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合作伙伴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他那张脸上挂着的笑容,别提多得意、多满足了,就跟捡了个大宝贝似的。

  仿佛之前所有的苦累、操心巴拉的事儿都不算事了,还有那美翻了的回报。

  杨皓美滋滋地回到了台下,随便找个地界儿一屁股坐下。

  整个人就跟掉福窝里了,沉浸在刚才那让人愉快经历里头,魂儿都被勾走了。

  以至于接下来那要紧得要命的排练工作,都暂时被他扔到爪哇国去了,连想都没想起来。

  直到有人再次喊他:“杨皓、杨皓,马上到舞台。”

  杨皓赶紧起身,一边走一边应道:“在呢、人在呢、在这呢。”

  姑姑扭头顺着声音看到了杨皓,上前几步埋怨道:“你怎么乱跑,到处找不到你人,该你排练了,赶紧麻溜上去。”

  杨皓辩解道:“我哪乱跑了,这不是刚才导演找我,我才到前面吗。”

  解释了一句,然后兴奋地说:“姑,你猜我碰见谁了?”

  不等姑姑问,自己说道:“杨利伟,我见到航天英雄杨利伟了,我还合影了,还有签名照。”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和自豪,仿佛自己也因此沾上了些许光辉。

  说着,他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有着英雄签名的照片,满脸的喜悦几乎要溢出来。

  姑姑从来都没瞧见过杨皓这种精神头儿,平常这小子老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对啥都那么漫不经心、吊儿郎当的,无所谓得很。

  似乎对这世间万物都抱有一种淡淡的漠然,就跟啥都不往心里去似的。今儿个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不过眼下可顾不上琢磨这个了,时间紧迫得很,彩排眼瞅着就要开始了,马上就轮到他上台彩排,让别人干等着他可不好。

  姑姑瞅了瞅那签名照,顺着他说道:“是吗!先别扯这个了,该你们这一组彩排了,赶紧麻溜上去,一会儿还得去歌舞晚会那儿彩排呢。”

  杨皓耳朵里跟塞了棉花似的,压根没听清,迷迷糊糊问了一句:“啥?”

  姑姑也懒得再多说,一个劲儿地催他:“赶紧的,快着点,上去!”

  杨皓也没再追问,跟节目组导演打了个招呼,就从观众席一溜烟儿地上台了,跑到候场区,跟几个人会合。

  台上其他五个人都看呆了,脸上写满了震惊。

  那眼神,就好像看到了啥惊天动地的稀罕事儿似的。那一张张嘴巴张得老大,半天都合不上。

  通常情况下,如果有人敢于做出任何超出预定程序的举动,早被导演骂的狗血淋头了。

  那场面,您想想,导演那火爆脾气一上来,能把人给数落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那骂人的话,就跟连珠炮似的,一句接着一句,一句比一句难听。

  “你这是干啥呢?不知道这是有规矩的吗?谁让你自作主张的?”

  这还算是轻的,要是赶上导演心情不好,那更是能把人骂得晕头转向,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这些他们都见过,演员被骂的掉眼泪,也不敢吭声。

  要知道,央视春晚的时间是按秒算的。在央视春晚这样高标准、严要求的舞台上,每一秒都是精心计算和安排的。

  那可真是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半点儿差错。

  从节目的开场到结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甚至每一个表情,那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排练和调整,才达到了最完美的效果。

  就拿那歌舞节目来说吧,演员们的每一个舞步,每一次转身,都要精确到毫秒。

  音乐的节奏和灯光的变化,都要配合得严丝合缝。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个节目的效果。

  再比如说那小品,演员们的台词要说得恰到好处,既要有笑点,又不能过于低俗。

  每一个包袱都要在最合适的时候抖出来,才能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而像杨皓这样突然的举动,在平时那简直就是大忌。

  这就好比是在精密运转的机器里突然掉进去了一颗小石子,能不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行吗?

  啥时候见过这样的,关键导演还没说什么。

  不过没来得及多想,音乐已经响起,几位演员迅速回归现实,他们知道不能有丝毫懈怠。

  这音乐就像是战场上的冲锋号,一下子把他们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

  大家心里清楚,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是因为走神儿出了差错,那可就麻烦大了。

  他们按照既定流程走上了舞台,每个人都精确地走到各自的位置,然后进行了细微的调整。

  这其中包括对站位的微调、对表情的管理以及对动作的协调,确保每个细节都能完美契合节目的需求。

  这其中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小细节,都需要演员们高度的专注和默契。

  他们就是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每个人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经过一次完整的排练后,他们再次走了一遍流程,确保无误。

  完成后,他们迅速而有序地下了舞台,这才算松了一口气。

  完成后,他们迅速而有序地下了舞台,这才算松了一口气。

  到了舞台下面,你再看他们那模样,一个个额头上都冒着汗珠,但是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哎呀妈呀,可算是完事儿了。”

  “是啊,刚才可真紧张。”

  “不过还好,没出啥差错。”他们一边走,一边互相说着。

  这就是央视春晚的舞台,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每一个演员都在这个舞台上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只为了给全国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杨皓跟着大家伙儿一块儿往舞台下走,这时解小东问他:“小杨。”

  解小东从九五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一首《今儿个高兴》,火遍大江南北。

  大街小巷,男女老少,谁不会哼上几句“咱老百姓今儿晚上真呀真高兴”。

  在春晚这地界儿,解小东可是混了十多年啦。这十多年里,那真是见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五花八门的事儿。

  甭管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还是红得发紫的大腕儿;

  甭管是排练时的磕磕绊绊,还是演出时的精彩瞬间;

  甭管是幕后的酸甜苦辣,还是台前的风光无限,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央视春晚这个大舞台上,您要说名角大腕儿能有些优待,那确实是有的。

  毕竟人家名气大、影响力广,有些特殊照顾也在情理之中。但都是些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

  比如说排练的时候能多给点时间调整,化妆间能安排得宽敞舒适点儿,上台前能有专人叮嘱提醒。

  可对于新人,那可都是一视同仁,没啥特殊待遇。谁都得老老实实按照规矩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从排练的次数到审核的标准,从服装道具的准备到舞台表现的要求,那都是一样一样的,谁也别想搞特殊。

  像杨皓这样的情况,还真是从来没见过。

  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居然能在彩排的时候,不仅迟到,还不守规矩,还没被导演狠狠骂。

  解小东心里头琢磨着,这小子到底是走了啥运?

  是真有过人之处,还是纯粹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真的背景深厚。

  杨皓对解晓东的态度很尊重,毕竟人家出道十几年了,那是实打实的前辈,自个儿理应保持那份应有的尊重。

  赶紧应声:“解老师您说。”

  解晓东搞不清杨皓的背景,也不敢在这儿充大个儿,

  挺谦虚地说道:“别介,可别叫老师,我哪撑得起这么个称号哟,我就是跟您打听打听,你跟闫老师认识?”

  现如今‘老师’还是一个尊称,就好像‘师傅’这个词,可不是随便叫的。

  在场的几位女士听到这儿,也立马消停了交谈,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准备听这个秘密故事。

  谁不稀罕听点秘闻呐?尤其是对于这帮女的来说,这些个八卦那可太吸引人了,勾人心弦呐。

  杨皓一点儿都没打磕绊,直截了当地回答:“认识。”

  然而,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俩字儿,显然没满足在场女士们的那份期待。

  这哪儿行啊?这可不符合女士们听八卦的心思,八卦就得越详细越好,越稀奇古怪越好,

  最好再加点什么恩恩怨怨、情情爱爱啥的,那才符合她们心里头的预期呢。

  陈好忍不住问道:“你怎么能认识……”说话还拉着长音,这可是一种高明的说话技巧。

  那拉长的尾音,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魔力,既勾起了对方的表达欲,又不至于让对方感到被逼迫或者冒犯。

  让听者呀,忍不住就想要反驳几句,把话给接下去。

  通过这么个巧妙的技巧,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成功避免了那种直愣愣、硬邦邦的直接追问。

  就显得格外委婉、格外有礼貌。这一来呢,对方不仅不会觉得被冒犯,还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给讲个清楚明白。

  这么一来呀,陈好既能顺顺利利地满足自己那强烈得按捺不住的好奇心,又不会让人觉得她太过八卦、太过好事。

  她在众人面前始终能保持着那份恰到好处的礼貌和矜持,不会给人留下那种咋咋呼呼、不懂分寸的印象。

  她不需要直接追问对方,就能让对方主动分享更多信息。

  这样一来,既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和好奇,又给对方留足了余地和面子。

  对方要是愿意说,自然会接着往下讲;要是不方便说,也能有个台阶下,不至于尴尬。

  不会因为过于直接的追问而让气氛变得紧张或者尴尬。

  大家都能在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氛围里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想法。

  总之,陈好这一招儿,真是高!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又维护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聪明和机灵。

  杨皓是因为《粉红女郎》里的“万人迷”这个角色记住她的。

  他头一回瞅见陈好在屏幕上头,她那迷人的微笑还有独特的魅力,一下子就把他给镇住了,给他留下了老深老深的印象。

  不过杨皓好像压根儿就没掉进陈好的那个小圈套里头,他根本就闹不明白这种弯弯绕绕的社交把戏。

  但他还是规规矩矩地保持着礼貌,脸上挂着笑招呼道:“陈好姐。”

  然后回答说:“你们不认识吗?人家那么大一歌唱家,应该在电视上常见着吧?”

  他这声音里带着那么一丝儿疑惑,心里头估摸着想,这么大的明星咋还能有人不知道呢?

  这时候梅婷也插话进来:“不是这种认识……”结果没想到该用啥词形容,一下子就卡壳了。

  梅婷这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脸上的表情变得有点儿尴尬。

  她似乎是想要再解释解释,可又找不着合适的词儿来把自己的想法给倒腾清楚。

  刘孜等不及了直接问道:“就是你怎么认识的,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合作,那种比较熟悉的认识。”

  说完,大家都好奇的看着杨皓,等他回答。

  杨皓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他明白了大家的意思。

  也没藏着掖着,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他直接说:“去年吧,我写了两首歌,闫老师看上了,觉得不错,挺合他心意的,就给唱了。

  就这么着,我俩算是认识了。可也就是点头之交,认识而已。

  打那以后啊,再也没碰着过面,也没通过啥消息联系过。

  我原本寻思着,这事儿过去就过去了,谁成想人家闫老师居然还记得我。”

  说完之后,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感慨万分地说道:“咱国家这搞创作的呀,真是没啥太像样的地位。

  就说我那两首歌,那在市面上可老有名气了,就是《母亲》和《父亲》那两首。

  你们要是肯多上点儿心,仔仔细细地瞧一瞧,那词曲作者写的可都是我呀!

  可到头来,大家光知道歌好听,记住的都是唱歌的人,我这个创作者反倒没多少人留意。

  你说这公平吗?其实好多创作者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咱不能否认歌手的重要性,人家唱得好也是本事。

  但要是没有创作者在背后默默耕耘,哪来那些动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

  创作者就像是那幕后的英雄,付出的心血不比谁少,可得到的关注和回报却往往不成正比。

  真希望社会能多给创作者一些尊重和重视,让我们的努力和才华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别总是让创作者们寒了心。”

  这句话一下把大家整不会了,本来啊,这帮人满心期待着能听到点刺激带劲的,

  比如金钱跟艺术之间那见不得光的交易,或者是人情世故里头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之类的劲爆八卦。
  http://www.c8e.cc/48939/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