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鼓励and拉拢3
推荐阅读: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
官途纵横,从镇委大院开始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开局女友就改嫁
人生重启二十年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无敌六王爷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张彤跟曾大美在旁边听着,越听越觉得味儿不对。俩人悄悄互相使了个眼色,又偷偷递了个眼神,那意思都在眼儿里了:这咋回事儿啊?
等俞绯红又絮絮叨叨说北电多合杨皓胃口、多是他“梦中情校”的时候,
张彤先忍不住了,凑到曾大美耳边小声叨叨:“哎,你觉不觉得?
这说着说着,怎么就光铆着北电说了?合着是想把杨皓往北电那儿拐啊?”
曾大美也点点头,压低声音接话:“可不是嘛!我也听着不对劲儿了!
本来还说中戏北电都瞅瞅,各有各的好呢,这怎么说着说着,俞绯红就一门心思往北电那儿引了?这不成‘拐’人嘛!”
俩人又偷偷瞅了瞅杨皓,见他听得还挺入神,没察觉出这茬儿,又互相撇了撇嘴。
张彤还小声补了句:“得亏咱俩听着了,不然一会儿他真被绕进去,满脑子就剩北电了!”
其实上一回在庆功宴上,两拨人就为杨皓去哪儿上学掰过茬儿——都铆着劲儿想把这“金疙瘩”薅进自个儿校门!
这主儿明摆着是老天爷赏饭的影视天才:正经专业课一节没上,小金人先抱回好几座。
要是再经几年系统打磨,那还不得跟国内那几位“爷”一样,蜚声国际去?
谁要是能把他划拉到自己学校,往后见面就得改口叫“师弟”,
这关系可就瓷实了——演他电影?那不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退一步说,就算杨皓以后真“糊”了,那也不亏——人家家里还戳着影视公司呢,合作机会照样比别人多。
白送个人情的事儿,惠而不费,谁不乐意?
现在这光景,杨皓在电影这个行当里算是立棍插旗了。
尤其是张彤,这儿尤其得提她,之前跟着杨皓在阿美莉卡待过小半年,
天天瞅着他琢磨剧本、盯拍摄、捋后期,比谁都清楚杨皓的本事,知道他那能耐到底有多硬。
两部真人电影“咣当”就拍完了,眼下又鼓捣一部动画大片,企鹅都给他当演员。
就这履历,搁咱国内电影里头,那真是没谁能比得过,妥妥的无出其右!
那还等啥呀?这不更得攥紧了机会,赶紧把杨皓往自个儿阵营里拉嘛!
错过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儿了,这么个有真本事的主儿,不往自己这儿拢,难道等着别人抢不成?
这实力,搁国内横着走,谁与争锋?
那还等啥?不得赶紧抓住机会,把这“金疙瘩”划拉到自个儿学校地盘上!
张彤心里门儿清:今儿个要是再手软,明儿杨皓就得被别家“截胡”,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去。
所以庆功宴上那点小争执,不过是“前哨战”,真正的“抢人大战”才刚开场。
背地里,她上次就跟学校老师、领导递过话。
这趟打阿美莉卡回来,同学聚会、老师小聚,张彤可逮着机会一通“显摆”。
把她在那边亲眼瞧见的杨皓有多“神”添油加醋地抖落了个遍。
什么南极取景、两部真人电影说拍就拍、动画项目企鹅当演员,
小金人、金球奖顺手往家拿……连她老师都听得直瞪眼:这哪是学生?分明是“天才大导”下凡!
这回学校也坐不住了——人才啊!还是那种中美两头通吃、能拿奖能扛票房的“稀有物种”。
这要是能把人招进学校,对学校、对往后的教学和资源都有好处,能不重视嘛!
招生办、系主任、院领导轮番找张彤“核实情况”,话里话外就一句:只要杨皓肯来,条件好商量!
连校友会都惊动了——毕竟谁不想把“未来国际名导”划拉进自个儿校友录?
往后电影节一走红毯,母校名字往镜头前一晃,那得多长脸!
于是张彤成了“香饽饽”——老师请吃饭、同学递话,都让她“再使把劲儿”:
反正你跟杨皓熟,赶紧把人“忽悠”来,学校资源、奖学金、项目扶持,统统给到位!
这阵仗,比当年抢状元还热闹——谁让这年头出个“能拍能拿奖”的天才,比中彩票还稀罕呢!
学校也想要人才呀,但凡有点苗头,哪怕是特招也要弄到自己学校。
就看你值不值得学校费那么大力气,明显,杨皓值得。
两方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就盼着能把这位“未来大导”提前锁进自家阵营,到时候整个圈子都得跟着沾光!
所以,这两拨人心里头都打着一样的算盘。
上回杨皓还只是有个模糊意向,说着想学影视专业,没真把这事儿定死;
可这回瞅着,他是实打实拿定主意了,那还等啥呀?
可不就得赶紧往前凑嘛!其实上回庆功会吵完那茬儿,
他们就已经动真格的了——各自都跟自己学校那边递了话、提了一嘴。
混这圈儿的,谁还没个三亲六故在学校里头撑着?
托句话、搭个线的事儿,还不是手到擒来。
背景、成绩、奖项、未来规划,一摞材料拍得啪啪响,就差点把“杨皓”俩字用金箔糊在招生简章上了。
只不过杨皓早前就正经撂过硬话:谁也不许为他的事儿托关系、走人情,不然他跟谁急。
所以这事儿他们全是背着杨皓干的,半点儿口风都没漏——生怕捅出去,反倒让杨皓不痛快。
这就是圈子的“潜规则”——谁不想自个儿圈里出个大能?
只要自个儿圈子里能冒出来个真人才,往后不管是搭戏、合作,还是借光涨名气,整个圈子的人都能跟着沾光受益。
就拿杨皓来说,他要是真能起来,跟他熟的、一个圈子的,还能少了机会?
师哥师姐有戏拍,学弟学妹有实习,校友会脸上有光,连学校招生简章都能多印两页。
这种双赢的事儿,谁不乐意使劲儿啊!
说穿了,这就是娱乐圈的“圈子文化”——自家地里长出好苗子,整个圈子都得跟着沾光。
谁先把苗子挪进自个儿花盆,谁就能多分点阳光雨露,日后乘凉也乘得理直气壮!
张彤率先发话:“咱可不是来当‘说客’的!”
曾大美也跟着起哄:“就是就是!再这么说下去,我们的‘中戏预备生’怎么办?
合着今天这顿饭,是北电招生办设的‘局’?”
俩人一唱一和,把桌上人都逗乐了。
俞绯红也笑,赶紧摆手:“得得得,我这不是给他分析分析嘛!考哪儿还得他自己拿主意,我可不收‘介绍费’!”
杨皓出声打断:“嘛呢!嘛呢!现在是给我分析能不能考上的问题。
怎么茬儿,听这意思,你们想让我上哪所学校就能上哪所学校,那俩学校是你们家开的。
等我上了考场考完再说,现在能不能考上还两说呢。”
一句话,又把气氛给搅和热了。
上回在庆功宴上,两拨人为了他“掐”得面红耳赤的那一幕,杨皓至今还后背发凉。
这边中戏派刚把“话剧殿堂”大旗舞得呼呼响,那边北电帮立马把“电影摇篮”招牌举得老高,
筷子还没撂下,火药味就起来了。
他可不想自己成“夹心肉饼”,更不想变“导火索”。
这两所学校,平日里井水不犯河水,平时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学校间偶尔交流个教学、合办个活动,看着都挺好;
可只要一牵扯到跟俩学校沾边的事儿——不管是抢好苗子、比毕业作品,
还是哪怕就行业里随口聊句“谁家教学更地道”,立马就能拧成实打实的对家。
眼神儿都带着劲儿,说话也夹枪带棒的,
那股子较劲儿的架势,外人看着都觉得热闹,
学生见面互翻白眼,老师开会明争暗斗,连校友聚会都能分成两桌。
中戏说北电“只会镜头前装装样子”,北电嫌中戏“舞台腔太重不接地气”;
一到招生季,更是锣鼓喧天、暗箭齐飞——抢生源、抢师资、抢项目,谁都想把“未来之星”划拉进自家院子。
杨皓要是胆敢公开偏向哪边,立马就被架到火上烤:
更别说他这要是真成了“争夺焦点”,往后指不定还得有多少麻烦呢!
今天中戏校友群“亲切问候”,明天北电老师“顺路关心”,
后天媒体再一煽风点火——得,他这“天才少年”直接变“夹板气少年”,谁也得罪不起。
他这刚把两方的火气摁下去,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这有什么难定的,回头我跟上戏说说,让他们走特招,考都不用考,至于那么为难吗。”
“秦姨!”杨皓顺着声音看去,老妈领着一堆人走进来了,不过看情况进来一会了,他们几个讨论热烈,没注意到。
杨皓赶紧起身,把诸位让到茶座旁,各自找座位坐下,斟上茶水。
得空才回秦姨的话:“您说的轻巧,上戏是咱们家的,您说特招就特招。”
杨皓刚好不容易把两边那点儿较劲的火气儿给摁下去,还没等松口气呢。
就听一道特熟的上海腔从门口飘进来:“哟,有啥难定的啦?
回头我跟上戏打声招呼,走个特招,连考场都不用进,省得你们在这儿头疼。”
“秦姨!”杨皓循声一瞧,只见老妈领着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地进来了,
看样子已经在门口站了会儿,只是他们几个聊得太投入,愣是没发现。
他赶紧起身,嘴里一边招呼“您里边儿请”,一边把众人往茶座那儿让。
椅子搬开、靠垫摆好,又麻利地给大家斟上热茶,
忙活完这才抽空回秦姨的话:“您说得倒轻巧,上戏又不是咱家开的,您说特招就特招啊?
这要是传出去,指不定被人说成啥样儿呢!”
秦姨抿了口茶:“你这孩子,就凭你抱回来的那几座国际大奖,大学给你开个特招,还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儿?”
杨皓一听这话,心里头立马咯噔一下——他刚好不容易把中戏、北电那两拨人的火苗儿摁下去,
可不能再让上戏这新茬儿冒出来!
本来俩学校就够让他头大的了,这要是再添个上戏,仨学校围着他较劲儿,他还不得被烦得睡不着觉?
于是赶紧赔笑,把话头往回收:“秦姨,咱先踏踏实实考一试行不行?您不会真觉得我考不上吧?
凭我的本事,走正常程序也照样能进门儿,咱就别再给招生办添麻烦了,成不?”
说到底,是杨皓对自己压根儿没个准确定位。
在他眼里,自己就是个“野路子”——写歌、拍片儿靠记忆,真轮到考试、面试,照样得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他死活不信:就凭我这点儿“小名气”,还能让中戏、北电、上戏这种“殿堂级”高校给开绿灯?
别逗了,人家门口排队的学生能从王府井排到廊坊,我算哪根葱?
不想让家里人为他这点上学的事儿,去跟人搭人情、欠茬儿。
他总琢磨着,人情这玩意儿跟欠了债似的,今儿个你帮我圆了事儿,明儿个我就得绞尽脑汁还回去,
没必要为了上个学,让家里人跟人掰扯这些。
更关键的是,他早把“人情后门”这四个字钉在耻辱柱上了。
前世混圈儿那几年,他可太清楚“关系户”有多招人恨。
招生简章写得冠冕堂皇,实则早被圈内“三亲六故”瓜分干净,圈外人想进门儿?先扒层皮再说。
如今重活一回,他更不想让自己变成“加塞儿”的那个。
“我自己考,考得上就念,考不上拉倒,谁也别替我递条子,实在不行就出国,”
再者说啊,在他心里头,这几所高校往后头可不就成了圈内关系户的“自留地”嘛!
那些有头有脸的主儿,早把路子铺得明明白白,圈外头的人哪怕再有真本事,想挤进去都难——简直门儿都没有!
所以他才觉得,自个儿踏踏实实考最靠谱,
既不用沾那些人情往来的麻烦,也省得让人背后说闲话,说他是靠家里才进去的。
于是他把话撂得死死的:谁也别替我托人、谁也别替我求情,
我宁可考场里真刀真枪拼一场,也不想欠下半毛钱人情债——“咱要进就堂堂正正进,别让‘特招’俩字儿脏了我的履历!”
见话头不对,杨皓赶紧把方向盘打偏,笑着问:“您怎么这会儿到北京来了?大忙人一个,可难得见您空趟。”
秦姨一听就明白——这孩子不想在“特招”上再磨嘴皮子,
也记得自己闺蜜跟自己说过,杨皓早跟家里撂过狠话:谁要敢为他走后门,他真敢翻脸。
http://www.c8e.cc/48939/3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