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入学
推荐阅读: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
官途纵横,从镇委大院开始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开局女友就改嫁
人生重启二十年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
无敌六王爷
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从机场往回走,子玉的心情有些低落。又去港城痴缠了一周,离别时小倩依然泪湿衣襟,那依依不舍的样子,让他每每想起都有些憋闷。打开收音机,随便拨弄几下,熟悉的《小芳》便传入耳中。摇下车窗,让初秋的风吹走心头的惆怅,不知不觉的跟唱起来。嘶吼了一会儿,才感觉稍微缓过点劲来。也不知道改没改变某些历史进程,他无聊的想着。今年大江南北都在唱《小芳》,《丁香花》也随之成为一线歌曲。两首歌基本奠定了李纯博“民谣第一人”的内地歌坛地位,再过几年被冠以“民谣教父”也就顺理成章。他唱过的几首歌曲,都让李纯博找人注册了版权,不过只有《同桌的你》适合他演唱,其他几首都不是民谣风,只好留在曲库里,等以后再找合适的人。
走到三元桥,他没有左拐回通州,而是直接右转顺着三环路驶向华清大学。时间还早,他准备先去学校转转,晚上看情况再决定回不回大哥那里。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大哥带着先遣小组,开始了京都总部建设的筹备工作。二表姐王淑慧被他调了过来,四叔家的大姐姬子美,月初也被他一起调了过来,集团准备在京都大力发展冷鲜肉的加盟店,以及御八珍直营门店的拓展。所以姬子栋还要时不时的去三环内选址拓店,根本就没有时间管他。
今天是?9月6日,华清大学新生报到时间就是这两天,司机把车交给他时,告诉他所有的备品家里人都给准备好了,全部塞在了后备箱里。过了五道口,子玉找了一个停车场,从车里拿着录取通知书,悠哉游哉的走进校园。他可不想背着行李去找新生报到处,然后再像二傻子一样去找宿舍楼。等熟悉完环境,他可以悄悄地把切诺基开进来。
九月的日头依旧毒辣,穿过老槐树枝叶的间隙,在地上砸出斑驳滚烫的光斑。清华园内,学生服务处那排青砖平房前,早已人头攒动。空气里浮动着汗水的微咸、尘土的气息,以及一种崭新的、难以按捺的兴奋,嗡嗡地缠绕着每个人的呼吸。没有后世一家几口来报道的盛景,只有衣着朴素的各地学子,一手拖着行李,另一只手里也是大包小裹的,风尘仆仆的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眼睛忙碌地搜寻着各自院系的牌子,像一群羽毛未丰却已离巢的雏鸟,在陌生的林子里急切辨认着方向。
服务处门框上方悬着的老旧日光灯管,“滋啦”一声,忽明忽暗地闪烁了一下,仿佛也在这汹涌的热浪里吃力地喘息。几张长桌拼成临时接待点,后面坐着高年级的学长学姐,身上的文化衫早已被汗水洇深了颜色。他们一边低头核对表格,一边熟练地大声喊着院系名称,嗓音在喧腾的人声中显得格外清亮。玻璃黑板上,粉笔字迹密密麻麻,不断被修改、擦去、又添上新的名字,粉笔灰簌簌落下,如同无声落下的细小雪籽。
队伍排得长而缓慢,却出奇地安静,只有行李轮子碾过水泥地的单调声响。轮到子玉时,桌后的学姐递来一张表格,指尖带着薄汗。他俯身填写,目光掠过桌面上被无数手臂磨得发亮的漆面,旁边一个男生正小心翼翼地从贴身口袋里掏出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钞票,其中夹杂着一张需另缴的三毛钱照片费。摊开钱币,指腹仿佛带着一种郑重的虔诚。当盖着鲜红“华清大学”财务章的收据捏在手里,那微微潮湿的纸张和尚未干透的油墨气味,瞬间成了踏入此地的第一枚确凿印记。
“计算机应用专业!” 一个高亢的声音穿透嘈杂。循声望去,是队伍里一个穿着朴素碎花衬衫、梳着粗黑辫子的女生。她应声上前,接过宿舍钥匙串时,指尖微微颤抖了一下。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稍稍退开半步,仰起头,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深深望向远处主楼庄严的轮廓。九月的阳光慷慨地泼洒在她脸上,那双眼睛里有什么东西被倏地点燃了,是好奇,是渴望,是终于抵达彼岸的微光,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漾开一圈圈无声却无比清晰的涟漪。
“经管金融系!”学姐的声音传来,把他重新拉回现实世界,“今年第一次招生?你怎么敢报考的!”
“呃!”姬子玉摸摸鼻子,他是服从调配过来的,他本意报的是工商管理。
“上课在经管楼,宿舍楼在3号楼。”学姐摇摇头,递给他一把钥匙。
“谢谢学姐。”子玉赶紧收起钥匙,挤出人群。
打听了几个人,走到了经管楼,楼上楼下的溜达了一圈,才发现这里周围有些眼熟。这里好像是他读了四年EMBA的地方!又问问工作人员才知道,身边的大楼现在就叫继教学院,是1985年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继教学院。摇摇头,暗自感慨世事离奇,便又悠哉悠哉的走向15号楼。
今天是报到的第一天,时近中午,宿舍楼并没有多少人,走到三楼刚要用钥匙打开308,便见包着铁皮的木门忽地被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长瓜脸,头发卷曲,脸色蜡黄的学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尼玛!”对方吓了一跳,手里的塑料盆都有些颤抖,用很不普通的普通话埋怨,“哥们你咋一点动静也没有,可吓死我了!”
“对不起啊!同学。”子玉笑着赔了个不是。
“也不赖你!”对方有些不好意思,“你也是这屋的?赶紧进屋,我去洗把脸,一会回来聊。”
子玉推开门,屋里是三张上下铺,靠近窗台的右侧下铺,正有一个头发有些稀疏的同学,坐在那里铺被褥,抬头见进来的人,露出白牙,用一口鲁省腔调笑问:“哥们哪个系的?”
“金融系,国际金融,哥们你呢?”
“一样啊!”
双方互问户籍,再问姓名,最后论齿序,对方叫傅燕国大子玉半岁,鲁省泉城人。
“刚才的老谢叫谢靳东是皖省蚌市人,比我大俩月。目前就来了咱们三个,你是最小的。”傅燕国很热情,见子玉两手空空,便又问:“你的行李呢?是托运的吗!”
“没有,在亲戚家,今天先过来看看,明天我再带过来。”
“呦呵!京都有亲戚?”老傅有些羡慕,“那可太方便了,我这行李扛了一路,还有这锅碗瓢盆的,没累死我。”说完拿出一个大罐子,浓浓的酱菜味道飘了出来,“这是家里给我带的玉堂酱菜,一会尝尝。”
说话间,门被推开,还在擦着头的谢靳东走进来,“老傅,你这咸菜味太大了!我在门口都闻到了。以后少带点,要不这屋都呆不了人。”
“嘿嘿...就这一罐,吃完就不想了。”老傅有些尴尬,又问子玉,“东北祖上大部分是鲁省人,你们不吃酱菜么?”
“东北土地比较多,夏天吃青菜,冬天吃腌菜,酱菜吃的少。”
“酱菜多好吃啊!切一块就着白面馍馍,香死个人。”
正聊着,门口又有声音响起,“卧槽,你们来的咋这么早?”
三人转头,就见一个穿着海魂衫的少年,满脸都是汗水的站在门口,一手行李,一手碗罐瓢盆的,身上沾着不少尘土。
“来将通名!”老谢拉长声音笑问。
“俺叫赵卿笏,今年19岁,至今未婚!”赵卿笏用了宋丹丹一个小品的梗,果然逗得大家哈哈直笑。
“你来的也挺早啊,东北人?”子玉问。
“哎呀哥们,听你口音也是东北那嘎达的。”赵卿笏拖着行李走了进来,“我龙江齐市的,你那的?”
“咱俩东北老乡啊!我吉省山城。”
“缘分啊!哥们。那咱俩就住一起!你选的那个铺?”
“我也刚进来,还没选呢。”
“那咱俩就住靠窗户的位置,我去上铺,你在下铺。”赵卿笏一抡胳膊,就把行李甩了上去,剩下的盆盆罐罐往床底下一堆,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有些夸张的道:“饿死我了,走,吃饭去。”
“去哪吃?”谢靳东问。
“咱们分到了四食堂,得先去食堂换饭票。”傅燕国补充。
“那还等什么?赶紧走啊。”赵卿笏低头从脚下的一堆东西中,找到一个大搪瓷缸子,又翻找到一个铁勺,再把剩下的东西用脚一推,“吃完回来收拾,走、走、走。”
子玉跟着往外走,他也有些饿了。
“你没带行李,要不一会咱俩用一个盆吧!都是老爷们,我也不嫌乎你。”赵卿笏见姬子玉两手空空便建议道。
“不用,一会我去小卖店买一套。”
一行四人在烈日下行走,满头汗水进了大食堂,就被眼前的壮观场面惊呆了。食堂阿姨站在大锅台前,手里拿着一个超级大的饭盆,样子就像浴缸一样,学生们在这里排队打饭。旁边还有个阿姨,在仔细数着学生们的饭票。其他的阿姨手脚麻利地分装饭菜,动作熟练而麻利。
他们是大一新生,这一届有2200多人,再加上往届的人数和研究生,华清校园里有人以上。这年头的学生也没有多少钱,在外面吃的人很少,所以聚集在这个食堂里的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这时候的食堂挺小,地方有限,好多学生都是站着吃饭,女生不想在食堂吃,就装饭盒带回宿舍;男生喜欢跑球场边上的空地,边吃边看球赛。
http://www.c8e.cc/48942/3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