴曲等器乐作品,但这些作品的传播和发展也受到了诸多限制。

  在“文革”中后期,歌曲创作出现了复苏之后的再堕落现象,一些歌曲存在着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等问题,但也有少数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到了改革开放时期(1976-1988年),音乐创作开始了复苏与多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音乐创作逐渐复苏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风格和题材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

  作曲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外来音乐元素,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作品。

  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邓丽君的歌曲传入内地,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其温柔甜美的嗓音和抒情的演唱风格,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内地的流行音乐也逐渐兴起,崔健的《一无所有》标志着中国摇滚乐的诞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些年轻的作曲家开始探索新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创作了一批具有实验性和前卫性的“新潮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在音乐观念、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90年代以后,音乐创作继续保持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流行音乐、摇滚音乐、民谣音乐、古典音乐等各种音乐形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

  音乐表演艺术也日益繁荣,各类音乐会、音乐节等演出活动频繁举办,专业音乐表演团体和音乐家的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间的音乐合作与交流也不断加强,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音乐教育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和提高,不仅专业音乐教育不断发展完善,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人才,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这些杨皓已经跟杨奶奶学过,包括一些经典的专辑、歌曲,还有一些着名歌手和音乐人。

  为什么杨皓学这么细呢?这是他这些年养成的一个习惯,按说他一个重生者,只要抄一些后世爆火的歌曲就行,没必要费这么大劲。

  可是自从他发现有些跟脑子里记得不一样后,他就留心了,生怕跟上辈子不是一个世界,出现偏差。

  所以他不管学什么东西,都实现从历史时间线学习,哪怕费点事儿,也要把所有东西跟脑子里对比一下,毕竟一开始他做的事情牵扯到好多钱。
  http://www.c8e.cc/48939/2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